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是一所学校的副校长,她是一名辍学进城打工的保姆,他们之间既无血缘亲情,亦非师生关系。然而15年来,他和老伴用微薄的退休金默默资助她一直从高中读到了博士……
父亲火烧通知书,女儿失学当保姆
1995年7月的一天,对于湖南省宁乡县偕乐桥镇的喻赛波来说,是一个高兴的日子。这天中午,她刚和父亲一起割稻回到家,便收到了邮递员送来的县城某重点高中的录取通知书。女儿考上了重点高中,父亲既欣喜又忧愁。喜的是女儿为他争了光,忧的是一家人没有经济来源,女儿的学费怎么办?喻赛波的家位于一个偏远山村,她有两个妹妹,但由于家穷,加上父母重男轻女,小妹妹刚出生就被送人了。她读小学时,母亲得重病无钱医治去世了,留下父女三人相依为命。她和妹妹在镇上读初中,每年就要花不少钱。现在,她要到县城读高中,学杂费、生活费比以前更多了。父亲为此愁得寝食难安。
喻赛波知道,自从她收到高中录取通知书后,父亲就一直在为学费的事情发愁。为此,她自己也在想法子。一天,她对父亲说:“爸,我想趁这个暑假到广州打工,挣点钱交学费。”“你打工能挣几个钱!到头来还不是一样要我去借钱交学费。”父亲没好气地朝她发着火。
就在临开学前一个星期,喻赛波的父亲厚着脸皮四处向亲戚朋友借钱。然而,最终也只借到了几百元钱,离两个女儿的学费还差一大截。
离喻赛波到学校报到的时间只差一天了。因为没有借到钱,父亲最后狠心做了一个决定:让喻赛波彻底死了继续上学的心。这天深夜,他趁两个女儿熟睡时,偷偷起来将喻赛波放在枕头下的录取通知书拿出来烧掉了。第二天,喻赛波知道实情后,她立即大声吼道:“爸,你为什么要这样做?没钱给我读书不要紧,可你干吗非要把录取通知书烧掉呢?”她一边紧紧地揪着父亲的衣服,一边使劲地在父亲身上捶打,伤心的泪水滚滚而下……
没有学费、没有录取通知书,喻赛波没法继续上学了,她只好在熟人的介绍下到县城当保姆。但是,她并未因此放弃读书的梦想。她的雇主是个教师,家里书柜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籍。每天在带好孩子、做完家务后,只要一有空闲,喻赛波就迫不及待地看书、做笔记。知道喻赛波喜欢看书,雇主就让她随便翻看书房里的书。
亲情再一次溃退,大义老人站出来
喻赛波失学当保姆的事,传到了在宁乡师范当会计的罗瑞蓝耳朵里。罗瑞蓝很同情喻赛波的处境,几次去看望这个苦命的女孩,并将她的情况向老伴儿彭选勋说了。彭选勋出生在农村,吃过很多苦,当了一辈子教师的他,一向对农村贫困孩子最为体恤、关心。听老伴儿一说,他决定抽个时间去看看喻赛波。几天后,彭选勋和老伴儿一同来到喻赛波雇主的家。喻赛波招呼他们坐下后,又给他们一人泡了一杯清茶,然后就忙着洗碗、拖地,给雇主家的孩子洗衣服。做完所有的家务后,喻赛波又把雇主家的小孩抱起来,一边哄孩子,一边看书。喻赛波强烈的求知欲望,让彭选勋心痛不已。彭选勋当年从湖南师范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教学工作,他当过20年教导主任、8年副校长。在40年的教学生涯中,他的信念是绝不让一个学生因为没钱而辍学。于是,他在心里暗暗决定:不能让这个好学上进的孩子辍学,哪怕是花尽自己的全部退休金,也要让她重回校园。
几天后,彭选勋根据喻赛波提供的家庭住址,找到了喻赛波的父亲,要求他继续让女儿上学。然而,喻赛波的父亲却以没钱为由回绝了。无奈,彭选勋表明了自己要供喻赛波上学的态度。
又过了几天,彭选勋再次来到喻赛波的雇主家,说要资助喻赛波重新上学。雇主被彭选勋的爱心感动了,当即表示同意。得知这个仅一面之缘的老伯要供自己上学,喻赛波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感动得流下了泪水,“扑通”一声跪在彭选勋面前,说:“彭伯伯,您比我的父亲还要亲啊,将来我一定会好好报答您的恩情!”彭选勋把喻赛波扶起来,深情地说:“孩子,从今以后你不用再当保姆了,认真读书,争取考上大学!”
