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忘却的伤痕

来源 :莫愁·时代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ht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10月31日凌晨,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王秀英去世。今年,已有18位幸存者与世长辞。现在,登记在册的幸存者数量不足百位。历史,正随着他们的离开,变得越来越远。
  2014年1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出席国家公祭日仪式。当第五个国家公祭日来临时,南京,这座古城的上空,防空警报声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和平大钟将会共同响彻云端,城墙的每一块砖瓦,秦淮河的每一片浪花,都会与所有人一起变得安静,哀悼那永不忘记的过去。
  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2015年10月,南京大屠杀档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名录。
  细语低诉哀与痛
  进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仿佛踏入另一段时空。秋雨的寒意和墙体上中、英、日三国文字镌刻的 “遇难者300000” 的黑色大字让这里显得更加肃杀。往来的参观者们低沉着头,脚步匆匆,似乎多停留一秒,都会窒息。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脚印铜板铺设的道路引导着人们探看历史,两旁的雕塑,是根据幸存者倪翠萍、彭玉珍的形象雕刻的。1937年,9岁的倪翠萍左肩中了枪弹,被打断了肩胛骨,身上留下了很大的伤疤,胳膊因伤永远不能上抬。彭玉珍当年10岁多,被日军枪弹击中右胯,以至右小腿以下部分严重变形,膝盖处隆起,只能靠拐杖支撑走路。南京大屠杀那段惨痛的历史永远镌刻在这里。
  广场地面上,铺满灰色的级配石,人们从上面走过时,哪怕再小的幅度,也会沙沙作响,仿佛是遇难同胞的低声控诉。远处黑色的灾难之墙上醒目的300000数字,再次提醒着人们这里曾经的国殇。墙的右侧,横倒下的人字横梁上,悬挂着和平之钟。灾难之墙中摆放着国家公祭鼎。公祭鼎的正面刻铸下160字的铭文:
  泱泱华夏,赫赫文明。仁风远播,大化周行。
  洎及近代,积弱积贫。九原板荡,百载陆沉。
  侵华日寇,毁吾南京。劫掠黎庶,屠戮苍生。
  卅万亡灵,饮恨江城。日月惨淡,寰宇震惊。
  兽行暴虐,旷世未闻。同胞何辜,国难正殷。
  哀兵奋起,金戈鼍鼓。兄弟同心,共御外侮。
  捐躯洒血,浩气干云。尽扫狼烟,重振乾坤。
  乙酉既捷,家国维新。昭昭前事,惕惕后人。
  国行公祭,法立典章。铸兹宝鼎,祀我国殇。
  永矢弗谖,祈愿和平。中华圆梦,民族复兴。
  在铁证中走进历史
  踏入展馆,沿着台阶向下行进。两侧高高垒起的书架上,都是南京大屠杀的史料文献。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杨梦秋介绍道:“从这里走来,两旁山一般高垒的史料证据,寓意着侵华日军犯下的罪行铁证如山,不容篡改。”她又指向台阶的下方,“我们每走一步,就会走进一点阴影中,走到最底层,最终陷入黑暗的历史记忆。”
  幸存者群像照片墙上的老人们,白发苍苍,满脸的褶皱里,仿佛都在诉说。照片或明着灯,或熄着灯。“如果他们还健在,那么我们依然在他们的相片后点亮灯。如果去世了,他们的灯也会随之熄灭。现在,不足一百盏灯亮着了。”杨梦秋说道。
  在空旷的展厅中,这些曾经的经历者,仿佛依然注视着陈列的证物。81年前的历史,还在他们的眼里,在他们的泪水里。尽管他们会老去,会离去,但是他们留下的口述史实将会永存。
  “水西村的四个人给鬼子送完东西,扛了扁担就往回走。从下塘圩过来两个鬼子,看到这四个小伙子扛着扁担,开枪就把他们全部打死了。”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朱世灿回忆。
