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头颈部横纹肌肉瘤98例生存情况分析

来源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bx19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儿童头颈部横纹肌肉瘤(RMS)的原发部位、治疗方法、疗效及生存情况。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05年2月至2017年9月北京同仁医院儿科就诊的原发于头颈部经病理确诊的98例RMS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国际横纹肌肉瘤组织的标准确定临床分期及危险度分组,采用χ2检验、Kaplan-Merier生存分析对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原发部位、不同危险度分组RMS患儿的生存情况。

结果

98例患儿中位年龄为70(2,161)个月,男53例(54.1%),女45例(45.9%)。原发部位位于非眶非脑膜者9例(9.2%),眼眶区43例(43.9%),脑膜旁肿瘤46例(46.9%);低危组27例(27.6%),中危组42例(42.9%),高危组29例(29.5%)。随访至2018年7月30日,中位随访时间42(9,149)个月,死亡37例,存活60例,1例手术后失访,总生存率61.9%(60/97),生存时间(92.3±6.9)个月。肿瘤原发部位位于脑膜旁的患儿生存率[47.8%(22/46)]低于眼眶[74.4%(32/43)]及非眶非脑膜(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37,P=0.009)。高危组患儿生存率[51.7%(15/29)]低于中危组[57.1%(24/42)]和低危组[80.8%(21/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32,P=0.047)。

结论

头颈部横纹肌肉瘤预后较好,但脑膜旁、高危患儿远期预后明显下降,提高高危及脑膜旁RMS的预后将是提高头颈部RMS患儿预后的关键。

其他文献
剖析1例以"闭经、重度贫血"为症状就医多年的神经性厌食症患者的诊治历程,提升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知和诊治能力。
目的探索适合精神分裂症病患及其家庭照顾者实际情况的社会支持体系和实现途径,为社区有效实施精神分裂症病患家庭照顾者社会支持性服务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在前期现场调查的基础上,建立社会支持性服务项目条目池;选择政府部门、专科医院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且在精神卫生一线工作的专家15名进行Delphi专家咨询,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咨询专家的年龄(40.7±8.0)岁,从事精神疾病康复工作
完善的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规培)体系是培养优秀全科医师的基石。规培大纲中规定了大致的培训方向和形式,但尚未提出脚踏实地和行之有效的教学和考核模式。文章反思目前规培过程中教学师资、轮转计划、门诊教学、教学反馈和评估机制、考核方式和内容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相应提出改进的具体建议,以期培养出具备岗位胜任力的优秀全科人才。
对2016年10—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三里河一区社区卫生服务站就诊的60例老年失眠患者进行社区干预。社区干预策略主要包括家医签约及预约就诊、健康讲座(专科医生)、生活方式干预、药物干预、心理干预、个体化干预、定期出诊及随诊、自我管理及专科转诊等。1年后进行自身前后比较,睡眠质量自评量表得分[干预前(29.77±7.20)分,干预后(28.62±6.79)分;t=7.
下肢静脉性溃疡(VLU)是由静脉高压导致的下肢开放性皮肤损伤性病变,是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的终末阶段,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和治疗周期长的特点,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损害患者心理健康甚至导致社会孤立。目前针对VLU主要采用手术及加压治疗等方法去除病因,缓解症状,但仍有大量患者在接受此类治疗后溃疡迁延不愈。本文综述溃疡创面局部治疗包括溃疡创面清创、抗感染、创面敷料的应用、负压创面治疗以及皮肤移植等
对2016—2018年在温州市中心医院产检并分娩的200例单胎足月孕产妇进行维生素D及其受体FokI基因(VDR-FokI)多态性检测,其中胎儿生长受限[FGR(新生儿出生体重<2 500 g)]的100例孕妇为FGR组,余100例为对照组。FGR组孕24~28周的维生素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30.1±10.9)与(36.1±15.7)nmol/L,P<0.05];FGR组VDR-FokI基因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