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社会存在是马克思首次提出和使用的概念,内含马克思哲学所实现的革命性变革。中国传统社会,优良的家风往往起着践行和培育儒家核心价值观的作用,包含德善立家、耕读传家、勤俭旺家、家国同构等主旋律与主基调。当代家风作为现代家庭文化的精粹,通过凝聚家庭合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关 键 词] 社会存在;家风变迁;建构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01-0006-02
马克思哲学是实践唯物主义,实践的观点是其首要的基本原则。马克思把实践作为核心范畴,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对人的社会存在进行合理的阐述,他用社会存在这一概念概括了人的个人生活与类生活本质统一的生活方式——社会生活,具体表现为“活动和享受,无论就其内容或其存在方式来说,都是社会的,是社会的活动和社会的享受”。所以,实践观是社会存在论的基础,同时,社会存在论是马克思实践观的延续和深化,他将传统哲学的实体思维方式变为关系思维方式。
一、社会存在是唯物主义社会历史观
“社会存在”是马克思首先提出和使用的概念,它最先正式出现在《共产党宣言》中,其概念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存在指的是人这种特殊存在物的特殊存在方式的具体展开,是社会中的人赖以生存、发展的直接现实。狭义社会存在的概念,是指人的社会生活的基本面是物质生活,核心内容是物质生产,具体化为各种社会关系,在这一复杂关系体中,生产关系乃是决定社会生活基本色彩的普照光。马克思认为“作为类意识,人确证自己现实的社会生活,并且只是在思维中复现自己的现实存在;反之,类存在则在类意识中确证自己,并且在自己的普遍性中作为思维着的存在物自为地存在着。”唯物主义观点认为,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精神生活的总和,两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匈牙利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哲学家和美学家卢卡奇也从存在着手,重新阐释马克思的思想体系,并从本体论上重新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思想,具有积极的理论贡献,他强调意识形态在日常生活本体论的不可轻视的重要作用;认为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让人们懂得:只有在日常生活领域内从意识形态上,自觉和积极地进行有效的反抗异化的斗争,以及生命的真正意义和文化的普遍价值。总之,社会存在是一个物质现象与精神现象的有机统一体,社会存在是比人的群体存在更高的一种人类组织化形态。人们在社会生活过程中,不仅进行着物质生产,还进行着精神生产。如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以及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等,共同构成人们丰富的社会生活。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社会是建立在一定物质生产活动基础上的人类共在、共处的组织体,社会在本质上来说是生产关系的总和。
二、中华优秀传统家风是一种社会存在
家庭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社会关系,并随着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家庭群体的生活对形成个体的社会性和思想观念等具有初始作用,人类的早期社会化过程就是主要靠风俗习惯道德信仰等来实现。繁衍的故土,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家风的观念及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古训言:蒙以养正、童以养性、少以养志、老以养德,讲的就是一生做人的准则,启蒙时期给予正确的教育,儿童时期培养良好的性格,青少年时期鼓励孩子形成远大的志向、成年后德行律己,就是跟随我们一生的规矩,而这种讲规矩的家风,我们也会一代代传承、发扬,这种教养已注入血脉,不会随着时光流逝而丢失。其实,我们每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性格特征、道德素养、为人处世等,无不烙上家风的印记。优良的家风与家教,是世代延续的纽带,是夯实社会道德大厦的根基。为此,在家风建构中,必须注重精神品质的提升及文化灵魂的铸成。一个家族或一种家族文化要传之久远,更必须从精神与文化上入手,经过日积月累,才有可能逐渐形成独有的家族性格。中华传统的家风建构的路径选择中,是由个人、家族到国家,形成“大家”的情怀。
中国古代主要是儒家核心价值观,其内容包括忠孝节义、礼义廉耻和仁义礼智信等,许多优良家风也把贯彻和践行这些核心价值观作为家风的重要内容。根据族群的生活环境,及文化传统不同,教人向善、积极进取、勤劳节俭等均为共同之处。诚信、友善、勤劳、节俭、谦让等价值观,是家庭内部个体与群体之间、家庭内部与外部社会之间必须建立的价值观。如《朱子家训》总论家庭关系准则:“父要严,子要孝,兄要友,弟要恭,夫妻要和,朋友要信。见老者敬之,见少者爱之。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颜氏家训》开篇曰:“吾家风教,其基本内容无外乎要家人清白做人,自立自重,忠君爱国,宽柔慈厚。”唐代诗人白居易有诗云:“有田不耕仓廪虚,有书不读子孙愚。仓廪虚兮岁月乏,子孙愚兮礼义疏。若惟不耕与不教,是乃父兄之过欤。”司马光《训俭示康》中有“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上述例子具有很好的代表性,這些价值观既具有一定的普适性,更具有很好的实践性。
