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大学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事件时有发生,体育运动创伤不仅影响到学生的正常学习,而且还会造成其身心健康的严重伤害。因此,了解大学体育教学当中运动损伤现状,有针对性的进行剖解分析,系统探讨运动损伤的预防机制,维护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已经成为业界讨论的焦点话题。這不仅是大学体育教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也是必须要解决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大学教育;体育教学;运动损伤;预防机制
历时三个月,笔者曾经走访数所大学,实地调研大学体育教育情况,高达11%的运动损伤率的确不容乐观。事实表明,大学体育教育当中相关问题已经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影响大学体育教育发展的主要瓶颈,迫切需要有针对性加以解决。本文基于大学体育教学当中运动损伤方面的系统研究,致力探讨了相关预防知识,旨在将大学运动损伤控制在最低限度,维护大学体育正常教育秩序,确保大学生健康成长。
一、寻诊问脉,医学视角上运动损伤病发成因概论
运动病发多种多样,主要技术因运动项目的不同而表现不同的症状,有其各自的发病规律。也就是说,各项运动皆有不同的损伤部位,如羽毛球运动中的椎斑疲劳骨折,体操运动中的跟腱断裂等,各有不同的损伤原因。其他运动项目也大致如此,在慢性损伤方面表现的尤为突出。其规律性也基本相同,多由人体潜质与运动项目属性两因素所决定的。其一,运动中的人体部位在解剖医学是上所表现出的生理弱点,其二,人体部位需要适应运动项目以及技战术的特殊要求。通过解剖医学,我们了解到人体上体重量占比达到体重的50%,支撑如此的重量,仅仅是靠有限的一些骨骼。而骨骼并非能抵抗来自外界的直接撞击,必须与关节结为整体,共同减缓吸收这种冲击力,象这种构造结构,人体全身遍布,这种情况下,胫部等一部位往往因肌肉覆盖过少,抗外界冲击相对较弱。如人在直立行走当中,腰椎不仅要支撑头颅,还要接受来自内脏压力,倘若过度牵拉弯曲,不经意所导致的损伤就极易发生。
因此,客观存在的两个潜伏条件是难以避免的,也是与生俱来的,虽然不能直接导致损伤,但不加注意则祸之必然。致伤条件有两个:一是错误的技术动作,举止不正确、不合理,违背了人体力学规律,违解剖医学原理,运动损伤就在所难免,此时损伤表现为急性特征;人体部位长期负荷过,超出了固有的承受能力,甚至最大承极限,类似退行性病理变化便会发生,此时运动损伤,多表现为慢性特征。如膝关节两端上下骨杠杆相对较长,缺少肌肉周围保护,人体在半屈膝当中,关节十字韧带以及侧副韧带状态全面松弛,这边是膝关节失去了来自周围的保护支撑。此时,倘若受到外界撞击则难以抵抗,失去平衡的膝关节极易出现内外过度翻转现象,而这种过度翻转一旦达到极限,超出人体力学以及解剖医学理论程度,就会有半月板以及膝关节韧带急性损伤病情发生。再如人体半蹲当中,主要依赖髌骨以及股四头肌稳定膝关节,而膝关节在作出屈伸、旋转发力动作当中,髌骨的关节软骨面将承受很大的摩擦、挤压、撞击以及不合槽的捻错等力的共同作用。此外,在发力蹬伸以及跳跃启动当中,膝关节离不开周围组织配合,伸膝装置(膑韧带等)由于位髌骨之前,所也遇到牵拉张力必然强大,日积月累,在这些力的牵拉下,必然导致髌骨劳损,一种慢性运动损伤。
既然认识了来自运动损伤病发规律,遵照解剖医学原理,大学体育教育就应该在教学实践以及运动训练当中,适时培养两个潜在因素转化至有利方面的能力,杜绝运动损伤,预防病痛发生,达到强身健体的真正目的。如此以来,基可运动损伤病发规律的进一步了解,站在医学视角解剖运动技术的生理特点,能够防微杜渐,对运动损伤的全力预防作用非常重要,也是必不可少的。
二、找准症结,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成因全解读
两个潜在因素作为造成运动损伤两个矛盾对面,又有难以割舍的统一性,皆为客观观实存在的,二者共有的客观性阐述了一个问题,它们存在并非必然导致损伤,而具有发生运动损伤的一种可能,认真防护,积极面对,则不会有问题发生;倘若漠不关心,不积极应对,问题必然会出现。倘若观念上不去,措施不得力,大学体育运动损伤危险性进一步增高,并非危言耸听,也绝非信口一说,因为现实问题就摆在我们面前。
