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理教学中加强对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feb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逆向思维,是指和正向思维方向相反而又相互联系的思维过程,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倒着想”或“反过来想一想”。逆向思维属于发散性思维的范畴,是一种创造性的求异思维。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水平,使之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怎样的途径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呢?我在教学中作了以下一些尝试。
  
  一、在讲授新课中,加强对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
  
  1.执果索因,讲解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在地理教学中,我们既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正向思维获得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又可以挖掘教材中的某些探索性内容,执果索因,引导学生利用逆向思维掌握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例如,在讲授“海底扩张学说”这一原理时,首先可引导学生阅读“太平洋洋底地层年龄分布图”,然后利用学生读图所得的结论提出问题:①为什么海底岩石离海岭愈近,年龄愈年轻,并在海岭两侧呈对称分布呢?②为什么大洋地壳岩石年龄都不超过二亿年?接着引导学生阅读“大洋板块俯冲示意图”,让学生表述大洋地壳的生成、移动、消亡的原理,最后由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得出这一理论:喷出—生成—推移—俯冲—消亡—循环。通过执果索因,启发学生自己去猜想、推理、判断、验证这一学说,拓宽学生逆向思维的思路。这样不仅使学生知道这一理论的来龙去脉,而且教给学生科学家是如何运用地理思维逐步得出该学说的方法。
  2.反向逆推,探讨某些命题的逆命题的真假。探讨某些命题的逆命题的真假,是研究地理科学的方法之一,也是学生学习地理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在学完“流水沉积物的颗粒由大到小,循序排列,分选性较好”后,可以引导学生反向逆推:分选性较好的沉积物是否一定是流水沉积物呢?(否,风力沉积物分选性亦较好)。像这样的反问,学生可能一时答不出来,但只要教师略加点拔,学生就可通过自己的思考获得正确的答案。通过反向逆推,引导学生利用逆向思维发问、发现,可以进一步扩大和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深化和升华所学的课本知识。
  3.辩证分析,从矛盾的对立面去思考问题。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如果我们从矛盾的不同方面引导学生逆向思维,往往能使学生认识事物更多的方面。在学习“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时,教师既要阐述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使气温升高产生“温室效应”,又要说明大气污染使尘埃增多,可能使气温下降,产生“阳伞效应”,从而可以提高学生辩证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运用“反证”,证明地理事实和结论的正确性。反证法是正向逻辑思维的逆过程,是一种典型的逆向思维。反证法是指首先假设与已知地理事实和结论相反的结果成立,然后推导出一系列和客观地理事实、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相矛盾的结果,否定原来的假设,从而更加有力地证明已知地理事实和结论的正确性。例如,讲解“地球的公转”时,不少学生对地球公转的特征及其产生的意义理解困难,一些空间想象力差的学生更是如此。因此,我在讲授有关内容后,提出一个假设:“如果黄赤交角为0,地球公转的特征及意义如何?”在学生思考议论的基础上,我再演示讲解,学生的疑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在正面讲解某些内容比较困难时,反证法不僅起到了化难为易、事半功倍之效,而且培养了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二、在习题教学中,强化对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训练
  
  1.例题示范,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在习题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讲解一些与学生原有认知相冲突的范例,可以打破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拓宽学生逆向思维的思路。例如:近年来,科学家在青藏高原的一些高寒地区发现了喀斯特地形,试解释这种现象。由于学生一般都知道喀斯特地形形成的两个基本条件,即首先要有范围广大的可溶性岩石,其次必须具有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现在的青藏高原气候高寒,不具备上述条件,这样的思维定势无疑会使学生感到求解无路。如果教师引导学生利用逆向思维,从青藏高原发展历史寻求答案,则会收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效:青藏高原在地质史上曾是一片海洋,沉积了巨厚的石灰岩,后来地壳上升,在上升的初期高度不大,气候高温多雨,形成了喀斯特地形。青藏高原急剧抬升后,喀斯特地形亦随之上升。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这道题既锻炼了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又串联了相关知识,使学生以其所知解决其未知的新问题。
  2.一题多变,活跃逆向思维的思路。很多习题,只要改变某些条件,或将条件和结论相互对调,或将已知和未知相互对调,就可供训练逆向思维之用。这样既可以收到举一反三之效,又可以拓宽逆向思维的思路。
  3.正逆互用,促进正逆双向思维的联结。有些题目,既可以引导学生用正向思维去解答,又可以从所求的结论出发,反向推理。寻找所需的已知条件、概念、原理和规律,引导学生利用逆向思维来解题。这样培养了学生从正逆两个方向去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了正逆向思维的联结,使两者相互检验、相互补充,产生了良好的交叉效应。
  需要指出的是,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必须以扎实的双基为前提,否则会弄巧成拙、事倍功半。教师只有在夯实学生双基的前提下,顾及学生年龄、心理发展特点和接受能力,精心设计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方法,才能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
其他文献
学生复习阶段应以知识体系展开复习,着眼于基础知识,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牢固掌握知识点,把一些重难点通过比较分析加深理解,并能提供正确的解题方法,指导学生对每一章的内容进行概括,再进行逐步剖析、掌握。复习的基本任务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知识、技能、技巧形成一个牢固的有机的整体,使学生体会到蕴含于知识、技能和方法之中的科学思想,进一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复习也是平
期刊
最优拟合检验是数据处理中经常遇到的问题。目前使用的几种方法,都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缺陷。该文通过对航引-1可靠性研究实验数据的处理,提出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进行最优拟合检验
摘 要: 地理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其在开展环境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就地理学科的环境教育价值作了探讨,并阐述了其积极作用。  关键词: 地理课堂教学 环境教育 价值    《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强调“高中地理课程是高中阶段学生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基础课程”;高中地理课程要“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以利于学生正
期刊
现代教学观念要求我们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努力实施素质教育,尤其是在课堂教学中要尽可能地应用研究性的学习方法,注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学改革说到底是教学观念、教学思想的转变,教学观念改革中的一个根本问题是怎样看待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  物理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怎样才能在课堂上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呢?怎样才能启开学生的心扉,发展学生的智
期刊
在自然科学领域里,有很多规律在某一方面获得成功后,经过大胆的推广便可应用于其他方面。如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地面上物体运动的动力学规律推广到天体中,研究确立了“万有引力定律”,从而使我们认识了支配行星按照一定规律运动的原因,使天体运动不再神秘。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逐渐积累知识、方法,然后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进行探索、创新的过程。因此,学生在學习过程中应多思考、多研究,善
期刊
矢量的概念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物理学科诸多概念中贯穿整个教材始终的重要概念。对学生来说,矢量问题是一个容易疏忽、不好理解的难点,准确掌握每个物理量的标、矢性质对把握物理量的特点,理解物理量的内涵,灵活运用物理量解题,以及正确建立和分析物理情景等都非常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有意识地从各方面帮助学生建立、明晰、把握并善于运用矢量的概念。    一、充分利用教材,帮助学生建立矢
期刊
多媒体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可谓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给我们的物理教学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提高了物理教学的课堂效率。例如:运用动画课件可以将枯燥的内容生动化,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可以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方便学生掌握抽象的物理概念。另一方面因为各种多媒体本身的局限性和不合理的使用而给课堂教学带来不便甚至是阻碍。    1.运用多媒体的误区    (1)制作的课件目标不明确。  很多教师认为多媒体课件就
期刊
深化广播改革促进事业发展陈文炳广播改革,转眼十年。无论从全国广播界还是我们上海电台看,在邓小平南巡讲话指引下,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两个根本性转变”方面,广播改革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