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浩繁的中国舞蹈发展史中,古代中原与西域地区曾有过长久、辉煌的乐舞文化交流活动,对中国古代舞蹈的发展繁衍有不可估量的影响。本文以历史脉络为线索,从秦汉时期乐舞交流的开端、魏晋南北朝时期乐舞的融合与创新、隋唐时期中原与西域乐舞交流的高度繁荣三方面进行微探。
关键词:古代中原西域乐舞文化交流胡乐胡舞西凉乐龟兹乐
中图分类号:J205文献标识码:A
在历史长河中,任何事物的发生发展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交流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从浩繁的中国舞蹈发展史中,我们能清晰地看到古代中原与西域地区曾有过长久、辉煌的交流活动,在中国舞蹈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古代中原与西域之间的乐舞交流,早在三国时期便有记录,《魏书·王桀传》注引《魏略》中说,曹植曾在沐浴后光着大跳一种《五稚锻》的胡舞,而“胡”是中国对北方和西方各民族的泛称。“胡舞、胡乐”即指西北少数民族的乐舞。
一秦汉时期乐舞交流的开端
汉代继承了秦代的经济统治制度,进一步对边疆开发,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置郡县,对各族人民的生产及经济起到推进提高作用。汉武帝时,开拓了西域和南海的交通,在西南地区开设郡县,加强了边疆与内地的联系,给中外各族的乐舞文化的交流提供的条件。
一般认为古代中原与西域地区的乐舞交流以张骞通西域为起点。张骞从西域带回“胡乐”,传到了西京长安。崔豹《古今注》记载“横吹胡乐也,张博望入西域,传其法与西京,唯得摩诃。兜勒二曲,李延年因胡曲更造新声二十八解”。李延年在“胡乐”的影响下,加以创造发展而创出了新声。
箜篌是印度的乐器,又名空篌,东汉时,从西域传入竖箜篌,汉灵帝嗜好这种乐器。新疆克孜尔千佛洞壁画上有竖箜篌,由纵横连接的两杆和牛角形音箱构成,音箱上开有若干音孔。如克孜尔163窟双人歌舞图,女子两手作拨弦状,男子以左臂轻以女肩亲密相靠,做交叉两足的舞姿。乐舞发展主要表现在对先贤、祖先和英雄的崇拜以及歌颂统治者功绩的纪功舞蹈上。它的兴盛在西周乃至今后的中国封建社会的舞蹈发展中起到了象征礼化的作用,推行政治性社会教化的仪礼化道路,纵贯千古被历代王朝所尊重。
汉族文化在西域乐舞传入内地的同时也传至西域。从我国新疆地区出土的大量文物,有丝帛、纸张、汉简等。说明了两汉时代西域文化中已渗入了汉文化。在新疆克孜尔千佛洞77窟伎乐天有吹排萧者,克孜尔千佛洞壁画上的排萧,多为13管,与湖北随县战国曾侯乙墓竹排萧式样相同。克孜尔118窟有弹奏阮咸的女舞人,阮咸为圆腹、直颈,女舞人两腿交叉而立,神态为优美的舞姿。阮咸是我国中原地区传入西域。克孜尔地处拜城与库车之间,正是古龟兹国地方,克孜尔的早期石窟47窟,碳定为十六国时代、4世纪初,建佛窟的年代早于敦煌。龟兹是通西域的丝绸之路北路的门户。克孜尔的壁画艺术是中西乐舞文化交流最好的见证。到了东汉末年,西域的胡风不但吹进了胡乐、胡舞,就连胡人的服饰、饮食、用具也都为京都贵戚竟相模仿采用,成为一时的风尚。
而《鼓吹乐》、《横吹曲》、《胡乐》、《胡舞》等的传入,对中原地区汉民族的传统乐舞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乐舞的融合与创新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政治最混乱,社会最苦痛的时代,其社会的大动荡造成了民族的大迁徙、大融和。它的时代特点也决定了舞蹈文化的结构较为松散、可塑性强,对外来乐舞文化,容易适应并易吸收对方的东西。
