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档案
北京林业大学于1952年建校,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02年的京师大学堂农业科林学目。目前学校已从单科性的林业院校发展成为以林学、生物学、林业工程学为特色,农、理、工、管、经、文、法、哲相结合的多科性全国重点大学。
招办电话:010-62338216
王牌专业: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园林学、风景园林学
帝都名校林立,北京林业大学附近,南有北语矿大,西有北大清华。如若说大学都可比喻作诗,北大清华定当是李白杜甫等大师手下的豪笔,而北林,则是王维手中那一抹清淡自然的惬意。
春绿·新叶——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在新生进校第一事便是军训的大环境下,北林却把新生军训安排在了大一下学期的初春。没有毒辣的太阳,大兴军训基地的紫荆开得灿烂,大家像是比赛似的,在阳光下站得笔直。训练间隙休息时,大家坐在操场上拉歌的声音传得很远,天气晴好,杨絮飘飞,在这样的氛围下,即使是艰苦的军训也成了一件幸福的事情。
本是一样的阳光,一样的晴空,可大家回忆起检阅那天,都感到很特别——北京的初春,清晨和傍晚依旧寒意料峭,凌晨时分,大家不得不离开温暖的被窝披着军大衣守夜;微雨打靶,枪声一声响过一声……这些都是北林给我们的最特殊的军训体验,而经历过这些,军人的坚毅和坚持必然会永存于我们的心间。
离开大兴军训基地的前一天晚上,抬头便看见北方晴朗的夜空中群星璀璨。旁边有天文社的同学用指星笔讲解春日的星空,激光仿佛直达另一颗行星,指引着我们的未来。诗意如北林,学生时代最后一次军训虽然并不轻松,但在我脑海中留下的,全是美好的回忆。
夏绯·繁花——
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燃
夏日里的北林校园是最令人惬意的,几乎每一条路都有绿树遮阴,踏着地上的光斑点点,去上课的路都变成了享受。不过,园林院的同学们大概没时间想到这些,学园林的,以后不仅可能会成为一个设计师,还可能会成为一个工程师,所以测量和绘图自然是重中之重。
测量实习中的他们每天早出晚归,轮流吃饭。风大时怕仪器摔了,有人经过怕仪器动了,谨慎小心只为了得出最准确的测量数据。而园林院又是女生居多,所以大家戏称,如果路上见着那些神情淡定,肩负重物还脸不红气不喘走得飞快的姑娘,一定是把女生当男生使的园林院出来的。
园林院的女生,扛得起仪器撒得了娇。由于测量仪器对中整平后就不能移动,所以每当老师驾车路过时,总会在被仪器占了一小半的路上进退两难。这时候一定要派个女生来看仪器,楚楚可怜地护着仪器,和老师商量着怎么才能小心的过车又不令仪器挪动。
有次无意中听一老师笑言道,园林院的测量实习着实让她的车技进步飞快。我不由得会心一笑,心下无比温暖。因为在北林,大家都是宽容的。虽然测量实习的确是给驾车的老师带来了不便,但是老师们都微笑着表示理解,尽量予学生方便。
蓝天白云,夏蝉声声如雨,心中却见繁花似锦。
秋金·银杏——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孔子于银杏下讲学,故称传师授学的地方为杏坛。
帝都的秋,是一年中最好的时节,阳光暖而不热,微风轻且不凉。而北林夹道而植的银杏,翠绿的叶一层一层地变作金黄,在蓝得透彻的天空下翩飞似蝶。这时的我,才恍然发现自己匆匆的脚步已然错过了许多风景。
早晨,银杏树下的校车旁围满了学生,是一年一度的鹫峰生态学植物学的校外实习。在北林读书,仅仅在学校学习理论是不够的,我们每学期都有校外实习,认植物、制标本、做实验……听起来挺辛苦,但实习的同学们还没回来,就有新段子传出:话说老师带着同学们实习时,为鼓励学生走快点,于是说,两百米后有个亭子,我们到了就在那休息。同学们霎时有了干劲,爬了好一会仍只见树林不见亭子,才猛然发觉老师说的不是距离,是海拔……
都说学园林苦,是的,的确不轻松,可是学习事业生活,只要你真正用心去对待,又有哪一样会是轻松的?北林每年都会在银杏树下,送走一批批学子,同时每年也都在迎接新生。每次走到银杏下,心境定然都是不同的,但又说不清楚是什么不同。后来我才明白,不同的只是当时的想法,不变的则是,无论在何时,我都是一个北林人。
