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析中考数学探索性问题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newbl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探索性问题近几年在中考中频频出现,本文主要将探索性问题分为条件探索型、结论探索型、存在探索型、规律探索型四大类,并结合中考试题对每种类型问题的解题策略进行分析。旨在对各种纷繁的探索性问题进行归纳、整合,帮助学生提高探索性问题的解决能力与水平。
  [关键词]中考数学 探索性试题 解题策略
  
  探索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过程中最生动、最活跃的思维活动,探索性问题存在于一切学科领域之中,在数学中则更为普遍。习惯上,我们可以按照命题者对解答者的要求将数学问题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已知和结论都有确定要求的题型;另一类是已知和结论两者中至少有一个没有确定要求的题型.我们把后一类问题称为探索性问题。因此,初中数学中的“探索性”问题特征是命题中缺少一定的题设或未给出明确的结论,需要经过推断、补充并加以证明的命题,因此,它必须利用题设进行大胆猜想、分析、比较、归纳、推理,或由条件去探索不明确的结论;或由结论去探索未给予的条件;或去探索存在的各种可能性以及发现所形成的数学规律。本文就近几年在中考中频频出现的各种类型略举几例加以说明。
  
  一、条件探索型
  
  条件探索型——结论明确,而需探索发现使结论成立的条件的题目。条件探索型问题特征是:缺少确定的条件,问题所需要的条件不是必要条件,即所需补充的条件不能由结论推出。在解决这类问题时,我们常从要已知的结论出发来探求该结论成立的条件,同时,根据自己所给条件作出完整的解答。
  例1.AB、AC分别是⊙O的直径和弦,D为劣弧AC上一点,DE⊥AB于点H,交⊙O于点E,交AC于点F,P为ED的延长线上一点。
  (1)当△PCF满足什么条件时,PC与⊙O相切?为什么?
  (2)点D在劣弧AC的什么位置时,才能使AD2=DE·DF?为什么?
  分析:(1)连OC.要使PC与⊙O相切,则只需∠PCO=900即可。由∠OCA=∠OAC,∠PFC=∠AFH,即可寻找出△PCF所要满足的条件:当PC=PF(或∠PCF=∠PFC,或△PCF是等边三角形)时,PC与⊙O相切。
  (2)要使AD2=DE·DF,即ADDE=DFAD,也就是要使△DAF∽△DEA,这样问题就较容易解决了。
  说明:本题是条件探索性问题,在解决这类问题时,我们常从要已知的结论出发来探求该结论成立的条件。如第(1)小题中,若要PC与⊙O相切,則我们需要怎样的条件。第(2)小题也是如此。
  
  二、结论探索型
  
  结论探索型问题通常是结论不确定或不惟一,其特征是缺确定的结果,而且所给条件不是结论的充分条件。解题需通过对已知条件的探索来确定结论是否成立或会有那些结论。通常需要对问题进行分类讨论。当命题的结论不惟一确定,则需要按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到既不重复也不遗漏,分门别类加以讨论求解,将不同结论综合归纳得出正确结果。
  说明:本题结论存在不确定性需要分类讨论。
  
  三、存在探索型
  
  存在性探索问题是指在某种题设条件下,判断具有某种性质的数学对象是否存在的一类问题。解题的策略与方法是:先假设数学对象存在,以此为条件进行运算或推理。若无矛盾,说明假设正确,由此得出符合条件的数学对象存在;否则,说明不存在。
  
  (4)除(3)中所求的P0点外,在抛物线上是否还存在其它的点P使得△ABP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一共有几个满足条件的点P(要求简要说明理由,但不证明);若不存在这样的点P,请说明理由。
  分析:本题第3、4小题是存在探索型问题,需要先假设存在点P使得△ABP为等腰三角形,然后求得点P。
  
  四、规律探索型
  
  规律探索问题是根据已知条件或所提供的若干个特例,通过观察、类比、归纳,提示和发现题目所蕴含的本质规律与特征的一类探索性问题。解决此类问题常常利用特殊值(特殊点、特殊数量、特殊线段、特殊位置等)进行归纳、概括,从特殊到一般,从而得出规律。
  
  参考文献:
  [1]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解读.
  [2]浙教版初中教材.
  [3]张远增.初中数学开放性问题.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5.
  [4]全国历年中考试题.
  (作者单位:浙江义乌市宾王中学)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基于零件"型位特征"理论的研究,全面阐述了大型复杂零件的型面与位置特征,以零件"型面要素"为研究对象,创立型面工艺基因与型面程序基因构建的双码信息制造基因技术,改变了现行数
目的了解HgCl2对CdCl2雌激素样作用的影响.方法以HgCl2、CdCl2等为受试物,设不同剂量的组合检测其对去卵巢SD大鼠子宫的诱导增重作用,并以E2为阳性对照.结果 1.00mg/kg HgCl2
[摘要]在跳马教学过程中学生不同程度的存在着恐俱心理,本文从教学的观点出点,分析跳马恐惧心理产生的原因以及消除恐惧心理的办法。  [关键词]跳马教学 恐惧心理 原因分析    在器械体操教学过程中,跳马是其重要项目之一,在各大中专及高中学校较为普及。跳马除技术动作难以掌握外,恐惧心理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跳马水平的提高。恐惧心理并非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的经历所建立起来的复杂条件反射。事实证明,减少以
目的观察放射性水平不同的饮水对小鼠遗传性状的影响.方法昆明种幼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喂养至第50、100、150天时进行动物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及染色体畸变分析.结果两处理组与对
目的检测MAGE-A3抗原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及HLA-I类基因在肺癌患者中的分布水平,以预测能够应用以MAGE-A3抗原蛋白为基础的肿瘤疫苗进行肿瘤免疫治疗的肺癌患者的比例.
[摘要] 初中历史与社会有一定的学习价值,只有理清了这一价值所在,才能充分发挥他的教育效益。本文分二个部分,从历史学习与社会学习两个方面展开。  [关键词] 历史与社会 价值 社会认知    围绕《历史与社会》的课程结构、内容的选择与综合,以及教学模式等问题,以往所做的探索都是值得珍视的。这门课程,不仅要适应公民社会的发展要求,而且理应为公民社会的健全发展尽责尽力;不仅要应对全球化的挑战,而且理应
[摘要]在物理教学中,尤其是在实验教学中,不断激励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实验、归纳、类比等探索手段,提出种种假设和猜想,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不同方面,阐述了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摘要]物理试验教学 创新思维能力 能力培养     新课程改革对物理教学提出了新的理念,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放在了核心位置,而创新思维能力又是科学素养的重要内容。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