从西域传来的各种乐舞,各有特色。在吕光通西域,西方的佛像和龟兹的乐舞文化交流后,对汉文化的乐舞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龟兹乐》是胡乐胡舞中最有代表性的。在6世纪的北齐北周时期至6世纪末隋初文帝登基时,是《龟兹乐》在中原地区流行的全盛时期。它受天竺乐的影响较大,事实上,西域的舞蹈许多都是随着佛教的东渐而入往中国的。新疆克孜尔石窟壁画中有不少栩栩如生的龟兹乐舞形象,这些舞蹈形象多出现在“佛教故事”和“天人歌赞”中。如83窟“佛教故事”中的“宫中生活”,代表图像是一裸体舞女,拧身撅臀式“三道弯”掖腿跳跃,舞姿极其美妙。这些石窟壁画中的舞蹈形象从古代舞蹈的形式种类而言,属于胡乐胡舞体系。从内容上看,自然是佛教思想的产物,也是当时现实生活中乐舞活动的反映。
石窟壁画中表现人间礼佛供佛和表现天宫圣景妙乐的舞蹈形象,集中反映了胡舞潇洒、颈健、奔放、明快的风格特点。这种开朗的“阳刚之美”与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思想的解放,追求放达不羁、超然自得的时风一致。因此胡舞便在中国大地上迅速蔓延开来,这是汉族文化对外来文化的认同在审美观念上的明确体现。
魏晋南北朝流传的胡舞与中原舞蹈的律动风韵迥然异趣,它以一种新的异国情调的强大魅力冲击着中国古老悠久的舞蹈文化,使中原与西域乐舞融合与创新,《西凉乐》以崭新的风姿诞生在中原西域文化撞击的熠熠辉光中。
《西凉乐》是西域少数民族乐舞和内地汉族传统乐舞融合而成的新乐舞,它吸取了西域各族乐舞(其中以《龟兹乐》为主),同时保持着汉族传统乐舞的特色。这在其乐曲、乐器中可以看出这些特点。舞曲《于阗佛曲》是西域乐舞,歌曲《永世乐》和解曲《万世丰》是以汉族旧乐为主。在乐器中,钟、磬、笙、萧、筝和箜篌等都是汉族传统乐舞中旧有的乐器;琵琶、五弦、腰鼓、齐鼓、担鼓、铜拨、贝等乐器,都属于西域少数民族乐舞中所使用的乐器。
在当时的历史情况下,《西凉乐》是有一定代表性和倾向性。因此,在魏周之际,被称为“国伎”。魏太武帝将其用于宾嘉大礼。北齐制定宫廷雅乐,也杂以“西凉之曲”,因其“所谓洛阳旧乐者也”。《西凉乐》自周隋到唐代愈传愈盛。
《西凉乐》的产生,是一个认识过程,也是一个创造过程。它是在对西域乐舞认识吸收的基础上进行选择、提炼,与中原乐舞在矛盾中求统一的结果,完全没有拘泥与汉族或西域民族乐舞风格而进行了大胆的突破,开创了中外乐舞艺术兼收并蓄融合出新的先河,标志着中国乐舞文化卓越的融合能力,为唐代宫廷燕乐以及其他乐舞广泛吸收外来乐舞进行融汇变通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三隋唐时期中原与西域乐舞交流的高度繁荣
隋唐时期,特别是唐朝,国力的强盛与盛世的气度,促进了文化艺术的高度发展,舞蹈也达到的一个高层次的成熟之美,其样式之多,种类之全,分类之细皆为历代所不能企及。出自西域的有刚柔类属之舞中《胡旋舞》、《胡腾舞》、《拓枝》等,还有纯粹的胡乐胡戏《苏莫遮》以及融中原传统舞姿与西域舞风于一体的《霓裳羽衣舞》。而最能代表大唐舞蹈水平和风采的是前朝集大成者和开拓者的是宫廷舞蹈。在隋唐宫廷部伎乐舞“十部伎”中我们知道《安国乐》、《疏勒乐》、《康国乐》、《龟兹乐》都是西域舞蹈。这其中,对唐代乐舞影响最大的是“龟兹乐”
“龟兹乐”从南北朝时期传入中原,直到唐代的几百年间一直盛行,它以一种新鲜的异国情调的强大魅力吸引着不同时代各个阶层的人们。当然,“龟兹乐”在中原长期的流传过程中也随着新的环境不断发生变化,隋朝流行的有“西国龟兹”、“齐国龟兹”与“土龟兹”。到了唐代,“龟兹乐”已无如是分,运用得非常广泛,在唐代宫廷燕乐中占有相当比重。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其欢快、热烈、具有激动人心的力量,较多舞蹈伴奏曲。从新疆克孜尔千佛洞和敦煌壁画的相关伎乐形象中,可以感受到乐舞这种特殊的韵味和感受力。其舞蹈特征总结如下:
1、劲健明朗、柔和流畅的S形式三道弯:出跨、扭腰、勾腰和头、肩、胸与之相应的异向拧扭的形体曲线与角度多带硬直的手臂姿势形成反美,增强了身体内部的韵律与外部形态在对比中达到统一的美的力量。
2、有大量的“击掌”、“弹指”和丰富的手势,充分强调手与脚的造型。每一个手指和脚趾都灌注着舞蹈的情感与力量。
3、腾踏跳跃,迅急敏捷,时有令人目眩的高难技巧,颇具情动于中,不能自己的感染力。
4、歌、舞、乐相交融,并以“憾头弄目”加强迷人的神韵。
5、多执道具(以乐器为主),披飘带而舞。幅度大,动势活,美感强。
“龟兹乐”受“天竺乐”的影响极大,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印度乐舞的特点。由于龟兹所处的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汇集点。因此龟兹乐舞是一种包含了多种文化特质的综合体。透过“龟兹乐”,我们能够窥见古代中原与西域地区之间的乐舞文化交流。
古代中原与西域之间的乐舞文化交流一直没有停止过,双方都以其强大的魅力和包容的胸怀创造着不息的生命力,不管是在民间还是宫廷都获得认同。这是我们巨大的财富与丰富的源泉,是中西方文化交流史上璀璨光辉的一页,将永载于史册!
参考文献:
[1] 史仲文:《中国艺术史》,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
[2] 金秋:《古丝绸之路乐舞文化交流》,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年。
作者简介:颜敏,女,1981—,重庆市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舞蹈艺术及教学,工作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关键词:古代中原西域乐舞文化交流胡乐胡舞西凉乐龟兹乐
中图分类号:J205文献标识码:A
在历史长河中,任何事物的发生发展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交流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从浩繁的中国舞蹈发展史中,我们能清晰地看到古代中原与西域地区曾有过长久、辉煌的交流活动,在中国舞蹈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古代中原与西域之间的乐舞交流,早在三国时期便有记录,《魏书·王桀传》注引《魏略》中说,曹植曾在沐浴后光着大跳一种《五稚锻》的胡舞,而“胡”是中国对北方和西方各民族的泛称。“胡舞、胡乐”即指西北少数民族的乐舞。
一秦汉时期乐舞交流的开端
汉代继承了秦代的经济统治制度,进一步对边疆开发,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置郡县,对各族人民的生产及经济起到推进提高作用。汉武帝时,开拓了西域和南海的交通,在西南地区开设郡县,加强了边疆与内地的联系,给中外各族的乐舞文化的交流提供的条件。
一般认为古代中原与西域地区的乐舞交流以张骞通西域为起点。张骞从西域带回“胡乐”,传到了西京长安。崔豹《古今注》记载“横吹胡乐也,张博望入西域,传其法与西京,唯得摩诃。兜勒二曲,李延年因胡曲更造新声二十八解”。李延年在“胡乐”的影响下,加以创造发展而创出了新声。
