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忠明,男,研究员。1989年获甘肃农业大学硕士学位,1997年获博士学位。首批人选甘肃省“333”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第1、2层次和甘肃省“555”创新人才工程第1层次。2000年3月荣获第3届甘肃省青年科技奖,2001年1月荣获第7届中国农学会青年科技奖,2001年7月荣获第7届中国青年科技奖。2008年任农业部主管的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栽培功能研究室土壤肥料岗位科学家。
长期从事土壤配肥、作物肥水高效利用和高产超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的研究。“八五”以来,先后主持和参加完成科研项目18项,通过省部级鉴定验收的科技成果13项,先后获各类科技成果奖8项。其中。1993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1996年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99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99年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2年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6年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先后在国家和省级科技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培养硕士研究生7名。在作物高产栽培和平衡施肥理论与技术等方面开展了创新性研究并取得了显著进展。系统研究了非充分灌溉条件下作物生长规律和产量形成机制,提出了干旱高产灌区非充分灌溉条件下水分运移规律、土壤水分和能量平衡理论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了不同耕作栽培条件下主要作物肥水高效利用技术,明确了土壤水分亏缺条件下水肥耦合原理,提出了水肥高效利用和调控技术:研究了长期施肥和作物长期连作对土壤质量的影响。提出了土壤质量提升的关键技术。这些技术和理论研究的提出为西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现主持“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西北旱作黄绵土及荒漠灌耕土区沃土技术模式研究与示范”和甘肃省财政专项“马铃薯专用高效生物钾肥研究与应用”等项目,兼任中国土壤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理事、中国栽培研究委员会委员、甘肃省土壤肥料学会副理事长。
长期从事土壤配肥、作物肥水高效利用和高产超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的研究。“八五”以来,先后主持和参加完成科研项目18项,通过省部级鉴定验收的科技成果13项,先后获各类科技成果奖8项。其中。1993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1996年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99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99年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2年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6年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先后在国家和省级科技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培养硕士研究生7名。在作物高产栽培和平衡施肥理论与技术等方面开展了创新性研究并取得了显著进展。系统研究了非充分灌溉条件下作物生长规律和产量形成机制,提出了干旱高产灌区非充分灌溉条件下水分运移规律、土壤水分和能量平衡理论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了不同耕作栽培条件下主要作物肥水高效利用技术,明确了土壤水分亏缺条件下水肥耦合原理,提出了水肥高效利用和调控技术:研究了长期施肥和作物长期连作对土壤质量的影响。提出了土壤质量提升的关键技术。这些技术和理论研究的提出为西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现主持“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西北旱作黄绵土及荒漠灌耕土区沃土技术模式研究与示范”和甘肃省财政专项“马铃薯专用高效生物钾肥研究与应用”等项目,兼任中国土壤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理事、中国栽培研究委员会委员、甘肃省土壤肥料学会副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