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变动及影响因子研究

来源 :经济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nihao9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经验数据对广东省城乡居民消费现状进行分析后发现,最终消费支出对GDP贡献率偏低,居民消费增长率普遍低于GDP增长率;广东省农村居民消费的增长率明显要滞后于收入的增长率。影响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因子有两个:基本性消费因子和居住性消费因子;而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因子有三个:基本性消费因子、居住因子和衣着消费因子。从广东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的比较分析来看,传统的“衣、食、住、行”的消费格局已被打破,城镇居民的消费热点更转为以“交通通讯、休闲娱乐、改善居住条件”为主的享受型消费;而广东的农村居民则开始追求更高素质的消费,呈现出“生存资料消费比重逐渐下降,享受资料比重稳步上升”的特点。
  关键词:消费结构;影响因子;因子分析法;消费需求;消费增长率
  中图分类号:F1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1)01-0033-07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居民生活水平得到了质的改善。科技的发展使居民消费领域的界限被不断打破,各种新兴行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居民消费观念不断更新,居民消费需求不断增加,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也开始发生变化,而这种消费结构的变化会引致工业产业的结构变化。在目前中国政府倡导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下,研究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变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而广东省作为率先开放的沿海省份,收入增长和消费结构变化都具有典型代表性。
  一、相关文献梳理
  (一)影响居民消费的因素
  目前,国内对影响中国居民消费的因素的研究思路大多借鉴国外理论并结合国内数据进行经验研究,并取得了一些共识。孙国锋研究认为[1]:1993年后,持久收入和暂时收入对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全国居民持久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小于暂时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而城镇居民持久收入边际消费倾向大于农村居民的持久收入边际消费倾向,相反,暂时收入边际消费倾向小于农村居民暂时收入边际消费倾向。全国居民消费的持久收入弹性大于暂时收入弹性。城镇居民的持久收入和暂时收入的消费收入弹性都大于农村居民收入弹性。王靖(1998)根据中国20世纪90年代食品消费的特点,分析认为中国城市化与人口变化、居民收入增长、市场化和商品化及食品产业结构链内在的变化等社会经济因素对中国食品消费有影响[2]。余永定等(2000)则认为中国居民消费的影响因素主要是收入、前期储蓄以及“大事”的储蓄目标[3]。杭斌、申春兰(2004)运用状态空间模型实证检验了中国制度改革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对消费—收入关系的影响[4]。马蔚云(2005)研究认为收入是影响消费的最重要因素,但并非全部原因。除了收入,还有其他一些因素会影响消费行为,其中重要的有利率、价格水平和收入分配等[5]。田晖(2007)结合我国国情,从收入、利率、股价指数、消费倾向、人口结构和消费信贷六个方面,以统计学的岭回归法构建模型,分别对中国城市和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6]。结果表明,影响城市和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因素是不同的。当前收入、人口结构和消费倾向是影响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重要原因,而股价指数、利率和消费信贷则是影响城市居民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张旭梅等(2007)的研究结果表明[7]:消费者对未来生活的担忧程度,对寿险基本功能的认知程度,参加极限运动的频率和经济状况会影响到其寿险购买意向;经济状况和身体健康情况会影响到保费支付意向;购买意向对支付意向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二)地区的消费差异分析
  二元经济结构一直都是中国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城乡二元消费结构也是中国居民消费最重要的特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历史上就存在,建国以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长期实行城乡分割的发展战略,使得城乡居民间在许多方面形成了较大的差距。改革开放以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虽然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农业生产力,农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由于农业长期受自然因素的、社会因素的影响以及城市工业化、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城乡差距依然存在,从而使得城乡居民在消费水平、消费结构上都存在差异而且还有扩大之势[8](程华、雷鸣凤,2006)。
