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通渭小曲传承现状研究为起点,对通渭小曲这一独特的汉族明清俗曲程式性特征进行了论述,并对其传统文化的传承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探讨,通过研究提出了一些传承发展的具体建议,探寻出如何对通渭小曲传统文化进行更好保护的途径和方法,并对这一时间横断面呈现出的具体文化特征进行描述。
【关键词】:通渭小曲;传统文化;传承;保护;
一、地理位置特征
通渭县,隶属于甘肃省定西市,位于甘肃省中部,定西市东侧。通渭县历史悠久,“汉元鼎三年置平襄县,为天水郡治所。新莽始建国元年,改天水郡为镇戎郡,改平襄县为“平相县”,地皇四年七月,成纪(今秦安北)人隗嚣聚众10万反莽,攻陷平相,复称平襄,建立割剧陇右诸郡的政权。永平17年,天水郡更名汉阳郡,移治冀县(今甘谷),平襄为辖县之一”。[1]受独特地理环境及生存条件的影响,通渭地区的劳动人民生活较为贫瘠,但该县文化氛围浓厚,历史文化信息充实丰盈,是“中国书画艺术之乡”,也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通渭小曲”的发源地。
二、通渭小曲的历史渊源
通渭小曲发源于通渭县马营镇,通渭小曲原名为马营小曲,明朝时通渭小曲开始成型,清朝时期发展壮大起来。关于通渭小曲的形成大部分说法为是在陕西的“眉户”上发展起来的,而关于“眉户”传入通渭途径的说法暂且共有三种:“一种是说在汉唐时期,马营镇为丝绸之路上必经过的一个镇,陕西会馆的商人经过此,将本地区的“眉户”带入了通渭县,当地人吸收了眉户戏,形成了当地特色的通渭小曲;另一种说法为山西有几次大规模的移民,有的山西人移民到了通渭县,山西也是眉户戏盛行的地方,移民的人就将眉户戏继承到了通渭;最后一种说法为在清朝时期,关中地区经历过一次大规模的饥荒,眉户的艺人为了生存逃荒到了当初经济文化繁荣的通渭,这样就将眉户引入了通渭县。”[2]后来不断的发展,再加上其他的地方戏如秦腔、碗碗腔等,逐渐发展形成了如今通渭县具有独特地方特征的“通渭小曲”。
三、“通渭小曲”艺术特征及传承脉络
“通渭小曲”是广泛流传于通渭的一种民间传统说唱艺术,属通渭境内地方曲艺,在通渭县广大劳动人民中深受喜爱,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已融入通渭人民生产劳动、日常生活、民风民俗等各个方面。在马营、平襄、华岭、义岗、北城、寺子、陇阳、襄南等乡镇更为盛行,以马营、平襄、襄南的通渭小曲演唱最具代表性。
通渭小曲曲调优美动听,乡土气息浓厚,脚本故事情节浅显易懂,充分体现了通渭人民淳朴善良、忠厚老实的优良传统和男女之间的爱情追求,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深受群众喜爱。
通渭小曲源远流长,它是当地小调与眉户、秦腔、陇剧等相互影响、相互糅合的产物。它的历史可上溯到宋元时期的杂剧,至明代开始盛行,成熟于清朝。中华民国时期马营有专门演唱小曲的业余班社。20世纪50年代,王世祥、马鸿发、孙发荣等演唱的《闹书馆》参加了全省文艺汇演,荣获一等奖。马鸿发、张兴贵在天水参加全区地方戏汇演,演出小曲《梅降雪》、《放风筝》获得了一致好评。
1981年,县广播站录制了孛有恒演唱的《闹书馆》、王岳玺演唱的《刺目劝学》、王建业演唱的《阴功传》、魏文清演唱的《李彦贵卖水》,并在全县播放,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 近几年,有全国教育工会、国家旅游局等单位来通渭就通渭小曲进行考察和调研,并在电视台、报刊等新闻媒体专题报道,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国内大型媒体都进行了采访报道。
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通渭小曲的影响力逐渐增大。现已搜集和整理“通渭小曲”脚本72本,曲调90个,曲牌26个。并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申报,通渭小曲已被省政府列入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四、“通渭小曲”传承发展现状及困境
