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古寺三记

来源 :延安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dg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宝峰寺记
  汉中以北,哑姑山下,有一座古刹,乃宝峰寺。
  哑姑山原名金斗峰,相传明朝嘉靖年间,有一村姑,秃头且哑,忽一日,让其嫂剃度,来金斗修行,后成道。此后,金斗峰改名曰“哑姑山”。
  宝峰寺静默如龙,盘卧于哑姑山中。寺后,危峰连绵,草木苍翠,如画,如锦,如毯。寺前,沟壑幽深,灌木相连,繁密交错,如缠,如揪,如扭。
  午间古寺,鸟语盈耳,清脆如玉笛相鸣,喧闹如挚友轻唤;石缝细流过处,隐于草木之根,潺潺之音,可闻而不可见,怡心而不得面。寺院之庭,之殿,之阁,凹山而建,依石筑构。座座殿宇,以石为屋。
  步行上山,石阶窄小。一段石阶,一个拐弯。一处一殿,一殿一名,殿殿连接,阁阁毗邻。殿阁之门,之槛,之柱,皆红木雕花,刻各种图案。过去未来,非实有体,皆因缘生灭。法体恒有,三世实有,乃我空法有。人生变幻莫测,深思解脱之道,体用相济,不二法门。
  观之,思之,悟之。
  一阵微风拂来,凉气扑面。山间秋意早,不比热闹凡间。石阶冒丝丝冷气,苔藓早已不鲜。行走之间,脚下打滑。上石阶,小心。拐弯,更小心。
  不远处,耸立一块崚嶒巨石,上书“飞仙阁”,字如金斗张口,笑迎八方来客。字头挂绸,髭须随风飘逸,神韵似仙。石背后,是九层石阶,顺阶直下,右拐,现一石洞,顶上书“真身洞”三字。洞口不大,呈圆拱形,仅容一人入内。相传,哑姑当年在此修炼,肉身成道。四周乡人得知,以泥护身,成真身佛。身证菩提,以身成佛。佛即是我,我即是佛。佛性于人,人人皆备。道生大师言:“一阐提皆可成佛”,普通众生,谁又不能成佛?哑姑居山中,修道成佛,足证其心之诚,发愿慈悲心,广大渡众生。
  离开了真身洞,继续前行。
  至山腰处,乃三教殿。殿后崖石缝隙处,斜出一古树,两搂粗,中空皮裂,满目疮痍,面色褐黄,层层皲裂。据说民国初年,寺内突起大火,焰火冲天,席卷寺院,烧了一天一夜。四周村民,喊声震天,群体赶来,一同护寺,灭了火灾。幸好,古树存活。虽大难不死,容颜已然巨变。周身苍黑如墨,伤势累累,痕迹斑斑,当年大火烧烤之惨烈,可感可知。然其历经苦难,近百年时光倏忽已过,禀性依然威威嘉祥。其树冠,繁茂如盖,新芽交叠错落,枝条密密麻麻,叶叶相交,绿光盈盈。阳光下,树叶沙沙作响,摇落一世风云。一身金币向谁看?暮落春秋亦是花。
  古树正前方,有一巨大香炉,里面大小炷香排立。铜炉色泽青幽,四季风雨,风吹日晒雨淋,已是锈迹粼粼。炷香燃烧,烟雾缥缥,袅影盘盘,一丝,一圈,一缕,散漫随意,飘然而上。一棵古树与一鼎香炉,彼此对望,默默无语。古树年迈,历经古今风烟,阅尽世间沧桑。香炉静穆,虽经朝代更迭,怀抱一瓣心香。天地坦荡,万物不息。淡然慧定,寂心平虑,不喜,不忧,不吭,不躁。禅语道:“渐教顿教,悟字一个,明心见性,性起尘间,祸起心端。”眼前这棵古树,遇难不见其悲,遇福不见其骄,静静如常而站,稳稳依石而居。香火不断,香炉敬奉。世人常言修为,到底何为修为?静虑,意简,神宁,止念,观自在。止观不二,境智冥一。一古树,一鼎炉,一炷香,两两双运,定慧双修。智慧何来?种种法门,澄清妄念。佛智照空,一念慈悲。
