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怪的装置艺术入谁法眼?

来源 :风尚周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ha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你对艺术品的喜爱足够强烈,仓库足够大,存折上的数字足够多,或许可以找本艺术史来研究一下,
  那些古怪的装置艺术为什么值得去购买?
  
  过去四年里,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出现了过山车的急起急落,在这场混合了艺术、金钱、激情和阴谋的游戏中,北京收藏家管艺或许是最稳健的一个:他并没有追捧那些价格变化最大的绘画作品,而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收藏少有人关注的装置艺术方面。
  他频繁地接受采访,与多数媒体更关注艺术品价格、市场走势之类的商业话题不同,他常常提到“存在感”、“艺术史”这样的话题。
  管艺2001年开始着意观察当代艺术圈,常到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看作品,他形容说“当时得到的待遇比较高,因为当时艺术市场还没起来,很多艺术家还没有画廊代理,所以得到艺术家的家里看作品、订货”。
  当国内绝大多数收藏家开始尝试购买油画的时候,管艺已经开始大手笔购藏装置作品,2002年他买了一件旅法艺术家黄永砯的大型装置《世界工厂》,此后,张洹那辆重达48吨的石刻奔驰吉普车、政治波普艺术家王广义巨大的锈色“文革”雕塑以及长达17米的黄永砯装置艺术品《蝙蝠计划》都收归手下。他认为装置作品最能体现观念艺术的脉络。此外,他还收藏了很多艺术家的创作手稿,他说可以从中看到艺术家的创作思路,更具有文献性。在他看来,90%的人买一两件艺术品是用来装饰的,这和艺术本身没有多大关系,和他心目中根据历史进行的收藏不同。
  走进管艺设在北京798内将近1000平方米的陈列厅,最抢眼的是迎面而来的艾未未的巨大水晶灯,和左右两边分别放着的黄永砯的装置作品《唵嘛呢叭咪哞》和《鲸鱼》。被放大拆散的藏传佛教的转经筒散落在地上,而两条巨大的鲸鱼则悬挂起来,能看到敞开的鱼肚里分别藏的兵法和匕首。如此大占地面积的艺术作品在管艺的收藏中只是很小的一部分,黄永砯的《世界工厂》占地面积高达300平方米;参加2004年威尼斯双年展的广东艺术家联合作品《广东快车》,占地面积有500平方米;黄永砯的《飞机的右翼》高16.5米,宽7米,都属于管艺收藏中大块头的装置作品。
  在拍卖会上管艺开出的价往往就是最终价,因为通常全场没有别人举牌,像谷文达、蔡国强的作品都是这样买来的。他坦言自己比较幸运,在艺术品价格暴涨前,收藏已经完成了70%。而现在艺术市场比较健全以后,他更多的是通过画廊、拍卖行购买作品,而画廊也愿意给他这样的收藏家较好的折扣。
  管艺在谈到自己的收藏时,喜欢使用“线索”这个词,比如,他常常提到“3+2+3+2+其他”的说法:第一个“3”是代表地缘性有三个——北京、上海、广州;“2”代表的是两个美院——中央美院和浙江美院,它们分别代表了中国当代艺术中的两个体系;第二个“3”表示三个资源,社会主义资源、传统文化资源和全球化之后的多元资源;最后一个“2”表示两次现代化变革的基础与影响,新文化运动和上个世纪80年代的改革。这是他逐渐摸索出来的当代艺术的整体框架,当然,收藏也不仅仅靠理性的分析,在面对具体作品的时候也需要直觉。
