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料与方法
肺炎诊断标准:伴或不伴发热,具咳嗽、喘息、气促或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肺部听诊闻及固定湿啰音或干湿啰音并存,X线胸片提示有不同程度的肺部浸润阴影。反复肺炎的诊断标准为小儿1年内患2次或2次以上肺炎 。
2003年1月~2006年6月在我院呼吸内科与ICU病房住院,符合小儿反复肺炎的诊断标准且资料完整的患儿共96例,男59例,女37例,年龄3个月~14岁,<3岁患儿占总数的79.15%。1年内患2次肺炎者58例,患3次者23例,患3次以上者15例。每次肺炎的诊断均经X线胸片和/或肺部CT证实。平均病程1.8年。
方法:通过患儿病史、临床表现结合X线胸片和(或)胸部CT做出临床诊断,同时有选择性地进行心脏彩超、喉镜、纤支镜、胃部B超等检查,对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并对呼吸道非典型病原体进行测定,包括肺炎支原体(MP)、肺炎衣原体(CP)、嗜肺性军团菌(LP)、Q热立克次体及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与副流感病毒甲、乙、丙的抗体等。部分病例做HIV血清抗体检测。根据检查结果进行多因素分析,以确定反复肺炎的原因。
结 果
反复肺炎的原因与影响因素众多,可概括为病原体因素与各种基础疾病。
病原体:全部病例均经下呼吸道分泌物培养、血培养及上述病原体的血清抗体测定,获取阳性结果87例(91.24%),见表。
96例患者中12例无基础疾病,余84例反复肺炎患儿合并各种基础疾病,如先天性或获得性呼吸道异常、先天性心脏病、异物吸入等,为细菌感染提供了条件。
治疗与转归:上述病例经抗感染与对症支持治疗和手术治疗,痊愈62 例,好转23 例,放弃治疗7 例,死亡4例。
讨 论
小儿反复肺炎的病因复杂,临床上应从病原体及基础疾病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以求获得最佳的病因诊断与最佳的治疗方法。
(1)各种病原体的感染是小儿反复肺炎的基础:有证据表明,小儿反复肺炎的病原体不同于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各种细菌感染是主要因素,其特点是机会菌感染多,少见病原体耐药菌株多。在革兰阳性菌感染中,以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PRSP)、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耐药性表皮葡萄球菌等多见;在革兰阴性菌感染中,则以产超广谱耐β-内酰氨酶菌(ESBLS)为突出。
近年来则注意到呼吸道非典型病原体的感染,如MP、LP、CP等,其中MP的感染已为大家所熟悉,但CP、LP也应引起重视。在临床不乏LP感染病例,并且其病情相对较重,病程长,肺外损害多,常规治疗效果差。
本组病例呼吸道病毒检出率低,其原因考虑为患儿多合并各种基础疾病,如先天性或获得性呼吸道异常、先天性心脏病、异物吸入等,为细菌感染提供了条件。
霉菌感染多为二重感染或继发感染所致,尽管病例数不多,但治疗甚为困难。
另一个不容忽视的病原体是HIV感染,本组1例HIV感染为死亡后诊断,故当遇有反复肺炎或肺炎难以控制,伴或不伴发热,低体重或体重下降,不明原因贫血,肝脾肿大等病例,应常规检测HIV抗体,以防漏诊。
(2)各种基础疾病的存在削弱了呼吸道与全身防御机制在这些基础疾病中,既有呼吸道本身的异常,又有全身或肺外因素的影响,故对每一个反复肺炎的患儿应认真甄别。
