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效教学是指通过老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获得了预期的、应有的进步与发展。有效教学强调:一是有效果,努力做到效果好;二是有效率,努力做到效率高;三是有效用,努力做到效用大;四是有效益,努力做到效益最大化。有效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全面的发展;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有效教学需要老师具备一些反思的意识;有效教学的核心是学生参与实施有效教学的学习过程;有效教学需要老师掌握有关策略性的知识,以便于自己面对具体的情境做出策略和选择。初中思想品德老师应努力促使学生形成自觉的、积极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得到健康的发展,使思想品德课真正达到有效教学。那么,在新形势下,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呢?
一、认真研读课程标准,以增强教学活动的针对性
目前全国各地使用的思想品德课教材有多种版本。原《思想政治》教材也有多种版本,但不同版本的教材之间没有大的差异,教材内容均是依据学科知识体系构建,各年级进行的教学内容在标准中也均有相同的规定,即初一为心理健康教育,初二为法律常识教育,初三为社会发展常识和基本国情、国策教育。据此,教材必然可以成为教学与考试的依据,老师只要将教材吃透,就没有必要再去研究课程标准。而新课程标准首次打破了学科知识体系和对具体年级的教学内容要求,以学生为本,围绕“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关系”有机地整合了道德、心理、法律、国情等相关教学内容,教材的体例和内容的呈现形式多姿多彩,而教材已转变为仅仅是一种学习课程标准的参考资料和一种课程资源。为此,老师备课必须先备课程标准,才能了解并把握课程的总体要求,才能更好地运用教材实现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提高教学活动的针对性。
二、创设合适的情境,以提高教学活动的生动性
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创设适当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思想品德课上学到的具体知识,用来指导实践。思想政治教学首先要考虑思想品德自身的特点,就是要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活情境,产生对思想品德的亲切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例如,对于“应该怎样对待老师”这个问题,笔者先给学生创设了三个情境:1.上课时一位同学问我问题,老师以为我们在说题外话,批评了我。2.试卷上有一道题目批改错了,给老师看时,老师却说:“是你自己改的吧?”3.上课时,我发现老师的解题方法不是最简单的,我有更好的办法。帮助学生理解课本中“尊重老师”“有了问题主动与老师沟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等内容。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小品的即兴创作和表演,通过点评让学生接受对老师的尊重不只表现在口头喊“老师好”三个字上,而是在于理解。所以老师必须钻研教材,将一些学生认为已经明白但是并不能完全落实于行动的知识点寻找出来,通过各种形式让学生感悟并愿意信服老师,尊重老师。为了让他们的小品能为课堂服务,老师要细致地帮助他们设置几个场景,那么,就算他们演的结果正好与老师讲的内容相反,也可以顺势向学生提出相关的问题,引发学生深层次的讨论,最后达成师生共识。这应该也是老师的主导作用的体现方式。学生在老师预设的场景中自如地发挥着自己的表演天赋,活跃课堂的同时,让学生有所思考,有所收获。
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初中学生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其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既需要外界的有效帮助和正确引导,更需要经过自身的独立思考和亲身体验来真正实现。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通过自主学习,使思想品德的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形成正确思想品德的自觉过程,以利于学生不断地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长的需求,形成持久的学习欲望和自我教育动力。
对中学生而言,老师要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一是在上课前,让学生预习课本内容,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内容,这一过程十分关键,因为老师面向的是全体学生,而每一个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可以明确自己的薄弱环节,从而课上集中精力解决疑难问题;二是在上课后,老师要在让学生明确本节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留置时间、空间,让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进行学习;三是在课堂上,对自主学习和老师讲授中遇到的问题,要自觉主动提出,将问题当堂解决,不留死角;四是在解决所有疑难后,为增加理解,提高掌握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有必要对老师传授的知识和自主学习的内容进行比较思考,找出自己认识上、知识上、能力上存在的差距和不足,纠偏补错,及时复习,融会贯通。