(一)观念认识上不去,措施乏力。应当承认,大校园里有关运动损伤的防护知识能够真正落到实处的,很少见。能够见到的,不过是有关意外伤害的宣传,有也是课堂里讲讲,书本上看看,至于运动损伤的有关常识,很难找出有大学生能说出子鼠寅卯来,宣传教育力度明显不足。首先,不少体育执教者对运动损伤预防工作轻描淡写,大多数大学生,思想麻痹,认识更为不足。笔者访谈起来,他们也是只是“只字片语”的含糊认识。如“小题大做不值得”、“小伤小病在所难免”,甚至以拼搏顽强的体育竞争精神来应付,来逃避问题。言者无心,听者有意,笔者以为,大学体育教育之所以运动损伤常识长期缺位,首先是观念意不上位,既然认识不足,就不屑说预防措施了。因此,长期以来,大学体育教育工在运动损伤措施无力,出了问题,也轻描淡写了之,问题应该可以找到答案,但真正的原因并不全在于此。其次,不少男性大学生生活经验不多,防伤观念缺失,在运动麻痹大意,或好胜心强,心血来潮,往往会做出一些貌似盲目的举动,超出自身的运动极限,导致一些运动损伤;而对于一些女大学生,通常对运动,有一些恐惧心理,或者害羞紧张,动作犹豫中失误造成一些伤害。此外,作为体育执教者在教学训练中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往往片面追求教学内容和课堂质量,忽视了安全教育与运动损伤常识普及,致使本来就不想学、不愿意学常识的大学生,对运动损伤的危害就更加知之甚少,运动中极易因无知而遭受伤害。
(二)准备运动成硬伤,动力不足。不论参与哪种体育运动,保证不受到伤害的前提条件就是做足准备活动。因此,无论日常体育自我锻炼,还是体育课训练学习中,均须做足运动前充分的准备活动,其目的在于提前促使大脑中枢神经兴奋,重要是赶走植物神经惰性一面。组织全身肌肉、关节联动起来,加速血液体内循环,让血液充分供应到肌肉组织当中,促使肌肉弹性与力量更加充足,以条件反射启动技术动作,正式运动做好准备功课。但是,日常体育运动当中,大学生准备活动不足,问题不少。要么准备活动弃之不顾,强弩硬上马,极易造成关节扭伤与肌肉拉伤;要么准备活动轻描淡写、敷衍塞责,导致神经系统与各器官功能未能充分紧张起来,突然投入运动则难免问题发生;或者是准备活动是做了,但活动内容文不对题;或者是准备活动做得过量,致使体能提前下降,正式运动当中难以保持最佳状态。 (三)运动负荷欠规范,问题难免。运动实践充分证明了一个道理,运动量倘若安排不规范合理,难以达到锻炼身体初衷不说,效果反而会反其道而行之,极易导致运动损伤,造成运动伤害。其表现主要在于:一是局部运动负荷过大,安排不具合理性。人体局部长期负荷过大,搞单打一式的单一锻炼,将使人体相关组织超出固有的承受能力,试试人体局部组织长期遭遇过度的挤压与摩,或牵拉过度,细微损伤日积月累积累,终将导致一些慢性损伤,酿成大患。如:慢跑的人都有一种上瘾的感觉,他们的体会是,既消耗脂肪热量又维持了健美的体型,关键是能增强免疫力。运动心理学认为,慢跑的好处还在于降低焦虑,能够培养人的自信心、抗压等综合能力;相对于心脏说,益处则更多,可以心肌组织活性细胞更加活跃,让心室进一步扩生理性,增强心搏量等等;而对肺脏的好处则更直接,长期坚持慢跑的人,肺活量必定很大。这里要提醒的是,长跑并非完美无缺,也有美中不足之处,也会有一定的运动伤害。通常而言,跑步强度包括速度与距离、频率古坡度相关指数,不论这是目标在哪里,挑战极限也罢改善体能也罢,慢跑指数也是需要逐渐增加的,否则福祸难料,极易受到病痛伤害;二是一次的过大运动量后患无穷。长时间的持续剧烈运动,血糖大为降低不说,相对体力消耗也决非益事。此时,重度疲劳过后极易使大脑皮层的抑制能力遭到破坏,注意力大为减退,以致于防御反应力骤然降低,出现严重性运动疲劳操伤。
(四)教学训练两条线,统筹难顾。未能以严谨规范的治学态度有效组织体育教研工作,运动训练与活动比赛无章可循,散乱差现象较为普遍。执教者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规律缺乏有效的了解,运动当中往往未能兼顾性别差异,男生女生混谈,对学生体能差异不管不顾,对运动负荷缺乏针对性,由此而引起个别体质差生运动损伤的案例也不是没有,关键是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没有,有没有认识到错误的根源,及时加以改正。此类问题很多,是否严格遵守教学制度,坚持运动训练与技能比赛等原则性的问题,也有组织方式是否得力的问题。如没有应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无运动负荷大小一味“大呼隆”。在教学实践中,尤其对器械训练保护措施难到位,尽管有负责学生过多的原因,但这并非是问题的关键,关键是,执教者的观念意识到位了没有,大学女生因性别问题保护不便,男教师不能因“不好意思伸手”而疏于保护。此外,人多拥挤,运动场地变得窄小,无形增加了运动碰撞的机率,类似问题在课外活动当中愈发更为突出,有没有运动场区分区不明晰现象,投掷场地是否有人任意穿越,不要等问题真正发生再亡羊补牢,则悔之晚矣。
