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内脊膜膨出二例报告

来源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gu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例1女,39岁.右侧胸闷气短2年,伴右下肢麻木3个月,CT及MRI示胸椎管内占位病变并向胸腔膨出,T4-6椎体骨质部分吸收,T6右侧椎弓孔破坏,椎间孔扩大,呈喇叭口状,纵隔内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最大径16cm×10cm,全脊髓MRI未见多发性神经纤维瘤,考虑为囊性神经鞘瘤可能性大,入院诊断为后纵隔肿瘤.术中见囊内充满清亮脑脊液,无神经组织,T6椎间孔扩大,直径约3cm,从椎间孔探查椎管内见脊髓受压被推向左前方,结构尚正常.囊壁病检提示符合胸内脊膜膨出.术后患者恢复良好,胸闷、下肢麻木等症状消失。

其他文献
动脉瘤的形成、生长与破裂就是血管塑形的过程.Skirgaudas[1,2]首先研究发现在颅内动脉瘤瘤壁上有正常动脉壁上并不存在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提出了血管因子在动脉瘤发病过程中可能起到一定作用.因此,本实验在建立大鼠实验性囊性动脉瘤生长塑形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在其塑形过程中,局部生成的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B(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
期刊
翼点开颅是神经外科应用最广泛的手术入路,需要剥离颞肌并向下牵拉以暴露术野.然而,病人术后时常出现颞肌萎缩、颞前区瘪陷等并发症,严重的甚至改变颞下颌关节的位置,导致下颌侧向移动、限制咀嚼,在基层医院尤为多见.颞肌萎缩不仅影响病人容貌,还对病人身体和心理造成损害[1,2].为减少术后颞肌萎缩的发生,我们对颞肌的解剖,特别是颞肌的血液供应和神经支配进行研究,并探讨开颅术后颞肌萎缩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
期刊
期刊
期刊
患者 女,16岁.因突发呼吸困难并四肢无力8h于2005年3月8日入院.追问病史,右颈肩部疼痛半个月,8h前床上翻身时突然呼吸停止,全身发绀,行胸外按压后呼吸恢复,自感呼吸困难,四肢无力不能下地行走.查体:神志清楚,抬入病房,呼吸浅弱,颈2以下痛温觉减弱,以左侧为重,左侧上下肢肌力Ⅳ级,右侧上下肢肌力Ⅱ级,双侧巴氏征阳性.MRI检查:颈椎生理弯曲度变直,在颈2~4椎管内偏右侧髓外硬膜下见一梭形T1
期刊
目的 总结应用HydroCoil栓塞系统(HES)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初步体会.方法 应用HydroCoil结合水解铂金微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14例共15个动脉瘤,其中前交通动脉瘤5个,后交通动脉瘤3个,大脑中动脉瘤2个,大脑后动脉瘤1个,椎动脉夹层动脉瘤1个,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1个,颈内动脉C2段动脉瘤2个.结果 12例患者13个动脉瘤完全栓塞.2例患者2个动脉瘤大部分栓塞.8例患者随访3-
例1 女性,26岁.2年前因突发颅内出血,行DSA检查示左顶AVM,供血动脉为大脑前动脉,向上矢状窦引流.给予动脉栓塞术,术后恢复顺利.栓塞术后1年半,复查CTA,发现原AVM处,有部分残留,供血动脉为脉络膜后动脉,引流静脉为大脑大静脉.在CTA扫描下行立体定向定位.并给予单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期刊
期刊
本研究选择GE7基因导入系统,与人生长激素启动子(human growth hormone promoter,hGHp)调控的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herpes simplex virus thymidine kinase,HSVTK)基因组成基因治疗系统,实验观察对垂体腺瘤细胞的治疗作用。
期刊
颅内假瘤型炎性肉芽肿在临床上较为少见,作者1993年3月至2003年11月收治经CT和(或)MRI误诊为脑肿瘤的假瘤型炎性肉芽肿病人19例,其中手术15例,现报告如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