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与全球经济现在都处于转型阶段,由此可能带来这样一个结果:在中期内的某一时刻,中国可能会出现经常项目赤字。对于见惯了中国庞大经常项目盈余的中外观察者来说,这或许不可思议。事实上,这将对中国有利,对世界其他国家则是更大的福音。
经常项目赤字对中国是好事
为什么中国会出现经常项目赤字?为什么这种情况有利于中国?原因一目了然。截至目前,中国的增长模式一直是由出口和投资驱动。而其中所需的很大一部分资金,是通过家庭部门向企业部门的大规模资金转移实现的,即所谓的“金融抑制”。于是,储蓄的低回报,加上社保网络的实际缺乏,推高了中国的储蓄水平。另一个相关结果是,中国居民消费水平异常之低,2013年仅约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37%。
尽管出口驱动的增长可能极为强劲,但这种模式最终是一条死胡同。特别是,它依赖于其他国家的需求,而除了汇率之外,出口国对于这些国家没什么影响力。中国政府早已意识到了这一点。虽然过去也曾有过大量关于经济再平衡的讨论,但看起来中国现任领导班子确实要认真执行实现经济再平衡的改革。经济再平衡的一个关键目标是增加居民消费在GDP中的比重。换言之,居民消费增长必须快于整体GDP。
显然,使用不同的假设,对结论影响很大。不论如何,可先做如下假设。
中国现任领导班子希望让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从目前的36%-37%升至50%。
他们希望在自己任期内,即2022/23年之前,实现这一目标。
居民消费在此期间内能够以每年10%的增速增长。
在此期间年通胀率平均为3%,即与最近5年及10年的平均水平相当。
按照这些假设——显然可以有不同假设——从现在到2023年,名义GDP的年增长率只能为7%,也就是说,实际GDP的年增长率不高于4%。
经济增长模式向居民消费倾斜,减少对投资和出口的依赖,这种转型的一个结果是:居民储蓄率会下降,甚至是相当迅速地下降;投资增速也会下降。不过,由于投资存量仍然很高,因此很可能低储蓄、高消费加上持续高企但增长放缓的投资,将使中国进入经常项目赤字。鉴于中国的经常项目盈余已经收窄、目前勉强为正,这种情况就更可能发生。
因此,从中国的角度看,进入经常项目赤字将表明,向更健康、更可持续增长模式转变的经济再平衡正在快速推进。
中国经常项目赤字也是世界的福音
但还不止于此。中国的经常项目赤字对世界经济也至关重要,特别是对于欧元区。
欧元区很明显正在复苏,但步履蹒跚,并且这个单一货币区仍徘徊在通缩的边缘,如果真发生通缩,则复苏可能受阻。如果不发生通缩,欧元区经济应能在2014和2015年继续积聚势能。
欧元区经济向好的前景,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欧元区以外的发展。自欧元区各国财政危机于2010年初爆发以来,净出口总共贡献了累计2.3%的经济增长中的3.5个百分点,同期居民消费则拖了后腿,累计贡献了-0.6个百分点。由于居民、企业和政府都试图去杠杆化,因此内需一直疲弱。
结果,欧元区经常项目余额由过去通常在GDP的1%和-1%之间摆动,变为持续盈余。2006年——大衰退(Great Recession)开始的前一年——欧元区经常项目余额占GDP的比例平均为-0.2%。2013年,该比例为2.1%,进入2014年初,盈余继续疾速扩大。
这一改善的绝大部分发生在外围国家。在大衰退发生前,核心国家的总体经常项目就处于盈余状态。当然,在这些国家之间存在巨大差异。德国通常处于经常项目盈余,荷兰亦然。法国和比利时处于经常项目赤字。其他国家也各有不同。不过,这些国家合在一起,在2007年有约2200亿欧元的经常项目盈余。盈余在危机爆发后缩小,在2009年初降至1000亿欧元附近,之后有所回升,最近的数据显示,盈余再次达到2300亿至2500亿欧元之间,即恢复到7年前水平上下。
相对的,在欧元区诞生的最初几年,外围国家始终处于经常项目赤字。2007年,赤字约1600亿欧元,到2009年则升至2200亿欧元的高点。不过,到2013年底,赤字已转为近400亿欧元的盈余,并且还在扩大。换言之,在核心国家经常项目盈余收复失地的同时,外围国家则经历了赤字到盈余的剧变。
