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受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的影响,我国各个领域的发展都举步维艰,许多国营和民办企业纷纷倒闭、裁员。这对我国大学生就业更是雪上加霜,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与此同时,高校以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为核心理念的当代大学生教育也面临巨大挑战。
关键词:经济形势;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03-0221-02
一、当前经济形势背景
2008年下半年至今,基于油价过高、新的通货膨胀压力、各主要经济体发展不平衡以及地缘政治等因素的影响,世界经济良好的增长势头出现拐点,国际金融市场出现较大波动。美、欧股市大幅下滑,美元对欧元、日元、人民币汇率一度急剧下跌。继阿根廷金融危机之后,巴西、乌拉圭等拉美国家金融市场也出现震荡,随后东亚、东南亚、印度等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金融危机。受全球金融体系下滑的影响,各行业发展困难重重,世界经济再次蒙上了经济危机的阴影。
在当前国际经济形势的大背景下,种种迹象表明,现在次贷危机仍然在发展过程之中,还远未结束,次贷危机又将通过进出口贸易、心理和预期、资本流动三大渠道影响中国。我国的金融、房地产、制造等行业也进入了发展的冬天。由此,因为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经济放缓将导致中国外部需求明显下降,出口面临重大挑战,这样致使我国沿海地区诸多中小企业纷纷破产,内地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大部分企业纷纷降薪裁员以求维持生计。
二、当前形势对高校大学生的影响
(一)大学生自身存在问题
大学生作为素质教育与教育教学的主体,在高等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不能动摇。进入高校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水平参差不齐、能力各异,综合素质也有个体差异。就目前我国大学生素质教育自身的现状而言,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大学生文化底蕴薄弱。人文教育在整个教学体系中重视不够,所占比重较少,导致学生知识结构存在缺陷,人文素质修养不高;2)身心素质脆弱。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大学生生存及就业压力增大,社会幸福感不强,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特别对适应社会的能力、承受挫折的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思想政治素质淡薄。一些大学生理想信念淡薄,人生观、价值观迷惘错位,对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关注度降低,对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漠视无睹。
(二)高校自身的问题
素质教育已经提出很多年了,社会各界对其亦很关注。但不论在基础教育领域,还是高等教育领域,都未能取得显著的成效。笔者认为,影响和制约我国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高校自身应当负主要责任。首先,对素质教育的认识不够,存在着素质教育工作和实践层面的“泛化”与“弱化”现象。只是把素质教育“喊在口上”,没有“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其次,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区分度过大,学生自由选择度过小,课程设置脱离现实。最后,教学方法不能适应现代教育形式,教学改革力度不够。
(三)经济形势对学生的影响
由于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各个领域的发展都在当前大的经济环境下举步维艰,许多企业纷纷倒闭、裁员,大量的员工下岗。当前经济形势变化对一些地区、行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已经产生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这也使得应届高校毕业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据教育部的统计,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559万人,比2007年增加64万人。而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还将继续增加,2009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11万人,比2008年增加52万人[1]。2008年毕业大学生实际就业率不到70%。诸多情况表明,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一个极大的社会问题,大学生就业也成为此轮经济调整关键问题之一。为进一步稳定经济,教育部联合铁道部、商务部、国资委在内的11个部委共同举办“官办”的13场专场网络招聘会,联手促进今明两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以期缓解经济危机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造成的障碍。
在以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为框架的当代大学生教育,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无疑成为测量大学教育的标尺。哪一个专业的就业形势好、就业层次高,无疑证明了该专业在目前社会条件下适应社会发展的程度,同时对高校大学生的教育以及高中应往届毕业生报考起到重大的导向作用。以西安某高校为例,土建类专业的就业率连续几年来在98%以上,毕业生就业后主要分布在设计院、科研院所、大型施工单位等行业;同时,在招生过程中,这些专业也成为高中应往届毕业生青睐的目标,每年招生的平均分要比生源地一本分数线高出30分左右。优秀的生源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础,高的起点也为大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反,对于就业情况不太理想的专业,社会、国家、学校的投资相对比较薄弱,这对在校大学生的培养、成才等方面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可见,经济形势的低迷直接影响了大学生对专业的选择和就业方向,从而进一步影响了大学生的培养方向和培养质量。
三、当前经济形势下提高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几点想法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大学生“素质教育”不是一般的知识技能教育,而是一种具有开发性的心理教育、情感教育、意志教育、道德教育和人的整体发展水平教育,归根结底,是一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的教育[2]。