(五)医务监督挂上墙,保护无助。应当承认,如果日常注重影响大学生身体健康因素的发挖,就能更及时归纳、总结,结合他们的成长趋势提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与意见。而不少大学医务监督满足于一纸上墙,对大学生的体育能力与身心健康缺乏有效的成长指导,也是问题发生的另一个原因。因此对大学生身体的例行检查当中,主要落实在眼、耳、鼻科目,注重于血压、脉搏以及疝气等常规检查方面,成为运动损伤必不可少的预防环节。倘若条件允许,还应当注重于骨骼系统的全面检查。从大学生肌肉力量测试,到关节稳定性检验,再到身体姿态的检查,事无巨细,方方面面都要进行了解,对运动损伤进行相关了解,确保及时诊治纠正,如此这般细致入微,不仅能够及时发现身体问题,还能有效规避运动损伤,让运动伤害不再发生。
(六)身心状态难保证,空谈误教。体功能和心理状态不良:睡眠或休息不好、缺乏经验、思想麻痹、情绪急燥;或在练习中因恐惧、害羞而产生犹豫不决和过分紧张等。因此损伤的预防不仅仅从医学的角度,还必须从心理上去进行。其次体育基础差、身体素质弱,或动作要领掌握不正确,一时不能适应体育活动的需要,容易发生损伤事故。女学生相比男学生更容易发生比较严重的损伤,这是因为女子缺乏身体协调性而形成的。还有针对有些项目下肢特别容易受伤的特点,在制定预防运动损伤发生的身体调整计划中必须优先考虑下肢的强化训练。体育教师专业能力不足,对运动训练的专业常识缺乏了解。有些体育教师因年龄层次或受培养层次高低不同,本身缺乏运动训练和预防运动损伤的专业知识,只注重运动项目技术的传授,发生损伤后不能及时救治处理和分析损伤发生原因,只能由医务部门处理,没有经验的积累和改进,损伤事故便会时有发生。而有些运动项目如体操中的单杠、双杠、跳箱等,在学生初次学习过程中是需要提供保护与帮助的辅助性方法,减少学生的心理恐惧和顾虑,帮助体验动作技术,防止发生伤害。如果教师任由学生自己练习,未能提供有效保护,就很容易造成伤害。
(七)运动教学条件差,环境短位。主要表现为场地设备差,气候环境强差人意。事实证明,无论是运动环境的原因,还是运动器械与服装的原因,凡是不达标都不同程度引发运动损伤。而气候以及运动场地的条件问题,通常成为引发大学生运动伤害的罪魁祸首。气温过高天气,人最容易疲劳和中暑,发生脱水虚脱以及肌肉痉挛等病害;气温过冷。才会出现肌肉僵硬现象,身体协调性也会相应下降,极易导致肌肉拉伤;风大以及光线不良会影响到人的视力,相易造成运动类创伤;体育场地平整度不高,人在上面跑动之时,极易出现扭伤,导致跌伤等;过硬的地,足、膝及腿部受到较大撞击,成为慢性运动损伤的罪手;运动器材缺损不完整,在使用当中,必然要影响到技术动作,导致动作变形、身体失控,无形导致运动损伤;在运动当中,倘若大学生着装不合要求,鞋子大小不合适,或者佩戴多余装饰品,都会导致运动变形,甚至不必要的人身伤害。
三、防患未然,科学机制下体育运动损伤预防主攻略
开展体育竞技运动,重在增强大学生体质,促进其体能与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成长为新时代合格人才,更好地服务时代、服务于“中国梦”宏观伟略。高校教育作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应积极预防运动损伤,对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提高学校运动训练和各种各样体育竞赛的组织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预防原则当先。一是“安全第一”的原则。在各类大学体育运动当中,体育执教者处于自始至终的主导地位,除了自身思想上给予充分重视,还应在行动措施保证有力,应积极强化大学生安全教育,说一千道一万,“安全第一”原则最关键,要克服一切麻痹思想,立言立行,将预防为主的方针认真贯彻下去,大力弘场体育道德、道德体育的优良作风;二是循序渐进的原则。紧紧围绕大学生的性别与年龄、运动技术与健康状况作文章,同时对原有的基础条件娶了然于胸,合理规范安排教学内容,运动训练讲究章法有序,动作自易到难,训练由少到多,运动量梯次加大,由此形成的运动负荷则由弱渐强,逐步激发大学生投身体育运动中来,你是昂扬青春的激情。对少数体质差生则区别对待,开展“保健体育”,相对减少其运动量。要将各种教学方法统筹兼,确保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全面提。要精于基本技术强仙训练,让大学生系统掌握田径三项动作要领,积极参与篮、排、足球运动,在提高运动效果的基础上,杜绝隐患,严防伤害事故发生;三是“准备活动”的原则。