彭选勋答应让喻赛波继续读高中。然而,这时学校已经开学两个多月了。彭选勋联系了几所学校都被拒绝了,说是怕喻赛波的学习成绩跟不上。最后,彭选勋找到了从宁乡一中调到宁乡县十四中当校长的老同事。老同事被他热心助学的精神所感动,当即答应让喻赛波到他们学校去念书。很快,彭选勋就为喻赛波办好了入学手续,并为她支付了学费和寄宿费等一切费用。
喻赛波很珍惜这个重新上学的机会,很快就把耽误的课程补上了,而且成绩在全班名列前茅。彭选勋为此十分高兴。为了让喻赛波有家的感觉,他和老伴儿特意把自家楼上的一间空房收拾干净让喻赛波住。
喻赛波周末回来看到布置得干净、整洁的卧室,感动得不知说什么才好。她在心里默默地表示:一定要把书念好,报答彭伯伯和罗阿姨的好心。尽管彭选勋和老伴儿不让喻赛波做家务,但懂事的喻赛波周末回家后总是主动洗衣、拖地、洗碗,做完事又马上回房间温习功课,从不让两位老人操心。到了高二,喻赛波的学习任务越来越紧,彭选勋怕耽误她的学习,规定她每周只在家住一天。
彭选勋的两个女儿都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了,得知父亲要用退休金资助一个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失学保姆读书,虽然不反对,但十分担心他为此操心过多,背上沉重的精神包袱。考虑到姐姐远在深圳工作,小女儿彭志红对父亲说:“爸,你和妈年纪都大了,不如让小喻住到我家,反正她每周就回来一次,让我照顾她好了。”彭选勋摇了摇头说:“不行!你们年轻人虽然说话投机,但缺少严格的管教,我不放心。”彭志红知道父亲的性格,他向来对子女和学生要求严格,既然资助了小喻,他就一定要管到底。为此,她和姐姐只有暗中帮助父亲。见喻赛波穿的都是她和姐姐留下的旧衣服,彭志红就给她买新衣服。姐姐也不时从深圳寄钱来给喻赛波补贴生活。彭选勋知道后,对两个女儿说:“我知道你们这是关心小喻,也是在替我减轻负担,但我的原则是学生决不能过分讲究吃穿,一定要养成节俭的习惯,这样才能体会生活的艰难,激发上进心。”女儿理解父亲的一片苦心,此后她们都按照父亲的要求去关心喻赛波,给她买书,辅导她的功课。由于喻赛波从小失去妈妈,加上因贫困失学,她的性格变得孤僻,不爱说话。为此,彭选勋和老伴儿、女儿经常与她谈心。彭选勋一家的关爱,使喻赛波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温暖,性格也慢慢变得开朗起来。
15年深情呵护,小保姆终成博士
一晃两年过去,喻赛波进入了高三。这是决定她前途命运的关键时刻。彭选勋希望她能考上大学,将来有个好工作。喻赛波也希望不辜负彭伯伯一家人的期望。然而,高考时,由于一直承受着“考不上大学就无法面对彭伯伯一家”的思想压力,喻赛波发挥失常,考试成绩只上了中专分数线。晚上,喻赛波躲在书房里哭。彭选勋安慰她说:“只要你努力了,结果怎样并不重要。”建议她复读一年再参加高考。在彭选勋的安慰和鼓励下,喻赛波彻底放下了思想包袱,选择了复读。1999年高考,她终于以优异的成绩被湖南师范大学化学系录取。
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喻赛波异常兴奋,彭选勋和老伴儿更是笑得合不拢嘴,他们让喻赛波赶快回老家把户口和粮食关系转到学校。可是,当喻赛波的父亲听说要把100公斤谷子按平价送给粮站收购,才能帮女儿转粮食指标时,坚决不同意。喻赛波回来哭哭啼啼把事情对彭选勋一讲,彭选勋长叹了一口气,爱怜地抚摸着她的头说:“别哭,我给你钱,你拿着到别的粮站去试试,看能否换到粮食指标。”
