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水县第三中学 黑龙江 明水 151700)
【摘 要】重视“写”在整个语文综合能力构架中的支柱作用,指导学生热爱习作,练就学生扎实的写作功夫,在中高考中写出什么样的作品,使之获取较高分值,历来是同行们在教学中不断探索的一项重要课题。作为指导者,首先应当树立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的阶段性全局观念。既要辩证分析学生通过中学阶段所进行的一系列作文训练而达到的水准,又要用发展的眼光来指导中学语文作文教学;这就要求我们无论在指导思想方面,还是在具体实践操作方面,都应有周密的计划性、严密的科学性、训练力度的强化性,行文运笔的深广性及灵活性。
【关键词】初中;作文教学;思考;认识
作文是表达,是创造,是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所认识的客观世界,是语言心理行为的大工程。但是我们的学生在写作时常感到表达无话可写、言不由衷。针对这些问题浅谈一下我的认识与经验。
1. 先会说,才能会写 听说训练是语文基本功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考试型式及旧的教学观念的影响,语文学习尤其农村学校存在着重读写、轻听说的不良倾向。事实上,“说”和“写”相辅相成,教师应在“说”上做文章,以说促写,提高学生作文能力。培养讲普通话习惯,提高口头表达能力,促进书面表达水平。大纲提出,作文应当以说到写的顺序逐步提高要求,叶圣陶指出“作文和说话本是同一目的,只是所用的工具不同而已。”所以在说话的经验里可以得到作文的启示。翻开初中学生的作文本,文章文句不通,词语单调,当前广大学生说话训练远远不够,说话能力必须加强。教师应教育学生认识到讲普通话的重要性,让学生养成用普通话交际的习惯,并在此基础上,加强说话训练,教师要充分采用讨论、演讲、班会等多种形式,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训练,逐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水平。
2. 把握创作激情是作文成功的重要前提 激情、自主写作确实轻松自在,是一种理想状态下的作文教学,是快乐作文的起点,然而它的前提是要有激情,学生要爱作文。如果没有这个前提,自主只能是给不自觉者大开了方便之门,自主只会导致作文教学的无政府状态,使作文教学无所作为。那么这种激情,这种对作文的热爱又该怎样去点燃和呵护呢?学生作文的激情首先是源于对生活的激情。教师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写作文,彻底打消他们为考试而写作的思想,要让他们明确写作是现代生活的需要。写作技能是未来公民生存的技能,也是每一个人必须具备的技能。再说,我们的作文教学目的,也不是为了培养少数的几个作家,而是千千万万普通的劳动者,他们所需要的并非创造文学作品的技巧,而是具有广泛意义的适应社会的生存能力和创造能力。叶圣陶也说过:写文章不是生活上的一种点缀,一种装饰,而是生活本身。一般人都要认识文字,练习写作,并不是为着给自己一个“读书人”或者“文学家”的头衔,而是使自己的生活更见丰富、更见充实。既然写作是生活的一部分,教师就有责任生活的激情引向作文教学,让学生像热爱生活一样去热爱作文。十几岁的孩子对生活的激情可以用大海来形容,如果生活的激情能成为他们作文的源头活水,那么作文的快乐是可以想见的。
3. 积累写作素材 这个问题时常困扰着学生,不是因为学生不聪明,而是我们的学生生活范围很狭窄,从学校到家庭“两点一线”,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极为有限,写作时普遍感到内容贫乏、无从写起。我认为,作文教学的最大失误,是没有把学生置入大社会、大自然之中,在他们的脑海里是一片灰色的世界,没有色彩,没有生机,陶行知主张:“我们要解放孩子的空间,让他们去接触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辰,以及大社会中之士、农、工、商,三教九流,自由地对宇宙发问,与万物为友,并且向中外古今三百六十行学习。”这句话至少给我们两点启示:一是让孩子去接触大自然,运用课内学到的观察本领去广泛地观察大自然,从而丰富感性知识,丰富自己的语言;二是让学生去接触社会,在社会交际中,积累语言,发展思维。实践证明,开展各种课外活动,带领学生走出课堂,通过参观、访问,接触实际,接触社会,领略祖国大好河山,了解日新月异的社会主义建设,开阔眼界,丰富生活,激发与发展学生的各种兴趣、爱好,进一步培养学生写作的动机。