在体育运动各项目活动之前,准备活动都必须到位,尤其是一些剧烈运动更要有条不紊加以落实。准备活动不仅要组织到位,更要依据场地变化、气候变化及时落实到位,一般性的准备活动要按部就班,专项性准备活动也要求做到术有专攻,运动强度大、运动量大项目要做足准备活动重头文章。准备活动量也不应千篇一律,必須因人而异,只要达到身体发热为宜,轻微出汗便可,只要大学生情绪兴奋起来,便达到准备活动的目的,必须恰到好处;四是强化训练易伤部位的运动原则。基于准备活动的充分练习,强化易伤部位的练习作为行之有效的必然手段,必须贯彻到准备活动当中,根据运动项目不同技术特点,准备专门的针对性练习训练,如对抗性强的集体竞赛项目,大都要注舌膝关节与踝关节、肘关节古髋关节的赛前强化练习,并坚持放松与伸展大小腿及腰肩等韧带练习,强化练习通常持续10分钟为宜;五是场地器材的检护原则。高校大学生大都喜欢球类运动,喜欢健身健美与跑步运动,活动场地及相关设备使用频率较高,因此需要定期进行检修与维护,必须落实安全责任制,固定部门、落实专人具体负责整个操作流程,确保万无一失,不允许任何安全隐患出现;加强保健保护的互助原则。爱好体育首先要学会运动保护,懂得自我保护,杜绝安全隐患,全面向伤害事故说“不”。 (二)有效措施跟进。一是推行大学生健康卡制。高校新生进校时要参加一次全面的体格检查,学校要对新生的血液、心肺、肝、血压等主要器官与有关部位的检查情况记入健康卡片,对身体缺陷及慢性疾病详细记录并登记在案,以方便后续的健康跟踪调查以及综合跟踪服务。涉及跟踪调查卡片制作责成学工处承办,吸收责任心强的大学生参与共中,具俺负责统计管理工作。二是实行大学生疾病与损伤事故登记卡制。在校期间,大学生如发生伤害事故,责成医务室迅速救护,并及时了及时登记卡片、记录备案。倘若学生在校期间首次发生疾病,同样由医务室登记卡片备案,以便跟踪后续服务,直至彻底康复;三是厉行责任追究制。凡事是因组织训练,或者带队比赛当中出现运动损伤,应视具体实际情况,搞好分析调研,追究相关责任者的责任。对轻微者以批评教育为主,严重者严惩不貸,直至刑事责任法律追究。四是发挥学校舆论工具的喉舌作用,普及宣传运动损伤基本常识,并组织卫生保健知识讲座,使学生学到一些实用的卫生保健知识,以及消除疲劳、合理膳食的方式方法。要配做好运动损伤的监督管理工作,严禁学生处于患病、受伤期间参与运动训与竞技比赛;五是做好学生运动损伤的调查、统计与分析工作。要想切实把握学生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与规律,进而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教师还应做好调查、统计与分析工作。调查、统计学生运动损伤情况的基本方法则是填写学生运动损伤登记卡。教师应妥善保存已填好的登记卡,并定期对其进行分析。
四、结语
运动损伤涉及种类繁多,由此导致的部住伤害也难以胜数,大致以慢性损伤以及轻微创伤居多,属于急性及严重性的运动损伤尚不多见。表面看,慢性损伤诱发于急性损伤不当处理之后,或过早恢复训练导致的,但问题的主因仍为运动量不当,身体轻微的局部损伤初发倘若不引起注意,一定程度累积之后必然诱发质变。因此说,大学体育教育对运动量的安排应合理有序,避免此类事情的再次发生。同时,更要系统落实大学急性损伤综合处理预防相关工作。运动损伤不仅影响到大学生运动寿命,更能影正常的学习生,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压力及心理负担,同时也成大学体育教育发展的致命瓶颈。因此,研究学生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做好运动损伤的预防工作,对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姚鸿恩.体育保健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4
[2]陈爱国等.几种体育运动创伤的应激理论模型述评[J].成都体育学院报,2005,31(6):55-58.
[3]王慧丽.体育教学中常见的伤病的预防和急救[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37(6):45-47.
[4]郭修金等.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归责与预防措施[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29(6):73-76.
[5]赵 斌.运动损伤与预防(运动人体科学系列) [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8.