  目前,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已经成为中国扩大居民消费,提高消费倾向的重要制约因素。如住房制度的货币化改革对居民消费行为有直接的影响,居民消费行为的变化过程主要反映在消费结构上,而消费结构主要受居民收入水平和生产力水平的影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力水平相对稳定,而居民收入在不同阶层之间有较大差距,则消费结构差异明显。孙国锋的研究认为[1],地区间城镇居民拥有耐用品数量差距不断增大,消费品档次越高差距越大。东部和西部消费支出差距先增大后缩小,而西部城镇居民消费支出逐渐超过了中部。城镇居民内部消费差距增大,而农村居民内部消费差距是先增大后缩小。农村居民耐用消费品地区差距逐渐增大,并且东西差距大于东中差距,大于中西差距。从农村居民消费支出来看,东西、中西差距先增大后缩小,特别是中西差距明显缩小,而东中差距一直增大。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总的是先缩小后增大。易丹辉、孙凤(2000)分析了地区因素对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城市间居民在总消费支出和各项消费支出的差异很大[9]。李海涛文章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针对各省市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将31个省市划分为6类地区,并对各类地区消费结构的特点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10]。
  (三)消费结构变化研究
  消费结构是一定时期内,一定社会的人们的消费状况的重要标志,也是国民经济系统的重要部分。消费结构同社会的人口结构和消费需求构成相适应,使消费需求获得最大限度的满足,这是消费结构合理化的重要特征。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正从简单地满足生理需求转向同时满足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消费内容已经从物质消费品为主转向物质消费品和精神消费品并重[11](何问陶等,2007)。中国是典型的二元经济特征,城乡生产力水平存在明显差异,由此导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在消费上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和结构变动趋势[12](胡延平等,2009)。孙国锋研究认为,各类消费品的消费支出稳定增加,居民消费结构明显改善,消费结构变动速度逐渐加快。生活必需品的消费比重呈下降趋势,享受型和发展型消费品的消费比重呈增加趋势[1]。阎志强(2001)依据广州市1 400名城市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资料,考察了老年人消费结构的总体特征,分析了影响老年人消费结构的若干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13]。李俊英(2003)从扩展线性支出系统(ELES)入手,从静态的角度对新疆城镇居民消费结构进行实证分析[14]。于桂荣(2005)研究表明,收入差距是影响消费结构的重要因素,不同收入组的居民消费行为差异很大[15]。胡愈、王雄(2006)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湖南省1995—2005年期间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与收入水平的关系进行量化分析[16]。吴斌和孙建波(2004)用因子分析揭示了地区之间消费结构差异的影响因素,发现中国地区间消费结构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与家庭设备、娱乐教育文化服务二变量高度相关的因子上,与食品、衣着、医疗保健三指标高度相关的因子则次之。从共性估计值来看,食品支出比例的地区共性最大[17]。陈迅和袁海蔚(2008)研究认为,在中国生活能源同样属于生活必需品,而且实际消费支出因素在影响生活能源需求的因素中处于支配地位,因而中国居民生活能源消费强度将会持续提高[18]。城市化的进程和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动对生活能源消费影响较小。刘灵芝(2006)以湖北省为例,研究发现湖北省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在波动中不断提高,由于城乡分隔,湖北省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一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19],在1998年以后,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彭振江(2006)研究结果表明[20],中国农村居民近年来收入和消费支出增长较快,但消费仍处于生存型消费阶段,以物质消费为主,精神文化消费偏低;生活水平处于温饱向小康的过渡阶段,贫富差距有扩大趋势。
  二、广东省城乡居民消费现状
  (一)最终消费支出对GDP贡献率偏低
