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锦7块是典型的边底水普通稠油藏,区块经过22年的开发之后通过精细地质研究,综合运用单井小层对比、三维地震等技术重新落实构造,通过静态录井测井资料、动态生产资料分析以及监测资料找水等方法,对本块的资源量及剩余油分布空间和储量重新落实之后,在区块的中北部发现了一个新的四级断块——锦7-33-28块,并对其进行了综合调整。该块的发现,不仅提高了区块的储量动用程度和采收率,并对同类油藏蒸汽吞吐后期提高区块开发效果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边底水稠油断块油藏 精细地质研究 落实资源量 剩余油分布规律 调整效果
锦7—33—28块是继主体区块锦7块经过22年的开发历程之后,通过精细地质研究,充分利用单井小层对比以及三维地震相结合技术,在区块边部新发现的一个四级断块,该断块共投产过油井3口,目前均已停产。该块含油面积为0.268km2,地质储量58.65×104t。而投产过的三口井采出程度仅为1.59%,为此,为了提高整体区块采收率,我们对新发现的锦7-33—28块进行了综合调整。在区块有利区域按83米井距重新进行油井部署,结果共部署直井10口,目前10口井已全部完钻并投产,电测解释油层厚度均20米以上,油井投产初期平均单井日产油lOt以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油藏基本情况
1.1地质概况
锦7—33—28块构造上位于辽河断陷西部凹陷西斜坡南段第一断阶带上的锦7块中北部,含油面积0.268km2,地质储量58.65×104t。开发目的层为下第三系沙一下和沙二段兴隆台油层,油层埋深:-921—971米,油水界面-971m,为边水油藏。
1.2地质特征
1.2.1构造特征
该块兴隆台油层为三条断层切割的小型背斜构造,轴线方向近东西,构造高点在锦7-33—28井附近,向东西两翼低,地层较缓,两翼地层倾角约2-3°。
1.2.2储层特征
锦7—33—28块兴隆台油层属于西八千扇三角洲沉积体的一部分,全区对比标志层有三个,在标志层的控制下,根据沉积旋回的组合规律将兴隆台油层划分二个油层组,4个砂岩组。纵向上岩性上细下粗。泥质含量平均为8.73%,油层平均孔隙度31.1%,平均渗透率0.737μm2,为高孔、中高渗油藏。
1.2.3油层分布特征
纵向上表现为一套砂泥岩互层组合,沉积旋回发育,具明显的可分性,平面上分布稳定。油层共分为二个油层组,4个砂岩组。构造高部位油层厚向两侧油层逐渐变薄。
1.2.4油水分布与油藏类型
该块兴隆台油层埋深-910—971米,油层中深-940米,油水界面-971m,为边水油藏。
1.2.5流体性质
20℃条件下原油密度为0.9829g/cm3,50℃时脱气原油粘度4226mPa·s,凝固点-19~22℃,含腊量2.9%,胶质+沥青质含量40.5%,属普通稠油。地层水水型为NaHCO3型,矿化度2553.3mg/L。
1.2.6地层压力与温度
锦7—33—28块兴隆台油层为统一压力系统,压力系数0.96MPa/100m,原始地层压力9.4MPa,油层中深-940米油层温度40℃,折算地温梯度3.17℃/100m。
1.3开发简况及现状
锦7—33—28块,1983年1月—1988年5月共投产油井三口,目前均停产,累积产油0.9223×104t,累积产水7.6332×104m3,累积回采水率365.7%,累积注汽2.1037×104m3,油井平均吞吐3.0周期,累积油汽比0.44,采出程度1.59%。
2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及综合调整结果
2.1平面上油井控制程度低,断块边部剩余油丰富
锦7—33—28井区发育为单独的一个四级断块,断块含油面积0.268km2,地质储量58.65×104t。共投产油井3口,由于井况以及水淹等问题,目前均已停产。采出程度仅为1.59%。断块油井控制程度较低,剩余油丰富。
2.2纵向上油层水淹厚度小