  良久,再观古树,眼前乃面皮漆黑一老翁。再次观古树,老翁乃仙乃圣乃佛。再再次觀古树,伫立良久,思绪已入冥然。古树还是古树,香炉还是香炉,炷香还是炷香。烟气弥漫,款款浮游,进入鼻息,涤荡魂灵。
  忽然,耳生轻风,细瞧,见几只轻巧雀儿,飞身而过,穿梭于树冠枝桠,相求,相应,相欢。山中古寺,正午时有香客,鸟鸣也欢。午后,多是寂寥,鸟影罕见。几只鸟雀悠闲轻唱,快乐飞翔,不停跳跃,以古寺为背景,遂成天然山水画。造化为师,诗画相谐,意味悠长,言不尽意。动与静,虚与实,气韵生动,古雅幽深。人间万象,一阴一阳,莫不如是。
  寺院,细流,崖石,古树,香火,香炉,鸟雀……
  独自徘徊树下,俯仰古今,吐纳浊清。
  朝古树鞠躬,离去。想上山,石阶不见了,难寻上山之道,唯见崖上危耸之阁。想下山,心有不甘。迟疑间,不得其法,进退两难。忽一人从殿中出来,问:“有何事?”答:“想上山。”对方笑道:“这有何难?”引领入殿,嗖嗖冷气扑迎,似从冰缝渗出,浸入骨髓,不禁打个冷战。对方指了指殿后,随即转身出了殿门。愕然,亦不解,按对方指点,趋步入内,惊呼,山重水复处,有疑路,柳暗花明间,又一村。
  原来,殿后有一条窄径,卵石铺地,逶迤通往山上。殿后竟有此小径,一般人哪能发现?步入小径,心中揣测,为何上山路置于殿后?有什么说法?不得其解,甚为奇怪。拐过一弯,径旁,偶遇一株小树,倚石而立,枝条下垂,如女子娇态,颇有俏皮韵致。走着走着,心跃跃然,情怡怡然,欣喜之意,无以言表。忘了不得其解,忘了小径为何在殿后,只顾欣赏风景了。顺着小径前行,见石头越发多越发大,树木越发稀少越发弱小。山是石头的世界,石头垒成山。树木依石而生,也是优胜劣汰,强者生,弱者灭。万物万象,争相生长,全是艰难。边走边看,边看边想,步子加快,拾阶而上。
  越往山顶走,石阶越发陡然,路是愈来愈窄。阶旁,横有栏杆,三寸青石连缀而成,青青石片,恍若可剥鳞片,不知何年何月而铸,表皮斑驳,可感年年岁岁久远。层层石衣,如蛋壳破损,质地难辨。突地,眼前出现一处高台,台上有一座殿院,殿旁即是阁。殿依着石阶,阁傍着石阶,殿套殿,阁挽阁,彼此前后相连,左右相通,上下相接。天地鸿篇巨制,真是鬼斧神工!不到此处,谁又能见这般奇观呢?世间行走,犹如人生之历,不行走,不坚持,不会晓得别有洞天是何滋味。人生况味是什么?是行走艰难之后,感受,体悟。
  缓慢爬台,过殿,穿阁,终至山顶。
  顶上坦如平地,如大戏台。右角边,有古殿。入殿,四处寂然,无香炉,无香火,唯佛像一尊,脚下两块草蒲团。样貌陈旧,尘渍厚积,绳线已断。冷清清之场面,便知鲜有人至。   出殿,立于台阶。举目四望,秦岭巴山,层峦连绵,诸峰起伏。翠色流波似江河,素心轻弹如读经。世人常说清心寡欲,亦常说涵泳淡泊,几人能做到?世人自警,然身处红尘闹市,繁华羁绊,终是难行。一年一年,身心陷入红尘阴霾,不进深山,不来古寺,何来清心淡泊?夸夸其谈,也是空谈,成了世人习惯,装点门面。清谈,更成了过眼云烟,难以重现。
  嘘——长啸一声,群山激荡,回音迭起。
  伫立,独赏远黛含烟,独阅峭壁飞檐。聆听,来自遥远的声音:泰然自在之人在何处?