上述变化是两方面作用的结果。一是积极方面,即竞争力的显著改善。二是消极方面,即通过大规模失业摧毁内需。后者意味着,这种变化至少有一部分是周期性的,一旦内需开始提速,情况将出现逆转。但同样,前者意味着部分变化是结构性的,将保持下去。
上述情况向全球其他地区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从会计恒等的角度来说,全球的经常项目余额加总应为零。(由于计量方面的问题,实际上不为零;但这里重要的是变动,不是实际水平)这意味着,如果欧元区整体从经常项目平衡变为盈余逐步扩大,那么全球其他地区的经常项目余额总和,一定是以相同的规模向相反的方向变动。因此,必须有人既愿意、又有能力吸纳欧元区经常项目余额的变动。
而欧元区经济体量表明,这实际上只是在三个国家间的一项选择:美国、日本和中国。
美国不太可能有能力(或者意愿)对不断扩大的欧元区经常项目盈余作出调整。过去7年,美国的经常项目赤字已经减半。私人和公共部门的持续去杠杆化、人口因素以及页岩油气革命三者合在一起,意味着其赤字将进一步收窄,并且实际上很可能在中期内转为持续的经常项目盈余——这将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首次。
日本的经常项目盈余已经几乎消失殆尽。不过,安倍政府没能继续跟进“安倍经济学”(Abenomics)计划中的“第三支箭”,因此对于实现日本央行(Bank of Japan)的通胀目标以及刺激经济活动而言,弱势日元成为关键。如此一来,日本可能不愿意出现经常项目赤字,而将努力恢复盈余。如果日本能够引导企业找到更好的办法来运用其庞大的储蓄,这一点可能改变,但这种情况迄今未出现。
于是,只剩下中国最可能吸收欧元区经常项目余额的变动。凑巧的是,中国自身的发展也指向这一点。
中国出现经常项目赤字还有一个好处是,这将使人民币在海外的供应增加,进而帮助实现中国当局的一个目标——扩大人民币国际化(当然, 假设资本项目同样实现自由化)。
中国不出现赤字又将如何?
上面勾勒的发展情形所描绘的是积极的图景。然而,如果谁也不准备吸收欧元区扩大的经常项目盈余又将如何?以中国而言,如果在所有国家都试图实现经常项目盈余的同时,中国仍然专注于出口导向型增长,将对全球经济极为不利。如果所有人都努力存钱而没有人愿意花钱,全球经济将变成一潭死水。遭受冲击最严重的将是最依赖出口的国家。这对中国不利,对全球其他国家也不利。
经常项目赤字对中国是好事
为什么中国会出现经常项目赤字?为什么这种情况有利于中国?原因一目了然。截至目前,中国的增长模式一直是由出口和投资驱动。而其中所需的很大一部分资金,是通过家庭部门向企业部门的大规模资金转移实现的,即所谓的“金融抑制”。于是,储蓄的低回报,加上社保网络的实际缺乏,推高了中国的储蓄水平。另一个相关结果是,中国居民消费水平异常之低,2013年仅约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37%。
尽管出口驱动的增长可能极为强劲,但这种模式最终是一条死胡同。特别是,它依赖于其他国家的需求,而除了汇率之外,出口国对于这些国家没什么影响力。中国政府早已意识到了这一点。虽然过去也曾有过大量关于经济再平衡的讨论,但看起来中国现任领导班子确实要认真执行实现经济再平衡的改革。经济再平衡的一个关键目标是增加居民消费在GDP中的比重。换言之,居民消费增长必须快于整体GDP。
显然,使用不同的假设,对结论影响很大。不论如何,可先做如下假设。
中国现任领导班子希望让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从目前的36%-37%升至50%。
他们希望在自己任期内,即2022/23年之前,实现这一目标。
居民消费在此期间内能够以每年10%的增速增长。
在此期间年通胀率平均为3%,即与最近5年及10年的平均水平相当。
按照这些假设——显然可以有不同假设——从现在到2023年,名义GDP的年增长率只能为7%,也就是说,实际GDP的年增长率不高于4%。
经济增长模式向居民消费倾斜,减少对投资和出口的依赖,这种转型的一个结果是:居民储蓄率会下降,甚至是相当迅速地下降;投资增速也会下降。不过,由于投资存量仍然很高,因此很可能低储蓄、高消费加上持续高企但增长放缓的投资,将使中国进入经常项目赤字。鉴于中国的经常项目盈余已经收窄、目前勉强为正,这种情况就更可能发生。
因此,从中国的角度看,进入经常项目赤字将表明,向更健康、更可持续增长模式转变的经济再平衡正在快速推进。