通过到通渭马营镇的走访以及与小曲演唱艺人的交谈对通渭小曲的现状进行田野工作,发现通渭小曲虽然在用自己的方式进步发展着,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的现状问题,这些现状都制约了通渭小曲的继承与发展。
(一)后继乏人
通渭小曲作为一种民间说唱艺术,与其他传统的戏剧一样面临着后继乏人的现状问题,现在进行演奏以及演唱的民间艺人年龄都比较大,年轻人都去外地打工,只有在春节期间回来在春节期间的“社火”上进行表演,大多数年轻人都崇尚现代文化,对传统的民间音乐失去兴趣,听不懂且不愿意学习通渭小曲。这样就使得通渭小曲产生了后继乏人的问题,使得小曲的部分曲目出现了失传的现象。
(二)缺少资金
通渭小曲属于传统民间音乐,唱小曲的民间艺人都是县里或者镇子里的普通村民,且每个人都都有自己固定的职业不是专门唱小曲的艺人,每年只有在庙会、春节时进行演出且演出都为自发的行为,因此不会带来经济收入。虽然每年国家会对通渭小曲这类文化遗产投入经费进行保护,但是经费投入有限,所以使得通渭小曲在经费上有较大的困境。
(三)缺少演出场地
由于通渭小曲是“地摊式”的民间艺术,虽然由于国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成立了许多的演艺有限责任公司,但是缺少演出的场所,只能在庙会、春节时候进行演出,或者是在村民办丧事或者喜事的时候去唱一天一夜。除此之外很少有机会进行演出,这样子会限制通渭小曲的发展。
“通渭县政府授权文化馆为通渭小曲的保护单位。通渭小曲在2005年的时候开始进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在2011年申报成功,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许多民间艺人对通渭小曲做了巨大的贡献,将通渭小曲的曲牌、曲调和剧目进行整理有的还进行了录制,加速了通渭小曲在本地的传播。1911年由小曲协会系统的出版了一本关于小曲的书,书中了记录了曲牌、曲调等,使得原先学习小曲的方法从口传心授变成了通过谱子进行学习。“1995年那正中、许克俭研究通渭小曲的资料编写了《中国戏曲志·甘肃卷》。1998年县文化馆组织,许克俭等人采集整理的36首通渭小曲入编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十大集成之一《中國曲艺音乐集成·甘肃卷》。通渭小曲的器乐曲被收入了《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甘肃卷》。”[3]2004年通渭小曲以通渭县马营镇为中心,成立了小曲演唱团,2007年成立了通渭小曲协会,协会共有21人。2011年5月通渭小曲成功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由于通渭县文化宣传部门的重视,全县目前成立的演艺公司共有19个,进行了多场专场演出。2015年9月15日在甘肃省兰州市京城第一戏楼进行了新编剧目《平襄诗魂》楼进行了专场演出。
随着民间传统音乐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重视通渭小曲这传统曲艺。 2010年、2015年11月份,中央音乐学院邀请了通渭小曲进行专场演出,且收到了广泛好评。通过这些演出活动,地方演唱人员的演唱水准逐渐强大。同时也被邀请参加敦煌艺术节等大型的活动。负责人也表示只有要机会,通渭小曲就可以走出国门走向国际,去国外进行演出。通渭小曲的现状虽然面临着很多的问题及考验,但是只要找到合适的办法克服这行问题,通渭小曲将会高速发展起来。
五、结语
在传统文化交流融合日益频繁,世界发展一体化与传统文化保护日益深厚的矛盾面前,我们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问题尤为引人深思,最重要的是我们在传承和保护过程中如何尝试保持传统文化原生形态不受破坏,不人为的改变和干扰其生存的环境和土壤。对通渭小曲音乐文化的研究一定会引起更多专家学者的关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通渭小曲音乐文化一定会更好的融入华夏文明的大家庭之中。
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进步,通渭小曲会被更多的人所熟知,通渭小曲将会迎来继明清时期之后的第二个繁荣时期。
注释:
[1]甘肃省通渭县志编纂委员会编.《通渭县志》.甘肃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2]张进宝.《陇中民间音乐之“通渭小曲”初探》.安康学院学报,2008年10月.20(5):64