爱因斯坦曾引用过一句话:“如果人们已经忘记了他们在学校里所学的一切,那么所留下的就是教育。”所以银杏一直是我心中那棵银杏,那是母校北林留给我的魂灵,支持着我在往后的人生中无畏的走下去。
冬白·雪落——
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
北国雪落时,恰逢我寒假归家期间,本以为已看不见雪景,不曾想返校早了几日,又遇上下雪。安静的清晨,我踏着雪来到大林学家梁希的雕塑前,积雪恰似给他做了一顶洁白的帽子,却仍掩不住梁希严肃认真的眉目。雪落得再厚,也掩不住北林曲折的历史,更掩不住那些在历史中熠熠发光的人们。除卻那些大师级的设计师们,仍在校任教的老师也传承着北林的精神。
北林园林院,是全国园林专业的翘楚,初入校时,有幸得李雄院长教授专业概论,他上课从不点名,却也没有一个人愿意缺课,李院长言语犀利却又不失风趣,抽象的概念在他的讲述下变得无比的生动。
课上,他戏称道,北林学生和其他名校学生的区别就是,虽然我们画圆不如他们画得圆,但是我们知道每个圆代表的是什么树,而且我们不仅能写出这些树的中文名,还能写出拉丁文名。大家鼓掌大笑,李院长捎带说了个Ginkgo biloba,见大家一脸迷茫,才道,银杏树要这么说才有水平嘛。原来这是银杏的拉丁名。
在他的带领下,我们初步了解了自己的专业。手绘基础和设计基础的老师接手后,又让我们深入“图海”废寝忘食,每个人都一丝不苟,每个人都向着心中最初的构想努力前进。接着我们学习测量建筑结构,设计由感性转为理性,而后重归园林设计和建筑设计,把感性和理性相结合,呈现在图纸上……许多学姐学长曾在毕业时感慨,大学四年一念间。的确,再回头时,初入北林的情景历历在目,仿若昨昔。
我相信在展示案例时,大家感叹的同时,心里也有着同一个信念——以后我们也要成为这样的设计师,像我们的师长这样的设计师。
不仅是李院长,教导我们的每一位老师都给我们树起了一个方向标,让我们有所追求,追求以后也能像他们那样,还要再把北林这样的精神一代一代传扬下去。
北京林业大学于1952年建校,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02年的京师大学堂农业科林学目。目前学校已从单科性的林业院校发展成为以林学、生物学、林业工程学为特色,农、理、工、管、经、文、法、哲相结合的多科性全国重点大学。
招办电话:010-62338216
王牌专业: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园林学、风景园林学
帝都名校林立,北京林业大学附近,南有北语矿大,西有北大清华。如若说大学都可比喻作诗,北大清华定当是李白杜甫等大师手下的豪笔,而北林,则是王维手中那一抹清淡自然的惬意。
春绿·新叶——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在新生进校第一事便是军训的大环境下,北林却把新生军训安排在了大一下学期的初春。没有毒辣的太阳,大兴军训基地的紫荆开得灿烂,大家像是比赛似的,在阳光下站得笔直。训练间隙休息时,大家坐在操场上拉歌的声音传得很远,天气晴好,杨絮飘飞,在这样的氛围下,即使是艰苦的军训也成了一件幸福的事情。
本是一样的阳光,一样的晴空,可大家回忆起检阅那天,都感到很特别——北京的初春,清晨和傍晚依旧寒意料峭,凌晨时分,大家不得不离开温暖的被窝披着军大衣守夜;微雨打靶,枪声一声响过一声……这些都是北林给我们的最特殊的军训体验,而经历过这些,军人的坚毅和坚持必然会永存于我们的心间。
离开大兴军训基地的前一天晚上,抬头便看见北方晴朗的夜空中群星璀璨。旁边有天文社的同学用指星笔讲解春日的星空,激光仿佛直达另一颗行星,指引着我们的未来。诗意如北林,学生时代最后一次军训虽然并不轻松,但在我脑海中留下的,全是美好的回忆。
夏绯·繁花——
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燃
夏日里的北林校园是最令人惬意的,几乎每一条路都有绿树遮阴,踏着地上的光斑点点,去上课的路都变成了享受。不过,园林院的同学们大概没时间想到这些,学园林的,以后不仅可能会成为一个设计师,还可能会成为一个工程师,所以测量和绘图自然是重中之重。