  回龙寺记
  汉中城固县域内,有南沙湖。风景秀丽,林木茂盛。湖水丰沛,每每晨起与夕落,烟波四起,雾蔼四合。中午时分,水光潋滟,水色清冽,甚为大观。这里,不止有湖光水色,更为稀罕的,有一座古寺。
  顺路前行,见长满青草之陡坡。坡之上,各色香客络绎不绝。烟雾缭绕,团团升腾,香火很是旺盛。诵经之声,敲磬之声,声音与燃香融合,天然圈成了一块清净之地。这里,便是回龙寺。
  寺在坡上,路在坡下。去寺里,须上一段石阶。上了石阶,出现一条过道,破砖砾石杂物随处可见,想必这条道偏僻,少有人走,应另有正大山门才对。穿越过道,恰好,真是发现山门。原来,香客拜佛,皆走正道。
  山门外,有片偌大空地,地面是水泥浇铸的。站于山门阶上远眺,恰好四月季节,满眼尽是油菜黄。此季节,汉中最美,田野山地皆是金灿灿,黄蜂蝴蝶翩翩飞。山门前,铺有乡间公路,如人之双臂张开,一头在寺之山门,一头通向红尘大道。路面很窄,仅容一辆小轿车驶过。
  回龙寺山门,有特色,与其他寺院山门大不相同。
  山门呈漆红色,形状似城隍庙。一体生两翼,中顶高,两侧低。中有大门,两侧各有一座小门。大门之上,中间开一西式圆拱窗,两边是中式八卦圆窗。顶屋两头,边檐上弯,中间平顺,如双手向上弯曲,稳定,又庄严。顶子中央,有两根似银针之什物,齐高,大小相等,精神抖擞地立于顶上。两侧小门,亦是圆拱形,左门上书:解脱。右门上书:方便。
  顺着山门进寺,有庄严感。一入门,须上一段石阶。阶两旁,有扶手,青砖砌成,上面塑有小型唐僧师徒取经之石像,奇状有趣,栩栩如生,形态各异。上完台阶,眼前顿时豁然开朗,已到了寺院院中。有条无形之中轴线,自南向北,依次为大门,过殿,和正殿。
  正殿在山顶,好似空里悬着。殿前,矗立有三座香炉,形体高大,几处炉檐角上,雕有四只金龙,面对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嘴里悬一铜色铃铛,威风凛凛,正大庄严。几个香客前来进香,双手合十,神色虔诚,念念有词,向正殿膜拜。一拨香客进完香,去了殿里,另一拨香客又来。
  站在院中,才知寺院依山逐级而建,远远高出了南沙湖。站于此处,湖水如一面明镜,照着前来的男女香客。谁是人,谁是魔,谁是佛?水是灵性存在物,自有鉴别。不禁惊奇,是哪位大德高僧选了这方圣地?有水有山,有了寺。
  寺里,香烟袅袅,人气旺,烟气浓。
  院子四周,栽有四株高大叫不上名的树,枝状似龙爪,毅然朝天伸去。树身弯曲,如老者驼背,然神气自得。这四棵树,应是寺院的守护者吧。近前看,树名是:糙叶树。四棵树下,各置有石桌石凳,表面光滑如玉,供香客休息。
  院北,是正殿,青砖青瓦,俨然透着一派古气,覆有陶板灰,檐下置斗拱,施彩画。殿内供铜佛像,一为文殊菩萨,一为弥勒菩萨,还有修路碑,清代铁钟。
  院南,是地母殿,有三个门,进去有先后顺序。正殿为“地母贤殿”,左侧为“恩沾无私”,右侧为“化育万物”。屋脊上,两条小赤龙,相视,盘着身子,张着嘴。他们中间,擎立一座赤色小塔。这里喻指,将人世纷闹与争霸,喧闹与浮华,一切归宁于佛塔,不仅给人以警示,亦给人间太平以希冀。正殿门口上方,悬两只大红灯笼。想必年岁已久,经历风侵雨蚀,红色渐褪,又加之香客络绎不绝,常年烟气熏蒸,灯笼已没了往日色泽,明显发白发紫。正殿前的两根雕柱,色泽明艳,浓墨彩绘,白花红云相互映衬,旋在柱上。
  据说,寺院以前不是寺,是旧时王爷的行宫。
  具体是哪朝哪代哪位王爷呢?不得而知。
  陕南水气足,雨脚勤,且时常连绵阴雨。听说乾隆年间,遇一场大雨,一夜之间,行宫塌毁,再无了形迹。直到光绪年间,不知是谁又想起什么來了,发了慈悲心,大兴木土,在原址上大规模恢复原状,建成后,称为北苑。
