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本身是个经济学概念,科技创新要当饭吃。科技转为生产力最终还是要落在企业发展上,要让科技创新可看、可吃,就必须有一大批企业通过科技创新成长起来,这是检验我们工作是否成功的“试金石”。—— 合肥市市委书记孙金龙
当前,世界金融危机尚未见底,对各地的发展仍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但我们欣喜地看到,今年第一季度,合肥的发展逆势上扬,呈现出“风景这边喜人”的态势。GDP达到334.31亿元,同比增长14.9%,高于全国、全省平均增幅分别为8.8和3.3个百分点,该增幅再一次位列全国省会城市第一名。这充分体现了合肥巨大的经济活力和发展潜力。
今天,合肥的辉煌成绩,是其坚持科技创新、厚积薄发的体现。自2004年11月,合肥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以来,在国家科技部和安徽省科技厅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型工业化发展,以企业创新为突破,探索区域创新,为中部地区乃至全国的区域创新发挥了“标杆”作用。
体制创新篇
“科技创新型试点市”推进到今天,我们还不能对它的未来盖棺定论,仍需要一个漫长的探索过程,继续面对挑战。但是,合肥的焕然一新大家已经有目共睹,这种变化也让人们对这座城市充满了期待:是什么让合肥加速崛起?科教资源的天然禀赋是一个方面,但更重要的是要把这些科教资源发挥到极致。这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更多的实践者已经反复证明“制度重于技术”,也就是说,要在体制上达到质变。
创新工作机制加速城市快速发展
科技部调研组几次深入合肥调研后认为,合肥“科技创新试点”能够迅速推进并初见成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有一个比较健全的统一协调机制和充满激情的领导班子。
从一开始,合肥便不断完善创新工作机制,成立了国家科技试点市工作办公室。这是一个直接对市委、市政府负责的独立机构,职责被形象地定位为“出点子”、“搭台子”、“开方子”、“找银子”。以协调解决试点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制订实施试点市工作方案为工作重心,并将相关责任和任务分解至市直25个部门和单位,形成了上下协同、联动推进的创新工作格局。设置这样的工作格局,是因为在合肥市决策者的眼里,“试点市”的建设决不会仅局限于科技工作,而是一项发展战略,不能只是某一个部门的职责,各级各类部门都要肩负责任。
更为可贵的是,在合肥还形成了一个以合肥为主体,中央、省、市三级联动的国家层面的协调机制。成立了以科技部为组长单位,国家发改委、教育部、财政部、中国科学院共同参与的部际协调小组。协调建制,旨在共同推进合肥试点工作。
2005年9月,合肥市委下发合肥国家科技创新试点市工作方案。在这份文件里,工作任务从2005年安排到2010年,并对20多个职能部门的任务进行了详细分配。同时,还制定了奖惩办法:年末工作总结的时候,对未完成任务的职能部门给予公开批评。这些举措是体制变革的保障。
目前,合肥市已形成自主创新、工业、农业、现代服务业完整的政策体系。尤其是2008年出台的《合肥市进一步推进自主创新若干政策措施》(试行),着眼于科技创新试点市建设的延续和拓展,从培育新兴产业集群、推进创新载体建设、建设投融资支撑体系、打造创新型人才高地等方面制定了39条最新政策。为适应不断加强自主创新的新形势,合肥的决策者正在着手修订《合肥市科技进步条例》。事实已经证明,这些政策措施与条例为合肥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为了推动创新试点市的发展步伐,合肥政府不断加大财政投入,科技经费从2004年的2139万元增加至2008年的4000万元。2007年起,每年设立1个亿的“科技创新专项基金”和3个亿的“新型工业化专项资金”。在今年,还增设了合肥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专项资金6亿元。
创新成果转化机制为科技与经济打根基
“创新本身是个经济学概念,科技创新要当饭吃,”合肥市市委书记孙金龙一直这样认为,“科技转为生产力最终还是要落在企业发展上,要让科技创新可看、可吃,就必须有一大批企业通过科技创新成长起来,这是检验我们工作是否成功的试金石。”如何把科技与经济结合,使科技真正作为合肥乃至安徽经济发展的一个引擎,这也是合肥的决策者一直在思考并立志要解决的问题。
曾经,合肥组织力量进行过一次大规模的调查研究,最后得出结论:由于合肥的科技资源结构不合理,基础科学研究优势明显,应用开发研究相对薄弱;中央与地方之间、军与民之间、产学研之间还存在条块分割、相互封闭的现象;多数企业尚未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工程化、产业化手段和条件较弱,利用和承载重大科技成果的能力不强,使得创新价值链经常发生断裂。
