浅析技工院校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教育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GK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技工院校是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关键时期。而语文教学作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于传统文化的渗透有着不容推卸的责任,这就要求技工院校语文教学必须担负起传承传统文化的任务,不但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基本技能,更应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培养造就既珍惜传统文化,又富有创新精神、符合社会需要的实用人才。本文通过对传统文化在技工院语文教学中现状的分析,探讨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
  【关键词】技工院校语文教学;传统文化教育;渗透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4-0005-01
  引言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的“根”,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动力。技工院校是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关键时期。而语文教学作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于传统文化的渗透有着不容推卸的责任,这就要求技工院校语文教学必须担负起传承传统文化的任务,不但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基本技能,更应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培养造就既珍惜传统文化,又富有创新精神、符合社会需要的实用人才。如何把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通过有效的途径和方式把它融入教材中,引入课堂里,导入学生头脑里,使学生在感受、感悟传统文化底蕴的过程中,能受到心灵的感动、人格的感化、精神的升华,这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应该思考和探讨的课题。
  一、技工院校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现状分析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智慧结晶,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是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我国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但在各类学校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存在许多不足,尤其是技工院校的教育,还存在重视技能培养、忽视素质提升的问题,部分毕业生在技能掌握方面较为高超,但对于文化知识了解甚少。在日常生活中,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做事不认真,见人没礼貌,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也是知之甚少。在工作和学习中,出现较强的现实化、功利化趋势,道德素质较低,遇事习惯采取冷漠态度,集体观念弱化。
  令人担忧的学生的文化现状
  从自己授课與平时与学生的交谈了解中发现,现在许多学生不能正确认识我国的传统文化的价值,有的学生甚至缺乏起码的常识。这种现象让我感到了深深的担忧:
  现状一:许多学生天天嘴边哼唱流行歌曲,却对语文课本中要求背诵的名句名篇知之甚少,晚自习的时候,同样也发现许多学生应付了老师布置的作业后便开始翻看一些网络小说,漫画等等,却对中国古典名著近而远之。
  现状二:现今学生许多不知道元宵节在正月,也不知道端午吃粽子是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中秋节已不敌外来的情人节、圣诞节;传统食品汤团、粽子、水饺不如肯德基、麦当劳。每年到了圣诞、平安夜、西方情人节的时候,学生们总是非常兴奋,互相赠送礼物,放学后相约聚餐,可对于传统的节日,学生们却只是停留在要放假,可以休息的层面上。
  现状三:如今有的学生连写信的格式、称谓都不知晓;有的学生在写作文时,不会使用成语,更别说是名句了;有的学生对阅读古籍文献、对对联更是感到困难;有的学生认为像范仲淹、文天祥这样的人是呆子,或是杜撰的;有的学生甚至对中华传统文明中的讲仁义、讲诚信等传统美德嗤之以鼻。甚至在一次月考阅卷过程中我发现,在一道关于曹雪芹的《红楼梦》和施耐庵的《水浒传》的锁具语言运用题目中,竟然有些学生将《红楼梦》和《水浒传》的作者都搞混淆了!这样的错误真是让我对学生的语文文化修养大吃一惊。
  现状四:近年来商业文化、快餐文化的泛滥。使网吧、卡通书、娱乐周刊、武打电影、影星歌星纷纷走进中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他们被这样的社会文化包围着、浸染着,被喧嚣、浮躁的社会心理影响着、干扰着。他们迷恋于武侠小说、言情故事和武打影视片当中,尤其是网络的出现,更多的青少年空暇时间在网络虚拟世界中漂流,以致不懂得起码的做人道理,不懂得起码的尊老爱幼;对自己的父母轻者出言不逊,重则跳楼恐吓,离家出走。他们中有些人只知道周迅,不知道鲁迅;只知道谢庭锋,不知道雷锋;只知道陆毅,不知道陈毅;只知道张柏芝,不知道毛润之……
  上述现象充分体现出增强语文课堂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的必要性,其已经成为当代教育中的大势所趋[1]。因此技工院校语文教学要重视和加大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如何将传统文化渗透到语文教学中是现阶段需要探究的重要课题。
  二、技工院校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途径和方法
  在技工学校学校课程教学中,可以说只有语文学科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如何在职教语文课堂中进行有效的传统文化教育?如何才能让优秀传统文化为职业学校学生所接受、继承?本然结合多年教学实践,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1.开展经典诵读。
  熟读成诵进行语言积累是传统语文教学的法宝,也是语文学习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用诵读的方式学习和积累传统文化是最具民族特色的,而且这种简单易行的教学方式也适合职业学校学生的个体特点。我们在诵读文化经典时,必须强调古为今用,并赋予全新的意义。古典诗文所具有的韵律美感,是其他任何文学形式所无法比拟的;而悠久的文学史又为我们提供了各式美的典范,诸子的雄辩,苏辛的豪迈,屈李的浪漫,建安的风骨,易安的婉约……要让学生体验到这些美,莫如摈弃一切急功近利的目标,舍出时间来让他们更直观地触摸这些语言。指导学生齐读、对读、分角色读、配乐读、背诵,欣赏真正的诗歌吟诵艺术,让学生在平平仄仄、抑扬顿挫中遥望皎洁明朗的汉宫秋月,聆听珠落玉盘的琵琶,高山流水的琴瑟,体验魏王曹操的老骥之志,诸葛孔明决胜千里的豪情。
  2.重视品读鉴赏。
