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杏营养杯雨季造林及抚育技术

来源 :新农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btcd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随着退耕还林、荒山造林几大工程的展开,山杏,这一抗旱抗瘠薄树种开始大面积推广。其为落叶小乔木,不仅抗寒、耐旱、耐瘠薄、耐风沙,而且萌蘖能力强,生长快,容易繁殖,根系发达,一般一株山杏可自然萌生20株左右,造林3年后开始开花结实,5年左右就达到盛果期,可持续10年左右。盛果期一丛山杏可结果实2~5kg。山杏一般5月初最后一次霜冻过去后开花,7~8月果实成熟。山杏不仅具有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的生态价值,而且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山杏种仁可烹制食用,可腌渍、可炒制,还可加工成饮料,杏仁霜及榨油。种仁还可供药用,有祛痰、止咳、润肠功效;已经被国际卫生组织认定具有抗癌防癌功效。
  一、造林技术
  山杏一般都栽植在较瘠薄山地,水肥条件较差,土层较薄,要保证成活率,必须在技术上精益求精。
  1.造林时间
  选择在每年的6月15日~6月30日。6月正是辽西雨季,每隔一两天就有降水,从而避开春旱。造林时间也不能晚于6月末,7月以后,山杏也能成活,但秋季霜冻前枝条不能及时木质化,从而导致冻害,大大降低保存率。
  2.整地方式
  采取小坑整地方式,坑规格为20cm×20cm×20cm,株行距为2m*3m,整地时将表土扔在坑沿上方,以备栽植使用。表土少的地块准备客土。
  3.苗木调运
  采用就近调运原则,要求营养杯完整,苗木要高出杯沿20cm以上,叶片翠绿,枝条直立,无病虫害。装车时务必把营养杯排列整齐,上下层错列,装车后浇透水,遮阴。随用随调,无需假植。
  4.造林方法
  在坑内回填10cm表土,将营养杯杯底割掉后竖在坑底,注意保持根系完整,在根系周围撒施约50g保水剂(保水剂提前兑好,比例为1/50,成浆糊状)。然后填土,保留5cm浇水坑后,浇足水,水渗透后填土,轻踩,再覆一层表土。栽完后在坑沿下方垒成小坝沿,以截留雨水。
  三、抚育管理
  1.幼林抚育
  第一年要及时松土、除草,第二年可进行补植、修枝、定干。
  2.幼林管护
  (1)修枝整形:杏树极喜阳光,通常采用自然圆头型整形法。幼树需要尽快扩大树冠,修枝时要适应短截无主枝头,疏掉竞争枝、密挤枝和轮生枝,让主枝头向外倾斜单头生长,并保持其生长势。其余枝均缓放短截。角度和方向不合适的主枝,可采用拉枝的办法加以调整,不要轻易转动或以大改小。幼树修剪宜轻不宜重。主要目的是加速树冠的扩大,培养树形,减缓树势,早日进入结果期。
  (2)肥水管理:杏树喜钾肥,对钾要求较高。土壤中钾肥含量较低,必须单独增施钾肥,最好施用硫酸钾。成林杏园每亩于初秋施优质粪肥1000kg,花前半月施氮肥,硬核期施氮肥并辅以磷肥。在熟期前施钾肥,夏天可以根外施肥,常用是尿素0.2%~0.4%,过磷酸钙0.5%~1.0%,磷酸氢钾0.35%~0.5%,硼砂0.1%~0.3%等。
  杏树耐旱,但有水灌溉可以更高产,按杏树需水规律每年灌水4次即可。第一次在开花前7~10d,第二次在硬核期即花后20d左右,第三次在果实采集期后,结合施肥灌水一次,第四次在土壤封冻前。
  (3)病虫害防治:杏仁蜂的防治:首先要消除树上干缩的僵果和地下落果,集中烧毁,消灭虫源。杏花刚落时,立刻打施20%速灭杀丁3000倍液或喷90%敌敌畏1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
  杏象甲的防治:落花后立刻打药(同杏仁蜂),或清晨震落捕杀并清除地上落果。在开花初期,地面洒施50%久效磷乳油1000倍液和50%辛硫乳油300倍液,0.5kg/亩。
其他文献
十字花科蔬菜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蔬菜,如白菜、萝卜、甘蓝、油菜、花椰菜等等。在十字花科蔬菜的一生中会遇到许许多多虫害的侵扰。在我国已知的十字花科蔬菜的虫害有130多种,在这些虫害中有一些严重影响十字花科蔬菜的生长,甚至导致毁灭性的损失。  危害十字花科蔬菜的害虫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具有刺吸式口器的害虫;另一类是具有嚼咀式口器的食叶、食根性害虫。  在刺吸式口器害虫中,蚜虫是其中主要的一个类型
期刊
近年来兔产品加工业的迅猛发展给养兔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吸引更多人士加入到养兔行业中来,养兔不仅是农民脱贫致富的好项目,也是很多企业家看中的发展道路。养兔业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规模化生产也发展迅速。但是兔病仍是养兔业的巨大威胁,特别是一些严重的传染病,如兔病毒性出血症、多杀性巴氏杆菌病、产气荚膜梭菌病、球虫病等时常发生,给生产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为此,我们必须提高认识,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力求
