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想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充分调动他们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想方设法地积极创设情境、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投入到学习中。这样一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素质才能提高。
一、创设问题氛围,激发参与动机
著名的教育家赞可夫曾经说过:“凡是没有发自内心求知欲和兴趣而学来的东西,是很容易从记忆中挥发掉的。”所以,问题氛围是十分重要的,它具有很大的引力,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因此,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应该根据教材内容,抓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精心设计好问题让学生思考,使学生产生探究欲望,进而主动地进行学习。
例如我在教学“有趣的拼图”时,通过以下四组活动进行教学:先让学生“滚一滚”,请四位小朋友按顺序分别从袋中拿出长方体、正方体、球和圆柱各一个,把它们一起放在滑板顶端,观察一下这四个物体同时往下滑,会有什么情况出现。这样一来,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在“滚”的过程中发现规律,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参与学习。接着,我让学生“堆一堆”,让学生动手把长方体、正方体、球和圆柱进行堆一堆,充分让学生去操作,使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容易理解的知识,在操作中引导学生发现、思考、领悟、概括,获得直观的知识,同时促进思维的发展。然后让学生“摸一摸”,让学生动手摸一摸口袋中的不同形状的物体,这样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最后,让学生“搭一搭”,在美妙的音乐中,让学生们做一回“小小设计师”,把刚才拿的物体搭一搭,看能搭出什么东西来。这样学生可以边讨论、边琢磨、边试搭,你拼一块我搭一块,从中可以锻炼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二、创设游戏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小学生都喜欢做游戏,创设一个与学生知识背景密切相关,又是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情境,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自主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策略去体验和理解知识,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自主探究,使学习活动生动有效、事半功倍。如:在教学“掷一掷”时,我首先告诉同学们,老师今天和大家一起做一个摸球的游戏。我手上拿的纸盒里装着标有数字1、2、3、4、5、6的乒乓球各一个,请你来闭着眼睛随手摸一个球,可能摸到几号球呢?(教师摇晃盒内的球后,请一个学生闭眼摸一个,同时请学生们猜一猜他摸到的是几号球。)生1:他摸到的是6号。生2:不一定吧?他可能摸到2号,也可能摸到3号。生3:我看他说不定摸到的是4号或5号或6号。(学生猜后,教师让摸球的学生出示摸到的球。猜对的学生欢呼雀跃)师:想一想,我们能事先确定摸到几号球吗?生1:不能,1号到6号都有可能被摸到。生2:6个球被摸到的机会是一样的。师:如果想摸到的球肯定是6号,那么我们可以怎么办?生1:多放几个6号球。生2:不行,要全部放6号球。师:为什么?生:因为每个球都有可能被摸到,只要有一个球不是6号,就有可能摸到这个球,如果全部是6号,随便你怎样摸,摸出的球肯定是6号。创设以游戏情境为主线,让学生在玩中体验和理解“某一事情发生的可能性”,认识“预测某一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应用价值,初步掌握“预测某一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基本方法。于学生而言,他们没有等待知识的传递,而是主动建构知识,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于老师而言,没有去填“鸭子”,只是为学生自主探究创设多种学习条件,营造了一个人性化的课堂氛围,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促进者。教学过程中老师带领学生玩得巧妙、玩得高明,不是为玩而玩,而是让学生在玩中生疑,让学生在玩中质疑,让学生在玩中释疑,获取知识,学生在玩中各种感官积极参与,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
三、创设讨论、交流氛围,引导动手能力,培养参与能力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讨论、交流能力和发展学生的智力。如果离开了正确的参与方法,只是热闹地、形式地在一起进行表面的讨论、交流,不真正地参与知识的探究过程,学生就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可让学生觉得交流是发自内心需要的情境,在讨论、交流过程中明确应该怎样参与,进行讨论、交流。
四、创设成功氛围,感受成功喜悦,激励再次参与
每个小学生都非常渴望得到成功,特别是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需要成功的喜悦体验。的确,成功的体验有着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进而好好地学习。在数学的学习中,我们应该让学生积极动脑、动手,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不停地为学生创设成功的氛围,从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应注意有效地创设学习氛围,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使他们觉得学习是一件快乐而高兴的事,这样,他们才会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在和谐高效的课堂中汲取知识,提高能力。■
