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渭小曲传承现状研究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1540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通渭小曲传承现状研究为起点,对通渭小曲这一独特的汉族明清俗曲程式性特征进行了论述,并对其传统文化的传承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探讨,通过研究提出了一些传承发展的具体建议,探寻出如何对通渭小曲传统文化进行更好保护的途径和方法,并对这一时间横断面呈现出的具体文化特征进行描述。
  【关键词】:通渭小曲;传统文化;传承;保护;
  一、地理位置特征
  通渭县,隶属于甘肃省定西市,位于甘肃省中部,定西市东侧。通渭县历史悠久,“汉元鼎三年置平襄县,为天水郡治所。新莽始建国元年,改天水郡为镇戎郡,改平襄县为“平相县”,地皇四年七月,成纪(今秦安北)人隗嚣聚众10万反莽,攻陷平相,复称平襄,建立割剧陇右诸郡的政权。永平17年,天水郡更名汉阳郡,移治冀县(今甘谷),平襄为辖县之一”。[1]受独特地理环境及生存条件的影响,通渭地区的劳动人民生活较为贫瘠,但该县文化氛围浓厚,历史文化信息充实丰盈,是“中国书画艺术之乡”,也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通渭小曲”的发源地。
  二、通渭小曲的历史渊源
  通渭小曲发源于通渭县马营镇,通渭小曲原名为马营小曲,明朝时通渭小曲开始成型,清朝时期发展壮大起来。关于通渭小曲的形成大部分说法为是在陕西的“眉户”上发展起来的,而关于“眉户”传入通渭途径的说法暂且共有三种:“一种是说在汉唐时期,马营镇为丝绸之路上必经过的一个镇,陕西会馆的商人经过此,将本地区的“眉户”带入了通渭县,当地人吸收了眉户戏,形成了当地特色的通渭小曲;另一种说法为山西有几次大规模的移民,有的山西人移民到了通渭县,山西也是眉户戏盛行的地方,移民的人就将眉户戏继承到了通渭;最后一种说法为在清朝时期,关中地区经历过一次大规模的饥荒,眉户的艺人为了生存逃荒到了当初经济文化繁荣的通渭,这样就将眉户引入了通渭县。”[2]后来不断的发展,再加上其他的地方戏如秦腔、碗碗腔等,逐渐发展形成了如今通渭县具有独特地方特征的“通渭小曲”。
  三、“通渭小曲”艺术特征及传承脉络
  “通渭小曲”是广泛流传于通渭的一种民间传统说唱艺术,属通渭境内地方曲艺,在通渭县广大劳动人民中深受喜爱,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已融入通渭人民生产劳动、日常生活、民风民俗等各个方面。在马营、平襄、华岭、义岗、北城、寺子、陇阳、襄南等乡镇更为盛行,以马营、平襄、襄南的通渭小曲演唱最具代表性。
  通渭小曲曲调优美动听,乡土气息浓厚,脚本故事情节浅显易懂,充分体现了通渭人民淳朴善良、忠厚老实的优良传统和男女之间的爱情追求,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深受群众喜爱。
  通渭小曲源远流长,它是当地小调与眉户、秦腔、陇剧等相互影响、相互糅合的产物。它的历史可上溯到宋元时期的杂剧,至明代开始盛行,成熟于清朝。中华民国时期马营有专门演唱小曲的业余班社。20世纪50年代,王世祥、马鸿发、孙发荣等演唱的《闹书馆》参加了全省文艺汇演,荣获一等奖。马鸿发、张兴贵在天水参加全区地方戏汇演,演出小曲《梅降雪》、《放风筝》获得了一致好评。
  1981年,县广播站录制了孛有恒演唱的《闹书馆》、王岳玺演唱的《刺目劝学》、王建业演唱的《阴功传》、魏文清演唱的《李彦贵卖水》,并在全县播放,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 近几年,有全国教育工会、国家旅游局等单位来通渭就通渭小曲进行考察和调研,并在电视台、报刊等新闻媒体专题报道,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国内大型媒体都进行了采访报道。
  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通渭小曲的影响力逐渐增大。现已搜集和整理“通渭小曲”脚本72本,曲调90个,曲牌26个。并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申报,通渭小曲已被省政府列入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四、“通渭小曲”传承发展现状及困境
  通过到通渭马营镇的走访以及与小曲演唱艺人的交谈对通渭小曲的现状进行田野工作,发现通渭小曲虽然在用自己的方式进步发展着,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的现状问题,这些现状都制约了通渭小曲的继承与发展。
  (一)后继乏人
  通渭小曲作为一种民间说唱艺术,与其他传统的戏剧一样面临着后继乏人的现状问题,现在进行演奏以及演唱的民间艺人年龄都比较大,年轻人都去外地打工,只有在春节期间回来在春节期间的“社火”上进行表演,大多数年轻人都崇尚现代文化,对传统的民间音乐失去兴趣,听不懂且不愿意学习通渭小曲。这样就使得通渭小曲产生了后继乏人的问题,使得小曲的部分曲目出现了失传的现象。