  除了收藏1980年代就出道的艺术家的作品,他也把一部分精力用来关注年轻艺术家,个案研究的方式收藏针对创作里程明晰的资深艺术家来说不是问题,因为有完整的履历、众多画册和评论等,而对年轻艺术家来说则就比较困难,他承认“直接面对一两件作品不太有判断力,先还是在面对艺术品时有一个直觉判断,然后要分析艺术家本身是否有个人性,找更多的线索来确定这个艺术家的位置。
  中国装置艺术的面值
  说起中国的装置艺术,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著名波普艺术家劳申伯格当时来中国美术馆办了一次展览,由此点燃了中国艺术家对装置艺术的兴趣。但是,收藏界对装置艺术的认知度不高,业界流传着一个类似笑话的真实事例:某大型拍卖行推出一件灯光装置作品,因原作尚在国外展览,仓促之下拍卖行以照片代拍;这件作品拍出后,原作到货了,却迟迟无人来领;经询问才知,因照片拍得唯美,买家以为买的就是照片,全然不知自己拍得的是装置艺术。
  最早关注这些作品的几乎全是海外的收藏家和收藏机构,如比如美国、德国、法国的一些当代艺术博物馆,比利时的尤伦斯夫妇、瑞士人乌里·希克、奥地利的艾斯尔夫妇等。希克在2000年买走了艺术家曹斐刚走入艺术圈的第一个录像作品《链》,他喜欢发掘那些有潜力的艺术家,在价格还低的时候就收藏他们的作品。
  中国国内的藏家收藏装置作品的人并不多,比如在这方面最著名的管艺有超过700件藏品,其中大约三分之一是大型装置作品。而北京收藏家张锐则在2006年收藏了孙原和彭禹这对艺术组合创作的四个塑胶制作的老年披头士,据说价格是100万元人民币。
  最新消息是连那些最近五年在绘画上投入大笔资金的收藏家、投资客也开始关注装置艺术这个新的艺术收藏门类,他们并不讳言要扩大自己的收藏门类以避免把全部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的危险。
  除了钱,收藏装置作品需要一个巨大的房间来保存,多数装置作品不像绘画那样适合装饰收藏家的客厅和卧房;比如,把四个真人大小的白发朔胶人放在客厅可能会吓坏客人。至于像邱志杰那样巨大的墨水瀑布作品,要收藏的话只能得到一个作品制作的方法的授权许可,有展览的话可以买来墨汁重复这个样子,曹斐的虚拟城市的收藏者要轻松一些,可以打印出一系列照片或者以视频DVD的方式进入藏家的收藏库。
  如何判断一件装置作品比其他更具有保值增值的作用?按资深策展人郭小彦女士的说法,其实和收藏绘画作品没什么差别,收藏家最好对艺术史和当代艺术环境有所了解,“最简单的原则就是一个时代——以十年为一代的话——最后能进入艺术史主要章节的艺术家不过十人左右,所以要保险的话就收藏这些公认的实力艺术家的代表性作品。”
其他文献
一群人中,最先吸引你的是哪一个?不是长得最漂亮的那个,不是穿着最古怪的那个,也不是最口若悬河的那一个,最让你的心为之轻轻一颤的,是那个与你目光接触时眼波中透出一丝迷惑、带着一点儿试探、又夹着一缕柔情的人。没错,如果你因此而产生微熏、低热、坐立不安的反应,那么,恭喜你在跟“暧昧”打交道。    暧昧已经在男女间悄无声息地流传了很多年,它没有电光石火那般激烈,却如初春的柳芽似的轻轻骚动你的心尖,它比直
期刊
大部分人对萨顶顶的官方解读是这样的:“精通梵文、藏语、蒙古语、汉语,甚至能用云南怒江拉祜族语演唱”,最诡异的是她“能熟练地吟唱藏传佛教中的经文,也会冥想瑜伽,对印度哲学大师克里希那穆提的理论有一番研究”。总之,这是一位“从五千年的光华里提炼出来的真正属于民族精髓”的音乐人。只是,实在传得太神,质疑之声一时铺天盖地。 以往“流行歌手周鹏”的真实身份被媒体挖出,“萨顶顶=被过度包装的商业产物”的公式更
期刊
常年的电脑辐射、强光污染、粉尘危害,或许再加上饮食不均、运动不足、睡眠不安,青春的脸庞日益写满岁月的痕迹。当各种各样的皮肤问题一旦出现,单靠自然保养已经无法逆转,更别说彻底消除。是悉心寻找效力强劲的药妆产品改善肌肤,还是依靠医院的先进科技解决烦扰问题来得轻松?问题肌肤面临真心话大冒险的严峻考验。    随着科技的发展,护肤品领域开始出现可以媲美美容手术功效的药妆产品,药妆品牌运用尖端科技,使分子细