箜篌是印度的乐器,又名空篌,东汉时,从西域传入竖箜篌,汉灵帝嗜好这种乐器。新疆克孜尔千佛洞壁画上有竖箜篌,由纵横连接的两杆和牛角形音箱构成,音箱上开有若干音孔。如克孜尔163窟双人歌舞图,女子两手作拨弦状,男子以左臂轻以女肩亲密相靠,做交叉两足的舞姿。乐舞发展主要表现在对先贤、祖先和英雄的崇拜以及歌颂统治者功绩的纪功舞蹈上。它的兴盛在西周乃至今后的中国封建社会的舞蹈发展中起到了象征礼化的作用,推行政治性社会教化的仪礼化道路,纵贯千古被历代王朝所尊重。
汉族文化在西域乐舞传入内地的同时也传至西域。从我国新疆地区出土的大量文物,有丝帛、纸张、汉简等。说明了两汉时代西域文化中已渗入了汉文化。在新疆克孜尔千佛洞77窟伎乐天有吹排萧者,克孜尔千佛洞壁画上的排萧,多为13管,与湖北随县战国曾侯乙墓竹排萧式样相同。克孜尔118窟有弹奏阮咸的女舞人,阮咸为圆腹、直颈,女舞人两腿交叉而立,神态为优美的舞姿。阮咸是我国中原地区传入西域。克孜尔地处拜城与库车之间,正是古龟兹国地方,克孜尔的早期石窟47窟,碳定为十六国时代、4世纪初,建佛窟的年代早于敦煌。龟兹是通西域的丝绸之路北路的门户。克孜尔的壁画艺术是中西乐舞文化交流最好的见证。到了东汉末年,西域的胡风不但吹进了胡乐、胡舞,就连胡人的服饰、饮食、用具也都为京都贵戚竟相模仿采用,成为一时的风尚。
而《鼓吹乐》、《横吹曲》、《胡乐》、《胡舞》等的传入,对中原地区汉民族的传统乐舞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乐舞的融合与创新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政治最混乱,社会最苦痛的时代,其社会的大动荡造成了民族的大迁徙、大融和。它的时代特点也决定了舞蹈文化的结构较为松散、可塑性强,对外来乐舞文化,容易适应并易吸收对方的东西。
从西域传来的各种乐舞,各有特色。在吕光通西域,西方的佛像和龟兹的乐舞文化交流后,对汉文化的乐舞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龟兹乐》是胡乐胡舞中最有代表性的。在6世纪的北齐北周时期至6世纪末隋初文帝登基时,是《龟兹乐》在中原地区流行的全盛时期。它受天竺乐的影响较大,事实上,西域的舞蹈许多都是随着佛教的东渐而入往中国的。新疆克孜尔石窟壁画中有不少栩栩如生的龟兹乐舞形象,这些舞蹈形象多出现在“佛教故事”和“天人歌赞”中。如83窟“佛教故事”中的“宫中生活”,代表图像是一裸体舞女,拧身撅臀式“三道弯”掖腿跳跃,舞姿极其美妙。这些石窟壁画中的舞蹈形象从古代舞蹈的形式种类而言,属于胡乐胡舞体系。从内容上看,自然是佛教思想的产物,也是当时现实生活中乐舞活动的反映。
石窟壁画中表现人间礼佛供佛和表现天宫圣景妙乐的舞蹈形象,集中反映了胡舞潇洒、颈健、奔放、明快的风格特点。这种开朗的“阳刚之美”与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思想的解放,追求放达不羁、超然自得的时风一致。因此胡舞便在中国大地上迅速蔓延开来,这是汉族文化对外来文化的认同在审美观念上的明确体现。
魏晋南北朝流传的胡舞与中原舞蹈的律动风韵迥然异趣,它以一种新的异国情调的强大魅力冲击着中国古老悠久的舞蹈文化,使中原与西域乐舞融合与创新,《西凉乐》以崭新的风姿诞生在中原西域文化撞击的熠熠辉光中。
《西凉乐》是西域少数民族乐舞和内地汉族传统乐舞融合而成的新乐舞,它吸取了西域各族乐舞(其中以《龟兹乐》为主),同时保持着汉族传统乐舞的特色。这在其乐曲、乐器中可以看出这些特点。舞曲《于阗佛曲》是西域乐舞,歌曲《永世乐》和解曲《万世丰》是以汉族旧乐为主。在乐器中,钟、磬、笙、萧、筝和箜篌等都是汉族传统乐舞中旧有的乐器;琵琶、五弦、腰鼓、齐鼓、担鼓、铜拨、贝等乐器,都属于西域少数民族乐舞中所使用的乐器。
在当时的历史情况下,《西凉乐》是有一定代表性和倾向性。因此,在魏周之际,被称为“国伎”。魏太武帝将其用于宾嘉大礼。北齐制定宫廷雅乐,也杂以“西凉之曲”,因其“所谓洛阳旧乐者也”。《西凉乐》自周隋到唐代愈传愈盛。
