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品种选择与处理
选用增产潜力大、内在及外观品质好的优质大豆品种,如合丰35、绥农14、黑农33、豫豆22、鲁豆11、中黄4号等,要求种子发芽率90%以上,纯度98%以上。进行种子播前精选,剔除病种及杂质等,同时根据不同土壤环境与病虫害情况,选用合适的种衣剂包衣,有的也可用微肥、菌肥、ABT生根粉等拌种,增强种子活力。
二、合理耕作整地与轮作大豆种植应坚持合理轮作。整地以深松为原则,东北大豆主产区采用深松旋耕机进行深松耙茬,增强土壤通透性与抗旱耐涝能力,一般耕翻深度20厘米左右。垄作大豆整地要与起垄相结合,做到垄体垄沟深松。
三、保证大豆出苗期
开花结荚期和鼓粒期的水分需求。播前抢墒或造墒播种,田间持水量在70%左右时,或一次降雨10毫米以上,可抢墒播种,否则一定要造墒播种。对于土壤墒情差的抢墒播种的,出现较大点片面积的缺苗,要及时补籽、补水。
四、机械化精量播种
东北春大豆产区4月下旬到5月上旬开始播种,地膜大豆可适当提前播种。东北地区利用大豆播种机进行等距精量点播,使植株分布均匀,播种深度3~5厘米。垄作大豆采取窄行密植技术,一般60厘米小垄种2行,90~105厘米大垄种4行,小行距12厘米左右,亩密度加大到2.5万~3万株,增产15%~20%。
五、测土配方科学施肥
1、实行测土配方施肥与分层施肥相结合的科学施肥方法,根据不同土壤肥力情况和当地自然气候条件,经过化验与计算,确定化肥施用时间与用量。一般采取分层深施,即底肥施在垄下16~18厘米处,用量约占总施肥量的60%左右;种肥施在种下4厘米处,用量约占总施肥量的40%。
2、搞好化学除草和化控。为防治大豆田间杂草,可在播后苗前,用乙草胺乳油按说明兑水进行土壤封闭处理。杂草出土后进行茎叶处理,防除单子叶杂草,用拿捕净或精稳杀得按说明兑水喷洒,于大豆2~4片复叶期,杂草3~4叶期均匀施药。在8、9月份,对于长势过旺的大豆,特别是降雨后,及时用多效坐等适当控制营养生长,防止落花落荚。一般亩用多效唑10~15克兑水40~50公斤喷雾,以降高增粗,增加单株结荚量,从而达到抗倒、增产的目的。
3、进行科学田间管理重点是防治大豆病虫害,主要有孢囊线虫、根腐病、灰斑病、大豆食心虫、蚜虫等。蚜虫采取熏蒸防治方法,减少农药使用量。根腐病、孢囊线虫等可根据土壤条件因地制宜地采用种衣剂包衣、选用50%福美观或50%多福合剂按种子量的0.4%拌种等办法。
黑龙江省是大豆的土产区,近年来大豆病虫害经常发生,影响了大豆的产量和品质。
(1)大豆菌核病
其主要危害成株大豆,茎秆变褐枯死,茎部发生褐色病斑,上生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及白色颗粒状物,后变黑色成为菌核,近几年,大豆菌核病发病面积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大豆产量和品质。
防治措施:于7月中旬大豆菌核病发病初期,用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倍液喷雾,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公顷用量750克,25%施保克乳油1050毫升/公斤喷雾,要求植株茎杆上及地面都要喷洒均匀,根据实际情况可隔7~10天再喷一次药。
(2)大豆食心虫
大豆食心虫又称小红虫,在每年8月上旬进入成虫盛,期产卵孵化成幼虫,蚕食豆粒,严重影响大豆质量,降低大豆商品价值。
防治措施:
1、实行大面积轮作换茬,实践证明距大豆茬超过一公,里受害显著减轻。
2、翻耕豆茬地,大豆收割后及时进行秋翻整地能破坏大豆食心虫越冬场所。
3、公顷用80%DDV四斤,制成毒棒,每隔5垄插一行,每隔5米远插一根,进行熏杀食心虫成虫,时期在8月15日前后。
4、应用25%辉丰快克乳油300~450毫升/公顷,对水450升喷雾;
5、应用30%桃小灵乳油450~600毫升/公顷,对水450升喷雾,施药时期做到在蛾峰期施药。
(3)大豆根蛆
大豆根蛆又叫大豆根潜蝇。只危害大豆和野生大豆。幼虫咬食大豆幼苗根部,形成蛆道,并排泄粪便,造成根部腐烂、豆株矮小,被害严重的豆苗枯死。此虫一年仅发生一代。以蛹在大豆根皮肿瘤或土缝内越冬,来年5月中下旬,羽化为成虫,在大豆根处产卵,孵化出幼虫,危害豆苗根部。
防治方法:用药剂拌种预防幼虫,百分之40乐果乳油按种子量的百分之0.7拌种,对水喷雾,边喷边拌。如拌大豆种子100千克,用0.7千克药,兑水4千克,用喷雾器喷雾,边喷边拌,摊开晾开。成虫发生盛期可用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每667平方米喷药液40千克。