期刊
初春时,芳草始生,杨柳泛绿,至郊外野游,谓之踏青。让我们可以用更宽阔的视野来欣赏春天的景色,用更强大的性能来应付乡野道路可能出现的路况,用更拉风的外形设计来“晒”品位,这就是我们推举的两驾马车。    第二驾马车:焕发青春的途锐限量版  如果不是这个限量版的推出,估计途锐就以一个特种牌照车最爱以及老年人的最爱形象慢慢地变成老车型了。但是,让人眼前一亮的是,这老男人忽然身披时尚的高尔夫球装,或者航海
期刊
用耳机听音乐应该注意60-30原则,这是国际上公认的保护听力的方法。即听音乐时,音量不要超过最大音量的60%,连续听的时间不要超过30分钟。另外,听到同等音量的音乐,头戴式耳机比耳塞式耳机要高7~ 9个分贝。    大约由于眼睛永远无法看见耳朵,耳朵健康甚少被关注。3月3日,“全国爱耳日”要再次将耳朵的健康问题拉到眼睛面前。  城市生活里的噪音,如同灰霾,无孔不入。  地铁站里的报站声、车轮与轨道
期刊
他们喝啤酒,她们喝红酒  奥斯卡影后埃玛·汤普森(Emma Thompson)宣称:“我的生活中可以没有珠宝和漂亮的衣服,甚至也可以没有茶喝,但如果没有葡萄酒,那我就会像是失掉了灵魂的一部分。”  有多少女人像埃玛·汤普森一样喜欢葡萄酒?  据波尔多国际葡萄酒与烈酒博览会(Vinexpo)去年在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和日本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62.6%的女性表示“每周至少喝一次葡萄酒”,而且她们最
期刊
对电影圈来说奥斯卡是最权威的专业颁奖,而对时尚圈来说奥斯卡是一场比时装周更刺激的秀——我敢打赌,关注奥斯卡上女明星们都穿了哪些品牌、谁低胸了谁走光了的人,一定远远多过关注Lanvin在巴黎时装周上有多么精彩的人。时尚媒体对明星们衣着打扮的关心指数明显高于奖项花落谁家,因为明星本身就是时尚。    第一次出席奥斯卡的中国老阿姨  这次的奥斯卡仍出现的中国面孔,都不是典型的娱乐圈人。不是女明星,都是女
期刊
遵照摄影师的意思,大卫·科勒双脚脚后跟相互蹭了下,脱下皮鞋,躺进科勒广州旗舰店内一款正在展示的浴缸内。动作轻微,与高大身材不成比例。  躺好后,大卫扬了扬嘴角,对摄影师略微一笑,“Like this,OK?”  作为科勒的最新掌门人,大卫此次中国唯一一次专访的表现始终如此,努力配合、积极认真、稍带拘谨。  唯一不拘谨的片刻,是他给记者展示科勒最新环保产品的十分钟。店里的每一件产品,功能、设计风格、
期刊
旅行是一种享受,不想花了钱而被“赶鸭子”。休闲地欣赏,把时间花在发呆、拍照、喝咖啡上不好吗?我愿意把旅行看做是历史学和美学的结合,而不是经济学。    玩,玩到西伯利亚去  她的旅程几乎是中国背包客的进化版:大学时代,坐火车游览名山大川;工作后,在朋友圈子的影响下,开始自驾、摄影;现在越走越新鲜,越玩越前沿——“自驾到西伯利亚去了”。她说,“我是出了名的的烂玩(喜欢旅游)。”  去了三次欧洲,都是
期刊
在2009年男性网站“Ask Men”列出了一份宜居城市榜单,在榜单中芝加哥位居全球男性最向往居住的城市之首。这或许与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有关,但是当你真的走进芝加哥,尤其是深秋黄红相映的芝加哥,沿着密歇根湖漫步,哪怕只是半天,你也会明白—向往它的,绝对不仅仅是全球男性,它有足够的资本满足你对城市的一切欲望和渴求。    用什么词语形容你所在的城市?灰霾、拥挤、压力、功利、空洞……说出这些形容词的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