三、当代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认为在劳动实践中不仅改造了外部世界,也改造着劳动者自身,人就社会实践和劳动,培养了如细心、认真、毅力等品质;有了这些品质,人就有了内在价值;人们通过人际关系,变成外在的公认价值、社会风尚、道德规范等。当代家风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家风传承的内容由生产方式所决定,在一定意义上,它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在文化上的反映,积淀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深沉的精神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凸显了国家、社会和公民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并已逐渐深入每一个家庭,成为每一个家庭和个人的价值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人民意愿,适应时代进步要求,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只有良好的家风,才会有良好的民风,而良好的社会风气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对于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一方面,优良家风传承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展示方式,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根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这种文化同根性,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家风传承中形成的价值观相接近,从而产生认知共振。另一方面,以家风作为载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落到实处。新时期,与传统美德相承接的新型家风,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入脑入心,有助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具体化和现实化。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立足之本,更是社会稳固的根基;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从上一代传承至下一代,一代代,默默无言,深深熏染;家风是一个家庭传承的文化积淀,是充满正气的响亮口号;家风就像一棵树,一棵枝叶如盖的百年大树,子子孙孙都在它的荫蔽之下。它或许是只字片语,或许是洋洋洒洒的若干条。在全社会都热议道德底线、倡导正能量的今天,我们有理由将它坚守与传承,纯净心灵,涵养风气。正如古语云:家风正,则后代正,则源头正,则国正。所以,家风的传承不仅仅代表一个家庭的延续,是良好的社会风气,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代代延续与发扬光大的奠基石之一。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3版.中央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2005.
[2]王彦青.马克思“社会存在”概念的真实含义[J].鄂州大学学报,2014(6).
[3]彭军.家风:立德树人永恒主题的研究与思考[J].学理论,2015(12).
[关 键 词] 社会存在;家风变迁;建构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01-0006-02
马克思哲学是实践唯物主义,实践的观点是其首要的基本原则。马克思把实践作为核心范畴,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对人的社会存在进行合理的阐述,他用社会存在这一概念概括了人的个人生活与类生活本质统一的生活方式——社会生活,具体表现为“活动和享受,无论就其内容或其存在方式来说,都是社会的,是社会的活动和社会的享受”。所以,实践观是社会存在论的基础,同时,社会存在论是马克思实践观的延续和深化,他将传统哲学的实体思维方式变为关系思维方式。
一、社会存在是唯物主义社会历史观
“社会存在”是马克思首先提出和使用的概念,它最先正式出现在《共产党宣言》中,其概念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存在指的是人这种特殊存在物的特殊存在方式的具体展开,是社会中的人赖以生存、发展的直接现实。狭义社会存在的概念,是指人的社会生活的基本面是物质生活,核心内容是物质生产,具体化为各种社会关系,在这一复杂关系体中,生产关系乃是决定社会生活基本色彩的普照光。马克思认为“作为类意识,人确证自己现实的社会生活,并且只是在思维中复现自己的现实存在;反之,类存在则在类意识中确证自己,并且在自己的普遍性中作为思维着的存在物自为地存在着。”唯物主义观点认为,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精神生活的总和,两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匈牙利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哲学家和美学家卢卡奇也从存在着手,重新阐释马克思的思想体系,并从本体论上重新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思想,具有积极的理论贡献,他强调意识形态在日常生活本体论的不可轻视的重要作用;认为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让人们懂得:只有在日常生活领域内从意识形态上,自觉和积极地进行有效的反抗异化的斗争,以及生命的真正意义和文化的普遍价值。总之,社会存在是一个物质现象与精神现象的有机统一体,社会存在是比人的群体存在更高的一种人类组织化形态。人们在社会生活过程中,不仅进行着物质生产,还进行着精神生产。如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以及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等,共同构成人们丰富的社会生活。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社会是建立在一定物质生产活动基础上的人类共在、共处的组织体,社会在本质上来说是生产关系的总和。
二、中华优秀传统家风是一种社会存在