呼吸道本身异常主要为先天性喉、气管、支气管软化症、气管狭窄、肺发育不良、肺隔离症、先天性肺囊肿与支气管异物等,由于气道或肺局部防御能力的缺陷导致肺部分泌物引流不畅或感染难以清除而引起反复肺炎。先天性喉、气管软化症多发生于1岁以内婴儿,其临床诊断相对容易,但治疗有时甚为棘手,甚至需要進行辅助呼吸; 半岁以内起病的肺、支气管发育异常患儿随年龄增长症状加重,表现为反复肺炎或肺炎难以控制,是临床较易误诊的疾病; 婴幼儿期甚至学龄期起病,表现为同一部位反复肺炎,间歇期临床症状、体征控制,但X线胸片仍有囊状阴影或块状阴影者应注意到先天性肺囊肿、肺隔离症。先天性呼吸道异常的诊断有赖于胸片的追踪及CT、MRI或纤支镜检查。笔者认为,1年内患2次以上肺炎者均应考虑到先天性呼吸道异常的可能,应常规做胸部CT检查,而对不明原因肺不张,反复同一部位肺炎或临床有好转,但胸片无好转者应考虑做纤支镜检查。本组呼吸道异常病例均经喉镜、纤支镜与CT等检查最后得以确诊。1例气管狭窄患儿误诊长达5年余,最后经纤支镜证实为颈段气管狭窄。
肺部感染是哮喘的常见并发症,反复肺炎患儿中其实有一部分是未诊断的哮喘,往往诊断为肺炎,故仍应加强对哮喘防治知识的普及。
(3)肺外因素:在肺外因素中,呼吸道吸入亦是常见原因,除我们所熟知的支气管异物外,还应注意到胃食管反流(GER)和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后遗症,唇、腭裂等,由于食管下段、胃测压及24小时食管pH值测定难以常规开展,胃B超对胃食管反流的诊断仍有其价值。
反复肺炎患者均应进行基本的免疫功能检查,区分是先天性免疫功能缺陷还是获得性免疾功能缺陷。先天性心脏病由于肺血流增加,肺部瘀血等因素增加了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易感性,扩大的房室或扩张的血管压迫气管引起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障碍是反复肺炎的原因。
营养不良患儿由于其脏器功能受损和免疫功能低下,极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和反复肺炎。在反复肺炎的诊断中还应注意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肺间质纤维化、Kartagener综合征等。
肺炎诊断标准:伴或不伴发热,具咳嗽、喘息、气促或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肺部听诊闻及固定湿啰音或干湿啰音并存,X线胸片提示有不同程度的肺部浸润阴影。反复肺炎的诊断标准为小儿1年内患2次或2次以上肺炎 。
2003年1月~2006年6月在我院呼吸内科与ICU病房住院,符合小儿反复肺炎的诊断标准且资料完整的患儿共96例,男59例,女37例,年龄3个月~14岁,<3岁患儿占总数的79.15%。1年内患2次肺炎者58例,患3次者23例,患3次以上者15例。每次肺炎的诊断均经X线胸片和/或肺部CT证实。平均病程1.8年。
方法:通过患儿病史、临床表现结合X线胸片和(或)胸部CT做出临床诊断,同时有选择性地进行心脏彩超、喉镜、纤支镜、胃部B超等检查,对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并对呼吸道非典型病原体进行测定,包括肺炎支原体(MP)、肺炎衣原体(CP)、嗜肺性军团菌(LP)、Q热立克次体及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与副流感病毒甲、乙、丙的抗体等。部分病例做HIV血清抗体检测。根据检查结果进行多因素分析,以确定反复肺炎的原因。
结 果
反复肺炎的原因与影响因素众多,可概括为病原体因素与各种基础疾病。
病原体:全部病例均经下呼吸道分泌物培养、血培养及上述病原体的血清抗体测定,获取阳性结果87例(91.24%),见表。
96例患者中12例无基础疾病,余84例反复肺炎患儿合并各种基础疾病,如先天性或获得性呼吸道异常、先天性心脏病、异物吸入等,为细菌感染提供了条件。
治疗与转归:上述病例经抗感染与对症支持治疗和手术治疗,痊愈62 例,好转23 例,放弃治疗7 例,死亡4例。
讨 论
小儿反复肺炎的病因复杂,临床上应从病原体及基础疾病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以求获得最佳的病因诊断与最佳的治疗方法。