4. 提高写作技巧 (1)培养扩散思维方式。有了丰富的生活阅历,有了写作素材,再运用这种“扩散”型的思维,学生就会感到思如泉涌,要写的东西很多,就会感到作文绝非是“自古华山一条路”,而是“条条大路通罗马”。这样,就可以从诸多的角度中选择自己体会深刻、材料新颖、立意独特的角度来写。
(2)引导学生辩证分析问题。青少年学生思想解放,喜欢独立思考,勇于标新立异,但缺乏社会生活经验,思想还幼稚,看问题往往片面,没有深度。这些特点常常在作文中表现出来。因此,教师应教育学生用全面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问题,提高他们辩证分析能力。在此基础上抒发感情,进行评论,文章必然会抓住要领,褒贬得当,不至于泛泛而谈,单薄无力了。
(3)学会阅读。阅读是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或者说是练习写作的一条捷径,教学范文在写作手法和技巧上有很大的可取之处,教师在评析课文时,着重分析作家观察、思考、选材、构思的方法,讲清每篇文章的仿作重点,让学生有法可效。需要注意的问题是:要求学生学习范文的写作方法,而不是抄袭,让学生通过模仿并开拓自己的思路,最终变为自己的东西。
(4)练笔。练笔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要提倡用多种形式包括日记、读书笔记以及手抄报、黑板报、墙报等进行练笔。让他们写自己的话,写实在的话,见什么写什么,干什么写什么,想什么写什么。比如现在家庭电视机很普及,为学生接受外界信息具备了方便的条件,教师积极引导,有选择地观看一些有益的影视节目,如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让学生关心国内外大事,在课堂内开展评论,发表看法。
(5)竞赛。中学生往往有上进心,不甘落后。我们可以利用这种心理来提高写作积极性。实验证明,竞争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手段之一,教师的引导是点燃学生成功意识、激活竞争活力的关键,引导的方式有多种,比如用各种方法让学生的作文发表,或在班内、校园里、或在报刊杂志上;比如开展作文竞赛、演讲比赛。
【摘 要】重视“写”在整个语文综合能力构架中的支柱作用,指导学生热爱习作,练就学生扎实的写作功夫,在中高考中写出什么样的作品,使之获取较高分值,历来是同行们在教学中不断探索的一项重要课题。作为指导者,首先应当树立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的阶段性全局观念。既要辩证分析学生通过中学阶段所进行的一系列作文训练而达到的水准,又要用发展的眼光来指导中学语文作文教学;这就要求我们无论在指导思想方面,还是在具体实践操作方面,都应有周密的计划性、严密的科学性、训练力度的强化性,行文运笔的深广性及灵活性。
【关键词】初中;作文教学;思考;认识
作文是表达,是创造,是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所认识的客观世界,是语言心理行为的大工程。但是我们的学生在写作时常感到表达无话可写、言不由衷。针对这些问题浅谈一下我的认识与经验。
1. 先会说,才能会写 听说训练是语文基本功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考试型式及旧的教学观念的影响,语文学习尤其农村学校存在着重读写、轻听说的不良倾向。事实上,“说”和“写”相辅相成,教师应在“说”上做文章,以说促写,提高学生作文能力。培养讲普通话习惯,提高口头表达能力,促进书面表达水平。大纲提出,作文应当以说到写的顺序逐步提高要求,叶圣陶指出“作文和说话本是同一目的,只是所用的工具不同而已。”所以在说话的经验里可以得到作文的启示。翻开初中学生的作文本,文章文句不通,词语单调,当前广大学生说话训练远远不够,说话能力必须加强。教师应教育学生认识到讲普通话的重要性,让学生养成用普通话交际的习惯,并在此基础上,加强说话训练,教师要充分采用讨论、演讲、班会等多种形式,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训练,逐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水平。