中国经常项目赤字也是世界的福音
但还不止于此。中国的经常项目赤字对世界经济也至关重要,特别是对于欧元区。
欧元区很明显正在复苏,但步履蹒跚,并且这个单一货币区仍徘徊在通缩的边缘,如果真发生通缩,则复苏可能受阻。如果不发生通缩,欧元区经济应能在2014和2015年继续积聚势能。
欧元区经济向好的前景,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欧元区以外的发展。自欧元区各国财政危机于2010年初爆发以来,净出口总共贡献了累计2.3%的经济增长中的3.5个百分点,同期居民消费则拖了后腿,累计贡献了-0.6个百分点。由于居民、企业和政府都试图去杠杆化,因此内需一直疲弱。
结果,欧元区经常项目余额由过去通常在GDP的1%和-1%之间摆动,变为持续盈余。2006年——大衰退(Great Recession)开始的前一年——欧元区经常项目余额占GDP的比例平均为-0.2%。2013年,该比例为2.1%,进入2014年初,盈余继续疾速扩大。
这一改善的绝大部分发生在外围国家。在大衰退发生前,核心国家的总体经常项目就处于盈余状态。当然,在这些国家之间存在巨大差异。德国通常处于经常项目盈余,荷兰亦然。法国和比利时处于经常项目赤字。其他国家也各有不同。不过,这些国家合在一起,在2007年有约2200亿欧元的经常项目盈余。盈余在危机爆发后缩小,在2009年初降至1000亿欧元附近,之后有所回升,最近的数据显示,盈余再次达到2300亿至2500亿欧元之间,即恢复到7年前水平上下。
相对的,在欧元区诞生的最初几年,外围国家始终处于经常项目赤字。2007年,赤字约1600亿欧元,到2009年则升至2200亿欧元的高点。不过,到2013年底,赤字已转为近400亿欧元的盈余,并且还在扩大。换言之,在核心国家经常项目盈余收复失地的同时,外围国家则经历了赤字到盈余的剧变。
上述变化是两方面作用的结果。一是积极方面,即竞争力的显著改善。二是消极方面,即通过大规模失业摧毁内需。后者意味着,这种变化至少有一部分是周期性的,一旦内需开始提速,情况将出现逆转。但同样,前者意味着部分变化是结构性的,将保持下去。
上述情况向全球其他地区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从会计恒等的角度来说,全球的经常项目余额加总应为零。(由于计量方面的问题,实际上不为零;但这里重要的是变动,不是实际水平)这意味着,如果欧元区整体从经常项目平衡变为盈余逐步扩大,那么全球其他地区的经常项目余额总和,一定是以相同的规模向相反的方向变动。因此,必须有人既愿意、又有能力吸纳欧元区经常项目余额的变动。
而欧元区经济体量表明,这实际上只是在三个国家间的一项选择:美国、日本和中国。
美国不太可能有能力(或者意愿)对不断扩大的欧元区经常项目盈余作出调整。过去7年,美国的经常项目赤字已经减半。私人和公共部门的持续去杠杆化、人口因素以及页岩油气革命三者合在一起,意味着其赤字将进一步收窄,并且实际上很可能在中期内转为持续的经常项目盈余——这将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首次。
日本的经常项目盈余已经几乎消失殆尽。不过,安倍政府没能继续跟进“安倍经济学”(Abenomics)计划中的“第三支箭”,因此对于实现日本央行(Bank of Japan)的通胀目标以及刺激经济活动而言,弱势日元成为关键。如此一来,日本可能不愿意出现经常项目赤字,而将努力恢复盈余。如果日本能够引导企业找到更好的办法来运用其庞大的储蓄,这一点可能改变,但这种情况迄今未出现。
于是,只剩下中国最可能吸收欧元区经常项目余额的变动。凑巧的是,中国自身的发展也指向这一点。
中国出现经常项目赤字还有一个好处是,这将使人民币在海外的供应增加,进而帮助实现中国当局的一个目标——扩大人民币国际化(当然, 假设资本项目同样实现自由化)。
中国不出现赤字又将如何?
上面勾勒的发展情形所描绘的是积极的图景。然而,如果谁也不准备吸收欧元区扩大的经常项目盈余又将如何?以中国而言,如果在所有国家都试图实现经常项目盈余的同时,中国仍然专注于出口导向型增长,将对全球经济极为不利。如果所有人都努力存钱而没有人愿意花钱,全球经济将变成一潭死水。遭受冲击最严重的将是最依赖出口的国家。这对中国不利,对全球其他国家也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