  又传说,唐代时此地原有一座庙宇,不大,香客多,信众大多是方圆邻近村子人。唐中后期,战乱爆发,唐德宗和唐僖宗仓皇从长安出逃,欲南去川地避难。行到此地,人疲马乏,招呼休息养神。此处,有山有水,安静又全安,护佑了皇帝一行。皇帝见寺院庇护有功,许下了愿,言若有机会返回长安,定修缮此寺,以谢佛祖庇护之恩。后来,两位皇帝回到了长安,还了愿。后世为了感激皇恩浩荡,称此寺为回龙寺。
  两个传说,后一个更确切于寺名。回龙寺,真龙天子来过,返回去之后,又念及,便修缮。唐时传说,让人信服此寺历史和名称。
  回龙寺,地形和山门建筑,与别寺迥然。
  想必,大概与“回龙”传说有关吧。
  鹿龄寺记
  鹿龄寺是伊斯兰教道场,屋形,石雕,门刻,檐角,均有清真教气象。此寺,在汉中西乡县城。县城西两公里外,有一条樱花大道。道旁,有一个大广场,名曰鹿龄广场。新修建的广场,看样子还在进一步扩展中,很现代,很时尚,是大型休闲场所。广场右侧有一条南北小街,街上有一座古寺,是鹿龄寺。
  据传,寺院建有三百多年了。青砖黛瓦,门楼奇高,很有异域特色。站于小街上,见青石墙上有精雕细刻的图案和文字,全是回文。墙头装修,是石雕,花纹精细,玲珑讲究。上书回文,一并金色,像舞动之花瓣盛开,很神奇,很精妙。
  寺门内,有一方小天井,不大,像中式院落的过堂。四面全是青石墙,上刻伊斯兰教的各种标志性花样。虽是石府洞天之感觉,却有富丽堂皇之气象,伊斯兰教之圣义,尽在这富气和繁华之中了。   过了小天井,到了一方小院落。全是青砖铺地,四方青石台基上建有高屋大厦,形成一个环闭的四方圈。所有屋门窗棂,均是红木网格门,连排着同质同色网格窗,规矩,整齐,干净。房屋门上有匾额,分别是:迭香厅,聚贤厅,图书厅,陈列厅。有的厅,可进去参观。有的拒绝入内,门口立有一木牌,上书“游客止步”。院中,有青砖垒就的大花坛。坛中,植有各种花品,尤其以紫红牡丹夺目,鲜艳欲滴。一处奇观在北面屋子左边,是那两棵挺拔的古柏,倾斜了,主干已然皮裂,好像年迈老者,气喘吁吁,站也不稳当了。树被几个木架支撑着,仿佛老人拐杖一般。古柏已三百余年的高龄,一对老友,不离不弃,虽是面目沧桑,依然相互守望。柏树后面,是一面青石墙,墙上是四个大大回文,笔划飞扬,字形对称,恰似菱形。可惜,认不得回文,茫茫然,便不知其中深意和内涵。
  院落北面有一圆门,进了门,又是敞亮一院子。内有北拱一座,像汉人修建的高大牌楼,又比牌楼高大十几米。楼身像一个巨大稻草人,有一座首楼和两座肩楼,两肩楼的拱脊如人的左右肩膀,位于首楼之下。首楼顶上悬星月之图,一弯新月,高悬于拱顶,闪耀夺目。拱脊向两边层次延伸,上有精雕龙图,左右成对。拱檐上翘,层层瓦,层层图,如纸页排列,精细美观。
  首楼正中,书有“鹿龄寺”,题书者为康熙年间人,可见这北拱历史久远。前后均有题匾,另一面,是光绪年间人题,还是“鹿龄寺”三字。底部是具有象征意义的几根大椽,四根撑着首楼,两肩楼各有四根撑着,摆列出具有宗教意义的造型,托起了整个屋顶和星月,大观奇象。这座北拱,在其他寺院里从没见过。这构造,这隐喻,让人震憾,大有玄机之妙。
  北拱正对面,有一面石照壁,后面嵌在墙里,一见便知以前没有墙,是后人修围起了院落,顺便把照壁后面连在一起了。照壁上有一幅画,如镜框镶在青石上,雕画很美。一棵枝繁叶茂的松树下,两只可爱的小鹿在树下吃草,快乐自由,一派恬然安静的自然风光,不由使人浮想连翩,三百年前,此处到底是怎样的风光呢?北拱的北面墙上,是一排四個回文金字,虽不识,不知其义,但可想象出那宏阔意境来。
  北拱的西面有一堂室,顶处镶俩金字:体仁。门前放置几盆草木鲜花,有玫瑰,竹子,绿萝。堂室两边,有两顶玻璃缸,里面卧着两只可爱小鹿。传说,祁静一大师在此修道,见两只小鹿在北拱内游玩,久久不去。后来,祁静一大师离逝,小鹿静卧于堂室前不走,伊斯兰教有“鹿龄千岁”之说,便打造了一对石鹿,守护在大师室前。