  1983年,广东省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近三十年的最大值(124.4%);而在1988年消费支出的贡献率则降至历年来的最低值-2.8%(见图1)。从历年贡献率的波动幅度来看,1979—1990年这改革开放的头十年间,广东省城乡居民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的波动性较大,呈现出大起大落的局面。这说明了在率先实行经济开放政策的广东省,经济的飞速发展对居民消费行为产生了深刻影响。而进入21世纪,广东省居民的消费支出的贡献率呈现出“波动幅度减少、量值偏低”的特点,二十年来居民消费贡献率平均约为47.7%。这反映了广东省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不足,消费尚不能充分发挥拉动经济的作用。
  (二)居民消费增长率普遍低于GDP增长率
  由图2可知,无论从趋势和波动范围来看,广东省GDP增长率曲线与城乡居民消费增长率曲线都十分相似。从总体增长率来说,广东省GDP增长率明显高于城乡居民消费增长率。而就城乡居民之间消费增长率比较而言,在刚开始的几年,两者区别并不大,但1989年后,城乡居民消费增长率的差距开始拉大,1991年达到20%的差距,1994年后,由于广东省GDP基数较大,增长适度放缓,广东省近十年的消费转型也逐渐被居民所消化,城乡居民的消费增长率呈现出彼此交错的现象,但仍滞后于GDP增长。
  (三)消费增长率低于收入增长率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有力推行,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特区和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分配政策虽然很大程度上激发了人们的劳动积极性,但也使得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呈现逐年扩大的趋势(见图3、图4)。
  通过比较图3和图4,我们发现:(1)广东省城镇居民消费增长率与收入增长率比较相近,但居民消费的增长率仍略低于收入的增长率。而且,在1995年前,两者的波动性都很大,特别是城镇居民的消费增长率。由于受亚洲金融风暴影响,当时广东经济受到一定打击,居民的收入增长率也从17%跌至个位数,居民的消费需求大大减少。经过两年调整期,广东省城镇居民的收入才重新缓慢上升。这也说明了居民消费对经济波动的敏感程度要高于其收入对经济的敏感度。(2)广东省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率与收入增长率相关性比较大,且消费的增长率明显要滞后于收入的增长率。农村居民长期形成的消费习惯和守旧的消费观念无时无刻地影响着其消费行为。由于与广东省的城镇居民相比,农村居民的收入和消费能力远低于城镇居民。未来的不确定性以及生活水平的低下,也使农村居民不敢大胆消费。广东省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明显受前期的收入拉动,而非受本期收入影响。
  三、广东省居民消费结构转变的影响因素分析
  因子分析法是一种寻找隐藏在可测变量中,不能或不易直接观测到,但却影响或者支配可测变量的潜在因子,并估计潜在因子对可测变量的影响程度及潜在因子之间的关联性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其作用是分析可观测到的原始变量,找出数目相对较少的,对原始变量有潜在支配作用的因子,以便达到合理地解释存在于原始变量间的相关性和降低变量维数的目的。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就是要试图找出影响广东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转变的潜在因素。
  (一)影响广东省城镇居民消费转变的潜在因素分析
  从表1中可知,在城镇居民各项消费项目中存在着很多Sig<0.05的值,这说明了原始的各消费项目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所以其具有进行因子分析的必要性。而在因子分析的过程中,所有变量的共同度都超过85%,说明所提取的因子已经包含了原始变量的大部分信息,因子提取效果理想。
  主成分的统计信息(见表2),包括初始特征值由大到小的次序排列,各主成分的贡献率及累积贡献率:第一主成分的初始特征值为5.294,它解释了总变异的66.17%;第二主成分的初始特征值为1.94,它解释了总变异的24.255%。前两个初始特征值均大于1,累积贡献率为90.425%。
  由表3可得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因子模型为:
  X食品=0.941F1-0.275F2X衣着=0.286F1-0.931F2X家庭设备用品=0.934F1+0.12F2X医疗保健=-0.925F1+0.024F2X交通和通讯=-0.935F1+0.019F2X娱乐教育文化=0.902F1-0.193F2X居住=0.367F1+0.883F2X杂项=0.845F1+0.478F2(1)
  各因子的载荷矩阵反映的是因子对原始变量的关系及解释能力。其中,由表3可知:
  F1在食品、衣着、医疗保健、交通和通讯、娱乐教育文化、杂项商品和服务六方面有较大载荷,该因子综合反映了这六项消费的结构变动。因为F1涉及了城镇居民的“衣、吃、住、行”各个基本消费项目,是构成城镇居民消费的基本要素,因此定义F1为基本消费因子。而在F1的载荷系数中表明广东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中变动最大的是食品消费(从1995年的48%降至2008年的37.8%,降幅达10.2个百分点),这也同时说明了虽然食品作为日常基本的消费资料,但广东省城镇居民在食品方面的消费已从量向质转变。