当前经济形势下,大众化的大学生教育面临严峻挑战。如何提高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以使其能更好地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要求,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不容忽视的问题。
就此问题笔者认为高校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统一思想,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大学生是所有社会阶层中接受教育时间最长、文化水平最高的社会群体。从某种意义上说,代表着国民素质发展的最高水平。通过素质教育,努力促进大学生群体素质的进一步提高,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对推动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人类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作为社会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他们的全面发展不仅是实现国家兴旺、民族强盛的需要,也是维护社会稳定、提高全民族素质和大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中最重要的莫过大学生德育素质的提高。尤其是在社会经济发展相对困难的时期,高等学校一定要统一思想,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让他们坚定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忠于国家和人民,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备较强的政治鉴别力,具有优良的道德品质、思想修养和道德境界;加强他们自我认知的教育,帮助他们树立积极健康的心态,乐观踏实地面对社会这所大学的挑战。只有做到这样,才能让他们在当前经济环境的逆境中,积极乐观地认清形势,认识自我,主动地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以期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
(二)开阔视野,加强创新素质的培养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自身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也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教育不能一味地只注重学生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素质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素质,这就要求大学教育必须转换观念,加强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高校应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性、创造性的学习,是大学生提高素质和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是在一般思维能力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必须首先教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这就要求高等教育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要结合本校专业特色,发挥教学资源优势,积极开展诸如创新设计大赛、创业计划大赛等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素质以及应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人才的培养更接近社会的实际需求。从而使得高校大学生在以后的发展中能够解放思想,敢于创新,冲破各种旧的条条框框的束缚,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三)加强校企合作,使高校大学生教育适应时代要求
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培养既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又有良好的个性品质的复合型人才。这就要求高校教育应以充分调动大学生认识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为主,积极适应时代对大学生的要求,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要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在当前教育模式和教育背景下,最有效的举措就是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充分利用企业硬件设施比较齐全,操作经验比较丰富、技术及理论相对短缺的特点,积极推销高等院校丰富的技术型、理论型人才资源,积极参与到企业的产品开发、设备改造、技术革新等领域去,在提高企业产品技术含量的同时,给高等院校大学生提高实践能力的平台,也为高校教育新模式的探索开阔了思路,从而达到校企之间的双赢。
(四)以就业为导向,加强大学生的目的性教育
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祖国建设和社会进步作贡献。大学教育作为我过高等教育的一部分,更是承载着社会高精尖技术的掌握、革新、发展的艰巨任务。在当前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为目前比较突出的问题,在毕业后找工作都成问题的情况下,高校毕业生就谈不上为祖国经济建设、技术革新增砖添瓦的远大抱负。这就要求现代大学教育要结合当前形势,尤其是当前经济形势,以就业为导向,加强大学生的目的性教育。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主动地去了解当前社会各方面的动态,有目的性地去学习或了解一些社会相对需求的知识,为自己以后的就业做好知识的储备。同时,加强大学生自主创业教育,积极为他们创造环境,引导他们熟悉社会运作规律,转变思想,结合自己专业知识去自主创业。在社会大潮中努力拼搏,实现自我价值。
结语
在当前社会经济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令大学生和家长忧心、社会关心的问题,它直接关系到每一位毕业生的成长和发展,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到高等教育培养模式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由高等教育向精英教育的转变,使得毕业生的增幅大幅增加,尤其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在一定程度上为大学教育的发展带来了阻力。为克服这种阻力,我们必须改变高校学生培养思路,以“战”代“训”,让学生具备当前社会所需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刘东升.论我国当前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要点[J].中国成人教育,2008,(10).