[6]李淑芳.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运动创伤的分析与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11):1509-1510.
作者简介:
张蓉 1977.06 女 汉 山东荣成 硕士 副教授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主要从事体育教学
关键词:大学教育;体育教学;运动损伤;预防机制
历时三个月,笔者曾经走访数所大学,实地调研大学体育教育情况,高达11%的运动损伤率的确不容乐观。事实表明,大学体育教育当中相关问题已经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影响大学体育教育发展的主要瓶颈,迫切需要有针对性加以解决。本文基于大学体育教学当中运动损伤方面的系统研究,致力探讨了相关预防知识,旨在将大学运动损伤控制在最低限度,维护大学体育正常教育秩序,确保大学生健康成长。
一、寻诊问脉,医学视角上运动损伤病发成因概论
运动病发多种多样,主要技术因运动项目的不同而表现不同的症状,有其各自的发病规律。也就是说,各项运动皆有不同的损伤部位,如羽毛球运动中的椎斑疲劳骨折,体操运动中的跟腱断裂等,各有不同的损伤原因。其他运动项目也大致如此,在慢性损伤方面表现的尤为突出。其规律性也基本相同,多由人体潜质与运动项目属性两因素所决定的。其一,运动中的人体部位在解剖医学是上所表现出的生理弱点,其二,人体部位需要适应运动项目以及技战术的特殊要求。通过解剖医学,我们了解到人体上体重量占比达到体重的50%,支撑如此的重量,仅仅是靠有限的一些骨骼。而骨骼并非能抵抗来自外界的直接撞击,必须与关节结为整体,共同减缓吸收这种冲击力,象这种构造结构,人体全身遍布,这种情况下,胫部等一部位往往因肌肉覆盖过少,抗外界冲击相对较弱。如人在直立行走当中,腰椎不仅要支撑头颅,还要接受来自内脏压力,倘若过度牵拉弯曲,不经意所导致的损伤就极易发生。
因此,客观存在的两个潜伏条件是难以避免的,也是与生俱来的,虽然不能直接导致损伤,但不加注意则祸之必然。致伤条件有两个:一是错误的技术动作,举止不正确、不合理,违背了人体力学规律,违解剖医学原理,运动损伤就在所难免,此时损伤表现为急性特征;人体部位长期负荷过,超出了固有的承受能力,甚至最大承极限,类似退行性病理变化便会发生,此时运动损伤,多表现为慢性特征。如膝关节两端上下骨杠杆相对较长,缺少肌肉周围保护,人体在半屈膝当中,关节十字韧带以及侧副韧带状态全面松弛,这边是膝关节失去了来自周围的保护支撑。此时,倘若受到外界撞击则难以抵抗,失去平衡的膝关节极易出现内外过度翻转现象,而这种过度翻转一旦达到极限,超出人体力学以及解剖医学理论程度,就会有半月板以及膝关节韧带急性损伤病情发生。再如人体半蹲当中,主要依赖髌骨以及股四头肌稳定膝关节,而膝关节在作出屈伸、旋转发力动作当中,髌骨的关节软骨面将承受很大的摩擦、挤压、撞击以及不合槽的捻错等力的共同作用。此外,在发力蹬伸以及跳跃启动当中,膝关节离不开周围组织配合,伸膝装置(膑韧带等)由于位髌骨之前,所也遇到牵拉张力必然强大,日积月累,在这些力的牵拉下,必然导致髌骨劳损,一种慢性运动损伤。
既然认识了来自运动损伤病发规律,遵照解剖医学原理,大学体育教育就应该在教学实践以及运动训练当中,适时培养两个潜在因素转化至有利方面的能力,杜绝运动损伤,预防病痛发生,达到强身健体的真正目的。如此以来,基可运动损伤病发规律的进一步了解,站在医学视角解剖运动技术的生理特点,能够防微杜渐,对运动损伤的全力预防作用非常重要,也是必不可少的。
二、找准症结,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成因全解读
两个潜在因素作为造成运动损伤两个矛盾对面,又有难以割舍的统一性,皆为客观观实存在的,二者共有的客观性阐述了一个问题,它们存在并非必然导致损伤,而具有发生运动损伤的一种可能,认真防护,积极面对,则不会有问题发生;倘若漠不关心,不积极应对,问题必然会出现。倘若观念上不去,措施不得力,大学体育运动损伤危险性进一步增高,并非危言耸听,也绝非信口一说,因为现实问题就摆在我们面前。