  F2在居住和家庭设备用品上有较大载荷,主要反映了这两方面的变动。在广东省,特别是沿海经济发达城市,近年房价不断飚涨,已产生较为严重的房地产泡沫。因此,对于大多的广东省城镇居民来说,购房消费的负担尤其沉重。但由于目前大部分城镇居民的居住需求还是属于刚性,市场的观望情绪仍然十分浓厚。因此,近年广东省城镇居民的居住消费结构趋于下降。而家庭设备用品是属于耐用性消费品,短期内消费结构变动并不会太大,而且耐用性消费品的支出也与居民的居住条件密切相关,因此将F2定义为居住性消费因子。
  (二)影响广东省农村居民消费转变的潜在因素分析
  由于农村居民的因子分析法计算过程与城镇居民的一致,在此详细计算过程从略。在农村居民的因子分析的过程中,所有变量的共同度都超过87%,因子提取效果理想。而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89.337%。
  由表4可得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因子模型为:
  X食品=0.907F1-0.14F2+0.178F3X衣着=0.244F1-0.024F2+0.962F3X家庭设备用品=0.948F1+0.182F2+0.167F3X医疗保健=-0.786F1-0.256F2-0.193F3X交通和通讯=-0.96F1-0.081F2-0.196F3X娱乐教育文化=0.601F1+0.721F2+0.161F3X居住=-0.179F1-0.896F2-0.178F3X杂项=-0.479F1+0.662F2-0.272F3(2)
  其中,由表4可知:
  F1在食品、家庭设备用品、医疗保健、交通和通讯、娱乐教育文化五个方面有较大载荷,表明F1综合反映了这五个方面的变动。它主要涉及了广东农村居民的吃、行两方面,反映农村居民基本的消费构成要素,因此定义F1为基本消费因子。另外,由F1载荷系数的绝对值大小表明广东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最大的是交通和通讯的消费比重(从1995年的3.64%上升到2006年的11.41%),其次分别为食品、家庭设备用品、医疗保健、娱乐教育文化。农村居民在这几方面的消费转变,一方面是源于农村生活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是医疗和教育体制改革的结果。
  F2则在居住和杂项商品和服务上有较大载荷,这主要反映了广东省农村居民在居住方面的消费变化。由于广东省农村居民利用自有用地筹建私宅的意愿十分强烈,而且所占的消费比重也很大,有别于其他消费支出,因此将F2定义为居住因子。
  F3只在衣着方面有较大载荷,由于衣着对于现时的广东省农村居民来说仍然是比较奢侈的消费,他们在衣着消费方面并不会提出太高的要求。因此,其消费支出的变化与其他消费支出会有比较明显的区别。在这里,将F3定义为衣着消费因子。
  四、广东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变动比较分析
  (一)食品消费比较
  从图5中的比较可知:广东省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对于食品的消费支出比例相差很大。虽然,城乡居民的食品比例均以不同的边际速度下降,但总的来说,农村居民的食品消费的支出比例还是保持在50%左右。这是因为一旦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有所增加,他们就会首先考虑要满足其最基本的物质需求。但同时说明了广东省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还是处于较为低级的阶段。但近年,农村居民也开始注重调整和改善饮食结构,主食的消费数量下降,消费质量有所提高,饮食也逐渐朝保健营养、科学膳食方向发展。而对于广东省城镇居民来说,随着其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各种优质农副食品消费量逐步增加,他们则会更注重食品的消费质量和消费安全,从而调整食品消费结构和膳食结构,追求食品的营养性、均衡性和多样性。其中,保健、环保的绿色食品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二)广东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转变
  1. 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动(见图6)
  (1)交通和通讯。在7项消费构成中,交通和通讯的增长幅度是最大的(2007年的最大值达到了20.7%),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从趋势上看,城镇居民在这方面的消费需求将会持续旺盛。这是因为随着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的提高、交通工具的升级换代、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休闲时间的增加,给人们的出行提供了方便和创造了条件,极大地刺激了居民交通和通讯的消费需求,使城镇居民在这方面的消费保持较高的增长水平。交通和通讯已成为广东省近年来新的消费热点,并更大地强化了人们的时间观念和信息观念,逐渐改变着城镇居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2)娱乐教育文化。在1995—2000年广东省城镇居民在这方面的消费一直保持在11%左右,接下来的几年还一度上升至15.4%,但到了2007年和2008年由于金融风暴的影响,跌回到12.5%。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进一步加大,广东省城镇居民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意识不断加强,近年来人们开始加大知识投资和技能投资。另一方面,随着城镇物质生活的进一步改善,居民开始对生活质量有了新的要求,日常娱乐及服务支出也得到了较大的增长。而黄金周的实施,广东省旅游热潮更是一浪接一浪,有力地推动了广东省旅游业的健康发展,使城镇居民用于旅游的花费大幅增长。