《西凉乐》的产生,是一个认识过程,也是一个创造过程。它是在对西域乐舞认识吸收的基础上进行选择、提炼,与中原乐舞在矛盾中求统一的结果,完全没有拘泥与汉族或西域民族乐舞风格而进行了大胆的突破,开创了中外乐舞艺术兼收并蓄融合出新的先河,标志着中国乐舞文化卓越的融合能力,为唐代宫廷燕乐以及其他乐舞广泛吸收外来乐舞进行融汇变通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三隋唐时期中原与西域乐舞交流的高度繁荣
隋唐时期,特别是唐朝,国力的强盛与盛世的气度,促进了文化艺术的高度发展,舞蹈也达到的一个高层次的成熟之美,其样式之多,种类之全,分类之细皆为历代所不能企及。出自西域的有刚柔类属之舞中《胡旋舞》、《胡腾舞》、《拓枝》等,还有纯粹的胡乐胡戏《苏莫遮》以及融中原传统舞姿与西域舞风于一体的《霓裳羽衣舞》。而最能代表大唐舞蹈水平和风采的是前朝集大成者和开拓者的是宫廷舞蹈。在隋唐宫廷部伎乐舞“十部伎”中我们知道《安国乐》、《疏勒乐》、《康国乐》、《龟兹乐》都是西域舞蹈。这其中,对唐代乐舞影响最大的是“龟兹乐”
“龟兹乐”从南北朝时期传入中原,直到唐代的几百年间一直盛行,它以一种新鲜的异国情调的强大魅力吸引着不同时代各个阶层的人们。当然,“龟兹乐”在中原长期的流传过程中也随着新的环境不断发生变化,隋朝流行的有“西国龟兹”、“齐国龟兹”与“土龟兹”。到了唐代,“龟兹乐”已无如是分,运用得非常广泛,在唐代宫廷燕乐中占有相当比重。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其欢快、热烈、具有激动人心的力量,较多舞蹈伴奏曲。从新疆克孜尔千佛洞和敦煌壁画的相关伎乐形象中,可以感受到乐舞这种特殊的韵味和感受力。其舞蹈特征总结如下:
1、劲健明朗、柔和流畅的S形式三道弯:出跨、扭腰、勾腰和头、肩、胸与之相应的异向拧扭的形体曲线与角度多带硬直的手臂姿势形成反美,增强了身体内部的韵律与外部形态在对比中达到统一的美的力量。
2、有大量的“击掌”、“弹指”和丰富的手势,充分强调手与脚的造型。每一个手指和脚趾都灌注着舞蹈的情感与力量。
3、腾踏跳跃,迅急敏捷,时有令人目眩的高难技巧,颇具情动于中,不能自己的感染力。
4、歌、舞、乐相交融,并以“憾头弄目”加强迷人的神韵。
5、多执道具(以乐器为主),披飘带而舞。幅度大,动势活,美感强。
“龟兹乐”受“天竺乐”的影响极大,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印度乐舞的特点。由于龟兹所处的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汇集点。因此龟兹乐舞是一种包含了多种文化特质的综合体。透过“龟兹乐”,我们能够窥见古代中原与西域地区之间的乐舞文化交流。
古代中原与西域之间的乐舞文化交流一直没有停止过,双方都以其强大的魅力和包容的胸怀创造着不息的生命力,不管是在民间还是宫廷都获得认同。这是我们巨大的财富与丰富的源泉,是中西方文化交流史上璀璨光辉的一页,将永载于史册!
参考文献:
[1] 史仲文:《中国艺术史》,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
[2] 金秋:《古丝绸之路乐舞文化交流》,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年。
作者简介:颜敏,女,1981—,重庆市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舞蹈艺术及教学,工作单位:重庆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