[2]余俊渠.论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6,(5).
关键词:经济形势;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03-0221-02
一、当前经济形势背景
2008年下半年至今,基于油价过高、新的通货膨胀压力、各主要经济体发展不平衡以及地缘政治等因素的影响,世界经济良好的增长势头出现拐点,国际金融市场出现较大波动。美、欧股市大幅下滑,美元对欧元、日元、人民币汇率一度急剧下跌。继阿根廷金融危机之后,巴西、乌拉圭等拉美国家金融市场也出现震荡,随后东亚、东南亚、印度等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金融危机。受全球金融体系下滑的影响,各行业发展困难重重,世界经济再次蒙上了经济危机的阴影。
在当前国际经济形势的大背景下,种种迹象表明,现在次贷危机仍然在发展过程之中,还远未结束,次贷危机又将通过进出口贸易、心理和预期、资本流动三大渠道影响中国。我国的金融、房地产、制造等行业也进入了发展的冬天。由此,因为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经济放缓将导致中国外部需求明显下降,出口面临重大挑战,这样致使我国沿海地区诸多中小企业纷纷破产,内地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大部分企业纷纷降薪裁员以求维持生计。
二、当前形势对高校大学生的影响
(一)大学生自身存在问题
大学生作为素质教育与教育教学的主体,在高等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不能动摇。进入高校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水平参差不齐、能力各异,综合素质也有个体差异。就目前我国大学生素质教育自身的现状而言,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大学生文化底蕴薄弱。人文教育在整个教学体系中重视不够,所占比重较少,导致学生知识结构存在缺陷,人文素质修养不高;2)身心素质脆弱。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大学生生存及就业压力增大,社会幸福感不强,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特别对适应社会的能力、承受挫折的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思想政治素质淡薄。一些大学生理想信念淡薄,人生观、价值观迷惘错位,对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关注度降低,对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漠视无睹。
(二)高校自身的问题
素质教育已经提出很多年了,社会各界对其亦很关注。但不论在基础教育领域,还是高等教育领域,都未能取得显著的成效。笔者认为,影响和制约我国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高校自身应当负主要责任。首先,对素质教育的认识不够,存在着素质教育工作和实践层面的“泛化”与“弱化”现象。只是把素质教育“喊在口上”,没有“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其次,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区分度过大,学生自由选择度过小,课程设置脱离现实。最后,教学方法不能适应现代教育形式,教学改革力度不够。
(三)经济形势对学生的影响
由于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各个领域的发展都在当前大的经济环境下举步维艰,许多企业纷纷倒闭、裁员,大量的员工下岗。当前经济形势变化对一些地区、行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已经产生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这也使得应届高校毕业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据教育部的统计,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559万人,比2007年增加64万人。而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还将继续增加,2009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11万人,比2008年增加52万人[1]。2008年毕业大学生实际就业率不到70%。诸多情况表明,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一个极大的社会问题,大学生就业也成为此轮经济调整关键问题之一。为进一步稳定经济,教育部联合铁道部、商务部、国资委在内的11个部委共同举办“官办”的13场专场网络招聘会,联手促进今明两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以期缓解经济危机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造成的障碍。
在以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为框架的当代大学生教育,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无疑成为测量大学教育的标尺。哪一个专业的就业形势好、就业层次高,无疑证明了该专业在目前社会条件下适应社会发展的程度,同时对高校大学生的教育以及高中应往届毕业生报考起到重大的导向作用。以西安某高校为例,土建类专业的就业率连续几年来在98%以上,毕业生就业后主要分布在设计院、科研院所、大型施工单位等行业;同时,在招生过程中,这些专业也成为高中应往届毕业生青睐的目标,每年招生的平均分要比生源地一本分数线高出30分左右。优秀的生源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础,高的起点也为大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反,对于就业情况不太理想的专业,社会、国家、学校的投资相对比较薄弱,这对在校大学生的培养、成才等方面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可见,经济形势的低迷直接影响了大学生对专业的选择和就业方向,从而进一步影响了大学生的培养方向和培养质量。
三、当前经济形势下提高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几点想法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大学生“素质教育”不是一般的知识技能教育,而是一种具有开发性的心理教育、情感教育、意志教育、道德教育和人的整体发展水平教育,归根结底,是一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的教育[2]。
当前经济形势下,大众化的大学生教育面临严峻挑战。如何提高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以使其能更好地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要求,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不容忽视的问题。
