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这个教学目标要落地生根,就必须开展有效的语言实践活动。我们若能落实语言实践训练的细节,便能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写作习惯,进而优化学生的读写水平。针对学生的读写细节训练,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将自己的教学方法总结为“微读写”。
一、 “微读写”,见“微”方知“浅”
当下的语文阅读教学对学生写作的指导性不强,即使偶尔有课文仿写,也缺乏系统性。写作教学对学生阅读的反哺更是缺少可操作的策略,学生在写作中产生的困惑也很少在阅读教学中得到回应。因此,语言建构与语言运用之间的“双向流动”尚未真正形成,读写细节的“微”领域不完善,则容易导致读写教学往往停留在“浅”层。
而“微读写”,即将“微型阅读”与“微型写作”有机结合,旨在培养学生对语言的建构与运用能力。“微型阅读”是一种阅读教学方式,重在引导学生对特定小语段进行精深研究;“微型写作”是一种写作教学方式,特点在于引导学生进行微型作文的有序训练。把“微型阅读”与“微型写作”有机融合,以读导写,以写促读,能将语言建构与运用实现有效对接,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二、“微读写”,因“微”才可“精”
微读写是传统读写结合法的精简版。其主要特点如下:
1.活动微型
阅读与写作的任务量均限制在200字以内,操作简便,用时少,师生互动反馈快,因而对教学的主环节不会造成冲击。
2.读写结合
教师布置语段阅读任务,安排学生用文字来表达阅读感悟,以期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加深阅读印象。如此,读与写紧密互动,短时间内让学生的读写能力都得到训练。微读写既能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又能为学生的写作提供语境和动机,相较于以往的纯阅读、纯写作和执教者的单向传授,微阅读更容易促成学生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及内化。
3.使用灵活
笔者设置的读写素材来自于教学主内容,可以指向文本阅读中的重难点,也可以指向作文训练中的薄弱点,与教材关联密切。所以,我们可以在日常教学流程中灵活插入微读写环节,进而使课堂更生动活泼,并实现听说读写全要素训练。在此基础上,我还将一系列微读写训练内容整合成读写专题系列,让学生的读写训练更具系统性、科学性。
4.长期浸润
微读写的练习关键在于长期坚持,让学生养成读写互通的习惯。兴趣是最好的老師,而微读写的起点很低,学生不会望而却步。因此,微读写的长期教学也就有了可能。学生长期接受微读写的浸润,假以时日,学生的读写能力定能得到提升!
三、“微读写”,有“微”而知“著”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微读写训练就是要充分运用教材这个例子,将写作设计尽量和教材文本相扣。余映潮先生在读写结合方面做了很多探索性的实践,总结了不少我们可以在读写教学中使用的好方法。若我们从中认真继承并加以创新,方可真正践行语文人至臻至善的教学素养。微读写改变的不仅是学生的读写习惯,更有对语文教师智慧与耐力的改变!我在自己创设的微读写教学系列活动中,与学生一起动脑动情动笔,将“微”文读实,将“微”写拓深,将“微”情升华。小事做实,方可做好大事,见“微”是知“著”的前提,知其“著”能更见其“微”!
学生初读课文不一定能深刻领悟其中的精妙,笔者就布置“同题异构”的写作任务,让学生和作家打擂。如老舍散文《想北平》有段描写很出色:
雨后,韭菜叶上还往往带着雨时溅起的泥点。青菜摊子上的红红绿绿几乎有诗似的美丽。果子有不少是由西山与北山来的,西山的沙果,海棠,北山的黑枣,柿子,进了城还带着一层白霜儿呀!
写北平的瓜果蔬菜新鲜、丰富、美丽,北平市井生活的幸福感溢于言表。为加深学生对老舍情感的理解和写法的了解,我布置学生描写身边的瓜果蔬菜,连写一个星期;在此基础上,再更换对象反复观察描写,再比较修改,力求写出事物的神韵。此法延伸开来,我要求学生着眼生活的细微之处,写大扫除之后的教室、早晨校园一角、妈妈的拿手菜、奶奶做的布鞋、醉酒的爸爸、赛道上的班主任……微读写提升的不仅是学生的写作能力,更在细腻之处向学生渗透真善美的认知!
此外,微读写和教材的结合还是学生精读文本的过程,我们还可借此法渗透对学生提炼能力、思辨能力的培养。我在辅导学生议论文写作时,为优化学生议论文写作思路,先引导学生提炼教材中经典议论文的提纲,让他们找出这些文章的结构规律;再布置学生仿写议论提纲,从而在实践中提高学生议论文的布局能力。在仿写的基础上,我还引导学生对文章观点进行合理的批驳,从而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并雕琢学生的质疑精神,这也是语文教师落实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任务!