针对调查研究得出的结论,合肥的领导班子创新成果转化机制,协调推进科技与经济结合发展。2007年,合肥市建立起“合肥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中心”,该中心立足于合肥、服务全省、对接长三角,囊括了合肥市斥资2500万元打造的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保护与交易、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科技文献信息、科技创新合作、专业技术、投融资七大服务平台。这是国内一流,且具有合肥特色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至今,该中心共汇集科技成果库1485项,仪器设备库1176台(套),技术需求库1503项,备案专利库1610项,重点企业库571家,知名专家库2053人以及与合肥支柱产业相关的国内外文献等科技资源。促成产学研交易项目47个,交易额4998万元;促成产学研对接签约项目42个。不到2年的时间,区域科技交流合作不断加强,并与北京海淀区等30多个地区进行了科技成果、技术需求、专利等资源对接和共享,加速了科技成果的异地转化。
2008年,合肥的决策者还成立了“合肥科技创新试点市示范区”,共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8.3亿元,现有已建项目近30个,签约项目20余个,合作开发项目4个,总投资86亿元,集聚了一批高科技高附加值的新型研发、成果转化、生产制造类项目和单位。
同时,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肥东、包河、蜀山等多个县区在工业园区纷纷建立创业服务中心。民营科技园创业中心也在肥西桃花工业园区开展起创业服务。这种模式迈出了国家级创业中心“连锁运作”的第一步。
创新产学研合作机制转变经济发展格局
一份2008年的统计数据让合肥市的决策者甚是自豪:2008年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值1057亿元,是2004年380.4亿元的2.78倍;高新技术增加值达317亿元,是2004年97亿元的3.27倍,占工业增加值52.3%;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01家,比2004年增加190家。
这个曾经以传统工业为主的中部城市,如今已发生了历史性的蜕变:全市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以工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格局已基本形成,经济结构的升级已经登上了新台阶。
这些成绩是合肥各个高校、院所的智慧与企业利益最大化结合的体现。了解合肥的人都知道,在合肥,近年来,有些地方格外神圣,比如科学岛、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这些地方被合肥人视为骄傲。这些地方的科研成果为合肥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把论文写在产品上,研究做在工程中,成果转化在企业里”是合肥产学研模式的真实写照。
合肥市科技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近几年来,在合肥科技局的促成下,围绕汽车、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及软件等产业,成立了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等14家企业开展的产学研联盟,推动了这些重点企业的成长及发展。接下来,合肥还将继续建立一批产学研战略联盟,预计用3年时间完成合肥市产学研战略联盟建设,力争到2010年本市产学研战略联盟销售收入新增100亿元,带动相关产值超過2000亿元,形成纵向上下游产业链完整,横向产学研紧密协作的发展模式。
合肥的决策层对产学研机制的探索及创新,已经转变了这个城市的经济结构。他们还顺势启动了“院企互动工程”,推动产学研结合,创造了具有合肥特色的新型产学研结合模式:以工大高科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等为代表的合作(委托)开发模式;以江淮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企业和高校院所共建实体模式;以中电集团38所、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等为代表的应用性科研院所转企模式;以安徽循环经济技术工程院等为代表的技术转移中心模式;以江汽集团为代表的复合型合作模式以及科研院校与地方政府整体对接模式等。
