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玉刚海陆两栖着陆

来源 :商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ngs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8年,包玉刚的海上王国达到了顶峰,稳坐世界十大船王的第一把交椅,香港十大财团之一。
  1918年出生的包玉刚,算起来还是宋代包公的第二十九代孙。他是浙江宁波人,父亲包兆龙是一位经营造纸业的商人。包玉刚上大学时,正遇上日寇侵略中国,书没法读了。他先是到衡阳一家银行当职员,后去重庆中央信托局工作。他以宁波人的精明和兢兢业业的作风,使自己经手的业务蒸蒸日上,所以到抗战胜利,他已是重庆矿业银行的经理了。以后,他又回到上海,担任上海市立银行的业务部经理。许多人都认为,凭包玉刚的业绩和才干,再奋斗几年,行长的交椅一定会是他的了。
  然而就在这时,包玉刚却出人意料地辞职了,他和父亲一起放弃了在上海的事业,全家迁往香港,靠着多年积蓄下的一点钱,去另闯天下了。
  “船王”之梦
  刚开始,他与父亲合伙做进出口生意,贩卖干货、豆饼、鸭毛、肥料以及牲畜饲料等土产。后来,因为中国政府决定实行国家统办土产出口,包家小公司的生意做不下去了。这时,包玉刚看中了航运行业。
  1955年,37岁的包玉刚开始了他的“船王”之梦。可是,凭他们包家当时的资金,连一艘旧船都买不起。他专门去了一趟英国,想向一个很谈得来的朋友借钱。可是那个朋友一听说他要借钱买船,就变得像个陌生人一样。不肯帮忙也罢了,他还抖了一下包玉刚的衬衣,讥刺地说:“玉刚兄,你年纪还轻,对航运一无所知,小心别连衬衣都赔进去!”这大大地刺伤了包玉刚的自尊心,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干出番大事业来。
  包玉刚两手空空回到香港,只好向香港汇丰银行贷款。可是汇丰银行对航运业不感兴趣,他们认为航运的风险太大,而华人根本不懂航运,借钱给他们去买船,那风险就太大了——银行业的原则是不搞风险投资的。连碰钉子的包玉刚并不气馁,他转身就去了日本。有趣的是,日本银行竟没有要他找日本公司作担保,就同意贷款给他。这样,包玉刚才凑足了77万美元,再次前往英国,买下了一艘以烧煤为动力的旧货船,这艘船已经使用了28年,排水量也只有8200吨。包玉刚看着这艘小山一样的旧船,却像得了稀世珍宝一样,请人将它整修油漆一新,并且取名为“金安号”。他说,这个名字,象征着他对经营航运业的设想和构思:“金”字表示要赚钱,而“安”字表示要稳中求胜。
  当“金安号”从英国驶向香港,途经印度洋的时候,包玉刚已经办好了两件事,一是成立了“环球航运集团有限公司”,二是与日本一家船舶公司谈妥,将“金安号”转租给这家公司,从印度运煤到日本。
  当时,世界各国经营航运业的人,都是采用传统的短期出租方式,也就是每跑一个航程,就同租用船只的人结算一次。这样不但收费标准高,而且随时可以提高运价。可是包玉刚却出人意料地采取了长期出租的经营方式,就是把自己的船,通过订立合约,为期3年、5年甚至10年地租给别人,租用者按月交纳租金,但租金标准却要低得多。一些同行见包玉刚这样做,都讥笑他为“门外汉”,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傻瓜”。然而包玉刚有自己的算盘,他承认自己对于航运业务还不熟悉,不如先长租给别人,倒可以持续、稳定地获得租金收入;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也就可以逐渐学会航运业务了。
  包玉刚确实赶上了一个发财的好机会。他买下金安号的第二年,由于苏伊士运河因埃及战争而关闭,航运费用猛涨。当年年底,金安号赚的钱,就已经够包玉刚买下7艘新船了。到了1957年的下半年,航运业出现萧条,运价跌到最低点,那些搞短期出租的船主,每天都要赔老本,只有包玉刚却可以凭着合约稳收租金。事实证明他这个“门外汉”的经营策略是最好的经营策略。人们不得不承认,包玉刚的运气和眼光都是一流的。
  这次低潮过去后,不少人都学包玉刚的办法,开始买旧船长期出租。可是包玉刚又改变了方针,将新船长期租给人家,旧船留着自已经营。因为,新船出租,租金自然比旧船高;而旧船自己用,效果则与新船一样。
  在包玉刚的精心经营下,环球公司的船队迅速壮大,1980年达到巅峰,船数达到200多艘,总吨位达2000万吨。国外报纸上都以大量篇幅介绍包玉刚,用的标题是《比奥纳西斯和尼亚科斯都大——香港包爵士》。第二年,包玉刚的船队总吨位达到2100万吨,比美国和苏联的国家所属船队的总吨位还要大,成了名副其实的“世界船王”。