测量实习中的他们每天早出晚归,轮流吃饭。风大时怕仪器摔了,有人经过怕仪器动了,谨慎小心只为了得出最准确的测量数据。而园林院又是女生居多,所以大家戏称,如果路上见着那些神情淡定,肩负重物还脸不红气不喘走得飞快的姑娘,一定是把女生当男生使的园林院出来的。
园林院的女生,扛得起仪器撒得了娇。由于测量仪器对中整平后就不能移动,所以每当老师驾车路过时,总会在被仪器占了一小半的路上进退两难。这时候一定要派个女生来看仪器,楚楚可怜地护着仪器,和老师商量着怎么才能小心的过车又不令仪器挪动。
有次无意中听一老师笑言道,园林院的测量实习着实让她的车技进步飞快。我不由得会心一笑,心下无比温暖。因为在北林,大家都是宽容的。虽然测量实习的确是给驾车的老师带来了不便,但是老师们都微笑着表示理解,尽量予学生方便。
蓝天白云,夏蝉声声如雨,心中却见繁花似锦。
秋金·银杏——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孔子于银杏下讲学,故称传师授学的地方为杏坛。
帝都的秋,是一年中最好的时节,阳光暖而不热,微风轻且不凉。而北林夹道而植的银杏,翠绿的叶一层一层地变作金黄,在蓝得透彻的天空下翩飞似蝶。这时的我,才恍然发现自己匆匆的脚步已然错过了许多风景。
早晨,银杏树下的校车旁围满了学生,是一年一度的鹫峰生态学植物学的校外实习。在北林读书,仅仅在学校学习理论是不够的,我们每学期都有校外实习,认植物、制标本、做实验……听起来挺辛苦,但实习的同学们还没回来,就有新段子传出:话说老师带着同学们实习时,为鼓励学生走快点,于是说,两百米后有个亭子,我们到了就在那休息。同学们霎时有了干劲,爬了好一会仍只见树林不见亭子,才猛然发觉老师说的不是距离,是海拔……
都说学园林苦,是的,的确不轻松,可是学习事业生活,只要你真正用心去对待,又有哪一样会是轻松的?北林每年都会在银杏树下,送走一批批学子,同时每年也都在迎接新生。每次走到银杏下,心境定然都是不同的,但又说不清楚是什么不同。后来我才明白,不同的只是当时的想法,不变的则是,无论在何时,我都是一个北林人。
爱因斯坦曾引用过一句话:“如果人们已经忘记了他们在学校里所学的一切,那么所留下的就是教育。”所以银杏一直是我心中那棵银杏,那是母校北林留给我的魂灵,支持着我在往后的人生中无畏的走下去。
冬白·雪落——
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
北国雪落时,恰逢我寒假归家期间,本以为已看不见雪景,不曾想返校早了几日,又遇上下雪。安静的清晨,我踏着雪来到大林学家梁希的雕塑前,积雪恰似给他做了一顶洁白的帽子,却仍掩不住梁希严肃认真的眉目。雪落得再厚,也掩不住北林曲折的历史,更掩不住那些在历史中熠熠发光的人们。除卻那些大师级的设计师们,仍在校任教的老师也传承着北林的精神。
北林园林院,是全国园林专业的翘楚,初入校时,有幸得李雄院长教授专业概论,他上课从不点名,却也没有一个人愿意缺课,李院长言语犀利却又不失风趣,抽象的概念在他的讲述下变得无比的生动。
课上,他戏称道,北林学生和其他名校学生的区别就是,虽然我们画圆不如他们画得圆,但是我们知道每个圆代表的是什么树,而且我们不仅能写出这些树的中文名,还能写出拉丁文名。大家鼓掌大笑,李院长捎带说了个Ginkgo biloba,见大家一脸迷茫,才道,银杏树要这么说才有水平嘛。原来这是银杏的拉丁名。
在他的带领下,我们初步了解了自己的专业。手绘基础和设计基础的老师接手后,又让我们深入“图海”废寝忘食,每个人都一丝不苟,每个人都向着心中最初的构想努力前进。接着我们学习测量建筑结构,设计由感性转为理性,而后重归园林设计和建筑设计,把感性和理性相结合,呈现在图纸上……许多学姐学长曾在毕业时感慨,大学四年一念间。的确,再回头时,初入北林的情景历历在目,仿若昨昔。
我相信在展示案例时,大家感叹的同时,心里也有着同一个信念——以后我们也要成为这样的设计师,像我们的师长这样的设计师。
不仅是李院长,教导我们的每一位老师都给我们树起了一个方向标,让我们有所追求,追求以后也能像他们那样,还要再把北林这样的精神一代一代传扬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