(1)各种病原体的感染是小儿反复肺炎的基础:有证据表明,小儿反复肺炎的病原体不同于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各种细菌感染是主要因素,其特点是机会菌感染多,少见病原体耐药菌株多。在革兰阳性菌感染中,以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PRSP)、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耐药性表皮葡萄球菌等多见;在革兰阴性菌感染中,则以产超广谱耐β-内酰氨酶菌(ESBLS)为突出。
近年来则注意到呼吸道非典型病原体的感染,如MP、LP、CP等,其中MP的感染已为大家所熟悉,但CP、LP也应引起重视。在临床不乏LP感染病例,并且其病情相对较重,病程长,肺外损害多,常规治疗效果差。
本组病例呼吸道病毒检出率低,其原因考虑为患儿多合并各种基础疾病,如先天性或获得性呼吸道异常、先天性心脏病、异物吸入等,为细菌感染提供了条件。
霉菌感染多为二重感染或继发感染所致,尽管病例数不多,但治疗甚为困难。
另一个不容忽视的病原体是HIV感染,本组1例HIV感染为死亡后诊断,故当遇有反复肺炎或肺炎难以控制,伴或不伴发热,低体重或体重下降,不明原因贫血,肝脾肿大等病例,应常规检测HIV抗体,以防漏诊。
(2)各种基础疾病的存在削弱了呼吸道与全身防御机制在这些基础疾病中,既有呼吸道本身的异常,又有全身或肺外因素的影响,故对每一个反复肺炎的患儿应认真甄别。
呼吸道本身异常主要为先天性喉、气管、支气管软化症、气管狭窄、肺发育不良、肺隔离症、先天性肺囊肿与支气管异物等,由于气道或肺局部防御能力的缺陷导致肺部分泌物引流不畅或感染难以清除而引起反复肺炎。先天性喉、气管软化症多发生于1岁以内婴儿,其临床诊断相对容易,但治疗有时甚为棘手,甚至需要進行辅助呼吸; 半岁以内起病的肺、支气管发育异常患儿随年龄增长症状加重,表现为反复肺炎或肺炎难以控制,是临床较易误诊的疾病; 婴幼儿期甚至学龄期起病,表现为同一部位反复肺炎,间歇期临床症状、体征控制,但X线胸片仍有囊状阴影或块状阴影者应注意到先天性肺囊肿、肺隔离症。先天性呼吸道异常的诊断有赖于胸片的追踪及CT、MRI或纤支镜检查。笔者认为,1年内患2次以上肺炎者均应考虑到先天性呼吸道异常的可能,应常规做胸部CT检查,而对不明原因肺不张,反复同一部位肺炎或临床有好转,但胸片无好转者应考虑做纤支镜检查。本组呼吸道异常病例均经喉镜、纤支镜与CT等检查最后得以确诊。1例气管狭窄患儿误诊长达5年余,最后经纤支镜证实为颈段气管狭窄。
肺部感染是哮喘的常见并发症,反复肺炎患儿中其实有一部分是未诊断的哮喘,往往诊断为肺炎,故仍应加强对哮喘防治知识的普及。
(3)肺外因素:在肺外因素中,呼吸道吸入亦是常见原因,除我们所熟知的支气管异物外,还应注意到胃食管反流(GER)和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后遗症,唇、腭裂等,由于食管下段、胃测压及24小时食管pH值测定难以常规开展,胃B超对胃食管反流的诊断仍有其价值。
反复肺炎患者均应进行基本的免疫功能检查,区分是先天性免疫功能缺陷还是获得性免疾功能缺陷。先天性心脏病由于肺血流增加,肺部瘀血等因素增加了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易感性,扩大的房室或扩张的血管压迫气管引起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障碍是反复肺炎的原因。
营养不良患儿由于其脏器功能受损和免疫功能低下,极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和反复肺炎。在反复肺炎的诊断中还应注意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肺间质纤维化、Kartagener综合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