作为追求发展的企业来说,持之以恒地坚持企业与学校的对接,注重自主创新、倡导以科技推动发展,是合肥很多品牌企业的战略。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汽集团”)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里的员工心里很清楚,集团能扛起自主品牌的大旗,与合肥工业大学的汽车技术及装备工程研究中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比如说发动机、变速箱、汽车噪音降低等关键技术的攻克中,合肥工业大学都是极为重要的幕后支持者。
据合肥市科技局管理层透露,今后,将修订出台《合肥市科学技术进步条例》、《科技成果奖励细则》,制定《合肥市促进产学研战略联盟若干意见》等,努力办好一年一度的“中国(合肥)自主创新要素对接会”,打造“全国性科技成果展示交易大会”品牌。在创新产学研合作机制上注重实效性。
创新科技融资机制服务企业快速发展
“政府的使命就是服务创新,只要有利于创新要素的生根发芽,我们都要努力去尝试。”这是合肥的决策者所共同信仰的理念。就是这种理念,支撑着大家为创新搭建服务平台、制定优惠政策、营造良好环境。
在体制变革的同时,合肥还在融资、政府采购等政策领域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突破,通过各种政策的引导促成知识、技术与资本“联姻”,破解企业在创新发展过程中的资金瓶颈,鼓励企业重视自主创新。例如,为改善融资服务,合肥市出台了《关于推进中小企业振兴计划解决企业流动资金问题的若干政策》,安排2亿元资助中小企业融资。
2006年,合肥市专门设立的用于创新型企业培育计划的“科技创新基金”,根据科技型企业的发展阶段和行业特点,确立了资本金投入、有偿使用、以奖代补、配套资助、工程化专项、风险投资损失补偿等6种使用方式。对投资高新技术企业的风险投资损失部分,由市财政给予30%的补偿。
同时,合肥市组建了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合肥市科技农村商业银行”。2008年,该银行累计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发放贷款超过20亿元。现如今,安徽省工商银行还在合肥高新区已经开展无形资产质押贷款试点。有数据显示,这些政策使合肥市的融资能力10倍于从前。
继往开来创新不止
科技创新永无止境。在合肥市决策者的眼里,今天的成就仍旧是一个起点。就像合肥科技局坚持的那样:以“快”为目标,“抢”为意识,“敢”为作风,主动作为,按照“保增长,促发展,调结构,保就业”的总体要求,继续突破。
今后5年,合肥力争达到以下目标:继续增强创新型产业,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突破900亿元,年均增长30%,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8%;加大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国际竞争力的五百亿级新兴产业集群3~5个、千亿级支柱产业3个。大幅增长创新投入,使财政对科技投入的增幅高于财政实际支出的增幅,全社会研发(R&D)经费增幅高于地区生产总值的平均增幅;对全社会研发投入达到112亿元,年均增长35%,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5%;对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达到3%。加强提升创新能力,将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研发人员数、专利授权数、中国名牌产品数实现翻番,其中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00家,科技活动人员达到6万人,年专利授权数达到2200件,更为甚者年发明专利授权数要达到420件,中国名牌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拥有数分别达到20个和16个。
典范企业篇
众多实践已经证明,一座城市,尤其是一座创新型城市若求发展,企业当以追求自主创新产品加快发展步伐为宗旨,城市当以追求自主创新企业为主导。合肥的决策层是这样做的,合肥的企业亦然。
在合肥,有众多在全国叫得响的大企业,比如说江汽集团,还有众多在全国首屈一指的中小企业,比如说安徽科大讯飞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它们一直坚守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江汽集团:技术创新铸造自主品牌
江汽集团——合肥土地上,一个自主品牌的神话。从17年前产销汽车不足千辆的地方小厂发展成为今天年产销量过21万辆的大型企业集团,销售收入连续17年的高速增长,成功演绎了国有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业内人士称之为“江汽现象”。
