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师德建设的思考

来源 :博览群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mg_z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一直以来都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说明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破坏了整个教师队伍的形象,本文从师德建设的要求入手,深入如今在中小学教师师德建设中存在的教师是一个崇高的职业,既能教书也能育人,可是如今却有个别的教师在工作中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对策,希望能对中小学教师师德建设工作带来帮助。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师德建设;问题;对策
  教师作为一种特殊的工作,担负的责任不仅仅是教书更是育人,所以在素质要求上不只是要求教师的专业知识素质能过关,不误人子弟,将合理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也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以身作则,给学生树立好的榜样。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对于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长效的,所以中小学师德建设工作既是社会环境的要求、也是教育事业的要求,更是教师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中小学教师师德建设的要求
  根据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为基本指导方针,可以将师德建设工作的要求从一些几个方面来阐述:其一是将中小学教师师德建设的内容作为基本的做法要求,能以师德建设机制的内容为目标,更好的完成对教师队伍的师德培训工作,而且在师德建设的过程中也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问题出现,少走弯路,更好的完成师德建设内容的要求。在中小学教师师德建设的要求中,需要指出师德的认识、情感、习惯等方面的内容,能让教师在中小学师德建设中不断丰富情感,让师德成为一种习惯而不是束缚,这样才能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完成师德建设的要求。其二是对教师合理定位,教师在工作过的过程中,会接触到对方面的对象,包括学校、学生、教学工作、学生家长等,教师与每一个对象的关系与定位都是师德建设的要求,需要让教师正确处理与这些对象之间的关系,在服从学校的安排和完成教育职能的基础上,更好的与学生家长沟通,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高质量的完成教学目标的要求。其三合理的评价标准要求,改变传统的“分数至上”的思想,同时用心对待学生,避免教师的社会负面影响,这样才能满足多方面的要求,让中小学师德建设工作符合《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的要求。
  二、在中小学师德建设中存在的不和谐因素
  (一)个人利益因素
  教师在工作的过程中,由于一些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没有坚守自身师德,在个人利益和教书育人工作中发生了严重的冲突,而这一冲突的结果就是教师的乱收费现象。在课堂教学的时候总是“留一手”,原本应该课堂上讲透点透的知识一定要留到课后自己的补习班中,或者是课堂进度与补习班进度衔接,将课堂上的知识转移到私自的补习班中讲解,课后辅导本身是无偿进行的,而且也应该是在课余时间完成,不过现实状况却是在补课班中完成,就为了收取一些额外的补课费。
  (二)思想因素
  在教学工作中,没有树立正确的教学思想,对学生“分门别类”处理,将自己所有的目光都停留在所谓的“优等生”身上,而对“差生”却不屑一顾,违背了教育要面向所有学生的原则,没有做到以人为本,也没有从所有学生的角度来进行教学工作,影响正常的师生关系。有所教师对自己的本职工作并不认真,对待学生没有耐心,希望学生的学习状况一步登天,尤其是对于一些不听话的学生,滥用职权,实行身体暴力,学生与教师的矛盾冲突不断,还容易演变成恶性事故。
  (三)评价因素
  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师的评价制度并不完善,尽管有一些对教师的评价原则,但是对实际的操作效果却没有一套完善的评价制度,这也导致了有的教师并没有按照要求进行师德建设,评价措施不到位,没有细化、量化到每一个条款上,基本都是做做样子,没有起到约束、评价的作用。
  三、对中小学教师师德建设的思考
  (一)强化师德意识
  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需要强化教师的师德意识,具体做法如下:其一引导教师总结师德建设工作相关理论,让师德建设工作能有坚实的理论依据,也能让教师在研究师德建设理论的过程中强化教师的师德意识,更好的确定在教学大纲的指导下如何完成师德理论构建,一般可以参考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和戴尔·卡耐基的心理学理论。其二实现教师的总动员,让每一个教职员工都参与到师德建设中去,从课堂教学、课后活动和文化建设上,让教师能实现多方位的教书育人,也能实现师德建设意识的强化。在师德意识的强化过程中,不能只靠着教师的自主性,也应该突出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对师德建设的指导下和约束性,从工作目标和工作机制上完成师德建设。
  (二)提高职业素养
  在中小学师德建设中,需要从师德建设的核心入手,对每一个学生都认真负责,也就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为国家的建设输送更多的人才。教师本身是一个职业,可是却对职业素养有着更高的要求,和其他的职业不同的是,教师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更是一种特殊的职业,职业素养和其他职业相同却又不同,相同的是都需要对自己的本质工作认真负责,不同的是教师对良心、心态等素质的要求更高,学生们对于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很在意,也都争相模仿。教师的提高职业素养不仅仅是让教师对自己的本质工作认真负责,更是让教师在面对付出和回报上的衡量能从自己的良心角度而不是个人利益的角度出发,时刻牢记自身的教育重任。明确在教育工作和其他职业的区别,并没有高薪的回报,也没有闲散的工作时间,只有对教育的责任,和桃李满天下的满足感。
  (三)探索建设模式
  在中小学师德建设的过程中,建设模式并不单一,根据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我们可以看出,在教育中主体应该是学生,而教师应该做到能尊重并陶冶学生的个性,才能让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从这个角度上来看,教师的师德建设模式应该和教学工作联系在一起,并不能单一存在。其一教师应该从自身素质入手,不断的提高自身素质,避免在知识含量上止步不前,而是应该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而不断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充实自己的知识含量,提高教师的威信。其二是注重师德建设性的实效性,在师德建设中,应该注意防止不良信息的传播,多让教师感受到师德建设的正能量,让师德建设和教师的工作密切相关。其三在教师的个性培养上,教师的个性丰富才能让培养的学生有一定的个性特色。
  (四)完善考评制度
  在教学中,想要加强中小学师德建设需要完善对教师的考评制度,让中小学教师能真正将师德建设落实到实处,其一将考评制度细化到每一个点上,对于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能从考评制度中找到解决答案;其二将教师职业生涯中的每一次升职、加薪、评比等以考评结果为依据,让考评结果和教师的工作关联性更大。其三,采取多方面的评价手段,学生、学生家长、学校、其他教师共同进行对教师的评价工作,能有效的提高中小学教师师德建设的水平。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小学校师德建设过程中,需要按照《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的要求来执行,不过在实际的师德建设过程中,却由于教师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出现了许多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需要加快中小学师德建设的步伐,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让教师队伍能适应广大群众的要求,更好的完成教书育人工作。
  参考文献:
  [1]张丹.浅析中小学师德建设考核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3,04:122-123.
