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毛相林:在绝壁上凿出“天路”
焦点人物
“为寻找出山的路,累坏了祖辈的脊梁。看一看外面的世界,是他们一生的梦想……”清脆的歌谣,感人的视频,将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当代愚公”毛相林带领村民绝壁凿“天路”的故事娓娓道来。
毛相林,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村主任。下庄村,位于大山深处,四面绝壁,坑底与壁顶相对高差达1200米,当时唯一的出村路是一条“108道拐”的古道。“上山鼻杵路,下山腿发怵,来回走一趟,眼花头又昏”,这首当地口口相传的歌谣,正是彼时下庄村人出山的真实写照。曾经,这个村子里397个人,150多人一辈子没出过村。1997年,毛相林带领不甘坐井观天的下庄村人,决心在悬崖上凿出一条出村的公路。
说干就干,他率领100多名下庄村人带着工具和干粮上山,用最原始的方式在悬崖峭壁上凿石修道———吊在几百米高的悬崖边钻炮眼,先炸出一小块立足之地,再用锄头、钢钎和大锤,把石头一块一块凿下来……2004年,在毛相林的带领下,下庄村人用了整整7年时间,终于在绝壁上凿出了一条长8公里的“天路”。连接外界的“天路”开通后,下庄村人吃上了旅游饭,建起了农家乐。
虽然下庄村的出山公路凿通了,但在当时,大多数下庄村人还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毛相林“趁热打铁”,探索培育出“三色”经济———他积极动员有富余劳动力的家庭外出打工,十年来先后有百余村民外出打工;他带领村民种植柑橘,挨家挨户地检查验收,手把手地教村民打窝种树;他还鼓励村民种植西瓜和南瓜。2015年,下庄村在全县率先实现了整村脱贫。
下庄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变化写在村民脸上,甜在村民心里,也映照着毛相林花白的头发,激发着他更深的思考。他以20年的执着坚守求证出自己的人生最大值———“成为群众身边的一名好干部”。
人物解读
1.我命由我不由天
“我命由我不由天!”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这句台词,在下庄村人的身上得到了生动的诠释。大山禁锢着下庄村人,但以毛相林为代表的下庄村人绝不认命。他们以愚公一样的勇气和决心,同命运叫板,向贫困宣战。由此,他们扼住了命运的咽喉,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者。
2.敢想敢干,不等不靠
与其消极等待别人的救助,不如积极自救。当代“愚公”毛相林,以“敢”字当头,“甘”字作底,“干”字冲锋,带领群众凿“天路”、战贫困,为脱贫攻坚一线的党员干部树起了一面旗帜。在脱贫攻坚中,党员干部必须着力解决群众最期盼、攻坚最紧迫、影响最深远的关键问题,敢想敢干,不等不靠。
3.苦干实干,精神铸魂
成绩都是干出来的,而内驱力更是行动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毛相林扎根乡村,带领村民不仅在悬崖绝壁上凿出摆脱贫困的“天路”,还积极发展特色产业,闯出了一条奔向小康的“致富路”。这就告诉了人们,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中,不仅需要道路、产业“塑形”,更需要激发老百姓的内生动力,用苦干实干的精神“铸魂”。
适用话题
内驱力、愚公精神、敢为人先、实干精神……
时评优选
打硬仗需要“硬锄头”
韩振周文冲
锄头,坚韧有力,凿石碎土之物。在重庆市巫山县下庄村村干部毛相林身上,也有这么一股子劲:不畏艰难,敢跟坚石斗硬;扎根群众,把自己深深嵌在泥土里。在脱贫攻坚收官战这个需要打硬仗、啃硬骨头的战场上,就需要毛相林这种“硬锄头”。
7年时间,6人牺牲,毛相林带领村民,硬是靠锄头、钢钎、锤子和摆脱世代贫困的决心,在陡峭崖壁之上,凿出了一条8公里长的公路,实现了几代下庄村人走出大山的梦想。
这是一种不畏艰难、敢与坚石硬碰硬的精神。“这辈人修不出路来,下辈人接着修,抠也要抠出一条路来”“就算我们这代人穷十年、苦十年,也要把路修下去,让下一辈人过上好日子”……毛相林不追求“吹糠见米”的短期政绩,而是以“愚公移山”般的决心和毅力,用实干苦干修出了一条让百姓摆脱贫穷闭塞的“天路”。
这是一种勇于探索、打开发展新空间的精神。不做井底之蛙,绝壁修路只是第一步,路通后,他又扛着锄头带头发展产业、打造景点、培育乡风。毛相林以昂扬的奋斗姿态,主动承担任务、应对挑战,不断试、不断闯,拓宽致富路子。
这是一种扎根群众、始终为群众着想的奉献精神。担任村干部的40多年里,毛相林不改农民本色,一心一意扎根基层一线。修路遇到危险,他第一个上;即便已经60多岁,他仍在为家乡振兴发光发热。正是因为他心里装着群众,才赢得了群众的广泛信赖和支持。
新的起点,挑战依然严峻,发展未有穷期。我们呼唤更多的“毛相林”,需要更多的“硬锄头”。(选自新华网)
黄诗燕:红心照亮脱贫路
焦点人物
2020年的冬天,似乎来得更晚一些。罗霄山下的湖南省炎陵县中村瑶族乡,黄桃树沐浴冬日暖阳,叶落枝虬。但这希望满满的场景,他们的县委书记黄诗燕却再也看不到了。一夜惊怜丝吐尽,三乡切盼燕归来。黄诗燕倾注一腔热血的奋斗足迹,深深刻在炎陵这片红色土地上,铭记在父老乡亲心里。
2011年,黄诗燕上任炎陵县委书记后就向全县人民公开承诺:“带领20万老区人民脱贫摘帽奔小康。”摆在他眼前的,是炎陵县顶着深度贫困县、经济薄弱县、产业滞后县等一堆“落后帽子”,全县贫困发生率达19.5%,农民人均年收入2970元,是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他不敢有丝毫懈怠,一头扎进贫困村蹲点调研、访贫问计。离县城最远的策源乡梨树洲村,是当时全市唯一的“无电村”。村干部诉苦:全村25户80余人,年人均纯收入仅1000余元。山路陡峭、溪水蜿蜒,黄诗燕走访时,一不留神脚底打滑掉入溪水中,全身湿透。上岸后,他从村民家借了一件不大合身的大红T恤换上,继续走访座谈。“再难也要让梨树洲村通上电!”望着一张张期盼的面孔,黄诗燕当即拍板,从电、路、水、通信入手,全面开發这片旅游处女地。梨树洲村变了,游客如潮,农户年收入至少四五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