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有效教学,就要把课堂变成一个关注学生成长的乐园,使学生在探索中成长,在成长中探索,同时要把重心转移到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掌握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上。老师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持续地追问“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这更有效的教学?”有效教学作为反映老师课堂教学状况、质量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作为学生学习的关键策略,理应受到教育的关注,理应为政治老师所重视,并落实具体措施,从而真正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一、认真研读课程标准,以增强教学活动的针对性
目前全国各地使用的思想品德课教材有多种版本。原《思想政治》教材也有多种版本,但不同版本的教材之间没有大的差异,教材内容均是依据学科知识体系构建,各年级进行的教学内容在标准中也均有相同的规定,即初一为心理健康教育,初二为法律常识教育,初三为社会发展常识和基本国情、国策教育。据此,教材必然可以成为教学与考试的依据,老师只要将教材吃透,就没有必要再去研究课程标准。而新课程标准首次打破了学科知识体系和对具体年级的教学内容要求,以学生为本,围绕“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关系”有机地整合了道德、心理、法律、国情等相关教学内容,教材的体例和内容的呈现形式多姿多彩,而教材已转变为仅仅是一种学习课程标准的参考资料和一种课程资源。为此,老师备课必须先备课程标准,才能了解并把握课程的总体要求,才能更好地运用教材实现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提高教学活动的针对性。
二、创设合适的情境,以提高教学活动的生动性
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创设适当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思想品德课上学到的具体知识,用来指导实践。思想政治教学首先要考虑思想品德自身的特点,就是要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活情境,产生对思想品德的亲切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例如,对于“应该怎样对待老师”这个问题,笔者先给学生创设了三个情境:1.上课时一位同学问我问题,老师以为我们在说题外话,批评了我。2.试卷上有一道题目批改错了,给老师看时,老师却说:“是你自己改的吧?”3.上课时,我发现老师的解题方法不是最简单的,我有更好的办法。帮助学生理解课本中“尊重老师”“有了问题主动与老师沟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等内容。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小品的即兴创作和表演,通过点评让学生接受对老师的尊重不只表现在口头喊“老师好”三个字上,而是在于理解。所以老师必须钻研教材,将一些学生认为已经明白但是并不能完全落实于行动的知识点寻找出来,通过各种形式让学生感悟并愿意信服老师,尊重老师。为了让他们的小品能为课堂服务,老师要细致地帮助他们设置几个场景,那么,就算他们演的结果正好与老师讲的内容相反,也可以顺势向学生提出相关的问题,引发学生深层次的讨论,最后达成师生共识。这应该也是老师的主导作用的体现方式。学生在老师预设的场景中自如地发挥着自己的表演天赋,活跃课堂的同时,让学生有所思考,有所收获。
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初中学生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其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既需要外界的有效帮助和正确引导,更需要经过自身的独立思考和亲身体验来真正实现。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通过自主学习,使思想品德的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形成正确思想品德的自觉过程,以利于学生不断地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长的需求,形成持久的学习欲望和自我教育动力。
对中学生而言,老师要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一是在上课前,让学生预习课本内容,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内容,这一过程十分关键,因为老师面向的是全体学生,而每一个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可以明确自己的薄弱环节,从而课上集中精力解决疑难问题;二是在上课后,老师要在让学生明确本节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留置时间、空间,让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进行学习;三是在课堂上,对自主学习和老师讲授中遇到的问题,要自觉主动提出,将问题当堂解决,不留死角;四是在解决所有疑难后,为增加理解,提高掌握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有必要对老师传授的知识和自主学习的内容进行比较思考,找出自己认识上、知识上、能力上存在的差距和不足,纠偏补错,及时复习,融会贯通。
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有效教学,就要把课堂变成一个关注学生成长的乐园,使学生在探索中成长,在成长中探索,同时要把重心转移到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掌握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上。老师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持续地追问“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这更有效的教学?”有效教学作为反映老师课堂教学状况、质量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作为学生学习的关键策略,理应受到教育的关注,理应为政治老师所重视,并落实具体措施,从而真正提高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