[3]郭楠楠.陇上艺苑奇葩——浅析通渭小曲[J].音乐天地,2010.01:47
【关键词】:通渭小曲;传统文化;传承;保护;
一、地理位置特征
通渭县,隶属于甘肃省定西市,位于甘肃省中部,定西市东侧。通渭县历史悠久,“汉元鼎三年置平襄县,为天水郡治所。新莽始建国元年,改天水郡为镇戎郡,改平襄县为“平相县”,地皇四年七月,成纪(今秦安北)人隗嚣聚众10万反莽,攻陷平相,复称平襄,建立割剧陇右诸郡的政权。永平17年,天水郡更名汉阳郡,移治冀县(今甘谷),平襄为辖县之一”。[1]受独特地理环境及生存条件的影响,通渭地区的劳动人民生活较为贫瘠,但该县文化氛围浓厚,历史文化信息充实丰盈,是“中国书画艺术之乡”,也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通渭小曲”的发源地。
二、通渭小曲的历史渊源
通渭小曲发源于通渭县马营镇,通渭小曲原名为马营小曲,明朝时通渭小曲开始成型,清朝时期发展壮大起来。关于通渭小曲的形成大部分说法为是在陕西的“眉户”上发展起来的,而关于“眉户”传入通渭途径的说法暂且共有三种:“一种是说在汉唐时期,马营镇为丝绸之路上必经过的一个镇,陕西会馆的商人经过此,将本地区的“眉户”带入了通渭县,当地人吸收了眉户戏,形成了当地特色的通渭小曲;另一种说法为山西有几次大规模的移民,有的山西人移民到了通渭县,山西也是眉户戏盛行的地方,移民的人就将眉户戏继承到了通渭;最后一种说法为在清朝时期,关中地区经历过一次大规模的饥荒,眉户的艺人为了生存逃荒到了当初经济文化繁荣的通渭,这样就将眉户引入了通渭县。”[2]后来不断的发展,再加上其他的地方戏如秦腔、碗碗腔等,逐渐发展形成了如今通渭县具有独特地方特征的“通渭小曲”。
三、“通渭小曲”艺术特征及传承脉络
“通渭小曲”是广泛流传于通渭的一种民间传统说唱艺术,属通渭境内地方曲艺,在通渭县广大劳动人民中深受喜爱,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已融入通渭人民生产劳动、日常生活、民风民俗等各个方面。在马营、平襄、华岭、义岗、北城、寺子、陇阳、襄南等乡镇更为盛行,以马营、平襄、襄南的通渭小曲演唱最具代表性。
通渭小曲曲调优美动听,乡土气息浓厚,脚本故事情节浅显易懂,充分体现了通渭人民淳朴善良、忠厚老实的优良传统和男女之间的爱情追求,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深受群众喜爱。
通渭小曲源远流长,它是当地小调与眉户、秦腔、陇剧等相互影响、相互糅合的产物。它的历史可上溯到宋元时期的杂剧,至明代开始盛行,成熟于清朝。中华民国时期马营有专门演唱小曲的业余班社。20世纪50年代,王世祥、马鸿发、孙发荣等演唱的《闹书馆》参加了全省文艺汇演,荣获一等奖。马鸿发、张兴贵在天水参加全区地方戏汇演,演出小曲《梅降雪》、《放风筝》获得了一致好评。
1981年,县广播站录制了孛有恒演唱的《闹书馆》、王岳玺演唱的《刺目劝学》、王建业演唱的《阴功传》、魏文清演唱的《李彦贵卖水》,并在全县播放,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 近几年,有全国教育工会、国家旅游局等单位来通渭就通渭小曲进行考察和调研,并在电视台、报刊等新闻媒体专题报道,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国内大型媒体都进行了采访报道。
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通渭小曲的影响力逐渐增大。现已搜集和整理“通渭小曲”脚本72本,曲调90个,曲牌26个。并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申报,通渭小曲已被省政府列入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四、“通渭小曲”传承发展现状及困境
通过到通渭马营镇的走访以及与小曲演唱艺人的交谈对通渭小曲的现状进行田野工作,发现通渭小曲虽然在用自己的方式进步发展着,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的现状问题,这些现状都制约了通渭小曲的继承与发展。
(一)后继乏人