转好了粮食关系,彭选勋又忙着给喻赛波筹措学费。因为大学第一年的学杂费要4000多元,彭选勋把自己和老伴儿当月的退休金都拿出来还不够,只好让小女儿垫了一部分。但余下的3000多元生活费怎么办呢?彭选勋把喻赛波送到学校先报了到,马上找他的老同学——湖南师大化学系主任商量,说生活费请他先帮忙垫付,等下个月领了退休金就还他。老同学说可以帮喻赛波向学校申请困难补助,彭选勋却拒绝了,说他和老伴儿的退休金完全可以负担得起。
知道自己上大学的机会来之不易,喻赛波学习更加刻苦。在大学校园里,别的同学吃好的、穿好的,喻赛波却每餐吃食堂,不讲究穿戴,由于她每月的伙食费都控制在300元以内,所以每到期末,她的银行卡里总有余钱。勤奋好学的她不但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良好的品德也得到了学校老师的表扬和肯定,期期都能拿到最高奖学金。
为了减轻两位老人的负担,喻赛波几次想利用寒暑假外出打工。彭选勋却对她说:“你现在的任务是学习,读书的一切费用你就不要操心了。”听了这话,喻赛波感动得泪流不止。
为了供喻赛波读大学,彭选勋坚持省吃俭用。除过年过节偶有客人外,他家平时难得吃一次肉。冬天,彭选勋经常穿一件旧得发灰的卡其布罩衣和一条掉了绒的呢子裤;夏天,他就一件的确良衬衣和一条短裤对付。由于穿得寒酸,加上常年操劳,他的脸被晒得黝黑,双手十分粗糙,除了说话和骨子里还透着一股知识分子的气质外,外形就像一位种田的老农。
两个女儿见父亲对自己如此苛刻,十分心疼,时常给他买补品、衣服,但彭选勋都拿去送给了贫困老人。一次,喻赛波用奖学金买了一瓶十全大补丸孝敬彭选勋,彭选勋批评她说:“你现在的每一分钱都应该用在刀刃上,不能乱花呀!”彭选勋的学生和街坊邻居都劝他吃好点、穿好点,多享受一下晚年,他却说:“我是从农村出来的,过惯了苦日子,虽然现在生活宽裕,但只要能吃饱穿暖就很满足了。”
一个人在短期内做一两件好事并不难,但要长期坚持就不容易了。然而,彭选勋却十分执著地坚持着。喻赛波大学毕业后,按她的学业成绩,完全可以找到一个好的工作单位。但彭选勋坚持让她报考研究生。喻赛波不忍心再让彭伯伯和罗阿姨为自己操心,想尽快工作孝敬他们。彭选勋开导她说:“只要你能够继续深造,将来能够更好地服务社会,就是对我们最好的回报!”在彭选勋的劝说下,2003年,喻赛波考取了广西师范大学化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因为读研是公费,彭选勋只需负担喻赛波的生活费,这也减轻了他的经济压力。喻赛波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彭选勋仍然不断写信鼓励她,希望她将来考博士。
喻赛波没有辜负彭选勋的期望,2007年,她在取得硕士学位后,又顺利拿到了中国科学院大连分院的博士生录取通知书。为此,彭选勋兴奋地拉着喻赛波的手说:“你终于有出息了,我和你罗阿姨可以放心了,希望你在今后的学业和事业上取得更骄人的成绩,好好回报社会。”话语间,流露出父亲般的牵挂与关爱。2010年6月,喻赛波博士毕业后留校工作,并结婚生子。
15年来,彭选勋和老伴为喻赛波读书花去了十多万元退休金,为培养她成才花费了大量心血,但他们始终无怨无悔。“作为一名教师,我不能看到任何一个孩子因家庭贫困而失学。只要我还活着,就要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这就是彭选勋发自内心的独白。
〔编辑:刘波〕
父亲火烧通知书,女儿失学当保姆
