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酿酒和救人,其实是一个道理。作为医生,你的职责是治愈人的身体和灵魂;作为酿酒师,你酿出好酒,同样能抚慰人的身体和心灵。
他前半生是救死扶伤的无国界医生,后半生是穿梭在葡萄园的酒庄庄主。现在,他是国际酿酒顾问团队的酿酒专家。
他就是法国国际酿酒师雷吉斯·郎萨德。
记者见到雷吉斯·郎萨德,是在他的漫画书新书签名会上。他温和幽默,让人难以想象他竟然还有那么一段英雄的岁月。
从无国界医生
雷吉斯·郎萨德受《酝酿之道》中文出版的后浪出版社的邀请,来与广大读者见面。我们见到的他,是一位头发银白、风趣、健谈的中年男人,绝口不提当年的光荣事迹。
如果没有读过《摄影师》,完全没有人想到,他的前半生曾经在这片炮火纷飞的热土上度过。他与在座的读者分享自己的人生经历。分享故事成型的时间轴——1986年,雷吉斯作为无国界医生的一员,前往阿富汗执行人道主义任务。他是这个深入战区的医生小队当中的麻醉师。他脾气乐天,爱谈爱笑,与同行的罗贝尔医生一道,是团队中的“二人开心组”。
无国界医生是一个中立的国际人道组织,主旨是救死扶伤,为发展中国家没有医疗条件的民众提供救助。
高棉战争时期,无国界医生还是一个只有几十个人的组织,当时这个组织在招募人道主义医生,雷吉斯当时是一个麻醉医生,看到招募信息后就报名了,他觉得受苦受难的平民百姓应该得到救助,于是报名参与了战争后期的人道主义救助工作。
雷吉斯平时头缠当地人的头巾,穿着当地人的长袍,和队员们从一个地点奔赴另一个地点,救治在战争中受伤的老少妇孺,或者干脆是从来没有听说过“医院”两个字是什么的偏远村民。
在雷吉斯看来,这一路上每个人都是英雄。他们在极其简陋的、“始终在路上”的情形下,在一场正在进行时的战争里,手边抓到什么就用什么,完成一台台有条件和没有条件完成的手术。他们给受伤的战士摘除眼球,给村民坏死的左脚截肢,护理被面包炉烫伤的小男孩。
当地人对这群医生寄予了无限的信任。如果说,《摄影师》讲述了雷吉斯人生的一个篇章,那么《酝酿之道》则是他人生的另一个篇章。因为雷吉斯是一个拒绝被标签锁住的人。
自此,雷吉斯在无国界医生组织开始了长达15年的工作。后来在任务中,认识了他的太太。他太太也是无国界医生组织的一员,为了家庭的稳固,他决定退出这个组织,他的英雄事迹便告一段落了。
到东方之路酒庄庄主
结束无国界医生工作后,雷吉斯进入波尔多二大进行葡萄酒酿造的学习。谈到为什么会选择葡萄酒这个行业,雷吉斯说,自己的父亲本身就是葡萄酒庄庄主,自己从小也是在葡萄园里长大,小时候就非常希望成为庄主,可以酿酒。继续葡萄酒酿造的学习也可以说是为了圆小时候的梦。
在学习酿酒过程中,雷吉斯依然去了印度、斯里兰卡,参加人道主义救助。在太太生了宝宝后,他才完全退出这个组织,开始专心做酿酒顾问。
结束战地医生生涯,雷吉斯与昔日无国界医生战友罗贝尔一道出资在法国买下了一家名为“东方之路”(Les Chemins de l’Orient)的酒庄——这里头的“东方”指的正是阿富汗。毕竟在那之前的半生里,他们曾经走在阿富汗的羊肠小道上,和出生入死的一群人一起跋涉。
现在,他们实现了下半生的梦想:做一个专心酿造好酒的人。而这便是《醞酿之道》所讲述的故事的开端。雷吉斯和罗贝尔一起做的这款酒叫作“佩沙芒”(Pécharmant),是极富盛名的波尔多产区西南一个名叫贝哈克(Bergerac)的小产区所产出的一款干红。它的葡萄组成品种包含3个:梅乐、赤霞珠、品丽珠,品种最多不超过60%,最少不少于5%。