断块为边水油藏,油层主要发育在兴Ⅰ、兴Ⅱ1、兴Ⅱ2组,兴Ⅱ3组为水层,因此随着开采时间的增长,目前区块低部位部分井的兴Ⅱ2下部油层已水淹,而兴I组、兴Ⅱ1、兴Ⅱ2上部等油层目前未见地层水。
2.3综合调整依据及结果
2.3.1构造落实
通过单井地层对比结合三维地震,对断块构造进行重新落实后发现,锦7-33-28井区为一构造高点在锦7-33-28井附近,向东西两边倾没的小隆起,地层较缓,倾角2-3°
2.3.2油层发育好
老井油层厚度平均26.9米,油层发育以33-28井为中心,向东向西逐渐变薄,一般油层厚度大于10m,33-28井区大于30m.井区共完钻4口直井,电测解释油层厚度较大。
2.3.3部署區域采出程度低,井网不完善
本断块地质储量58.65×104t,共投产3口井,目前均停产,采出程度仅为1.59%。井网不完善,油井控制程度低。
2.3.4平面上锦7—33—28块未水淹,纵向上水淹厚度小
平面上:由于锦7-33-28块为独立一个次级断块,而且开采油井较少,因此断块主体部位未见地层水。纵向上:油层主要发育在兴Ⅰ、兴Ⅱ1、兴Ⅱ2组,兴Ⅱ3组为水层,目前大部分井的兴Ⅱ2下部油层已水淹,目前油水界面-971m。
2.4调整部署结果
在油层未水淹厚度大于20m范围内,以83m井网部署,共部署直井10口。
估算部署区域地质储量39.88×104t,单井控制储量4.43×104t,单井控制可采储量1.43×104t。预计初期日产油5t/d。
3综合调整实施效果分析
通过以上研究,我们在油层未水淹厚度大于20m范围内,以83m井网,距离断层大于40m范围内部署直井10口。目前全部完钻并投产。平均单井钻遇油层22.6米/8.4层,低产油层7.3米/6.0层,投产初期平均单井射开油层13.7米/5.4层,初期平均单井日产液20.8t/d,日产油13.7t/d,综合含水34.4%,截止目前已累计增油24424吨,达到了预计指标。
4结论与建议
(1)精细油藏描述是提高区块采收率的基础,锦7块蒸汽吞吐中后期,在区块边部通过精细地质研究发现新构造,并进行综合调整,为整个区块提高开发效果提供了保障。
(2)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区块进行精细油藏描述显得越来越重要,锦7—33—28块精细油藏描述的成功,为同类油藏的开发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边底水稠油断块油藏 精细地质研究 落实资源量 剩余油分布规律 调整效果
锦7—33—28块是继主体区块锦7块经过22年的开发历程之后,通过精细地质研究,充分利用单井小层对比以及三维地震相结合技术,在区块边部新发现的一个四级断块,该断块共投产过油井3口,目前均已停产。该块含油面积为0.268km2,地质储量58.65×104t。而投产过的三口井采出程度仅为1.59%,为此,为了提高整体区块采收率,我们对新发现的锦7-33—28块进行了综合调整。在区块有利区域按83米井距重新进行油井部署,结果共部署直井10口,目前10口井已全部完钻并投产,电测解释油层厚度均20米以上,油井投产初期平均单井日产油lOt以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油藏基本情况
1.1地质概况
锦7—33—28块构造上位于辽河断陷西部凹陷西斜坡南段第一断阶带上的锦7块中北部,含油面积0.268km2,地质储量58.65×104t。开发目的层为下第三系沙一下和沙二段兴隆台油层,油层埋深:-921—971米,油水界面-971m,为边水油藏。
1.2地质特征
1.2.1构造特征
该块兴隆台油层为三条断层切割的小型背斜构造,轴线方向近东西,构造高点在锦7-33—28井附近,向东西两翼低,地层较缓,两翼地层倾角约2-3°。
1.2.2储层特征
锦7—33—28块兴隆台油层属于西八千扇三角洲沉积体的一部分,全区对比标志层有三个,在标志层的控制下,根据沉积旋回的组合规律将兴隆台油层划分二个油层组,4个砂岩组。纵向上岩性上细下粗。泥质含量平均为8.73%,油层平均孔隙度31.1%,平均渗透率0.737μm2,为高孔、中高渗油藏。