就此问题笔者认为高校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统一思想,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大学生是所有社会阶层中接受教育时间最长、文化水平最高的社会群体。从某种意义上说,代表着国民素质发展的最高水平。通过素质教育,努力促进大学生群体素质的进一步提高,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对推动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人类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作为社会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他们的全面发展不仅是实现国家兴旺、民族强盛的需要,也是维护社会稳定、提高全民族素质和大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中最重要的莫过大学生德育素质的提高。尤其是在社会经济发展相对困难的时期,高等学校一定要统一思想,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让他们坚定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忠于国家和人民,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备较强的政治鉴别力,具有优良的道德品质、思想修养和道德境界;加强他们自我认知的教育,帮助他们树立积极健康的心态,乐观踏实地面对社会这所大学的挑战。只有做到这样,才能让他们在当前经济环境的逆境中,积极乐观地认清形势,认识自我,主动地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以期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
(二)开阔视野,加强创新素质的培养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自身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也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教育不能一味地只注重学生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素质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素质,这就要求大学教育必须转换观念,加强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高校应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性、创造性的学习,是大学生提高素质和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是在一般思维能力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必须首先教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这就要求高等教育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要结合本校专业特色,发挥教学资源优势,积极开展诸如创新设计大赛、创业计划大赛等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素质以及应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人才的培养更接近社会的实际需求。从而使得高校大学生在以后的发展中能够解放思想,敢于创新,冲破各种旧的条条框框的束缚,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三)加强校企合作,使高校大学生教育适应时代要求
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培养既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又有良好的个性品质的复合型人才。这就要求高校教育应以充分调动大学生认识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为主,积极适应时代对大学生的要求,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要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在当前教育模式和教育背景下,最有效的举措就是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充分利用企业硬件设施比较齐全,操作经验比较丰富、技术及理论相对短缺的特点,积极推销高等院校丰富的技术型、理论型人才资源,积极参与到企业的产品开发、设备改造、技术革新等领域去,在提高企业产品技术含量的同时,给高等院校大学生提高实践能力的平台,也为高校教育新模式的探索开阔了思路,从而达到校企之间的双赢。
(四)以就业为导向,加强大学生的目的性教育
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祖国建设和社会进步作贡献。大学教育作为我过高等教育的一部分,更是承载着社会高精尖技术的掌握、革新、发展的艰巨任务。在当前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为目前比较突出的问题,在毕业后找工作都成问题的情况下,高校毕业生就谈不上为祖国经济建设、技术革新增砖添瓦的远大抱负。这就要求现代大学教育要结合当前形势,尤其是当前经济形势,以就业为导向,加强大学生的目的性教育。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主动地去了解当前社会各方面的动态,有目的性地去学习或了解一些社会相对需求的知识,为自己以后的就业做好知识的储备。同时,加强大学生自主创业教育,积极为他们创造环境,引导他们熟悉社会运作规律,转变思想,结合自己专业知识去自主创业。在社会大潮中努力拼搏,实现自我价值。
结语
在当前社会经济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令大学生和家长忧心、社会关心的问题,它直接关系到每一位毕业生的成长和发展,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到高等教育培养模式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由高等教育向精英教育的转变,使得毕业生的增幅大幅增加,尤其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在一定程度上为大学教育的发展带来了阻力。为克服这种阻力,我们必须改变高校学生培养思路,以“战”代“训”,让学生具备当前社会所需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刘东升.论我国当前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要点[J].中国成人教育,2008,(10).
[2]余俊渠.论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