选用增产潜力大、内在及外观品质好的优质大豆品种,如合丰35、绥农14、黑农33、豫豆22、鲁豆11、中黄4号等,要求种子发芽率90%以上,纯度98%以上。进行种子播前精选,剔除病种及杂质等,同时根据不同土壤环境与病虫害情况,选用合适的种衣剂包衣,有的也可用微肥、菌肥、ABT生根粉等拌种,增强种子活力。
二、合理耕作整地与轮作大豆种植应坚持合理轮作。整地以深松为原则,东北大豆主产区采用深松旋耕机进行深松耙茬,增强土壤通透性与抗旱耐涝能力,一般耕翻深度20厘米左右。垄作大豆整地要与起垄相结合,做到垄体垄沟深松。
三、保证大豆出苗期
开花结荚期和鼓粒期的水分需求。播前抢墒或造墒播种,田间持水量在70%左右时,或一次降雨10毫米以上,可抢墒播种,否则一定要造墒播种。对于土壤墒情差的抢墒播种的,出现较大点片面积的缺苗,要及时补籽、补水。
四、机械化精量播种
东北春大豆产区4月下旬到5月上旬开始播种,地膜大豆可适当提前播种。东北地区利用大豆播种机进行等距精量点播,使植株分布均匀,播种深度3~5厘米。垄作大豆采取窄行密植技术,一般60厘米小垄种2行,90~105厘米大垄种4行,小行距12厘米左右,亩密度加大到2.5万~3万株,增产15%~20%。
五、测土配方科学施肥
1、实行测土配方施肥与分层施肥相结合的科学施肥方法,根据不同土壤肥力情况和当地自然气候条件,经过化验与计算,确定化肥施用时间与用量。一般采取分层深施,即底肥施在垄下16~18厘米处,用量约占总施肥量的60%左右;种肥施在种下4厘米处,用量约占总施肥量的40%。
2、搞好化学除草和化控。为防治大豆田间杂草,可在播后苗前,用乙草胺乳油按说明兑水进行土壤封闭处理。杂草出土后进行茎叶处理,防除单子叶杂草,用拿捕净或精稳杀得按说明兑水喷洒,于大豆2~4片复叶期,杂草3~4叶期均匀施药。在8、9月份,对于长势过旺的大豆,特别是降雨后,及时用多效坐等适当控制营养生长,防止落花落荚。一般亩用多效唑10~15克兑水40~50公斤喷雾,以降高增粗,增加单株结荚量,从而达到抗倒、增产的目的。
3、进行科学田间管理重点是防治大豆病虫害,主要有孢囊线虫、根腐病、灰斑病、大豆食心虫、蚜虫等。蚜虫采取熏蒸防治方法,减少农药使用量。根腐病、孢囊线虫等可根据土壤条件因地制宜地采用种衣剂包衣、选用50%福美观或50%多福合剂按种子量的0.4%拌种等办法。
黑龙江省是大豆的土产区,近年来大豆病虫害经常发生,影响了大豆的产量和品质。
(1)大豆菌核病
其主要危害成株大豆,茎秆变褐枯死,茎部发生褐色病斑,上生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及白色颗粒状物,后变黑色成为菌核,近几年,大豆菌核病发病面积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大豆产量和品质。
防治措施:于7月中旬大豆菌核病发病初期,用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倍液喷雾,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公顷用量750克,25%施保克乳油1050毫升/公斤喷雾,要求植株茎杆上及地面都要喷洒均匀,根据实际情况可隔7~10天再喷一次药。
(2)大豆食心虫
大豆食心虫又称小红虫,在每年8月上旬进入成虫盛,期产卵孵化成幼虫,蚕食豆粒,严重影响大豆质量,降低大豆商品价值。
防治措施:
1、实行大面积轮作换茬,实践证明距大豆茬超过一公,里受害显著减轻。
2、翻耕豆茬地,大豆收割后及时进行秋翻整地能破坏大豆食心虫越冬场所。
3、公顷用80%DDV四斤,制成毒棒,每隔5垄插一行,每隔5米远插一根,进行熏杀食心虫成虫,时期在8月15日前后。
4、应用25%辉丰快克乳油300~450毫升/公顷,对水450升喷雾;
5、应用30%桃小灵乳油450~600毫升/公顷,对水450升喷雾,施药时期做到在蛾峰期施药。
(3)大豆根蛆
大豆根蛆又叫大豆根潜蝇。只危害大豆和野生大豆。幼虫咬食大豆幼苗根部,形成蛆道,并排泄粪便,造成根部腐烂、豆株矮小,被害严重的豆苗枯死。此虫一年仅发生一代。以蛹在大豆根皮肿瘤或土缝内越冬,来年5月中下旬,羽化为成虫,在大豆根处产卵,孵化出幼虫,危害豆苗根部。
防治方法:用药剂拌种预防幼虫,百分之40乐果乳油按种子量的百分之0.7拌种,对水喷雾,边喷边拌。如拌大豆种子100千克,用0.7千克药,兑水4千克,用喷雾器喷雾,边喷边拌,摊开晾开。成虫发生盛期可用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每667平方米喷药液40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