1995年7月的一天,对于湖南省宁乡县偕乐桥镇的喻赛波来说,是一个高兴的日子。这天中午,她刚和父亲一起割稻回到家,便收到了邮递员送来的县城某重点高中的录取通知书。女儿考上了重点高中,父亲既欣喜又忧愁。喜的是女儿为他争了光,忧的是一家人没有经济来源,女儿的学费怎么办?喻赛波的家位于一个偏远山村,她有两个妹妹,但由于家穷,加上父母重男轻女,小妹妹刚出生就被送人了。她读小学时,母亲得重病无钱医治去世了,留下父女三人相依为命。她和妹妹在镇上读初中,每年就要花不少钱。现在,她要到县城读高中,学杂费、生活费比以前更多了。父亲为此愁得寝食难安。
喻赛波知道,自从她收到高中录取通知书后,父亲就一直在为学费的事情发愁。为此,她自己也在想法子。一天,她对父亲说:“爸,我想趁这个暑假到广州打工,挣点钱交学费。”“你打工能挣几个钱!到头来还不是一样要我去借钱交学费。”父亲没好气地朝她发着火。
就在临开学前一个星期,喻赛波的父亲厚着脸皮四处向亲戚朋友借钱。然而,最终也只借到了几百元钱,离两个女儿的学费还差一大截。
离喻赛波到学校报到的时间只差一天了。因为没有借到钱,父亲最后狠心做了一个决定:让喻赛波彻底死了继续上学的心。这天深夜,他趁两个女儿熟睡时,偷偷起来将喻赛波放在枕头下的录取通知书拿出来烧掉了。第二天,喻赛波知道实情后,她立即大声吼道:“爸,你为什么要这样做?没钱给我读书不要紧,可你干吗非要把录取通知书烧掉呢?”她一边紧紧地揪着父亲的衣服,一边使劲地在父亲身上捶打,伤心的泪水滚滚而下……
没有学费、没有录取通知书,喻赛波没法继续上学了,她只好在熟人的介绍下到县城当保姆。但是,她并未因此放弃读书的梦想。她的雇主是个教师,家里书柜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籍。每天在带好孩子、做完家务后,只要一有空闲,喻赛波就迫不及待地看书、做笔记。知道喻赛波喜欢看书,雇主就让她随便翻看书房里的书。
亲情再一次溃退,大义老人站出来
喻赛波失学当保姆的事,传到了在宁乡师范当会计的罗瑞蓝耳朵里。罗瑞蓝很同情喻赛波的处境,几次去看望这个苦命的女孩,并将她的情况向老伴儿彭选勋说了。彭选勋出生在农村,吃过很多苦,当了一辈子教师的他,一向对农村贫困孩子最为体恤、关心。听老伴儿一说,他决定抽个时间去看看喻赛波。几天后,彭选勋和老伴儿一同来到喻赛波雇主的家。喻赛波招呼他们坐下后,又给他们一人泡了一杯清茶,然后就忙着洗碗、拖地,给雇主家的孩子洗衣服。做完所有的家务后,喻赛波又把雇主家的小孩抱起来,一边哄孩子,一边看书。喻赛波强烈的求知欲望,让彭选勋心痛不已。彭选勋当年从湖南师范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教学工作,他当过20年教导主任、8年副校长。在40年的教学生涯中,他的信念是绝不让一个学生因为没钱而辍学。于是,他在心里暗暗决定:不能让这个好学上进的孩子辍学,哪怕是花尽自己的全部退休金,也要让她重回校园。
几天后,彭选勋根据喻赛波提供的家庭住址,找到了喻赛波的父亲,要求他继续让女儿上学。然而,喻赛波的父亲却以没钱为由回绝了。无奈,彭选勋表明了自己要供喻赛波上学的态度。
又过了几天,彭选勋再次来到喻赛波的雇主家,说要资助喻赛波重新上学。雇主被彭选勋的爱心感动了,当即表示同意。得知这个仅一面之缘的老伯要供自己上学,喻赛波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感动得流下了泪水,“扑通”一声跪在彭选勋面前,说:“彭伯伯,您比我的父亲还要亲啊,将来我一定会好好报答您的恩情!”彭选勋把喻赛波扶起来,深情地说:“孩子,从今以后你不用再当保姆了,认真读书,争取考上大学!”