  [2]欧金昌.《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问题解答[J].广西教育,2013,44:11.
  [3]梁圣富.新形势下中小学师德建设问题探究[J].高考(综合版),2014,06:73-74+129.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技术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工作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但是在现今的档案信息资源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手段陈旧、技术落后、开发能力弱等,这使我国技术档案管理仍处于瓶颈阶段,而不能真正发挥出档案信息资源的作用。本文结合档案管理实际,探讨如何进一步提高技术档案信息资源的管理水平。  关键词:技术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一、技术档案管理的含义  技术档案具体
期刊
摘 要: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国家工程教育领域的一项重大改革项目。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领域宽泛,涵盖了过程工业、装备、控制等领域,注重多学科交叉与融合。校企合作是实现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重要途径,本文对校企深度合作的措施进行探索,以期达到“卓越计划”的良好效果。  关键词:校企合作;卓越计划;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随着高校扩招,大众化教育时代的到来,使得各个
期刊
摘 要:虚拟仪器技术有效的融合了计算机技术和测量技术,通过计算机软件,将计算机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和仪器设备的硬件测量与控制能力紧密结合,并通过计算机软件实现对信息的把握、保存和处理,具有性能高、扩展性强、开发时间少、无缝集合等优势。  关键词:车辆工程;虚拟仪器;应用  虚拟仪器技术有效的融合了计算机技术和测量技术,通过计算机软件,将计算机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和仪器设备的硬件测量与控制能力紧密结合,
期刊
摘 要:目的本文将本社区52例慢性盆腔炎患者给予临床分析,从而探讨慢性盆腔炎社区医疗临床效果,为提高此类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照组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用常规抗生素静脉给药联合灌肠治疗措施,研究组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用抗生素静脉给药联合中药口服及保留灌肠给药措施,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给予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慢性盆腔炎患者治疗起效时间稍慢于对照组,但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
期刊
摘 要:如今城市化建设逐步深入,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对于各类建筑的需求量也在不断提高。但是土地资源逐步减少,因此高层建筑在现代建筑行业中较为普遍。其中给排水工程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使用价值、经济性及使用寿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层建筑;给排水;特点;难点;施工方法  一、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的特点  1.因为高层建筑消防系统净水压力很大,如只选用一个区进行供水,很可能导致配件或管道的损坏。
期刊
摘 要:文章着重介绍作者在思品课教学中的做法。  关键词:论文;思品;方法  《品德与社会》课应该像绵绵的春雨一样,轻轻地洒落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上,滋润着他们内心善的种子,让一切的美好慢慢的成长,使孩子们学会爱,学会感恩,学会合作。我在教学《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的时候,坚持以贴近生活教学,用生活教育学生为理念;坚持实施“四个一”的教学方法;坚持以融合为教学方向。一点一滴地引导着学生走向成熟,走向完美。
期刊
摘 要:体育新闻报道同性别研究属于交叉研究领域,同时又是一个新兴的、边缘研究领域。女性在体育新闻报道中虽然也有独特个性优势,比如说独特的心理优势、细腻的情感、良好的协调能力等,但是在当前体育新闻报道行业中却处于明显的劣势地位。本文通过对媒体中女性生存现状进行研究,以期为媒体女性提供理论参考,更可为她们在现实中谋求职业生涯的更好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使女性掌握着更多的话语权。  关键字:体育新闻报道;女
期刊
摘 要: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增加,通过对误差修正模型和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具体分析发现,不同年龄结构对养老保障有不同的影响,而老年人口的增长对参加养老保险人口增加具有最大的影响。  关键词: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人口年龄结构  一、我国人口现状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至2012年为止,全国总人口数为135404万人,2012年全年出生1635万人,死亡966万人
期刊
摘 要:真理究竟是感性认识还是理性认识,还是二者都可以成为真理性认识,是认识论的中心问题之一。主要从认识史的角度,从两种认识形式本质属性及其关系的角度,从真理属性的角度,对现行教科书中真理的定义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可以澄清真理问题上一些模糊的认识。  关键词:真理;感性认识;理性认识  人类认识的初级阶段形式即感性认识是否是真理,是认识论理论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认为,真理只存在于理性认识中,即使感性
期刊
摘 要:生物医药是中国政府力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发展还很不够,在未来发展中虽然存在许多的艰难的挑战,但国家全力打造享受各种优惠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其发展存在更多的发展机遇,提出了合理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对策。  关键词: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趋势  生物医药产业是国务院提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大力发展生物制药产业对提升医药产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