通渭小曲作为一种民间说唱艺术,与其他传统的戏剧一样面临着后继乏人的现状问题,现在进行演奏以及演唱的民间艺人年龄都比较大,年轻人都去外地打工,只有在春节期间回来在春节期间的“社火”上进行表演,大多数年轻人都崇尚现代文化,对传统的民间音乐失去兴趣,听不懂且不愿意学习通渭小曲。这样就使得通渭小曲产生了后继乏人的问题,使得小曲的部分曲目出现了失传的现象。
(二)缺少资金
通渭小曲属于传统民间音乐,唱小曲的民间艺人都是县里或者镇子里的普通村民,且每个人都都有自己固定的职业不是专门唱小曲的艺人,每年只有在庙会、春节时进行演出且演出都为自发的行为,因此不会带来经济收入。虽然每年国家会对通渭小曲这类文化遗产投入经费进行保护,但是经费投入有限,所以使得通渭小曲在经费上有较大的困境。
(三)缺少演出场地
由于通渭小曲是“地摊式”的民间艺术,虽然由于国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成立了许多的演艺有限责任公司,但是缺少演出的场所,只能在庙会、春节时候进行演出,或者是在村民办丧事或者喜事的时候去唱一天一夜。除此之外很少有机会进行演出,这样子会限制通渭小曲的发展。
“通渭县政府授权文化馆为通渭小曲的保护单位。通渭小曲在2005年的时候开始进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在2011年申报成功,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许多民间艺人对通渭小曲做了巨大的贡献,将通渭小曲的曲牌、曲调和剧目进行整理有的还进行了录制,加速了通渭小曲在本地的传播。1911年由小曲协会系统的出版了一本关于小曲的书,书中了记录了曲牌、曲调等,使得原先学习小曲的方法从口传心授变成了通过谱子进行学习。“1995年那正中、许克俭研究通渭小曲的资料编写了《中国戏曲志·甘肃卷》。1998年县文化馆组织,许克俭等人采集整理的36首通渭小曲入编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十大集成之一《中國曲艺音乐集成·甘肃卷》。通渭小曲的器乐曲被收入了《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甘肃卷》。”[3]2004年通渭小曲以通渭县马营镇为中心,成立了小曲演唱团,2007年成立了通渭小曲协会,协会共有21人。2011年5月通渭小曲成功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由于通渭县文化宣传部门的重视,全县目前成立的演艺公司共有19个,进行了多场专场演出。2015年9月15日在甘肃省兰州市京城第一戏楼进行了新编剧目《平襄诗魂》楼进行了专场演出。
随着民间传统音乐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重视通渭小曲这传统曲艺。 2010年、2015年11月份,中央音乐学院邀请了通渭小曲进行专场演出,且收到了广泛好评。通过这些演出活动,地方演唱人员的演唱水准逐渐强大。同时也被邀请参加敦煌艺术节等大型的活动。负责人也表示只有要机会,通渭小曲就可以走出国门走向国际,去国外进行演出。通渭小曲的现状虽然面临着很多的问题及考验,但是只要找到合适的办法克服这行问题,通渭小曲将会高速发展起来。
五、结语
在传统文化交流融合日益频繁,世界发展一体化与传统文化保护日益深厚的矛盾面前,我们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问题尤为引人深思,最重要的是我们在传承和保护过程中如何尝试保持传统文化原生形态不受破坏,不人为的改变和干扰其生存的环境和土壤。对通渭小曲音乐文化的研究一定会引起更多专家学者的关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通渭小曲音乐文化一定会更好的融入华夏文明的大家庭之中。
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进步,通渭小曲会被更多的人所熟知,通渭小曲将会迎来继明清时期之后的第二个繁荣时期。
注释:
[1]甘肃省通渭县志编纂委员会编.《通渭县志》.甘肃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2]张进宝.《陇中民间音乐之“通渭小曲”初探》.安康学院学报,2008年10月.20(5):64
[3]郭楠楠.陇上艺苑奇葩——浅析通渭小曲[J].音乐天地,2010.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