综上所述,微读写从中学生的读写细节出发,将读写内容与教材文本有机融合,在操作中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积累;微读写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读写水平和思维品质,并有效引导学生的情感认知,有较强的实践性和有效性。
作者单位:江苏省平潮高级中学(226361)
一、 “微读写”,见“微”方知“浅”
当下的语文阅读教学对学生写作的指导性不强,即使偶尔有课文仿写,也缺乏系统性。写作教学对学生阅读的反哺更是缺少可操作的策略,学生在写作中产生的困惑也很少在阅读教学中得到回应。因此,语言建构与语言运用之间的“双向流动”尚未真正形成,读写细节的“微”领域不完善,则容易导致读写教学往往停留在“浅”层。
而“微读写”,即将“微型阅读”与“微型写作”有机结合,旨在培养学生对语言的建构与运用能力。“微型阅读”是一种阅读教学方式,重在引导学生对特定小语段进行精深研究;“微型写作”是一种写作教学方式,特点在于引导学生进行微型作文的有序训练。把“微型阅读”与“微型写作”有机融合,以读导写,以写促读,能将语言建构与运用实现有效对接,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二、“微读写”,因“微”才可“精”
微读写是传统读写结合法的精简版。其主要特点如下:
1.活动微型
阅读与写作的任务量均限制在200字以内,操作简便,用时少,师生互动反馈快,因而对教学的主环节不会造成冲击。
2.读写结合
教师布置语段阅读任务,安排学生用文字来表达阅读感悟,以期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加深阅读印象。如此,读与写紧密互动,短时间内让学生的读写能力都得到训练。微读写既能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又能为学生的写作提供语境和动机,相较于以往的纯阅读、纯写作和执教者的单向传授,微阅读更容易促成学生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及内化。
3.使用灵活
笔者设置的读写素材来自于教学主内容,可以指向文本阅读中的重难点,也可以指向作文训练中的薄弱点,与教材关联密切。所以,我们可以在日常教学流程中灵活插入微读写环节,进而使课堂更生动活泼,并实现听说读写全要素训练。在此基础上,我还将一系列微读写训练内容整合成读写专题系列,让学生的读写训练更具系统性、科学性。
4.长期浸润
微读写的练习关键在于长期坚持,让学生养成读写互通的习惯。兴趣是最好的老師,而微读写的起点很低,学生不会望而却步。因此,微读写的长期教学也就有了可能。学生长期接受微读写的浸润,假以时日,学生的读写能力定能得到提升!
三、“微读写”,有“微”而知“著”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微读写训练就是要充分运用教材这个例子,将写作设计尽量和教材文本相扣。余映潮先生在读写结合方面做了很多探索性的实践,总结了不少我们可以在读写教学中使用的好方法。若我们从中认真继承并加以创新,方可真正践行语文人至臻至善的教学素养。微读写改变的不仅是学生的读写习惯,更有对语文教师智慧与耐力的改变!我在自己创设的微读写教学系列活动中,与学生一起动脑动情动笔,将“微”文读实,将“微”写拓深,将“微”情升华。小事做实,方可做好大事,见“微”是知“著”的前提,知其“著”能更见其“微”!
学生初读课文不一定能深刻领悟其中的精妙,笔者就布置“同题异构”的写作任务,让学生和作家打擂。如老舍散文《想北平》有段描写很出色:
雨后,韭菜叶上还往往带着雨时溅起的泥点。青菜摊子上的红红绿绿几乎有诗似的美丽。果子有不少是由西山与北山来的,西山的沙果,海棠,北山的黑枣,柿子,进了城还带着一层白霜儿呀!
写北平的瓜果蔬菜新鲜、丰富、美丽,北平市井生活的幸福感溢于言表。为加深学生对老舍情感的理解和写法的了解,我布置学生描写身边的瓜果蔬菜,连写一个星期;在此基础上,再更换对象反复观察描写,再比较修改,力求写出事物的神韵。此法延伸开来,我要求学生着眼生活的细微之处,写大扫除之后的教室、早晨校园一角、妈妈的拿手菜、奶奶做的布鞋、醉酒的爸爸、赛道上的班主任……微读写提升的不仅是学生的写作能力,更在细腻之处向学生渗透真善美的认知!
此外,微读写和教材的结合还是学生精读文本的过程,我们还可借此法渗透对学生提炼能力、思辨能力的培养。我在辅导学生议论文写作时,为优化学生议论文写作思路,先引导学生提炼教材中经典议论文的提纲,让他们找出这些文章的结构规律;再布置学生仿写议论提纲,从而在实践中提高学生议论文的布局能力。在仿写的基础上,我还引导学生对文章观点进行合理的批驳,从而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并雕琢学生的质疑精神,这也是语文教师落实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任务!
综上所述,微读写从中学生的读写细节出发,将读写内容与教材文本有机融合,在操作中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积累;微读写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读写水平和思维品质,并有效引导学生的情感认知,有较强的实践性和有效性。
作者单位:江苏省平潮高级中学(226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