雷吉斯于是成了这家只有4公顷、大约60亩地的葡萄园的庄主。他说他想做成一个很精致的精品酒庄,在这个酒庄里,只酿造干红葡萄酒。在他的这个酒庄里,一年只有1.5万瓶的产量,因为量不是很大,没有办法做批发,所产的红酒只够慕名前来的爱好葡萄酒的人。
雷吉斯的酒庄,第一年就获得了“巴黎大金奖”,以后每年都会获得这样那样的奖项。他说,他的酒只以品质取胜,之所以如此受欢迎还有个原因,就是因为自己过往的经历,许多人根据这两本漫画书,慕名前来酒庄品尝红酒。
他喜欢结构感很强、能陈酿很久的红酒,所以他的红酒都在橡木桶里陈酿,至少陈酿12~24个月。他说:“越陈酿,风味越不一样。”
世界上最贵的葡萄酒都采用橡木桶进行陈酿。这不是主观意识,而是客观事实。世界上最昂贵的50款葡萄酒都要经过橡木桶陈酿的某种酿造工艺。在葡萄酒世界里,橡木桶的作用极其重要,也经常被赋予重要的地位。橡木桶的每个因素都极大地影响了成品葡萄酒的风格,例如橡木桶类型、大小、陈酿时间、橡木纹理和木桶制作工艺等。
橡木除了能让酒窖看起来更酷,还可以给葡萄酒增添香气成分。从根本上说,橡木内酯具有椰子的香气。但经过熏烤和热辐射的作用,有些橡木闻起来散发出烘烤的香气,这恰好可以增添葡萄酒的不同香气。
走遍世界红酒产区
雷吉斯说:“中国菜很配餐,中餐的酸甜苦辣搭配得很平衡,任何人都能找到一款配红酒的菜,中国市场已经开始有红酒的活跃度了。”
近年,国内的进口葡萄酒销量每年均以两位百分数的速度高速增长。与白酒的干杯及啤酒的牛饮不同,葡萄酒不追求酒精的刺激,而讲求观色、闻香、品尝及回味,从“喝”到“品”,已经是不同的两种文化。而在餐桌上,要达到真正的“品”,除了酒的选择与鉴赏之外,酒与菜的搭配也非常重要。
作为酿酒师,他希望中餐里面可以搭配红酒,这样中餐会更完美,现在红酒在中餐里面还不是主要文化,实在是有点可惜。
他表示:目前在中国种植葡萄,酒庄缺的不是设备和投资,而是技术。在酿酒方面,许多国内酒庄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他们请专业的葡萄酿酒顾问团队。
他还说:“葡萄种植方面,目前并不是中国的主流文化。一旦这些庄主意识到葡萄种植的重要性以后,必然会酿造出更出色的葡萄酒。”
在他看来,一个酒庄的特色必须是找到适合自己个性化的东西,国内的酒庄还没有明显改观。但是随着国内葡萄酒市场的发展和成熟,中国的葡萄酒也会有自己的品质的。
雷吉斯是个闲不住的人,经营15年的酒庄说卖就卖了,退休之后他向往更广阔的酿酒世界。在阿富汗当医生时,中国新疆就在国境线上的另一边,年轻时的不经意,成为他如今的一往直前。所以,他便来到中国,作为CLOVITIS国际酿酒顾问团队的酿酒专家,成为宁夏贺兰神酒庄的酿酒顾问。
他希望自己不仅可以在中国喝葡萄酒,也可以知道怎么做酒,更希望可以用余生看看世界别的国家的红酒产区都是怎么做酒的。
他现在喝酒,不只是单纯的喝,而是希望可以了解这瓶酒背后的故事,想了解这瓶酒的产地,包括它的酒庄、酒庄庄主,它是怎么酿出来的,庄主酿它背后的故事。
酿酒师与战地医生怎样看都是两种不一样的人生轨迹,但雷吉斯的回答很坦诚:“酿酒和救人,其实是一个道理。作为医生,你的职责是治愈人的身体和灵魂;作为酿酒师,你酿出好酒,同样能抚慰人的身体和心灵。”