(一)观念认识上不去,措施乏力。应当承认,大校园里有关运动损伤的防护知识能够真正落到实处的,很少见。能够见到的,不过是有关意外伤害的宣传,有也是课堂里讲讲,书本上看看,至于运动损伤的有关常识,很难找出有大学生能说出子鼠寅卯来,宣传教育力度明显不足。首先,不少体育执教者对运动损伤预防工作轻描淡写,大多数大学生,思想麻痹,认识更为不足。笔者访谈起来,他们也是只是“只字片语”的含糊认识。如“小题大做不值得”、“小伤小病在所难免”,甚至以拼搏顽强的体育竞争精神来应付,来逃避问题。言者无心,听者有意,笔者以为,大学体育教育之所以运动损伤常识长期缺位,首先是观念意不上位,既然认识不足,就不屑说预防措施了。因此,长期以来,大学体育教育工在运动损伤措施无力,出了问题,也轻描淡写了之,问题应该可以找到答案,但真正的原因并不全在于此。其次,不少男性大学生生活经验不多,防伤观念缺失,在运动麻痹大意,或好胜心强,心血来潮,往往会做出一些貌似盲目的举动,超出自身的运动极限,导致一些运动损伤;而对于一些女大学生,通常对运动,有一些恐惧心理,或者害羞紧张,动作犹豫中失误造成一些伤害。此外,作为体育执教者在教学训练中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往往片面追求教学内容和课堂质量,忽视了安全教育与运动损伤常识普及,致使本来就不想学、不愿意学常识的大学生,对运动损伤的危害就更加知之甚少,运动中极易因无知而遭受伤害。
(二)准备运动成硬伤,动力不足。不论参与哪种体育运动,保证不受到伤害的前提条件就是做足准备活动。因此,无论日常体育自我锻炼,还是体育课训练学习中,均须做足运动前充分的准备活动,其目的在于提前促使大脑中枢神经兴奋,重要是赶走植物神经惰性一面。组织全身肌肉、关节联动起来,加速血液体内循环,让血液充分供应到肌肉组织当中,促使肌肉弹性与力量更加充足,以条件反射启动技术动作,正式运动做好准备功课。但是,日常体育运动当中,大学生准备活动不足,问题不少。要么准备活动弃之不顾,强弩硬上马,极易造成关节扭伤与肌肉拉伤;要么准备活动轻描淡写、敷衍塞责,导致神经系统与各器官功能未能充分紧张起来,突然投入运动则难免问题发生;或者是准备活动是做了,但活动内容文不对题;或者是准备活动做得过量,致使体能提前下降,正式运动当中难以保持最佳状态。 (三)运动负荷欠规范,问题难免。运动实践充分证明了一个道理,运动量倘若安排不规范合理,难以达到锻炼身体初衷不说,效果反而会反其道而行之,极易导致运动损伤,造成运动伤害。其表现主要在于:一是局部运动负荷过大,安排不具合理性。人体局部长期负荷过大,搞单打一式的单一锻炼,将使人体相关组织超出固有的承受能力,试试人体局部组织长期遭遇过度的挤压与摩,或牵拉过度,细微损伤日积月累积累,终将导致一些慢性损伤,酿成大患。如:慢跑的人都有一种上瘾的感觉,他们的体会是,既消耗脂肪热量又维持了健美的体型,关键是能增强免疫力。运动心理学认为,慢跑的好处还在于降低焦虑,能够培养人的自信心、抗压等综合能力;相对于心脏说,益处则更多,可以心肌组织活性细胞更加活跃,让心室进一步扩生理性,增强心搏量等等;而对肺脏的好处则更直接,长期坚持慢跑的人,肺活量必定很大。这里要提醒的是,长跑并非完美无缺,也有美中不足之处,也会有一定的运动伤害。通常而言,跑步强度包括速度与距离、频率古坡度相关指数,不论这是目标在哪里,挑战极限也罢改善体能也罢,慢跑指数也是需要逐渐增加的,否则福祸难料,极易受到病痛伤害;二是一次的过大运动量后患无穷。长时间的持续剧烈运动,血糖大为降低不说,相对体力消耗也决非益事。此时,重度疲劳过后极易使大脑皮层的抑制能力遭到破坏,注意力大为减退,以致于防御反应力骤然降低,出现严重性运动疲劳操伤。
(四)教学训练两条线,统筹难顾。未能以严谨规范的治学态度有效组织体育教研工作,运动训练与活动比赛无章可循,散乱差现象较为普遍。执教者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规律缺乏有效的了解,运动当中往往未能兼顾性别差异,男生女生混谈,对学生体能差异不管不顾,对运动负荷缺乏针对性,由此而引起个别体质差生运动损伤的案例也不是没有,关键是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没有,有没有认识到错误的根源,及时加以改正。此类问题很多,是否严格遵守教学制度,坚持运动训练与技能比赛等原则性的问题,也有组织方式是否得力的问题。如没有应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无运动负荷大小一味“大呼隆”。在教学实践中,尤其对器械训练保护措施难到位,尽管有负责学生过多的原因,但这并非是问题的关键,关键是,执教者的观念意识到位了没有,大学女生因性别问题保护不便,男教师不能因“不好意思伸手”而疏于保护。此外,人多拥挤,运动场地变得窄小,无形增加了运动碰撞的机率,类似问题在课外活动当中愈发更为突出,有没有运动场区分区不明晰现象,投掷场地是否有人任意穿越,不要等问题真正发生再亡羊补牢,则悔之晚矣。
(五)医务监督挂上墙,保护无助。应当承认,如果日常注重影响大学生身体健康因素的发挖,就能更及时归纳、总结,结合他们的成长趋势提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与意见。而不少大学医务监督满足于一纸上墙,对大学生的体育能力与身心健康缺乏有效的成长指导,也是问题发生的另一个原因。因此对大学生身体的例行检查当中,主要落实在眼、耳、鼻科目,注重于血压、脉搏以及疝气等常规检查方面,成为运动损伤必不可少的预防环节。倘若条件允许,还应当注重于骨骼系统的全面检查。从大学生肌肉力量测试,到关节稳定性检验,再到身体姿态的检查,事无巨细,方方面面都要进行了解,对运动损伤进行相关了解,确保及时诊治纠正,如此这般细致入微,不仅能够及时发现身体问题,还能有效规避运动损伤,让运动伤害不再发生。
