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剪刀

来源 :手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ankcom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没有过时的手艺,只有不古的人心。
  
   东营二圈门,一条仅1米多宽的小巷,两侧老房子旧得掉土,但这样一条小巷却因为有一个磨剪刀的老师傅而闻名。
  我来到磨剪刀的小作坊门前,店里有好几位老顾客正在等老陆做活儿。砂轮飞转,火花四溅,刀石霍霍声中,一把老旧的剪刀又被打磨出亮闪闪的利刃。剪刀的主人,一位看上去60多岁的老太太掏钱付账,却被老陆拦住。“老顾客了,就不用付了。”两人推挡半天,老太最终拗不过,留下几句感谢话,撑着伞走了。
  老陆今年65岁,1960年进入刀剪厂工作,开始大半生与刀剪打交道,近40年时间里,制作过各种刀具。
   又有顾客上门。这次是一位做生意的,拿了5把制衣剪来打磨。顾客说,他们以前都把剪刀寄到上海去磨,后来听说老陆这里也可以磨,才送了过来。老陆磨剪刀,每把两元。他说,他平均一天能做40多把剪刀的生意。与刀剪为伴几十年,制刀磨剪已是人生一大乐趣。
  老陆还记得上世纪60年代的时候,扬州刀剪厂全国闻名,没几年的时间,就从最初的十几个人发展成有近千人的大厂。当时刀剪厂在渡江桥附近有一家门市,里面是刀剪厂的工人,专替人磨剪刀,每天来往的客人络绎不绝。“当时的剪刀一把要几毛钱,但工人一月工资只有20多元,剪刀要比现在显得贵重得多。”
  可如今的扬州城,只剩下4家店还在经营磨剪刀的生意。“都是刀剪厂原来的老职工,岁数都不小了。”老陆听说,不久前有一家磨剪刀的店有了接班人,原来的老师傅把衣钵传给了女婿。
  只要磨剪刀这一行有着不小的市场需求,手艺就不会失传,接班人总会出现。
其他文献
东茫手中的商品更像是作品,每一件都是唯一的、富有民族风情和充满个性的。   店铺:东东制作  网址:http://shop33037737.taobao.com/    东茫是广西南宁人,也许是从小生活在少数民族聚集区的原因,她对民族的东西有一种特殊敏感和爱。东茫是个特立独行的人,更是一个爱美的女孩子,她也总是为衣柜里差那么一件适合的衣服而烦恼。终于,在4年前的一天,由于总是买不到喜欢的衣物,东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