  顺着路线,又穿过一个圆门,进到了后花园。花园有一条青砖小径,径旁立有两个石碑,一碑记述了祁静一这个人物生平,一碑记载了重修寺院的过程。小径弯弯曲曲,引领前行。这儿花木繁多,有新植的松柏,红牡丹,白牡丹,一部分正开得旺,一部分已然凋零。花园里有一石碑,记载有祁静一大师在此修道,植有白皮松两棵。日久年深,白皮松日渐衰老。为了纪念这两棵古松,便在此处植了两棵新白皮松,以续寺院福泽。后花园出口处,站着一棵高大笔直的银杏树,枝叶交叠,气韵旺盛,合抱有二搂粗,亦是三百余年。几百年的穿越,岁岁月月的足迹,树比人,见闻广得多,经的事更多。
  走完了后花园,又转回到了最前方的院落。见陈列室开着门,举步进去。里面介绍了祁静一大师的生平。
  祁静一大师是甘肃临夏人,大拱北门宦创始人。大拱北门宦是伊斯兰教嘎德忍耶教理在中国最主要的奠基者、传承者和发扬者,至今四百多年历史。祁静一自幼父母双亡,由祖母抚养。自小颖悟且好学。一位从伊斯兰国度来的大师华哲阿布董拉希从麦加城到中国来传教,一眼相中了祁静一,收为门徒,细传了道法。祁静一学道修道,遵其师命,到大西北和大西南大部分地区传道,弘扬教法,教众日增,信徒分布很广。
  在留坝紫柏山,祁静一修成了真身。后来,他与师父去山西传教,路过太原城,见城门上张贴清皇室(宗人府)悬赏求医的“诏谕金榜”上说康熙生了搭背恶疮,太医治不好,手足无措之下,招榜天下医士进宫,为皇上疗伤。祁静一和师父一商量,遂揭了榜。师徒进京,治好了康熙帝疾病。帝大悦,说:“你们二位是神技超华佗,世之能人。”行大赏,祁静一拒不收,说:“出家人要黄白物何用,但求赐匾以光寺院足矣。”帝为祁静一的淡泊品性感动,特题字“清修”二字镌匾相赠,以表祁静一清静素行的高尚美德。至今,此匾挂在巴巴寺中。祁静一待人,善且诚,广受美誉。他又博学多知,通儒道,懂回文、阿拉伯文、汉文,文笔优美,下笔成章。
  祁静一作为一代大师,留有遗训,读之,受益匪浅。他说:“……饶一着,添子孙之福寿;退一步,宽驹隙之易过;忍一言,免驷马之难追;息一怒,养身心之精神。善哉言乎,良可忆也!大凡非礼之加,唾面目自干者为贤;倘有横逆之来,存心忍耐者为贵。否泰皆有命,何必争长竞短;得丧总在天,不须说是论非。休掉三寸舌,只陷七尺躯。鹪鹩争巢于林,只栖一枝之细,所占无多;鼹鼠竞饮于河,不过满腹之水,所求有限。来来往往,终属幻境;行行走走,到底成空。独不见绿鬓未几,而白发早侵……开口神气散,所以因箴自警;舌动是非生,是故座右常铭。伏维鉴照,原宥是祷。”走出陈列室,仿如聆听了一堂大师讲课。祁静一大师的行迹作为,传教传法,仿佛透过百年时光,给人以明示和教诲。
  出了院落,又重新走了一圈,默默前行中,感受生命真谛,体悟纯正本心。出了寺,又重回热闹世间。一步之遥,几寸之间,完全的两个世界。再望众生,喧哗,纷闹,恍觉一梦……
  鹿龄寺是古寺,是名寺,是大拱北门宦三大圣地之一。
  大拱北门宦三大圣地分别是,四川阆中的巴巴寺,甘肃临夏的大拱北,西乡的鹿龄寺。
  责任编辑:魏建国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管理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中的作用。方法针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药师与医师联合制定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临床路径。通过调查路径化管理前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品种选择、用法用量、疗程、预防用药时机等,对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路径化管理后,我院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围手术期药物选择、用法用量、给药时机、疗程合理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缩短[(9.00±3.03)d v