  转身“登陆”
  包玉刚虽然成为世界船王,但他也看到,航运业的风险太大,不少曾经成功的航运商都被无情地淘汰了。所以从70年代初开始,他就开始“登陆”,将赚得的部分财产投资于越来越红火的房地产业,兼营酒店和交通运输。为了在陆上也能取得海上那样辉煌的成就,他和香港首富李嘉诚一起,和英国资本集团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斗争。
  英国资本集团和华人资本集团一直是香港实业界长期摩擦的两大资本集团。自从香港沦为英国的殖民地,英国资本集团垄断了许多行业,华人资本长期处于劣势。然而自20世纪60年代香港经济起飞开始,华人资本渐渐壮大,李嘉诚等人早已跃跃欲试,要与英国资本集团一争天下。李嘉诚先是悄悄地收买英国怡和集团所控制的九龙仓的股票,已经掌握了其中的18%。但是这时,李嘉诚感到同属于英资集团的和记黄埔对他更有吸引力,而要想同时吃下这两个地方,又是他的财力难以达到的,所以他约包玉刚密谈,希望包玉刚能接手九龙仓。如果他们两人能顺利地控制和记黄埔和九龙仓,则英国资本集团在香港的垄断地位就一定会被动摇。
  包玉刚深知九龙仓的重要地位。九龙仓是香港最大的码头,拥有资产18亿港元,那一带的地价早已是寸土寸金,掌握了九龙仓,就等于掌握了香港大部分物资的装卸和储运业务。所以包玉刚表示愿意接受李嘉诚的建议。
  掌握了九龙仓股票20%的包玉刚,理所当然地进入了九龙仓董事局。但是他并没有满足,而是继续悄悄地收买九龙仓股票。1980年4月,包玉刚宣布,他已控制了3900万股九龙仓股票,约占总数的30%。英国人慌了,因为他们只掌握着20%的九龙仓股票,这就意味着董事长的大权必须交给包玉刚了。也就是说,怡和集团将失去九龙仓。   怡和集团找到后台汇丰银行商议,要汇丰银行支持它足够的现金,让它有可能大量收购九龙仓股票。这年6月20日,趁着包玉刚在欧洲度假的机会,怡和集团突然发起反扑,打算以每股95元的高价,收购九龙仓股票3000万股,使他们掌握的股票占总数的49%,远远超过包玉刚所掌握的股票数量,他们认为,只要这个计划一宣布,包玉刚一定会退出这场竞争。因为,包玉刚必须再收购2000万股股票才能继续保持他的优势,而一夜之间必须拿出20个亿的现金来,简直是无法办到的事情。
  包玉刚是在法国的别墅里接到这十万火急的情报的,他的心不禁隐隐作痛,深感英国这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实力的雄厚,他几乎要被逼到绝路上了。同时,他也意识到,李嘉诚送到他手中的,是一朵带刺的玫瑰。
  包玉刚决心要搏一搏,他一边放风说还要去拜会墨西哥总统,却在6月22日悄悄启程赶回香港。几个小时以后,他在记者招待会上谈笑风生,宣布他“到当铺里转了一转”,已经筹集了足够的资金,要以105元一股的高价,收购九龙仓股票2000万股。
  第二天一早,大批持有九龙仓股票的小股东蜂拥而上,抛出他们手中的股票。在短短的2个小时内,包玉刚就调动了21亿元资金,完成了他的收购计划。至此,他所掌握的九龙仓股票比怡和集团整整高出19%,完全控制了九龙仓。
  不知有多少人在感叹:我的天,21亿,要2100个百万富翁凑起来,才能有这么多的钱哪!
  “世界船王”一举“登陆”,并且牢牢地掌握了陆地的控制权。包玉刚功成名就,他所受到的尊重,远远超出了实业界的范围。在英国女王封他为爵士后,日本天皇、比利时国王、巴拿马和巴西的总统,纷纷授予他勋章或奖章。在他办公室的墙壁上,挂着他与世界风云人物邓小平、里根、伊丽莎白二世等人的合影……
  尽管包玉刚有难以数计的财产,但他从不允许自己和亲属的生活过分奢侈,他每年只准许家属在夏威夷度假10天,他的女儿们一次只能买一双鞋……
  然而,对于生养他的祖国,他却慷慨大方。新中国成立不久,首次发行建设公债,他尽自己的财力,认购公债达数万港元。改革开放后,他率先购买中国建造的船舶,推动了中国船舶的出口。1979年,他捐款1000万美元,在北京建造新型的旅游饭店——兆龙饭店;不久,又捐资1000万美元,在上海交通大学建造兆龙图书馆。他捐款5000万元人民币创办宁波大学,投资600万美元与内地合资建造宁波钢铁厂……
  1991年9月23日,73岁的包玉刚在家中逝世。
其他文献
或许我们习惯等待,比如我们希望等待好运,等待求职,等待回家,等待新鲜的玩意,等待着生命的流逝……  一厢情愿的等待,无可奈何的等待,等待中生存,等待中折射着人性与一个真实的中国。  ①大年初五,武汉市民排成长队等待“数罗汉”。这天是民间传说中“财神爷”的生日,武汉近百万市民到归元寺里“拜财神”、“数罗汉”,祈求在新的一年里能够有好的财运。  ②广东佛山,两名招聘的妇女带着孩子在寒风中等待应聘者。招
期刊