如今,江汽集团已经拥有江淮汽车、安凯客车两家上市公司和江淮客车公司等十多家全资、控股子公司,已形成江汽、客车、重工和零部件四大板块和物流、“三产”两项事业的发展格局。
在江汽集团飞速发展的过程中,江汽人始终认为技术创新是先导性、基础性创新,没有技术创新,其他创新就无从谈起。江汽人对企业的技术创新有着独到的见解和操作模式,历年来一直遵循“整合全球资源造世界车”和“以我为主、兼收并蓄、自成一体、实现超越”的指导思想,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集成创新和应用创新,能增加效益的创新和创造市场新需求的创新三个原则。
1990年,江汽集团借鉴、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创造性地自主研发出7米系列的客车专用底盘,改变了我国长期用货车底盘改装客车的历史,其中多个客车专用底盘产品被列为国家重点新产品、国家级重点新产品和国家级新产品重点项目,销量已经连续多年在全国排名第一。
1995年,采用具有国际九十年代先进水平的轻卡技术,开发出江汽集团公司HFC1061系列轻型载货汽车,目前已形成“威铃”、“帅铃”、“康铃”三大系列,2007年产销近12万辆,位居行业第三,出口连续6年位居行业第一。同时,JAC轻卡已进入要求严格的军队采购系统。
2000年,积极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国外先进的商务车产品技术,开发出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瑞风商务车,2002年批量投放市场,目前累计销售已超过17万辆,并成为国内海关、邮政、税务、军队等团购的热门产品。
2004年,为适应企业战略转型,展开了全系列的乘用车产品的研发。目前,完全自主研发的首款乘用车产品-- 瑞鹰越野型轿车(SRV)已经上市;首款轿车产品也已经成功上市。十一五期间,还将有B、A、A0级平台的车型陆续投放市场。
江汽集团的领导层明白,重视高新技术成果,是企业成长壮大的有力保证。在江汽,有这样一种特色的研发体系,是铸造自主品牌的坚实基石。历年来,江汽集团与合肥工业大学、同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分别成立了产学研合作体,主要侧重整车、汽车专项技术和IT等不同领域与其相结合,而且每年都有数十个项目在开发。同时,还成立了四个专业研究院、四个职能支持部门。在国外,独资设立了都灵研发设计中心、东京研发设计中心,如今,这些研发设计中心等均已取得丰富的研发成果,并已经产生丰厚的效益。
科大讯飞:技术创新催生新产业
安徽科大讯飞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科大讯飞”)——大学生创业路上的一个传奇。其掌门人刘庆峰还是中国科技大学一名普通学生的时候,便带领着6名大学生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台“能听会说”的中文电脑。当他还没有完全步入社会的时候,也就是1999年,便创立了科大讯飞公司。
在合肥这种曾经拥有过多个“全国第一”的科教名城,科大讯飞的成就不为惊奇,但是从实验室走向市场,能够生存,并且发展势头猛进,这使外界一直称道。2008年,科大訊飞挂牌上市,这一刻,给所有创业路上的技术人才增加了信心。
科大讯飞作为一家专业从事智能语音及语言技术研究、软件及芯片产品开发、语音信息服务及电子政务系统集成的国家级骨干软件企业,在智能语音技术领域有着长期的研究积累,并在中文语音合成、语音识别、口语评测等多项技术上已经代表了国际领先水平。而且,是我国众多软件企业中为数极少掌握核心技术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智能语音技术提供商。
科大讯飞是我国唯一以语音技术为产业化方向的“国家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并被信息产业部确定为中文语音交互技术标准工作组组长单位,牵头制定中文语音技术标准。
2003年,科大讯飞获得中国语音产业唯一的“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2005年获中国信息产业自主创新最高荣誉“信息产业重大技术发明奖”。2006年、2007年连续两届在英文语音合成国际大赛(Blizzard Challenge)中蝉联大赛第一名。2008年获国际说话人识别评测大赛桂冠。
历年来,科大讯飞一直坚守着一个理念:用领先技术开拓新的产业空间并创造财富。或许可以说,这个理念在刘庆峰最初的创业梦想中就已经产生了。在企业多年的发展中,始终坚持实现市场与研究的互动,保持着创新的原动力。
如今,科大讯飞的根基还在合肥,但已在全国许多地方成立了分公司,枝蔓遍及全国。它们在语音技术产业领域的创业之路也会更加广阔。
在合肥,还有很多以自主创新为特色的本土企业。科技部政体司司长梅永红多次到合肥调研后认为,这是一种自主创新的‘合肥现象’。这种令人欣喜且值得深入研究的独特现象,能够对其它城市和区域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