(六)身心状态难保证,空谈误教。体功能和心理状态不良:睡眠或休息不好、缺乏经验、思想麻痹、情绪急燥;或在练习中因恐惧、害羞而产生犹豫不决和过分紧张等。因此损伤的预防不仅仅从医学的角度,还必须从心理上去进行。其次体育基础差、身体素质弱,或动作要领掌握不正确,一时不能适应体育活动的需要,容易发生损伤事故。女学生相比男学生更容易发生比较严重的损伤,这是因为女子缺乏身体协调性而形成的。还有针对有些项目下肢特别容易受伤的特点,在制定预防运动损伤发生的身体调整计划中必须优先考虑下肢的强化训练。体育教师专业能力不足,对运动训练的专业常识缺乏了解。有些体育教师因年龄层次或受培养层次高低不同,本身缺乏运动训练和预防运动损伤的专业知识,只注重运动项目技术的传授,发生损伤后不能及时救治处理和分析损伤发生原因,只能由医务部门处理,没有经验的积累和改进,损伤事故便会时有发生。而有些运动项目如体操中的单杠、双杠、跳箱等,在学生初次学习过程中是需要提供保护与帮助的辅助性方法,减少学生的心理恐惧和顾虑,帮助体验动作技术,防止发生伤害。如果教师任由学生自己练习,未能提供有效保护,就很容易造成伤害。
(七)运动教学条件差,环境短位。主要表现为场地设备差,气候环境强差人意。事实证明,无论是运动环境的原因,还是运动器械与服装的原因,凡是不达标都不同程度引发运动损伤。而气候以及运动场地的条件问题,通常成为引发大学生运动伤害的罪魁祸首。气温过高天气,人最容易疲劳和中暑,发生脱水虚脱以及肌肉痉挛等病害;气温过冷。才会出现肌肉僵硬现象,身体协调性也会相应下降,极易导致肌肉拉伤;风大以及光线不良会影响到人的视力,相易造成运动类创伤;体育场地平整度不高,人在上面跑动之时,极易出现扭伤,导致跌伤等;过硬的地,足、膝及腿部受到较大撞击,成为慢性运动损伤的罪手;运动器材缺损不完整,在使用当中,必然要影响到技术动作,导致动作变形、身体失控,无形导致运动损伤;在运动当中,倘若大学生着装不合要求,鞋子大小不合适,或者佩戴多余装饰品,都会导致运动变形,甚至不必要的人身伤害。
三、防患未然,科学机制下体育运动损伤预防主攻略
开展体育竞技运动,重在增强大学生体质,促进其体能与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成长为新时代合格人才,更好地服务时代、服务于“中国梦”宏观伟略。高校教育作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应积极预防运动损伤,对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提高学校运动训练和各种各样体育竞赛的组织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预防原则当先。一是“安全第一”的原则。在各类大学体育运动当中,体育执教者处于自始至终的主导地位,除了自身思想上给予充分重视,还应在行动措施保证有力,应积极强化大学生安全教育,说一千道一万,“安全第一”原则最关键,要克服一切麻痹思想,立言立行,将预防为主的方针认真贯彻下去,大力弘场体育道德、道德体育的优良作风;二是循序渐进的原则。紧紧围绕大学生的性别与年龄、运动技术与健康状况作文章,同时对原有的基础条件娶了然于胸,合理规范安排教学内容,运动训练讲究章法有序,动作自易到难,训练由少到多,运动量梯次加大,由此形成的运动负荷则由弱渐强,逐步激发大学生投身体育运动中来,你是昂扬青春的激情。对少数体质差生则区别对待,开展“保健体育”,相对减少其运动量。要将各种教学方法统筹兼,确保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全面提。要精于基本技术强仙训练,让大学生系统掌握田径三项动作要领,积极参与篮、排、足球运动,在提高运动效果的基础上,杜绝隐患,严防伤害事故发生;三是“准备活动”的原则。在体育运动各项目活动之前,准备活动都必须到位,尤其是一些剧烈运动更要有条不紊加以落实。准备活动不仅要组织到位,更要依据场地变化、气候变化及时落实到位,一般性的准备活动要按部就班,专项性准备活动也要求做到术有专攻,运动强度大、运动量大项目要做足准备活动重头文章。准备活动量也不应千篇一律,必須因人而异,只要达到身体发热为宜,轻微出汗便可,只要大学生情绪兴奋起来,便达到准备活动的目的,必须恰到好处;四是强化训练易伤部位的运动原则。