2. 把握创作激情是作文成功的重要前提 激情、自主写作确实轻松自在,是一种理想状态下的作文教学,是快乐作文的起点,然而它的前提是要有激情,学生要爱作文。如果没有这个前提,自主只能是给不自觉者大开了方便之门,自主只会导致作文教学的无政府状态,使作文教学无所作为。那么这种激情,这种对作文的热爱又该怎样去点燃和呵护呢?学生作文的激情首先是源于对生活的激情。教师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写作文,彻底打消他们为考试而写作的思想,要让他们明确写作是现代生活的需要。写作技能是未来公民生存的技能,也是每一个人必须具备的技能。再说,我们的作文教学目的,也不是为了培养少数的几个作家,而是千千万万普通的劳动者,他们所需要的并非创造文学作品的技巧,而是具有广泛意义的适应社会的生存能力和创造能力。叶圣陶也说过:写文章不是生活上的一种点缀,一种装饰,而是生活本身。一般人都要认识文字,练习写作,并不是为着给自己一个“读书人”或者“文学家”的头衔,而是使自己的生活更见丰富、更见充实。既然写作是生活的一部分,教师就有责任生活的激情引向作文教学,让学生像热爱生活一样去热爱作文。十几岁的孩子对生活的激情可以用大海来形容,如果生活的激情能成为他们作文的源头活水,那么作文的快乐是可以想见的。
3. 积累写作素材 这个问题时常困扰着学生,不是因为学生不聪明,而是我们的学生生活范围很狭窄,从学校到家庭“两点一线”,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极为有限,写作时普遍感到内容贫乏、无从写起。我认为,作文教学的最大失误,是没有把学生置入大社会、大自然之中,在他们的脑海里是一片灰色的世界,没有色彩,没有生机,陶行知主张:“我们要解放孩子的空间,让他们去接触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辰,以及大社会中之士、农、工、商,三教九流,自由地对宇宙发问,与万物为友,并且向中外古今三百六十行学习。”这句话至少给我们两点启示:一是让孩子去接触大自然,运用课内学到的观察本领去广泛地观察大自然,从而丰富感性知识,丰富自己的语言;二是让学生去接触社会,在社会交际中,积累语言,发展思维。实践证明,开展各种课外活动,带领学生走出课堂,通过参观、访问,接触实际,接触社会,领略祖国大好河山,了解日新月异的社会主义建设,开阔眼界,丰富生活,激发与发展学生的各种兴趣、爱好,进一步培养学生写作的动机。
4. 提高写作技巧 (1)培养扩散思维方式。有了丰富的生活阅历,有了写作素材,再运用这种“扩散”型的思维,学生就会感到思如泉涌,要写的东西很多,就会感到作文绝非是“自古华山一条路”,而是“条条大路通罗马”。这样,就可以从诸多的角度中选择自己体会深刻、材料新颖、立意独特的角度来写。
(2)引导学生辩证分析问题。青少年学生思想解放,喜欢独立思考,勇于标新立异,但缺乏社会生活经验,思想还幼稚,看问题往往片面,没有深度。这些特点常常在作文中表现出来。因此,教师应教育学生用全面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问题,提高他们辩证分析能力。在此基础上抒发感情,进行评论,文章必然会抓住要领,褒贬得当,不至于泛泛而谈,单薄无力了。
(3)学会阅读。阅读是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或者说是练习写作的一条捷径,教学范文在写作手法和技巧上有很大的可取之处,教师在评析课文时,着重分析作家观察、思考、选材、构思的方法,讲清每篇文章的仿作重点,让学生有法可效。需要注意的问题是:要求学生学习范文的写作方法,而不是抄袭,让学生通过模仿并开拓自己的思路,最终变为自己的东西。
(4)练笔。练笔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要提倡用多种形式包括日记、读书笔记以及手抄报、黑板报、墙报等进行练笔。让他们写自己的话,写实在的话,见什么写什么,干什么写什么,想什么写什么。比如现在家庭电视机很普及,为学生接受外界信息具备了方便的条件,教师积极引导,有选择地观看一些有益的影视节目,如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让学生关心国内外大事,在课堂内开展评论,发表看法。
(5)竞赛。中学生往往有上进心,不甘落后。我们可以利用这种心理来提高写作积极性。实验证明,竞争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手段之一,教师的引导是点燃学生成功意识、激活竞争活力的关键,引导的方式有多种,比如用各种方法让学生的作文发表,或在班内、校园里、或在报刊杂志上;比如开展作文竞赛、演讲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