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利用茂名市区观测站1999-2011年的观测资料,对茂名市区灰霾天气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99-2011年茂名灰霾天气的分布为1月最多、10月次之、7月最少;秋冬季霾日数占全年的7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茂名市区观测站1999-2011年的观测资料,对茂名市区灰霾天气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99-2011年茂名灰霾天气的分布为1月最多、10月次之、7月最少;秋冬季霾日数占全年的79.4%,春夏季仅占20.6%.1999-2011年以来霾日总体呈上升趋势,霾日的年际变化非常明显,其中2003-2005年和2006-2008年为霾日急剧上升阶段,2009-2011年霾日出现下降趋势,但仍保持在较高的水平.霾日数的变化与气温、降水量成反比,与湿度呈正比.茂名市区灰霾天气发生时相对湿度主要为30% ~7
其他文献
选用广东南雄国家基准站1955—2000年日照资料,分析了南雄年、季日照时数的变化趋势、突变以及周期特征。结果表明:南雄年、季日照时数均随时间减少,年日照时数以-11.1 h/年的速度呈显著减少趋势发展;年代日照时数自20世纪60年代的最大值逐年代波动减小,到90年代达最小值;年、春及夏季日照时数在时间序列上存在明显的突变,其突变减少分别发生于1992、1978、1991年;年日照时数变化在32、
利用NCEP/NCAR的1°×1°再分析资料、地面常规观测、FY-2E卫星TBB资料,对2014年5月8-9日发生在华南南部的一次暖区暴雨过程进行了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第1阶段暴
利用饶平1961—2010年气温资料,通过线性拟合、M-K突变分析、小波分析等方法,对饶平近50年气温变化进行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近50年饶平气温显著上升,增温速率为0.017 6℃/年,
利用NCEP1°×1°再分析资料、卫星云图以及多普勒雷达资料等,从环流背景、卫星云图与雷达回波特征、物理量诊断等方面,对2013年3月25日晚到26日永州地区的暴雨进
利用NCEP/NCAR 1°×1°再分析资料和地面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湛江市2016年3月16—24日大雾过程,从天气背景、水汽、动力、层结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稳定
利用热带气旋业务资料、业务地面观测、探空观测以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从对流降水分析角度分析了1011号热带气旋“凡亚比”登陆减弱后造成粤西的一次大范围大暴雨局部特大暴
首先利用四会市气象局观测站1959—2012年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对四会地区灰霾天气历史情况进行总结,由于2000年以前灰霾判别标准不统一,阈值偏低造成2000年以前灰霾天数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