1.2.3油层分布特征
纵向上表现为一套砂泥岩互层组合,沉积旋回发育,具明显的可分性,平面上分布稳定。油层共分为二个油层组,4个砂岩组。构造高部位油层厚向两侧油层逐渐变薄。
1.2.4油水分布与油藏类型
该块兴隆台油层埋深-910—971米,油层中深-940米,油水界面-971m,为边水油藏。
1.2.5流体性质
20℃条件下原油密度为0.9829g/cm3,50℃时脱气原油粘度4226mPa·s,凝固点-19~22℃,含腊量2.9%,胶质+沥青质含量40.5%,属普通稠油。地层水水型为NaHCO3型,矿化度2553.3mg/L。
1.2.6地层压力与温度
锦7—33—28块兴隆台油层为统一压力系统,压力系数0.96MPa/100m,原始地层压力9.4MPa,油层中深-940米油层温度40℃,折算地温梯度3.17℃/100m。
1.3开发简况及现状
锦7—33—28块,1983年1月—1988年5月共投产油井三口,目前均停产,累积产油0.9223×104t,累积产水7.6332×104m3,累积回采水率365.7%,累积注汽2.1037×104m3,油井平均吞吐3.0周期,累积油汽比0.44,采出程度1.59%。
2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及综合调整结果
2.1平面上油井控制程度低,断块边部剩余油丰富
锦7—33—28井区发育为单独的一个四级断块,断块含油面积0.268km2,地质储量58.65×104t。共投产油井3口,由于井况以及水淹等问题,目前均已停产。采出程度仅为1.59%。断块油井控制程度较低,剩余油丰富。
2.2纵向上油层水淹厚度小
断块为边水油藏,油层主要发育在兴Ⅰ、兴Ⅱ1、兴Ⅱ2组,兴Ⅱ3组为水层,因此随着开采时间的增长,目前区块低部位部分井的兴Ⅱ2下部油层已水淹,而兴I组、兴Ⅱ1、兴Ⅱ2上部等油层目前未见地层水。
2.3综合调整依据及结果
2.3.1构造落实
通过单井地层对比结合三维地震,对断块构造进行重新落实后发现,锦7-33-28井区为一构造高点在锦7-33-28井附近,向东西两边倾没的小隆起,地层较缓,倾角2-3°
2.3.2油层发育好
老井油层厚度平均26.9米,油层发育以33-28井为中心,向东向西逐渐变薄,一般油层厚度大于10m,33-28井区大于30m.井区共完钻4口直井,电测解释油层厚度较大。
2.3.3部署區域采出程度低,井网不完善
本断块地质储量58.65×104t,共投产3口井,目前均停产,采出程度仅为1.59%。井网不完善,油井控制程度低。
2.3.4平面上锦7—33—28块未水淹,纵向上水淹厚度小
平面上:由于锦7-33-28块为独立一个次级断块,而且开采油井较少,因此断块主体部位未见地层水。纵向上:油层主要发育在兴Ⅰ、兴Ⅱ1、兴Ⅱ2组,兴Ⅱ3组为水层,目前大部分井的兴Ⅱ2下部油层已水淹,目前油水界面-971m。
2.4调整部署结果
在油层未水淹厚度大于20m范围内,以83m井网部署,共部署直井10口。
估算部署区域地质储量39.88×104t,单井控制储量4.43×104t,单井控制可采储量1.43×104t。预计初期日产油5t/d。
3综合调整实施效果分析
通过以上研究,我们在油层未水淹厚度大于20m范围内,以83m井网,距离断层大于40m范围内部署直井10口。目前全部完钻并投产。平均单井钻遇油层22.6米/8.4层,低产油层7.3米/6.0层,投产初期平均单井射开油层13.7米/5.4层,初期平均单井日产液20.8t/d,日产油13.7t/d,综合含水34.4%,截止目前已累计增油24424吨,达到了预计指标。
4结论与建议
(1)精细油藏描述是提高区块采收率的基础,锦7块蒸汽吞吐中后期,在区块边部通过精细地质研究发现新构造,并进行综合调整,为整个区块提高开发效果提供了保障。
(2)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区块进行精细油藏描述显得越来越重要,锦7—33—28块精细油藏描述的成功,为同类油藏的开发提供了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