家庭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社会关系,并随着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家庭群体的生活对形成个体的社会性和思想观念等具有初始作用,人类的早期社会化过程就是主要靠风俗习惯道德信仰等来实现。繁衍的故土,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家风的观念及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古训言:蒙以养正、童以养性、少以养志、老以养德,讲的就是一生做人的准则,启蒙时期给予正确的教育,儿童时期培养良好的性格,青少年时期鼓励孩子形成远大的志向、成年后德行律己,就是跟随我们一生的规矩,而这种讲规矩的家风,我们也会一代代传承、发扬,这种教养已注入血脉,不会随着时光流逝而丢失。其实,我们每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性格特征、道德素养、为人处世等,无不烙上家风的印记。优良的家风与家教,是世代延续的纽带,是夯实社会道德大厦的根基。为此,在家风建构中,必须注重精神品质的提升及文化灵魂的铸成。一个家族或一种家族文化要传之久远,更必须从精神与文化上入手,经过日积月累,才有可能逐渐形成独有的家族性格。中华传统的家风建构的路径选择中,是由个人、家族到国家,形成“大家”的情怀。
中国古代主要是儒家核心价值观,其内容包括忠孝节义、礼义廉耻和仁义礼智信等,许多优良家风也把贯彻和践行这些核心价值观作为家风的重要内容。根据族群的生活环境,及文化传统不同,教人向善、积极进取、勤劳节俭等均为共同之处。诚信、友善、勤劳、节俭、谦让等价值观,是家庭内部个体与群体之间、家庭内部与外部社会之间必须建立的价值观。如《朱子家训》总论家庭关系准则:“父要严,子要孝,兄要友,弟要恭,夫妻要和,朋友要信。见老者敬之,见少者爱之。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颜氏家训》开篇曰:“吾家风教,其基本内容无外乎要家人清白做人,自立自重,忠君爱国,宽柔慈厚。”唐代诗人白居易有诗云:“有田不耕仓廪虚,有书不读子孙愚。仓廪虚兮岁月乏,子孙愚兮礼义疏。若惟不耕与不教,是乃父兄之过欤。”司马光《训俭示康》中有“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上述例子具有很好的代表性,這些价值观既具有一定的普适性,更具有很好的实践性。
三、当代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认为在劳动实践中不仅改造了外部世界,也改造着劳动者自身,人就社会实践和劳动,培养了如细心、认真、毅力等品质;有了这些品质,人就有了内在价值;人们通过人际关系,变成外在的公认价值、社会风尚、道德规范等。当代家风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家风传承的内容由生产方式所决定,在一定意义上,它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在文化上的反映,积淀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深沉的精神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凸显了国家、社会和公民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并已逐渐深入每一个家庭,成为每一个家庭和个人的价值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人民意愿,适应时代进步要求,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只有良好的家风,才会有良好的民风,而良好的社会风气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对于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一方面,优良家风传承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展示方式,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根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这种文化同根性,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家风传承中形成的价值观相接近,从而产生认知共振。另一方面,以家风作为载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落到实处。新时期,与传统美德相承接的新型家风,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入脑入心,有助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具体化和现实化。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立足之本,更是社会稳固的根基;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从上一代传承至下一代,一代代,默默无言,深深熏染;家风是一个家庭传承的文化积淀,是充满正气的响亮口号;家风就像一棵树,一棵枝叶如盖的百年大树,子子孙孙都在它的荫蔽之下。它或许是只字片语,或许是洋洋洒洒的若干条。在全社会都热议道德底线、倡导正能量的今天,我们有理由将它坚守与传承,纯净心灵,涵养风气。正如古语云:家风正,则后代正,则源头正,则国正。所以,家风的传承不仅仅代表一个家庭的延续,是良好的社会风气,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代代延续与发扬光大的奠基石之一。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3版.中央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2005.
[2]王彦青.马克思“社会存在”概念的真实含义[J].鄂州大学学报,2014(6).
[3]彭军.家风:立德树人永恒主题的研究与思考[J].学理论,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