目的应用质控图联合Westgard多规则法评估替考拉宁血药浓度监测的室内质量控制,提高治疗药物监测质量。方法回顾性统计2019年1-6月62组替考拉宁高、中、低浓度的随行质控品的实测浓度,分别绘制Levey-Jennings质控图和Z-分数质控图,采用Westgard多规则理论进行室内质量控制的评估。结果替考拉宁低、中、高室内质控的日内和日间RSD分别为1.92%~3.81%和2.84%~3.83%,回收率分别为105.42%~106.97%和102.98%~105.33%,符合生物样品检测的要求。绘制的
目的 分析以咽异物感为主诉疑诊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这类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就诊、主诉咽异物感、需要与GERD鉴别的46例患者的临床症状、食管pH阻抗监测、食管测压、胃镜检查等资料.根据症状分为3组:单一咽异物感症状组、伴有GERD食管症状组、伴有其他症状组;比较胃镜、pH阻抗监测、食管压力测定结果;比较阻抗正常与异常组食管测压参数的差异.结果 46例患者临床症状仅存在咽异物感11例,伴有轻度反酸烧心反流症状
目的 探讨社区老年人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多态性与慢性肾脏病(CKD)和慢性牙周炎(CP)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20年2月于德州市人民医院体检的德州市某社区汉族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13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98例单纯CKD患者作为CKD组,102例单纯CP患者作为CP组,96例CKD伴CP患者作为CKD伴CP组.比较4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收集受试者双侧颊黏膜脱落细胞,提取和纯化DNA,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测定VDR基因TaqⅠ、Bsm
目的探讨菟丝子对幼龄大鼠慢性腹泻中肠道炎症、肠道菌群及肠黏膜微观结构变化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model组)、菟丝子低剂量组(SC-L组)、菟丝子高剂量组(SC-H组)。记录各组大鼠体重变化、排便量和湿粪率。采用试剂盒检测各组大鼠血清D-木糖含量;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含量;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结肠组织病理变化;电镜观察各组大鼠肠黏膜微观结构变化;qRT-PCR检测各组大
