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梭形细胞上皮瘤一例

来源 :中华病理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jzmh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报道1例罕见的阴道梭形细胞上皮瘤(spindle cell epitheliomas of the vagina,SCEV)并复习相关文献。组织学显示肿瘤主要由梭形间叶细胞及少量上皮成分组成,间叶细胞排列呈条索状、编织状或网状,细胞无异型,上皮性成分散在分布于间叶组织之间,主要由分化较成熟的鳞状上皮组成,可见细胞间桥,另可见少量呈腺样分化及类上皮性分化区域,类上皮性分化区域间质黏液样变,与周围梭形间叶成分之间可见移行。免疫组织化学显示广谱细胞角蛋白(CKpan)、p40、p63、平滑肌肌动蛋白(SMA)、Calponin均呈阳性表达,但在肿瘤不同分化区域阳性表达程度不同,CD10、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在两种成分均呈强阳性表达,Calretinin及WT-1呈灶性弱阳性,形态及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符合SCEV。

其他文献
患者男,67岁。3年前体检发现前上纵隔肿物。随访肿物逐渐增大,行肿物切除。大体检查:肿瘤包膜完整,囊实性,大小4.0 cm×3.5 cm×3.0 cm。镜下观察:实性区由上皮样短梭形肿瘤细胞和少量淋巴细胞组成,局部肿瘤细胞有轻-中度不典型性,核分裂象达5/10HPF,伴粉刺样坏死;囊性区囊壁内见多个上皮样微结节,细胞形态温和,结节间充满淋巴细胞。免疫组织化学:实性区和囊性区肿瘤细胞均表达细胞角蛋白
期刊
婴儿骨化性肾肿瘤是一种较罕见的儿童肾脏实体性肿瘤,多数病例发生在1岁以内,主要发生于肾盂、肾盏,多以无痛性肉眼血尿为首发临床表现;婴儿骨化性肾肿瘤国内外文献报道较少,本文报道1例9个月男性患儿,描述其组织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及预后,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
期刊
肺乳头状腺瘤是肺部罕见的良性肿瘤,该文报道1例。患者女,56岁。镜下观察肿瘤细胞由具有血管轴心的真性乳头构成,细胞大小一致,核圆形或卵圆形,染色质细腻,可见核仁,细胞异型性不明显,未见核分裂象及坏死。免疫组织化学表达细胞角蛋白(CK)7、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Napsin A,不表达CK20、CK5/6、p63、p40和p53,Ki-67阳性指数很低。肺乳头状腺瘤的诊断依赖病理组织学,其形
期刊
目的探讨双表型鼻腔鼻窦肉瘤(BSNS)的临床病理、分子遗传学特征及鉴别诊断,并评估PAX3和PAX8抗体在BSNS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00—2019年东部战区总医院手术治疗的鼻腔鼻窦梭形细胞肿瘤30例(包括3例BSNS、10例腺泡状横纹肌肉瘤、8例神经鞘瘤、5例血管外皮瘤、3例纤维肉瘤、1例蝾螈瘤)。对BSNS标本进行HE、免疫组织化学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染色,并随访患者。应用免疫组织
目的探讨发生在肺部和气管的血管球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收集2010—2019年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4例)和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7例)诊断的11例肺部血管球肿瘤的临床资料、影像学特征、组织病理学形态、免疫学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6例,发病年龄29~66岁,中位年龄43岁。6例位于肺内,5例位于气管。肿瘤直径1.0~7.5 cm,平均直径2.6 cm。低倍镜下肿瘤细
小班化教育是本科精英教育的重要特征,在医学生的培养中有明显优势。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从2011年就开始了“探究式-小班化”医学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探索。该文通过与美国顶级医学院的小班化规模相对比,寻找办学差距,并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现阶段开展的“探究式-小班化”教学,学生的认知和感受进行了评估。旨在探索缩小班级规模之外,更重要的配套教学模式。
期刊
为掌握中国病理学科发展现状,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于2016—2019年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3 831家医院的病理科数量、人员构成情况、工作量、人才培养情况、科研发展情况做了调查,并与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在2003年做过的13个省市自治区的病理科情况调查进行对比分析。根据调查结果,本文思考了中国未来病理的发展方向,并提出三点发展建议,希望通过本次较大规模的调查数据,为全国病理学科的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目的探讨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神经内分泌分化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并对其预后进行分析。方法收集2015—2019年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符合mCRPC诊断标准的患者,且同时有转移灶标本的病例共38例,对其临床特征及病理标本行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6例mCRPC患者转移灶表现为治疗相关性前列腺神经内分泌癌(t-NEPC)。普通型前列腺腺癌伴神经内分泌分化组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到神
期刊
目的探讨嗜酸型嫌色性肾细胞癌(eosionphilic chromophobe renal cell carcinoma,eChRCC)的临床病理特点,以及与肾嗜酸细胞瘤(renal oncocytoma,RO)、经典型嫌色性肾细胞癌(classic chromophobe renal cell carcinoma,cChRCC)在形态学、免疫表型及临床预后方面的差异。方法收集2006年10月至2
卵黄囊瘤(yolk sac tumor)也称内胚窦瘤,是通常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睾丸及卵巢的恶性生殖细胞肿瘤,中枢神经系统、纵隔、腹膜后及尾椎等性腺外部位亦可发病。其中原发于颅内的卵黄囊瘤较少见,而原发于脊髓内的病例则更为罕见,国外报道仅3例,国内未见报道。许多病理医师及临床医师对原发脊髓的卵黄囊瘤认识不足,易引起误诊。现报道1例发生于28岁女性的脊髓内多灶性卵黄囊瘤。磁共振成像显示脊髓内多发占位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