他前半生是救死扶伤的无国界医生,后半生是穿梭在葡萄园的酒庄庄主。现在,他是国际酿酒顾问团队的酿酒专家。
他就是法国国际酿酒师雷吉斯·郎萨德。
记者见到雷吉斯·郎萨德,是在他的漫画书新书签名会上。他温和幽默,让人难以想象他竟然还有那么一段英雄的岁月。
从无国界医生
雷吉斯·郎萨德受《酝酿之道》中文出版的后浪出版社的邀请,来与广大读者见面。我们见到的他,是一位头发银白、风趣、健谈的中年男人,绝口不提当年的光荣事迹。
如果没有读过《摄影师》,完全没有人想到,他的前半生曾经在这片炮火纷飞的热土上度过。他与在座的读者分享自己的人生经历。分享故事成型的时间轴——1986年,雷吉斯作为无国界医生的一员,前往阿富汗执行人道主义任务。他是这个深入战区的医生小队当中的麻醉师。他脾气乐天,爱谈爱笑,与同行的罗贝尔医生一道,是团队中的“二人开心组”。
无国界医生是一个中立的国际人道组织,主旨是救死扶伤,为发展中国家没有医疗条件的民众提供救助。
高棉战争时期,无国界医生还是一个只有几十个人的组织,当时这个组织在招募人道主义医生,雷吉斯当时是一个麻醉医生,看到招募信息后就报名了,他觉得受苦受难的平民百姓应该得到救助,于是报名参与了战争后期的人道主义救助工作。
雷吉斯平时头缠当地人的头巾,穿着当地人的长袍,和队员们从一个地点奔赴另一个地点,救治在战争中受伤的老少妇孺,或者干脆是从来没有听说过“医院”两个字是什么的偏远村民。
在雷吉斯看来,这一路上每个人都是英雄。他们在极其简陋的、“始终在路上”的情形下,在一场正在进行时的战争里,手边抓到什么就用什么,完成一台台有条件和没有条件完成的手术。他们给受伤的战士摘除眼球,给村民坏死的左脚截肢,护理被面包炉烫伤的小男孩。
当地人对这群医生寄予了无限的信任。如果说,《摄影师》讲述了雷吉斯人生的一个篇章,那么《酝酿之道》则是他人生的另一个篇章。因为雷吉斯是一个拒绝被标签锁住的人。
自此,雷吉斯在无国界医生组织开始了长达15年的工作。后来在任务中,认识了他的太太。他太太也是无国界医生组织的一员,为了家庭的稳固,他决定退出这个组织,他的英雄事迹便告一段落了。
到东方之路酒庄庄主
结束无国界医生工作后,雷吉斯进入波尔多二大进行葡萄酒酿造的学习。谈到为什么会选择葡萄酒这个行业,雷吉斯说,自己的父亲本身就是葡萄酒庄庄主,自己从小也是在葡萄园里长大,小时候就非常希望成为庄主,可以酿酒。继续葡萄酒酿造的学习也可以说是为了圆小时候的梦。
在学习酿酒过程中,雷吉斯依然去了印度、斯里兰卡,参加人道主义救助。在太太生了宝宝后,他才完全退出这个组织,开始专心做酿酒顾问。
结束战地医生生涯,雷吉斯与昔日无国界医生战友罗贝尔一道出资在法国买下了一家名为“东方之路”(Les Chemins de l’Orient)的酒庄——这里头的“东方”指的正是阿富汗。毕竟在那之前的半生里,他们曾经走在阿富汗的羊肠小道上,和出生入死的一群人一起跋涉。
现在,他们实现了下半生的梦想:做一个专心酿造好酒的人。而这便是《醞酿之道》所讲述的故事的开端。雷吉斯和罗贝尔一起做的这款酒叫作“佩沙芒”(Pécharmant),是极富盛名的波尔多产区西南一个名叫贝哈克(Bergerac)的小产区所产出的一款干红。它的葡萄组成品种包含3个:梅乐、赤霞珠、品丽珠,品种最多不超过60%,最少不少于5%。