基于准备活动的充分练习,强化易伤部位的练习作为行之有效的必然手段,必须贯彻到准备活动当中,根据运动项目不同技术特点,准备专门的针对性练习训练,如对抗性强的集体竞赛项目,大都要注舌膝关节与踝关节、肘关节古髋关节的赛前强化练习,并坚持放松与伸展大小腿及腰肩等韧带练习,强化练习通常持续10分钟为宜;五是场地器材的检护原则。高校大学生大都喜欢球类运动,喜欢健身健美与跑步运动,活动场地及相关设备使用频率较高,因此需要定期进行检修与维护,必须落实安全责任制,固定部门、落实专人具体负责整个操作流程,确保万无一失,不允许任何安全隐患出现;加强保健保护的互助原则。爱好体育首先要学会运动保护,懂得自我保护,杜绝安全隐患,全面向伤害事故说“不”。 (二)有效措施跟进。一是推行大学生健康卡制。高校新生进校时要参加一次全面的体格检查,学校要对新生的血液、心肺、肝、血压等主要器官与有关部位的检查情况记入健康卡片,对身体缺陷及慢性疾病详细记录并登记在案,以方便后续的健康跟踪调查以及综合跟踪服务。涉及跟踪调查卡片制作责成学工处承办,吸收责任心强的大学生参与共中,具俺负责统计管理工作。二是实行大学生疾病与损伤事故登记卡制。在校期间,大学生如发生伤害事故,责成医务室迅速救护,并及时了及时登记卡片、记录备案。倘若学生在校期间首次发生疾病,同样由医务室登记卡片备案,以便跟踪后续服务,直至彻底康复;三是厉行责任追究制。凡事是因组织训练,或者带队比赛当中出现运动损伤,应视具体实际情况,搞好分析调研,追究相关责任者的责任。对轻微者以批评教育为主,严重者严惩不貸,直至刑事责任法律追究。四是发挥学校舆论工具的喉舌作用,普及宣传运动损伤基本常识,并组织卫生保健知识讲座,使学生学到一些实用的卫生保健知识,以及消除疲劳、合理膳食的方式方法。要配做好运动损伤的监督管理工作,严禁学生处于患病、受伤期间参与运动训与竞技比赛;五是做好学生运动损伤的调查、统计与分析工作。要想切实把握学生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与规律,进而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教师还应做好调查、统计与分析工作。调查、统计学生运动损伤情况的基本方法则是填写学生运动损伤登记卡。教师应妥善保存已填好的登记卡,并定期对其进行分析。
四、结语
运动损伤涉及种类繁多,由此导致的部住伤害也难以胜数,大致以慢性损伤以及轻微创伤居多,属于急性及严重性的运动损伤尚不多见。表面看,慢性损伤诱发于急性损伤不当处理之后,或过早恢复训练导致的,但问题的主因仍为运动量不当,身体轻微的局部损伤初发倘若不引起注意,一定程度累积之后必然诱发质变。因此说,大学体育教育对运动量的安排应合理有序,避免此类事情的再次发生。同时,更要系统落实大学急性损伤综合处理预防相关工作。运动损伤不仅影响到大学生运动寿命,更能影正常的学习生,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压力及心理负担,同时也成大学体育教育发展的致命瓶颈。因此,研究学生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做好运动损伤的预防工作,对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姚鸿恩.体育保健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4
[2]陈爱国等.几种体育运动创伤的应激理论模型述评[J].成都体育学院报,2005,31(6):55-58.
[3]王慧丽.体育教学中常见的伤病的预防和急救[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37(6):45-47.
[4]郭修金等.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归责与预防措施[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29(6):73-76.
[5]赵 斌.运动损伤与预防(运动人体科学系列) [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8.
[6]李淑芳.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运动创伤的分析与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11):1509-1510.
作者简介:
张蓉 1977.06 女 汉 山东荣成 硕士 副教授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主要从事体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