  “有十来个日军从堤上经过,他们发现了我的母亲,就拉出去要强奸。母亲抱着弟弟反抗,灭绝人性的日本鬼子,从母亲怀中夺过我的小弟弟,用力摔在地上。母亲冲向已被摔死的小弟弟,日本兵从背后向母亲开了两枪,把母亲打死了。”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姜根福回忆。
  “小孩的哭声还是吸引了日本兵的注意。他们顺着声音找到了防空洞,站在洞口用机枪扫射,大概扫了有半个小时左右。洞里面非常的安静,我趴在地上一动也不敢动。这时,靠着洞口的一个穿着红棉袄的40多岁妇女抱着她的儿子往外爬,被日本人发现了,日本人端着刺刀就往他们母子俩身上连戳了十几刀。”南京大屠杀幸存者郭秀兰回忆。
  铁证,还有中华门的断垣残壁,光华门城墙上的累累弹痕,挹江门、中山码头的丛葬地遗址;还有拉贝、约翰·马吉等国际友人们拍摄下的废墟、焦土。在馆内,两处万人坑遗址让人触目惊心,累累白骨,让参观者不无悲恸。这些铁证,记忆着历史,反思着历史。
  对女性的残酷暴行
  南京市秦淮区利济巷2号,坐落著几栋民国风格的二层建筑。而在这富有诗意的建筑背后,却饱含着无数女性的血泪。
  这里是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分馆,也是唯一被在世慰安妇指认过的慰安所。侵华日军占领南京以后,这里就被改造成东云慰安所。2003年,朝鲜“慰安妇”朴永心找到了这处奴役她3年的慰安所,并找到她当年所在的19号房间。那时的一楼楼梯口,是挂着慰安妇名牌的售票处,而楼上的一个个小房间,则是这些慰安妇被侵华日军凌辱、夜夜痛哭的小屋。随着时间的流逝,慰安妇在册幸存者的数量,已经只剩十余个了。
  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一直坚持搜集着慰安妇资料,刘广建研究员介绍道:“2018年7月,湖南岳阳一对姐妹公开了慰安妇身份。我们迅速前往当地进行核实,确认了彭仁寿、彭竹英姐妹慰安妇的身份。”对于慰安妇问题研究而言,这是不容抹杀的历史证词。
  刘广建现场记录了两位老人的口述。
  当年,年仅14岁的彭仁寿被侵华日军掳去后,单独关在一间屋内。日军对她实施野蛮的性侵犯,如果表示出一点反抗,就会遭受到皮带和皮鞭的抽打。十几天后,因为彭仁寿患上了妇科疾病,才被扔出了慰安所。但没过多久,她又被抓入另一个慰安所,日军更加丧心病狂,因为彭仁寿没有满足他们的兽欲,竟然用刺刀挑破了彭仁寿的肚子,并将她抛到野外。所幸,彭仁寿后来得到了救治。如今她撩起衣角,还能看到触目惊心的刀伤痕迹。彭竹英的经历更加凄惨,她被侵华日军的细菌部队抓去进行实验,导致双目失明。之后又被送入慰安所,被日军反复殴打、蹂躏,最终失去了生育能力。
  “像她们这样的慰安妇,数量非常惊人。”刘广建哀叹。
  在诉说完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后不久,2018年11月22日,彭仁寿溘然长逝。
  “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中国审判战犯军事法庭,都对南京大屠杀惨案进行调查并从法律上作出定性和定论,一批手上沾满中国人民鲜血的日本战犯受到了法律和正义的审判与严惩,他们将被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2017年1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仪式现场说道。
  历史必然会给这场苦难最公正的判决,而我们,不仅要铭记历史,更要以史为鉴,让81年前的国殇民难构筑成民族记忆共同体,汇聚起强国复兴意志。
其他文献
窑变,是火的艺术,对于瓷绘艺术是天赐良机。  瓷绘艺术更多的是采用窑变产生的不可预知的自然变化肌理,从而达到特殊的艺术效果,神秘而唯一。窑变即天工,也人巧,因此,艺术的效果常出人意料又在意想之中,这也是窑变最具艺术魅力并耐人寻味之处。  我以新意象思维出发,使绘画创作过程充满玄机。重要的是摆脱了以往的传统思维模式和笔墨定式,使绘画过程更加自由,用激情的笔触与有序的肌理自然交融,使釉色在气韵中涌动,
期刊
我相信,艺术能够带来和平。——前泽友作  日本千叶县西北郊的一片小树林里,几个七八岁的男孩蹑手蹑脚地靠近一丛灌木,其中一个小男孩麻利地伸出手,捉住了吸吮叶汁的黑色甲虫。“快,装起来!”旁边的小伙伴拧开瓶盖,拿着甲虫的男孩把它丢进了满是昆虫的瓶里。这个男孩就是现在被称为“日本马云”的前泽友作。  “前泽,我们捉得很多了,回家吧!”“不,都是黑色的甲虫,一点也不好看。你们先回去吧,我要捉住一只最漂亮的