  培养良好人文素质的起点,在于获得丰富的人文知识。人文知识的获得,要靠点点滴滴的积累,要靠长期的熏陶渐染,潜移默化,语文教师要充分挖掘课文中所包含的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深刻的哲理,用本民族的优秀文化的精髓来启发学生,影响学生,使他们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即在语文教学中把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渗透进去。读《孟子》,体味孟子与齐王坐而论道时的心情与神态;看《庖丁解牛》,感受庄子的“从容不迫”和“怡然自得”;如在讲解《归园田居》的时候,教师引导学生去分析诗句,体会诗人对于生活的追求,对于社会的感受,让学生在品读与鉴赏中去获取恬静的生活追求以及淡然的文化因素。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将自己的生活态度以及未来憧憬的生活写在纸下,再去品读诗文中的生活态度,利用传统文化给学生思想上的洗礼,促进学生接受更多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在阅读中解读并走近一个个伟大的灵魂,从而实现文化的传递,精神的传承。在一次次的情感体验中,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们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3.开展文化实践活动。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实践活动,可以引导学生参与文化体验,提高学生的文化实践能力。良好的校园文化是开拓学生视野的窗户,是教学内容的补充。通过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不但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如组织文学社、书画兴趣活动小组、乐队、舞蹈队等,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合作意识,培养文化素养和实际操作的能力。积极组织学生向校内外刊物投稿,把学生的读与写、做人与作文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开展文化专题社会调查,给学生提供文化体验的机会。组织学生开展“感恩伴我成长”等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活动。活动的主题可以是爱我父母,爱我长辈,尊我老师,爱我家乡、爱我中华等等。活动的形式可以是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做好事,献爱心等。
  4.重视传统节日熏陶。
  传统的节日常常反映了民族的传統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寄托着整个民族的憧憬。利用语文研究性学习或综合性学习的形式,以某个传统节日为契机进行传统文化的教学实践。如端午节来临之际,可以引导学生自主了解和端午节相关的一些信息:端午节有哪些别名?端午节的来历以及与哪些著名的人物有关?端午节有哪些传统习俗?你知道屈原、伍子胥的生平事迹吗?指导学生在了解的基础上整理资料以小组为单位在班内进行交流、展示,评出优胜小组。另外还可以建议学生自己动手试着包粽子,给节日增添了无限的情趣。走近屈原、选艾叶、佩香囊、吃粽子……,一个传统节日,学生从查询资料到实践体验,在营造节日氛围的过程中感受特有的民族风情。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等,在平时上语文课时,我也在有意识的将这些传统的节日穿插进去讲,既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加强了他们对传统节日风俗的回顾,这样的语文课堂生趣盎然,这样的文化传承意义深远。
  三、结语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通过有效的途径和方式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虽然任重而道远,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勇于创新传承途径和方式,用传统文化点亮学生心灵,用经典名著熏陶学生文化情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用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力求把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在技工院校语文教学的各种活动中,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这是语文教学探究的重要课题,是技工院校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技术人才的需要,也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文化和谐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孙彩云.中等职业学校文言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渗透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6.
  [2]王惠.中职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传统文化的教学策略研究[J].职教通讯,2016(30):42-44.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阐述了在数控技术专业中基于工匠精神开展现代学徒制教育进行人才培养的模式,这种模式能满足中国制造2025战略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是实现工匠精神传承和技术技能传授的有效途径。基于工匠精神开展现代学徒制教育,需要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发挥学校和企业各自的优势,发挥师傅言传身教的作用,将企业文化渗透在教学过程之中,让工匠精神和技术技能在学习过程中得到传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工匠精
当前我国汽车工业发展速度的加快,对其检测线的实践应用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为了提升汽车检测线的潜在应用价值,满足相应数据传输可靠性的要求,则需要重视现场
【摘 要】基于pad在初中地理课堂的应用,产生了一种新的教学环境—智慧课堂,它是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与教育相结合的产物,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追溯了智慧课堂的概念,提出了初中地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并分析了pad地理智慧课堂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优势并叙述其特点,阐述了pad智慧课堂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必要性。  【关键词】智慧课堂;初中地理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文学常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虽在中考、高考试卷中占分值不大,但中学生文学素养的发展与文学常识的教学是不可分割的。现阶段,由于一些教师在文学常识教学中的随意、无趣,使得在文学常识教学中出现知识接受的无效区,大部分中学生对于文学常识的学习出现抵触甚至是排斥的状态。基于此,本文尝试以文学常识教学现状分析为基础,深入了解学校对于文学常识教学的困境,以此总结出文学常识有效教学的对策,提
【摘 要】随着我国对环境污染与能源危机认识的越来越深刻,我国新能源汽车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开始步入快速成长期。但是新能源汽车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严重滞后,并且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旨在对职业院校新能源汽车技能人才培养进行研究,为如何培养新能源汽车技能人才提供一些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能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
【摘 要】很多中等职业学校仍采用普通教育评价方法,然而中职学生与普通教育学生相比有自己的特点,采用该评价方法对中职学生进行评价,比较片面。因此,我们要找出现行的中职学生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将先进信息技术有机结合中职学生评价体系,以数字校园平台为核心,建立更加多元化、科学、合理的中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关键词】数字校园;中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