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儿童微量营养素缺乏状况调查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_y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497-01
  微量营养素不足,包括碘缺乏,严重地损伤人类,尤其是妇女和儿童的身体健康,是一个重要的全球性的健康和公共卫生问题。1992年的《世界营养宣言》(世界营养会议、罗马)指南:有20亿以上的人口(主要是妇女和儿童)患有一种或多种微量营养素缺乏症。我国是锌、铁等多种微量元素营养不足十分普遍的国家(1)。为了解连云港地区现状,我们对本地区婴幼儿(6月龄~6岁)的微量营养素缺乏(或超标)类型进行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1.5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使用Epidata3.02录入,spss10.0软件进行率的显著性X2检验,两样本均由于比較?检验。
  2 结果
  2.2儿童微量营养素缺乏状况(类型)。一是缺乏一种微量营养素、二是缺乏二种及以上微量营养素,三是Pb超标,同时伴有某种微量营养素缺乏,四是某种微量营养素超标。往常的X2检验发现在同一年龄组儿童缺乏二种及二种以上微量营养素显著高于单一缺乏CP(0.05)同时随着年龄增长,缺乏二种及以上微量营养素比率比缺乏单一微量营养素的增长快。
  注:()内数字为例数,此表各年龄组正常及微量营养素缺乏例数
  3 讨论
  微量营养素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2),尤其是对于快速生长发育的儿童,微量营养素缺乏,不仅导致低体重、生长迟缓、影响智力发育,而且可以引起蛋白质和微量营养素缺乏症,合并感染并发症,因此,对生长发育中的婴幼儿定期监测微量营养素含量,及时诊断和治疗因微量营养素供应失衡所引起的疾病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的结果表明,所监测的连云港地区的儿童7种微量营养素总体水平在正常值范围,但3个年龄组儿童中均有一定比率微量营养素缺乏,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微量营养素缺乏的比率显著增加(P<0.01)。
  大量的研究表明,婴幼儿6月龄至3岁是其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多种微量营养素缺乏的高发期,一旦在这时期发生营养不良,有可能对以后的生长发育产生长期的不良影响,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微量营养素缺乏的比例有显著增长(P<0.01)。进一步分析还发现微量营养素缺乏的儿童有多种表现形式,或是仅某1种微量营养素缺乏,或是2种或2种以上同时缺乏,或是Pb超标而另1种微量营养素缺乏等类型。为此,应在婴幼儿中定期进行微量营养素的监测,并采取对应的干预措施(3)。
  参考文献
  [1] 吴泰相,王家霞,郝保清,解决我国微量营养素的策略和措施的建议。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0,21(1),69—71.
  [2] 吴瑞萍,胡亚美,江载芳,诸福堂实用儿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75~85,
  [3] 荫士安,王茵,改善我国儿童微量营养素状况的干预对策,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6,14(3):218~220.
其他文献
【摘 要】系统压力是考量液相色谱仪正常运行的最重要指标,仪器操作人员需要结合理论和实践,掌握压力故障的表现形式、分析思路和排除方法,快速准确的解决各种压力异常问题,使日常分析工作更为有效可靠。本文基于仪器硬件故障导致的压力问题的分析,总结安捷伦液相色谱仪压力相关问题的诊断方法。  【关键词】液相色谱仪;系统压力;异常;诊断  【中图分类号】o657.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关键词】床旁护理;护生;沟通能力;带教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021—02  母婴床旁护理指产妇在住院期间母亲和婴儿的一切护理活动均由护士在母亲床旁进行,护士一边操作一边讲解,产妇及家属亲自参与学习和实践。母亲和家属参与学习和实践,  护士教会母亲或家属新生儿沐浴、抚触、母乳喂养及脐带护理等新生儿和知识,以便产妇出院后护理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