期刊
在共享經济时代,知识也不例外。从免费到付费,从一次性消费到形成长期消费习惯,知识共享也从“1.0时代”来到了“3.0时代”。  内容付费,就是把知识变成产品或服务,以实现商业价值。内容付费有利于人们高效筛选信息,付费的同时也激励优质内容的生产。  从2016年开始,一系列标志性的事件揭开了内容付费的大幕。付费语音问答平台“分答”上线,一个多月,获得100多万微信用户的访问。随后,罗辑思维创始人罗振
期刊
一间房,一盏灯,一杯茶,一竹竿彩色丝线,他在这里一坐就是11年。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每每读到这样的词句,脑中便是一幅少女游春图。娇媚春花在鬓间绽放,美则美矣,却难免失了枝头风采。千年以前,聪明的手工匠人就用巧手慧心制成各式惟妙惟肖又明艳夺目的绒花。  赵树宪是江苏省绒花非遗项目的传承人,《延禧攻略》热播后,作为剧组绒花制作人的他意外“走红”,前来参观绒花制作的人络绎不绝,他却依然心如止水,有
期刊
做一个探索者,上市后的美团并不是终点,而是另一个起点。  从2004年回国创业到现在,王兴,这个戴着眼镜、浑身透着书生气的青年,先后创造了校内网、饭否网、海内网等网站,但全部折戟沉沙,直到他创办的美团在市场上大放异彩。  正如别人评价的那样,“王兴能够守得住自己。”他的梦想永不会灭,终走向人生的破局。  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  “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因为坚持的人并不多。”王兴用15年告诉我们这个真理
期刊
2018年9月14日,由梁小凉和梁青儿编剧、导演的电影《让我怎么相信你》,在全国上映后好评如潮,一举斩获上海电影节组委会特别荣誉金奖。现实生活中,演员梁天和梁小凉是亲父女。梁小凉与影片中的女主角一样,也是在单亲家庭中长大,一度与父亲关系疏远。  从亲密无间到渐生嫌隙  梁小凉出生于北京,爷爷曾是《人民日报》副总编,奶奶谌容是著名作家,伯父梁左是剧作家,父亲梁天是演员。  梁小凉一直很崇拜父亲。父亲
期刊
希望有一天,这里能诞生全球知名的电影人,诞生享誉世界的中国电影。  他的身上,有一股特别的“拧劲儿”。听一些做电影的朋友侃侃而谈,他的心便开始蠢蠢欲动。在启动资金只有1.5万元的情况下,他硬是将电影院开进了上海交通大学。三年多来,校园影院覆盖了全国11个城市的30多所高校。每家影院,他都起了不同的名字:木槿、冬青、野樱、半夏……他,就是西安男孩叶少翔。  到大学校园建影院  叶少翔从小就爱鼓捣小玩
期刊
“维新百日,出亡十六年,三周大地,游遍四洲,经三十一国,行六十万里。”被迫逃赴海外,康有为周游列国,寻找悬壶济世之方,这让他的人生多出几分隐秘。  十一死里得一生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宫廷政变,重新垂帘听政。光绪帝被囚,维新变法失败。慈禧太后命令荣禄领军缉拿康有为、梁启超,但此时康府早已人去楼空。  在此之前,宫内早已有风声流出,9月17日,军机章京林旭传光绪帝口谕,令康有为离京:
期刊
用心活下去,不败给生活。  陈晓夏拍过可可西里,走过无人区,拿过无数摄影奖项。2015年妻子患乳腺癌后,他将镜头对准了妻子,定格下癌症日常中的那些“决定性瞬间”。尽管有时双手是颤抖的,但“精神财富将惠及我们和看到我们故事的人们”。  本来想死得漂亮,但现在想活得漂亮  陈晓夏1977年出生,比妻子王晨岑大7岁,两人都是福建人。同为媒体人的他们,相识于2011年的北京。  陈晓夏曾作为中国仅有的两名
期刊
他以草根棉絮充饥,战斗到最后一刻的气概,在亿万人民心中树起不朽的丰碑。  风华正茂的马尚德  1905年2月13日,河南省确山县(今驻马店市驿城区)李湾村的一个农家院里,阵阵响亮的婴儿啼哭声宣告马家第三代的诞生。祖父给孩子起名马尚德。  5岁丧父后,母亲带着马尚德和妹妹同祖父、叔父家一起生活。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马尚德每天跟着大人出山劳作,牵牛犁地、挑水打柴。艰难的生活铸就了他骨子里的反抗精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