  (3)居住。随着广东省住房改革的全面推进,在1995—2001年期间,人们用于日常居住消费支出增加,住房配套设施、使用面积和住宅式样均发生了质的飞跃。广东省城镇居民家庭居住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改善。但近几年,由于房价的不合理飙升,居民的观望情绪开始产生,消费比例逐年下降,更跌至1995年的水平。
  (4)医疗保健。对于一个社会保障体制完善的社会,医疗保健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虽然1995-2008年期间,广东省城镇居民对于医疗保健的消费比重有所上升,但上升幅度仍然很小,只有2.1%。医疗制度的进一步改革迫在眉睫,这就导致了人们用于医疗的支出增加。再加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居民对身体的保健更加重视,致使各类健身器材、医疗保健器具和保健品等消费成倍增长。
  (5)衣着。广东省城镇居民对衣着消费的满足程度不再局限于基本需求,而是更加讲究衣着穿戴的款式、质地和品牌,更加追求衣着的品牌化、时装化、个性化。虽然在各项消费中,其比重的变化并不大,大致保持在5.7%左右。但种种迹象表明,广东省城镇居民衣着消费支出在绝对数不断上升的同时,实质上其衣着消费改变的主要表现在质量上与品牌上。
  (6)家庭设备用品。城镇居民在这方面的消费呈现支出总量上保持平稳,比重上呈现下降趋势(至2008年降为6.1%)。广东省城镇居民的家庭设备用品支出主要以更新换代为主,各年份基本上保持平稳发展,中低档的家庭消费品对广东省的城镇居民而言已基本达到饱和状态。但是在对设备用品的时代性和品位性上,城镇居民开始提出更高的要求。
  2. 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见图7)
  (1)居住。广东省农村居民的居住消费比重是除了食品消费外最大的,而且在1995—2005年间,波动性很大,到了2005年后期更呈现直线上升的态势。这说明,由于农村居民的购房能力低,一般他们都利用自有用地筹建私宅。住房的修建支出、水电费和生活材料支出等占总支出比重很大。另外,大部分的农村居民对耐用消费品的消费仍处于较低级的阶段,生活材料更依赖于原始的能源消耗。
  (2)娱乐教育文化。图7反映了农村居民的教育支出比重是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而下降的,并降到2008年的最低点(5.6%)。这是由于广东省农村居民对娱乐教育文化的支出只能满足其基本的教育消费,而对休闲娱乐和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则不高。但是教育费用所占比重的下降也反映了他们对于教育需求尚未被有效激发。
  (3)交通和通讯。农村居民在这方面的消费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而且上升的幅度不少,达到6.29%。这是由于就业问题或改善生活环境等各种原因,农村居民逐渐向广东省的发达城市迁移,使其在交通通讯方面的支出要远超出其他的生活需求。
  (4)衣着。农村居民在这方面的消费比重表现得十分稳定,一直保持着3.85%左右的水平。这是由于农村居民对于衣着的需求比较刚性,消费欲望和要求都不同,还是停留于满足基本需求的阶段。而且农村居民对于衣着的消费观念也都制约了其消费比重的有效增加。
  (5)家庭设备用品。这一消费比重表现出缓慢下降的迹象。收入水平较低的农村居民目前在家庭设备用品上的消费水平就主要停留在日常用品上,而收入较高的农村居民则对该项消费的需求则主要表现在对耐用消费品的需求上,他们对较高档次的耐用消费品有更大的需求。
  (6)医疗保健。医疗保健对于本来医疗环境并不好的农村来说,已经是十分重要。但从图7的医疗保健消费比重曲线可知,这一本应占重要地位的比重很低。这说明了广东省的农村居民对于医疗保健的重要性认识还远远不够。虽然,医疗保健的消费比重是保持增长的,但增长速度相对其他消费项目来说表现得十分缓慢,农村居民的保健意识还有待加强。
  五、结论和启示
  本文通过数据论证分析了广东省城乡居民消费现状,发现最终消费支出对GDP贡献率偏低,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广东省居民的消费支出的贡献率呈现出“波动幅度减少、量值偏低”的特点。居民消费增长率普遍低于GDP增长率;广东省农村居民消费的增长率明显要滞后于收入的增长率。
  文章还对广东省居民消费结构转变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影响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因子有两个:基本性消费因子和居住性消费因子;而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因子有三个:基本性消费因子、居住因子和衣着消费因子。从广东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的比较分析来看,广东省居民的消费需求已随着经济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已基本得到满足。传统的“衣、食、住、行”的消费格局已被打破,城镇居民的消费热点更转为以“交通通讯、休闲娱乐、改善居住条件”为主的享受型消费;而广东省的农村居民则开始追求更高素质的消费,呈现出“生存资料消费比重逐渐下降,享受资料比重稳步上升”的特点。
  
  参考文献:
  [1]孙国锋.中国居民消费行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2]王靖.我国食品消费的特点影响因素和对策分析[J].中国软科学,1998,(6).