美国人有一句谚语:当一个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时,整个世界也将为之让路。  1、要有独到的见解或独家技术。拥有独到的见解或独特的技术是走向成功的关键,但也是最难做到的一点。  显然,你独到的见解或技术(当然最好是有专利)是你的优势所在,就好比如果你掌握苹果公司麦金拖什微机操作系统,那么你就掌握了这个关键一样。企业家舒尔茨对此如是解释,“如果你能竖起一座屏障挡住许多竞争者冒出来在你立足之前抢走你的市场,你
期刊
南存辉13岁初中刚毕业,父亲因伤卧床不起。作为长子,南存辉辍学子承父业,每天挑着工具箱早出晚归,修了3年皮鞋。生活的苦难塑造了他坚强不屈的性格,更坚定了他的生活信心。天质聪颖的他,没有放弃对社会的观察和思索。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温州掀起一阵低压电器创业潮。1984年南存辉找了几个朋友,四处借钱,在一个破屋子里建起了一个作坊式的“求精”开关厂。4个人没日没夜地干了1个月,做的是最简单的低压电器开
期刊
李嘉诚无疑是个传奇。出身寒微、学历不高、白手起家、历经磨难、终获成功。他目前拥有255亿美元巨额身家,毁誉无数。  他18岁被提升为部门经理,19岁成为销售公司总经理,20岁成为公司总经理,22岁自主创业。从世界上最大塑胶花生产基地,到投资香港房地产,再到海外投资,业绩一年比一年好,还未到20世纪90年代,他早已成为香港的首富,并且一直保持着这个领导地位。  李嘉诚十分注重对继承人的培养,对两个儿
期刊
投资创业成为了就业主流,但是创业并不是像想象那样简单,在创业中要时时预防陷阱,否则,这些陷阱就是我们创业失败的绊脚石。  1、不要盲目从众  这种有人卖贷,有人假装买货、以招揽顾客骗人的方法,亦称“做笼子”,其实都是说给顾客听,演给他人看的,我们称这种手法“假卖假买”,骗子们以假买卖成交消除他人疑虑,骗取他人钱财。了解了此种骗术的过程和特点,就知道了防骗措施——保持冷静,勿从大众,尽量避免被动性的
期刊
中国人是讲人情的,把办公室带出点人情味。这样,你的员工一般是不愿意离开公司的,当然最能收买他们的还是工资。  混了几个年头,终于带上了经理的帽子,对于管理这门高深的学问谈不上有认识,只是自己在和员工相处时有些自己的小想法。这是我出来工作后唯一值得安慰的地方了。呵呵,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仅供参考。  一、对新员工要多一份关爱  新员工刚入公司时可谓举目无亲,周围的老员工都形成了一个圈子,在很多时候让
期刊
在宋代,艳名流传至今的名妓就有好多,比如与皇帝纠缠不清的李师师、“莫问奴归处”的严蕊、被苏东坡写进诗里的琴操等等。  按历史学家钱穆的说法,“中国为世界上历史最完备之国家”。以史书记载论,从公元前841年开始,就明确有年可以考据。从那以后,各路英豪你方唱罢我登场,演义出一段段惊心动魄的大历史,只要稍稍懂点掌故,谁都能随口报出几百个历史人物的名字。  不过,这么轻易的事情现在却每每困扰到我。近年来,
期刊
在山洞里,一只狮子在一堆白骨之间,满意的剔着牙读着兔子交给它的文章,题目:《一只动物,能力大小关键要看你的老板是谁》。  一天,一只兔子在山洞前写文章,一只狼走了过来,问:“兔子啊,你在干什么?”答曰:“写文章。”问:“什么题目?”答曰:“《浅谈兔子是怎样吃掉狼的》。”狼哈哈大笑,表示不信,于是兔子把狼领进山洞。过了一会,兔子独自走出山洞,继续写文章。一只野猪走了过来,问:“兔子你在写什么?”答:
期刊
画个饼子,让你垂涎欲滴,然后告诉你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骗子最常用的伎俩,初次创业的朋友碰到有“好事找上门”时可得注意了。  被骗退学  1999年,和所有热爱幻想的大学生一样,郭俊峰在郑州一所大学里为了梦想而挥洒青春。那是一段无忧无虑的岁月。读市场营销学的他单纯而腼腆,对未来有着无尽的憧憬,却习惯于以内敛的方式去表达,在内心深处存在着厚积薄发、一跃成名的渴望。  郭俊峰很快就得到了这样的机
期刊
“荣家是中国民族资本家的首户,中国在世界上真正称得上是财团的,就只有他们一家。”毛泽东曾这样评价说。  面粉大王、棉纱大王、红色资本家、中国首富。百年来,荣氏家族从来都不缺乏这样的王牌称号,他们在商场上的纵横驰骋,独领风骚,也逐步为他们在政治上赢得了较高的话语权。这一点尤其在第二代掌门人荣毅仁身上得到最充分的体现,从1957年出任上海市副市长到1993年出任国家副主席,荣氏家族在政坛的影响力可见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