彭选勋答应让喻赛波继续读高中。然而,这时学校已经开学两个多月了。彭选勋联系了几所学校都被拒绝了,说是怕喻赛波的学习成绩跟不上。最后,彭选勋找到了从宁乡一中调到宁乡县十四中当校长的老同事。老同事被他热心助学的精神所感动,当即答应让喻赛波到他们学校去念书。很快,彭选勋就为喻赛波办好了入学手续,并为她支付了学费和寄宿费等一切费用。
喻赛波很珍惜这个重新上学的机会,很快就把耽误的课程补上了,而且成绩在全班名列前茅。彭选勋为此十分高兴。为了让喻赛波有家的感觉,他和老伴儿特意把自家楼上的一间空房收拾干净让喻赛波住。
喻赛波周末回来看到布置得干净、整洁的卧室,感动得不知说什么才好。她在心里默默地表示:一定要把书念好,报答彭伯伯和罗阿姨的好心。尽管彭选勋和老伴儿不让喻赛波做家务,但懂事的喻赛波周末回家后总是主动洗衣、拖地、洗碗,做完事又马上回房间温习功课,从不让两位老人操心。到了高二,喻赛波的学习任务越来越紧,彭选勋怕耽误她的学习,规定她每周只在家住一天。
彭选勋的两个女儿都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了,得知父亲要用退休金资助一个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失学保姆读书,虽然不反对,但十分担心他为此操心过多,背上沉重的精神包袱。考虑到姐姐远在深圳工作,小女儿彭志红对父亲说:“爸,你和妈年纪都大了,不如让小喻住到我家,反正她每周就回来一次,让我照顾她好了。”彭选勋摇了摇头说:“不行!你们年轻人虽然说话投机,但缺少严格的管教,我不放心。”彭志红知道父亲的性格,他向来对子女和学生要求严格,既然资助了小喻,他就一定要管到底。为此,她和姐姐只有暗中帮助父亲。见喻赛波穿的都是她和姐姐留下的旧衣服,彭志红就给她买新衣服。姐姐也不时从深圳寄钱来给喻赛波补贴生活。彭选勋知道后,对两个女儿说:“我知道你们这是关心小喻,也是在替我减轻负担,但我的原则是学生决不能过分讲究吃穿,一定要养成节俭的习惯,这样才能体会生活的艰难,激发上进心。”女儿理解父亲的一片苦心,此后她们都按照父亲的要求去关心喻赛波,给她买书,辅导她的功课。由于喻赛波从小失去妈妈,加上因贫困失学,她的性格变得孤僻,不爱说话。为此,彭选勋和老伴儿、女儿经常与她谈心。彭选勋一家的关爱,使喻赛波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温暖,性格也慢慢变得开朗起来。
15年深情呵护,小保姆终成博士
一晃两年过去,喻赛波进入了高三。这是决定她前途命运的关键时刻。彭选勋希望她能考上大学,将来有个好工作。喻赛波也希望不辜负彭伯伯一家人的期望。然而,高考时,由于一直承受着“考不上大学就无法面对彭伯伯一家”的思想压力,喻赛波发挥失常,考试成绩只上了中专分数线。晚上,喻赛波躲在书房里哭。彭选勋安慰她说:“只要你努力了,结果怎样并不重要。”建议她复读一年再参加高考。在彭选勋的安慰和鼓励下,喻赛波彻底放下了思想包袱,选择了复读。1999年高考,她终于以优异的成绩被湖南师范大学化学系录取。
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喻赛波异常兴奋,彭选勋和老伴儿更是笑得合不拢嘴,他们让喻赛波赶快回老家把户口和粮食关系转到学校。可是,当喻赛波的父亲听说要把100公斤谷子按平价送给粮站收购,才能帮女儿转粮食指标时,坚决不同意。喻赛波回来哭哭啼啼把事情对彭选勋一讲,彭选勋长叹了一口气,爱怜地抚摸着她的头说:“别哭,我给你钱,你拿着到别的粮站去试试,看能否换到粮食指标。”