  [3]余永定,李军.中国居民消费函数的理论与验证[J].中国社会科学,2000,(1).
  [4]杭斌,申春兰.经济转型期中国城镇居民消费与收入的长期均衡关系——状态空间模型及变协整分析[J].统计研究,2004,(2).
  [5]马蔚云.俄罗斯居民收入差距对食品消费结构的影响[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5,(3).
  [6]田晖.基于岭回归法的居民消费行为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消费经济,2007,(3).
  [7]张旭梅,张映秀,但斌.消费者寿险购买行为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消费经济,2007,(4).
  [8]程华,雷鸣凤.城乡居民消费差异及其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J].统计与决策,2006,(17).
  [9]易丹辉,孙凤.地区差异对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分析[J].预测,2000,(1).
  [10]李海涛.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地区差异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3,(6).
  [11]何问陶,王成进.从“储蓄约束”到“消费约束”——虚拟经济下的宏观投资决定[J].财贸研究,2007,(2).
  [12]胡延平,刘志发.扩大内需视野的我国居民消费特征[J].改革,2009,(3).
  [13]阎志强.广州市老年人的消费结构研究[J].南方人口,2001,(4).
  [14]李俊英.新疆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实证分析[J].新疆社会科学,2003,(2).
  [15]于桂荣.收入差距对辽宁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J].统计与决策,2005,(12).
  [16]胡愈,王雄.湖南农民收入与消费结构的灰色关联分析及趋势预测[J].消费经济,2006,(6).
  [17]吴斌,孙建波.地区间城镇居民消费同构程度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4,(5).
  [18]陈迅,袁海蔚.中国生活能源消费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消费经济,2008,(5).
  [19]刘灵芝.湖北城乡居民消费的比较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6.
  [20]彭振江.基于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消费结构分析[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06,(1).
  责任编辑:王岩云
  责任校对:秦学诗
  
  Research on Consumption Structure Change and of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Duan Junshan1, Chen Suiying2
  (1. School of Finance, Guangdong Business College, Guangzhou 510320, China;
  2. Economics School, Jina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32, China)
  Abstract: After analyzing consumption situ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in Guangdong province through empirical data of, and found the contribution rate of final consumption expenditure to GDP is low, growth rate of the residents' consumption contribution is generally lower than GDP growth rate, the growth rate of Guangdong rural residents' consumption lags significantly behind income growth rate. Factors affecting urban residents' consumption structure change have two, that are the fundamental consumption factors and residence consumption factors;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rural residents' consumption structure change are three, that are the fundamental consumption factor, live factor and clothing consumption factors. From comparative analysis on consumption structure change of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in guangdong province, the traditionalconsumption pattern of "food, clothing, shelter and transportation" has been broken, urban residents' consumption hotspot turns to the enjoyment consumption of "traffic communication, recreation and improving their living conditions"; and rural residents in Guangdong would start pursue higher quality of consumption, presenting characteristics of "survival material consumption ratio gradually declined, enjoyment material proportion steadily rising".