  (二)缺少资金
  通渭小曲属于传统民间音乐,唱小曲的民间艺人都是县里或者镇子里的普通村民,且每个人都都有自己固定的职业不是专门唱小曲的艺人,每年只有在庙会、春节时进行演出且演出都为自发的行为,因此不会带来经济收入。虽然每年国家会对通渭小曲这类文化遗产投入经费进行保护,但是经费投入有限,所以使得通渭小曲在经费上有较大的困境。
  (三)缺少演出场地
  由于通渭小曲是“地摊式”的民间艺术,虽然由于国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成立了许多的演艺有限责任公司,但是缺少演出的场所,只能在庙会、春节时候进行演出,或者是在村民办丧事或者喜事的时候去唱一天一夜。除此之外很少有机会进行演出,这样子会限制通渭小曲的发展。
  “通渭县政府授权文化馆为通渭小曲的保护单位。通渭小曲在2005年的时候开始进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在2011年申报成功,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许多民间艺人对通渭小曲做了巨大的贡献,将通渭小曲的曲牌、曲调和剧目进行整理有的还进行了录制,加速了通渭小曲在本地的传播。1911年由小曲协会系统的出版了一本关于小曲的书,书中了记录了曲牌、曲调等,使得原先学习小曲的方法从口传心授变成了通过谱子进行学习。“1995年那正中、许克俭研究通渭小曲的资料编写了《中国戏曲志·甘肃卷》。1998年县文化馆组织,许克俭等人采集整理的36首通渭小曲入编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十大集成之一《中國曲艺音乐集成·甘肃卷》。通渭小曲的器乐曲被收入了《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甘肃卷》。”[3]2004年通渭小曲以通渭县马营镇为中心,成立了小曲演唱团,2007年成立了通渭小曲协会,协会共有21人。2011年5月通渭小曲成功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由于通渭县文化宣传部门的重视,全县目前成立的演艺公司共有19个,进行了多场专场演出。2015年9月15日在甘肃省兰州市京城第一戏楼进行了新编剧目《平襄诗魂》楼进行了专场演出。
  随着民间传统音乐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重视通渭小曲这传统曲艺。 2010年、2015年11月份,中央音乐学院邀请了通渭小曲进行专场演出,且收到了广泛好评。通过这些演出活动,地方演唱人员的演唱水准逐渐强大。同时也被邀请参加敦煌艺术节等大型的活动。负责人也表示只有要机会,通渭小曲就可以走出国门走向国际,去国外进行演出。通渭小曲的现状虽然面临着很多的问题及考验,但是只要找到合适的办法克服这行问题,通渭小曲将会高速发展起来。
  五、结语
  在传统文化交流融合日益频繁,世界发展一体化与传统文化保护日益深厚的矛盾面前,我们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问题尤为引人深思,最重要的是我们在传承和保护过程中如何尝试保持传统文化原生形态不受破坏,不人为的改变和干扰其生存的环境和土壤。对通渭小曲音乐文化的研究一定会引起更多专家学者的关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通渭小曲音乐文化一定会更好的融入华夏文明的大家庭之中。
  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进步,通渭小曲会被更多的人所熟知,通渭小曲将会迎来继明清时期之后的第二个繁荣时期。
  注释:
  [1]甘肃省通渭县志编纂委员会编.《通渭县志》.甘肃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2]张进宝.《陇中民间音乐之“通渭小曲”初探》.安康学院学报,2008年10月.20(5):64
  [3]郭楠楠.陇上艺苑奇葩——浅析通渭小曲[J].音乐天地,2010.01:47
其他文献
【摘要】:波提切利(1445-1510)作为欧洲文艺复兴佛罗伦萨画派最后的大师,他的作品丰富,其中女性形象在他的笔下描绘的颇多,其女性形象多带有忧郁性的美。本文主要从内涵和表现形式两个个方面来分析波提切利绘画中女性形象的忧郁美。  【关键词】:绘画;女性形象;忧郁美  勒伯汉(Lebohan)曾如此忠告女人:“女人的使命是激发他人的灵感,而不是自己写作。”对于女性形象的艺术探索是西方艺术史最古老的
期刊