期刊
北镇市有耕地近123万亩,其中玉米85万亩、水稻22万亩、高粱4万亩、花生7万亩、大豆5万亩,其余为保护地蔬菜面积。北镇是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平均粮食单产510kg左右,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实施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从2006年起连续四年共采集10250个土样,进行了土壤有机质含量等项目检测分析,提出了提高土壤肥力,增加粮食产量的施肥措施。  一、有机质分析方法及变化状况  根据全市草甸土、棕壤土、
期刊
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雏鹅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败血症,以渗出性肠炎为主要病理变化。近年来由于养鹅业的发展,小鹅瘟出现的机率也越来越大,给鹅的养殖户带来了严重的损失。  一、流行病学  小鹅瘟病毒侵害出壳后4~20d内的雏鹅,一般雏鹅在4~5日开始发病,很快就可波及全群,死亡率可达70%以上甚至100%。雏鹅的发病率随日龄的增加而逐渐下降。10日龄以上的雏鹅感染后,死亡率也降低,一般不超过60%,
期刊
玉米螟是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害虫,在一般发生年份造成减产7%~15%,大发生年份减产20%,个别感虫品种减产可达30%~40%,试验证明,单独采用一种防治措施都不会达到理想的效果,只有采用赤眼蜂、白僵菌、高压汞灯等生物、物理和化学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进行防治,才能达到理想效果。也就是说防治玉米螟应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物理、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只有这样,才可使我县粮食产量损失降低到最
期刊
鸡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常见多发病。由于大肠杆菌普遍存在于自然界和动物肠道中属条件性致病菌,造成各种日龄鸡及各品种鸡均易感染。随着规模化、集约化养鸡业的发展,新城疫、法氏囊病等急性传染病普遍控制后该病的流行显得日趋严重。鸡大肠杆菌病不断蔓延导致鸡只死亡、种鸡及蛋鸡的产蛋率下降、种蛋孵化率降低、鸡只生长发育受阻、肉和蛋品质下降、治疗费用增加等,给养鸡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2009年7
期刊
仔猪黄白痢均是由大肠杆菌引起仔猪腹泻的一种传染病。多发生于出生后3~30日龄的仔猪,一般全窝或半窝以上的小猪同时拉稀。黄痢病猪一般在出生后3~7 d以排出黄色或黄白色水样粪便和迅速死亡为特征。白痢病猪粪便像浆糊一样,开始是黄色,以后变成灰白色,并有特异腥臭气味,两条后腿和肛门周围沾满稀便,得病的仔猪逐渐瘦弱致死,久病的仔猪多数生长发育受到阻碍。仔猪黄白痢是严重危害仔猪生产的疾病,因此仔猪黄白痢的综
期刊
生产瘫痪又称产后瘫痪,为急性而严重的神经疾病。临床上以瘫痪、昏迷、和低血钙为特征。山羊和绵羊均可患病,但以山羊比较多见。尤其某些2~4胎的高产羊。此病主要见于成年母羊,发生于产前或产后数日内,偶尔见于怀孕的其他时期。  一、病因   舍饲、产乳量高以及怀孕末期营养良好的羊只,如果饲料营养过于丰富,都可成为发病的诱因。  二、临床症状   患羊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或废绝,反刍减少或停止,不愿走动,站立
期刊
啄癖又称异食癖、饥饿癖、互啄癖,是多种营养物质缺乏及其代谢障碍所致非常复杂的味觉异常综合症,各日龄鸡群均可发生,但以雏鸡时期为最多,轻者啄伤翅膀、尾基,造成流血伤残,影响生长发育和外观,重者啄伤腹腔,露出内脏,有的半截身被吃光而致死,对养禽业造成很大经济损失,现将鸡啄癖的防治措施简述如下:  一、断喙  目前防治鸡啄癖最有效的办法是给育雏鸡断喙。断喙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烧灼法,多用于肉食仔鸡,在1日
期刊
[摘要] 2006年以来,生猪”高热病”在各地大面积爆发,病因复杂,发病急,传播快速,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旨在回顾地区生猪”高热病”的发生,分析该病的流行特点,以及探讨该病的防治对策。  [关键词] 生猪高热病;高致病性蓝耳;防控措施  一、地区生猪高热病的发生情况  1.临床表现  病猪高热稽留,体温一般为40~42℃,精神极度沉郁,倒卧,嗜睡;厌食,甚至绝食。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