滴落之势  三月显然太过沉重,无声跌落季节步步深入的黑暗之渊;四月或许太过仓促,蓄势垂覆多少猝不及防的无辜额头。时间是纵向的赋型与呈现,纷纷扬扬,经过我,经过世间万物,经过宇宙洪荒。被它纵深掩埋的人与事物,雪染空山,泥销云骨——这是时间积重难返的惯性表达,逝者自逝,来者自来,行云流水般层层递进,无力抗拒又无计可施。  一条个体生命的采采流水,细巧,蜿蜒,有限,在时空的坐标里真实显影一段抛物线的随意
期刊
眺 望  早春的清晨,空气清冷却新鲜。迎着朝阳走去,看似近在眼前,却总也无法亲近。  这灿烂无比的朝阳啊,似一个七彩的调色盘,以橘红紫绿晕染着山头,光芒四射,普照着大地。群山像刚从梦中苏醒,轮廓逐渐清晰,冰封一季的河流开始消融,河水在朝阳下泛着明亮耀眼的光,像婴儿的眼睛,纯净、清澈、欢快,好奇地奔向这璀璨的光明。  这四射的耀眼的光芒,这充满希望的挥洒温暖的光芒,在冉冉升起,渐渐强烈,渐渐走近这片
期刊
目的探讨肿瘤领域外泌体研究的现状、热点及前沿发展趋势。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WOS)核心数据库中2010年至2020年肿瘤相关外泌体的研究性文献,采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对发文量、研究机构、关键词等进行分析。结果筛选后共获得2556篇文献,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高频关键词主要有expression,microRNA,extracellular vesicle等。关键词聚类主要集中在5个方面,分别为breast cancer,biomarker,apoptosis,NK,migra
目的构建穿心莲内酯脂质聚合物纳米粒(AG-LPNs),探讨其对于脓毒血症大鼠肾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纳米沉淀法制备AG-LPNs,激光粒度仪检测粒径和电位值,透射电镜观察其表面形貌。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建立脓毒血症模型大鼠,设立模型组、穿心莲内酯(AG)组和AG-LPNs组,同时设立假手术组。AG组和AG-LPNs组给予AG量为50 mg/kg,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每12小时给药1次,连续灌胃给药3 d。生化仪测定血清Scr和BUN,以及尿液NGAL和KIM-1的含量;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
目的检测FXYD3在宫颈鳞癌患者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分别通过GEPIA数据库及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门户网站UALCAN分析FXYD3在正常宫颈组织及宫颈鳞癌组织样本中的表达情况,使用cBioPortal在线软件预测分析FXYD3共表达基因,并通过ImageGP在线软件进行信号通路富集分析;STRING网站进行FXYD3蛋白互作共表达分析。收集2015年9月至2018年1月郑州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65例宫颈鳞癌组织标本及50例因子宫肌瘤手术切除的正常宫颈组织标本,实时荧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