【摘要】:小提琴被誉为“乐器之后”不仅是因为其音色优美、音质脆亮,而且其演奏难度在众多乐器当中也处于前列。揉弦是小提琴演奏技巧当中难度较大的技法之一,也是进行艺术表现的重要过程。一首完整流畅、极具审美性的小提琴乐曲离不开揉弦技巧的巧妙运用。本文将在此基础下简要分析论述小提琴演奏中的揉弦技巧及应用。  【关键词】:小提琴;演奏;揉弦技巧;应用  引言:小提琴除却其自身清亮的音色和宽广的音域,主要通过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实施,在音乐教育中,欣赏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音乐课程改革的实施,音乐新课程标准的颁布,音乐感受与鉴赏被确立为音乐教学内容的首要领域,这对提高音乐欣赏教学的地位以及推动音乐欣赏教学的开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音乐欣赏教学是音乐教学中重要的领域,是整个音乐教学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而美学是一门教会人欣赏美的学科,从美学角度审视音乐欣赏教学也就具有较
期刊
【摘要】:自20世纪50年代花山岩画进入世人眼帘,除了在花山岩画的绘制时间上引起学界的重视之外,以花山岩画的文化性质为肇始开启对花山岩画的本体研究也是应有的题中之义。花山岩画是原始艺术的重要形式之一,它的发生不仅是出于原始先民功利的需要,更是自然环境、原始思维、原始宗教、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图腾崇拜等多种因素综合的果实,就其本体意义来说,花山岩画具有原始艺术发生的研究价值,可以解决艺术起源发生学的
期刊
【摘要】:中国戏曲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戏曲艺术的语言、行为、时间、空间乃至仿声都离不开打击乐的伴奏,它已成为世界戏剧艺术中独树一帜的艺术样式,可以说打击乐是中国戏曲的主体和重要元素之一。而京剧是中国戏曲艺术的杰出代表,被誉为"国粹"。在世界戏剧三大体系之中,占有一席之地。京剧源自于多种戏曲艺术,它博采众长,兼收并蓄,融会贯通,是一种博大精深的综合舞台表演艺术。音乐是京剧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京剧的半
期刊
【摘要】:影视艺术作品在传播信息、引导舆论、教育大众和提供娱乐的同时也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审美观、人生观、价值观。影视艺术是抽象的美学概念具体化的体现,具有美学价值与伦理学价值,美学价值指引我们更加欣赏影视艺术,伦理学价值指引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加强影视艺术的健康传播对于我们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的构建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关键词】:影视艺术;审美;价值  影视艺术欣赏是我们生活中不
期刊
【摘要】:荷包是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名物,尤其是在我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多次出现,被作者赋予了多重文化意义。笔者把视角放在《红楼梦》中的“荷包”意象上,并对其在原著中的多重文化意义作出阐释。  【关键词】:《红楼梦》;“荷包”意象;文化意义  中华服饰文化源远流长,而荷包作为服饰配件,则是最具东方民族特色的工艺饰品之一,各族人民都有制作和佩带荷包的习俗。作为传统服饰中的重要饰品,荷包
期刊
【摘要】:凉山彝族地区,至今存在着一些简单而神秘的仪式文化;当社会生活中遇到一些紧急情况时,这些仪式文化将起到神奇的治疗效果。本文试图以其中几个典型的仪式来研究其在当前彝族社会中所占据的地位和起到的作用。  【关键词】:凉山彝族;民间仪式;文化价值  传统信仰的认知—几种活跃的仪式  大凉山是目前彝族传统文化保留较好的地区,彝族人对传统信仰文化的认知、对传统仪式文化的虔诚信仰,至今代代相传。它们是
期刊
【摘要】:《站在哪里说音乐》是宋瑾教授2004年发表于《艺术评论》上的论文。文章围绕“音乐是什么”展开了哲学性的分析与探讨,最后指出我们对音乐应该有一种更加宽容的态度,而不必用具体的定义钳制音乐的发展。今天,呈现在我们面前的音乐形式更加丰富,音乐道路更加开阔,宋瑾教授当时的呼吁依然有着独特意义,值得我们进一步去探讨解读。  【关键词】:站在哪里说音乐;音乐概念;音乐发展  音乐是什么?这似乎是一个
期刊
【摘要】: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声乐演唱者更加注重表达作品的音乐性,而要正确表达一首作品,就需要对作品做出大量的研究。《不幸的人生》是歌剧《伤逝》选曲。在对该作品的不断研究和实践基础上,本文首先从作品的写作背景和人物特点入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旋律是怎样与人物的心理刻画紧密结合的;如何处理咬字、语气等语言方面的问题以及演唱时运用怎样的情绪、音色、技巧等问题。  【关键词】:施光南《不幸的人生》;咏叹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