转好了粮食关系,彭选勋又忙着给喻赛波筹措学费。因为大学第一年的学杂费要4000多元,彭选勋把自己和老伴儿当月的退休金都拿出来还不够,只好让小女儿垫了一部分。但余下的3000多元生活费怎么办呢?彭选勋把喻赛波送到学校先报了到,马上找他的老同学——湖南师大化学系主任商量,说生活费请他先帮忙垫付,等下个月领了退休金就还他。老同学说可以帮喻赛波向学校申请困难补助,彭选勋却拒绝了,说他和老伴儿的退休金完全可以负担得起。
知道自己上大学的机会来之不易,喻赛波学习更加刻苦。在大学校园里,别的同学吃好的、穿好的,喻赛波却每餐吃食堂,不讲究穿戴,由于她每月的伙食费都控制在300元以内,所以每到期末,她的银行卡里总有余钱。勤奋好学的她不但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良好的品德也得到了学校老师的表扬和肯定,期期都能拿到最高奖学金。
为了减轻两位老人的负担,喻赛波几次想利用寒暑假外出打工。彭选勋却对她说:“你现在的任务是学习,读书的一切费用你就不要操心了。”听了这话,喻赛波感动得泪流不止。
为了供喻赛波读大学,彭选勋坚持省吃俭用。除过年过节偶有客人外,他家平时难得吃一次肉。冬天,彭选勋经常穿一件旧得发灰的卡其布罩衣和一条掉了绒的呢子裤;夏天,他就一件的确良衬衣和一条短裤对付。由于穿得寒酸,加上常年操劳,他的脸被晒得黝黑,双手十分粗糙,除了说话和骨子里还透着一股知识分子的气质外,外形就像一位种田的老农。
两个女儿见父亲对自己如此苛刻,十分心疼,时常给他买补品、衣服,但彭选勋都拿去送给了贫困老人。一次,喻赛波用奖学金买了一瓶十全大补丸孝敬彭选勋,彭选勋批评她说:“你现在的每一分钱都应该用在刀刃上,不能乱花呀!”彭选勋的学生和街坊邻居都劝他吃好点、穿好点,多享受一下晚年,他却说:“我是从农村出来的,过惯了苦日子,虽然现在生活宽裕,但只要能吃饱穿暖就很满足了。”
一个人在短期内做一两件好事并不难,但要长期坚持就不容易了。然而,彭选勋却十分执著地坚持着。喻赛波大学毕业后,按她的学业成绩,完全可以找到一个好的工作单位。但彭选勋坚持让她报考研究生。喻赛波不忍心再让彭伯伯和罗阿姨为自己操心,想尽快工作孝敬他们。彭选勋开导她说:“只要你能够继续深造,将来能够更好地服务社会,就是对我们最好的回报!”在彭选勋的劝说下,2003年,喻赛波考取了广西师范大学化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因为读研是公费,彭选勋只需负担喻赛波的生活费,这也减轻了他的经济压力。喻赛波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彭选勋仍然不断写信鼓励她,希望她将来考博士。
喻赛波没有辜负彭选勋的期望,2007年,她在取得硕士学位后,又顺利拿到了中国科学院大连分院的博士生录取通知书。为此,彭选勋兴奋地拉着喻赛波的手说:“你终于有出息了,我和你罗阿姨可以放心了,希望你在今后的学业和事业上取得更骄人的成绩,好好回报社会。”话语间,流露出父亲般的牵挂与关爱。2010年6月,喻赛波博士毕业后留校工作,并结婚生子。
15年来,彭选勋和老伴为喻赛波读书花去了十多万元退休金,为培养她成才花费了大量心血,但他们始终无怨无悔。“作为一名教师,我不能看到任何一个孩子因家庭贫困而失学。只要我还活着,就要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这就是彭选勋发自内心的独白。
〔编辑:刘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