雷吉斯于是成了这家只有4公顷、大约60亩地的葡萄园的庄主。他说他想做成一个很精致的精品酒庄,在这个酒庄里,只酿造干红葡萄酒。在他的这个酒庄里,一年只有1.5万瓶的产量,因为量不是很大,没有办法做批发,所产的红酒只够慕名前来的爱好葡萄酒的人。
雷吉斯的酒庄,第一年就获得了“巴黎大金奖”,以后每年都会获得这样那样的奖项。他说,他的酒只以品质取胜,之所以如此受欢迎还有个原因,就是因为自己过往的经历,许多人根据这两本漫画书,慕名前来酒庄品尝红酒。
他喜欢结构感很强、能陈酿很久的红酒,所以他的红酒都在橡木桶里陈酿,至少陈酿12~24个月。他说:“越陈酿,风味越不一样。”
世界上最贵的葡萄酒都采用橡木桶进行陈酿。这不是主观意识,而是客观事实。世界上最昂贵的50款葡萄酒都要经过橡木桶陈酿的某种酿造工艺。在葡萄酒世界里,橡木桶的作用极其重要,也经常被赋予重要的地位。橡木桶的每个因素都极大地影响了成品葡萄酒的风格,例如橡木桶类型、大小、陈酿时间、橡木纹理和木桶制作工艺等。
橡木除了能让酒窖看起来更酷,还可以给葡萄酒增添香气成分。从根本上说,橡木内酯具有椰子的香气。但经过熏烤和热辐射的作用,有些橡木闻起来散发出烘烤的香气,这恰好可以增添葡萄酒的不同香气。
走遍世界红酒产区
雷吉斯说:“中国菜很配餐,中餐的酸甜苦辣搭配得很平衡,任何人都能找到一款配红酒的菜,中国市场已经开始有红酒的活跃度了。”
近年,国内的进口葡萄酒销量每年均以两位百分数的速度高速增长。与白酒的干杯及啤酒的牛饮不同,葡萄酒不追求酒精的刺激,而讲求观色、闻香、品尝及回味,从“喝”到“品”,已经是不同的两种文化。而在餐桌上,要达到真正的“品”,除了酒的选择与鉴赏之外,酒与菜的搭配也非常重要。
作为酿酒师,他希望中餐里面可以搭配红酒,这样中餐会更完美,现在红酒在中餐里面还不是主要文化,实在是有点可惜。
他表示:目前在中国种植葡萄,酒庄缺的不是设备和投资,而是技术。在酿酒方面,许多国内酒庄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他们请专业的葡萄酿酒顾问团队。
他还说:“葡萄种植方面,目前并不是中国的主流文化。一旦这些庄主意识到葡萄种植的重要性以后,必然会酿造出更出色的葡萄酒。”
在他看来,一个酒庄的特色必须是找到适合自己个性化的东西,国内的酒庄还没有明显改观。但是随着国内葡萄酒市场的发展和成熟,中国的葡萄酒也会有自己的品质的。
雷吉斯是个闲不住的人,经营15年的酒庄说卖就卖了,退休之后他向往更广阔的酿酒世界。在阿富汗当医生时,中国新疆就在国境线上的另一边,年轻时的不经意,成为他如今的一往直前。所以,他便来到中国,作为CLOVITIS国际酿酒顾问团队的酿酒专家,成为宁夏贺兰神酒庄的酿酒顾问。
他希望自己不仅可以在中国喝葡萄酒,也可以知道怎么做酒,更希望可以用余生看看世界别的国家的红酒产区都是怎么做酒的。
他现在喝酒,不只是单纯的喝,而是希望可以了解这瓶酒背后的故事,想了解这瓶酒的产地,包括它的酒庄、酒庄庄主,它是怎么酿出来的,庄主酿它背后的故事。
酿酒师与战地医生怎样看都是两种不一样的人生轨迹,但雷吉斯的回答很坦诚:“酿酒和救人,其实是一个道理。作为医生,你的职责是治愈人的身体和灵魂;作为酿酒师,你酿出好酒,同样能抚慰人的身体和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