一、创设问题氛围,激发参与动机
著名的教育家赞可夫曾经说过:“凡是没有发自内心求知欲和兴趣而学来的东西,是很容易从记忆中挥发掉的。”所以,问题氛围是十分重要的,它具有很大的引力,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因此,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应该根据教材内容,抓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精心设计好问题让学生思考,使学生产生探究欲望,进而主动地进行学习。
例如我在教学“有趣的拼图”时,通过以下四组活动进行教学:先让学生“滚一滚”,请四位小朋友按顺序分别从袋中拿出长方体、正方体、球和圆柱各一个,把它们一起放在滑板顶端,观察一下这四个物体同时往下滑,会有什么情况出现。这样一来,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在“滚”的过程中发现规律,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参与学习。接着,我让学生“堆一堆”,让学生动手把长方体、正方体、球和圆柱进行堆一堆,充分让学生去操作,使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容易理解的知识,在操作中引导学生发现、思考、领悟、概括,获得直观的知识,同时促进思维的发展。然后让学生“摸一摸”,让学生动手摸一摸口袋中的不同形状的物体,这样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最后,让学生“搭一搭”,在美妙的音乐中,让学生们做一回“小小设计师”,把刚才拿的物体搭一搭,看能搭出什么东西来。这样学生可以边讨论、边琢磨、边试搭,你拼一块我搭一块,从中可以锻炼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二、创设游戏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小学生都喜欢做游戏,创设一个与学生知识背景密切相关,又是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情境,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自主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策略去体验和理解知识,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自主探究,使学习活动生动有效、事半功倍。如:在教学“掷一掷”时,我首先告诉同学们,老师今天和大家一起做一个摸球的游戏。我手上拿的纸盒里装着标有数字1、2、3、4、5、6的乒乓球各一个,请你来闭着眼睛随手摸一个球,可能摸到几号球呢?(教师摇晃盒内的球后,请一个学生闭眼摸一个,同时请学生们猜一猜他摸到的是几号球。)生1:他摸到的是6号。生2:不一定吧?他可能摸到2号,也可能摸到3号。生3:我看他说不定摸到的是4号或5号或6号。(学生猜后,教师让摸球的学生出示摸到的球。猜对的学生欢呼雀跃)师:想一想,我们能事先确定摸到几号球吗?生1:不能,1号到6号都有可能被摸到。生2:6个球被摸到的机会是一样的。师:如果想摸到的球肯定是6号,那么我们可以怎么办?生1:多放几个6号球。生2:不行,要全部放6号球。师:为什么?生:因为每个球都有可能被摸到,只要有一个球不是6号,就有可能摸到这个球,如果全部是6号,随便你怎样摸,摸出的球肯定是6号。创设以游戏情境为主线,让学生在玩中体验和理解“某一事情发生的可能性”,认识“预测某一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应用价值,初步掌握“预测某一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基本方法。于学生而言,他们没有等待知识的传递,而是主动建构知识,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于老师而言,没有去填“鸭子”,只是为学生自主探究创设多种学习条件,营造了一个人性化的课堂氛围,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促进者。教学过程中老师带领学生玩得巧妙、玩得高明,不是为玩而玩,而是让学生在玩中生疑,让学生在玩中质疑,让学生在玩中释疑,获取知识,学生在玩中各种感官积极参与,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
三、创设讨论、交流氛围,引导动手能力,培养参与能力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讨论、交流能力和发展学生的智力。如果离开了正确的参与方法,只是热闹地、形式地在一起进行表面的讨论、交流,不真正地参与知识的探究过程,学生就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可让学生觉得交流是发自内心需要的情境,在讨论、交流过程中明确应该怎样参与,进行讨论、交流。
四、创设成功氛围,感受成功喜悦,激励再次参与
每个小学生都非常渴望得到成功,特别是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需要成功的喜悦体验。的确,成功的体验有着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进而好好地学习。在数学的学习中,我们应该让学生积极动脑、动手,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不停地为学生创设成功的氛围,从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应注意有效地创设学习氛围,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使他们觉得学习是一件快乐而高兴的事,这样,他们才会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在和谐高效的课堂中汲取知识,提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