  Key words: consumption structure; impact factor; factor analysis method; consumption demand; consumption growth ratio
其他文献
摘要: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是老工业基地实现转型和振兴的重要战略。借鉴英国威尔士、伯明翰和格拉斯哥三个地区的产业集群发展政策,中国老工业基地振兴也应以推动新兴产业集群与传统产业集群共同发展为方向。  关键词:老工业基地;产业集群;集群政策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9)03—0058—05    一、引言    英国是一个工业化起步很早的国家,很多传
期刊
摘要:2008年9月,为促进节能减排,我国对汽车消费税再次进行调整,然而仅靠消费税调整所发挥的作用比较有限。要解决汽车节能减排问题,应从调整消费税、开征燃油税和加强公共交通等多方面采取措施。  关键词:汽车消费税;汽车消费;节能减排;税收对策  中图分类号:F4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9)03—0079—04    一、汽车消费税调整的影响分析    (一)汽车消
期刊
摘要:增值税扩围改革对服务业行业流转税负担的影响同时包含“税率提高的增税效应”与“进项抵扣的减税效应”。利用投入产出表数据分析并测算增值税扩围改革影响各服务业行业流转税负变动的净效应,结果发现:不同服务业行业的税负变化情况差异较大,商务服务业等大多数行业的税负将减轻,但租赁业等部分行业的税负会加重,税改后的增值税税率水平选择与中间投入比率是影响服务业行业税负变动的主要因素。为了优化服务业发展的税收
期刊
摘要:《企业国有资产法》的出台填补了我国国有资产运营与管理的立法空白,并对其今后的实施产生深远影响。该法的颁布对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规范出资人法律地位、国有企业经营与管理、国有资产转让、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等方面都具有积极作用。但该法在立法范围、国资委监管职能、高管薪酬等方面还有待补充完善。  关键词:企业国有资产法;国有资产;运营与管理  中图分类号:F1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
期刊
摘要: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非正规金融对于中小企业融资具有重要的作用。在非正规金融的私人契约治理机制中,社会资本构成了经济交易中的重要资源。由于社会资本的存在,非正规金融在一定程度上是中小企业“自主自愿”选择的结果。社会资本的动态变化推动非正规金融的“关系型融资”向契约型融资转变的同时,应该辩证地看待社会资本对非正规金融的影响。  关键词:中小企业;非正规金融;社会资本;信任网络  中图分类号:F8
期刊
摘要:打破冀北地区生态恶化与经济贫困的恶性循环,是京津冀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它要求相关行政区域在产业政策、生态治理上加强合作,在区域一体化的基础上发展生态经济。路径在于:通过水权交易和生态补偿,实现生态治理成本的共担;通过项目合作,构建生态型产业体系。基于区域一体化的生态经济发展还要求政府治理形态的嬗变,即从行政区经济和行政区行政转向区域公共治理。  关键词:生态经济;区域一体化;京津冀北;贫困
期刊
摘要:近两年的金融市场动荡显示了会计信息的不确定性,公允价值会计(FVA)方法被引入到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是金融机构首选的核算框架。FVA方法的缺陷可能会带来波动性和顺周期性,因此需要一些改进。资本缓冲、前瞻性的拨备和更完善的信息披露有助于减轻FVA方法的顺周期性。会计估值方法、审慎监管措施和风险管理之间需要相互协调,并根据各方要求作出调整。  关键词:公允价值;历史成本;顺周期性;波动性  中图
期刊
摘要: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诸多问题,融资难、担保难仍然制约着企业的发展;管理模式僵化,观念陈旧,账目不清、信息失真、财务管理混乱等更是阻碍企业壮大的桎梏。因此,中小企业必须转变观念,建立有效可行的财务管理体系,优化财务结构,努力降低财务风险。  关键词: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失真;分散风险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9)03—0092—
期刊
摘要:运用非对称GARCH模型对后危机时代的日本、中国、印度和韩国的股票指数收益率波动性及亚洲各国股票市场的风险进行比较可发现:亚洲地区股票指数收益率的波动呈现出聚集性和持续性,股票市场存在着冲击的非对称性;后危机时代,日本和韩国股市收益与风险不相匹配,反映出发达国家股票市场的波动性显著大于发展中国家,同时,中国股票市场的抗风险能力正在逐步加强,股票市场的信息冲击也趋于平缓。  关键词:后危机时代
期刊
摘要:FDI的就业效应按其作用内容可分为就业数量效应、就业质量效应。利用以科布·道格拉斯函数为基础的FDI就业效应的计量模型,通过对中国的相关数据的实证分析,可以得出FDI流量对中国就业的数量和质量都产生了较明显的正面作用,且对东部地区的就业效应要大于中、西部地区,FDI存量则对中国就业的数量和质量产生间接的负面效应,而对东、中西部就业数量的总体就业效应为正,就业质量的总体效应为负。因此,应改善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