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以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概述为分析对象,并对基础底板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结合实际情况,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一、前言
施工技术管理实际上是我们工程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同时,它也是进行整体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只有加强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管理,才能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
二、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概述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和建筑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型的现代化建筑不断涌现。于是出现了很多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项目。在建筑施工中底板混凝土的体积变得越来越大,这样就对施工单位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所以施工单位首先做到混凝土原材料的优选,及混凝土配合比的合理优化;其次是施工的前期准备和混凝土成型后的养护。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高层建筑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要求。
三、基础底板施工技术
1、基础底板混凝土施工
为确保基础底板混凝土不出现施工冷缝,经计算确定每段混凝土由一侧向另一侧依次倒退作业,形成阶段式分层退打的局面,以达到提高泵送工效,防止混凝土出现泌水现象,确保混凝土上下层的整体性结合。由于混凝土坍落度较大,会在表面钢筋下部产生水分,或在表层钢筋上部的混凝土产生细小裂缝。为防止出现这种裂缝,在混凝土初凝前和混凝土预沉后采取二次抹面压实措施。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受力钢筋、定位筋、预埋件变形,并及时清除混凝土表面泌水。大体积混凝土浇筑面应及时进行二次抹压处理。在进行第2次抹压后,覆盖塑料薄膜。
2、处理水化热的措施
采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如矿渣硅酸盐水泥),在保证混凝土强度的前提下,使用适当的缓凝减水剂,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灰比,从而减少水化热。采用石子浇水、搅拌水中加冰块降温等办法(必须等待冰全部融化后在使用),降低混凝土入摸温度。如果在热天浇筑混凝土,宜设置简易遮阳装置。选用级配良好的骨料,并严格控制砂、石的含泥量,降低水灰比,加强振捣,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抗拉强度。分层浇筑混凝土,每层厚度不宜大于400mm,以便加快热量散发,且使温度分布比较均匀,同时也便于振捣密实。上层混凝土覆盖要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进行。
3、混凝土养护
大体积混凝土应进行保温保湿养护,在每次混凝土浇筑完后,除应按普通混凝土进行常规养护外,尚应及时按温控技术措施的要求进行保温养护,并应符合下列规定,应由专人负责保温养护工作,做好测温记录;保湿养护的持续时间不得少于14d,应经常检查塑料薄膜的完整情况,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保温覆盖层的拆除应分层逐步进行,当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大气温度最大温差小于20℃时,可全部拆除。
四、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
1、严格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
要求混凝土供应商在混凝土生产中对碎石洒水降温,保证水泥库通风良好,将自来水预先放人地下蓄水池中降温,使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控制在25℃以下。
2、加强技术管理
加强对原材料的检验、试验工作。施工中严格按照方案及技术交底的要求,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加强计量监测工作(如坍落度的检测),定时检查并做好详细记录。
3、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前人员及机械等的准备,以及应对雨天对混凝土施工的影响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前,应进行技术交底及召开专题会检查各部门的准备情况,如检查振捣棒、备用电源、备用搅拌站等准备情况,以确保混凝土浇筑的正常施工。施工人员宜分两大班四六制作业。每次交接班工作应提前半小时完成,人不到岗不准换班,并明确接班注意事项,以免交接班过程带来质量隐患。承台浇筑采用泵送,并尽量使用汽车泵及塔吊配合等,以免接、拆泵管或堵管时混凝土出现冷缝。注意雨天及混凝土尾方的浇筑,在混凝土施工前密切关注天气情况,尽量避开大雨天气施工,如果由于工期原因不能避开,需做好防雨准备,避免雨水对混凝土的冲刷。另外,应加强尾方混凝土收方时浇筑的管理,及时、尽可能准确地估计最后一车混凝土的数量,并告知搅拌站,使混凝土的浇筑工作更加连贯。
4、浇筑方法
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划分施工段,因地制宜地确定总体浇筑顺序。施工分段既要考虑在施工开始时混凝土供应跟得上混凝土施工铺开的速度,避免出现冷缝,又要考虑在浇筑的最后阶段时合理减泵,减小由于混凝土上升速度过快造成胀模。浇筑方法采用“斜面分层、薄层浇捣、循序推进、一次到边”连续施工的方法,每个泵负责一定宽度范圍的浇筑带,各泵浇筑带前后略有错位,形成阶梯式分层推进局面,以达到提高泵送工效,简化混凝土泌水处理,确保上下混凝土层的结合。
5、振捣
根据混凝土泵送时自然形成的流淌斜坡度,在每条浇筑带的浇捣面前、中、后各布置3台振动器。第1台布置在混凝土卸料点,振捣手负责出管混凝土的振捣,使之顺利通过面层钢筋流入底层;第2台设置在混凝土斜面的中间部位,振捣手负责斜面混凝土的密实;第3台设置在坡脚及底层钢筋处,因底层钢筋间距较密,振捣手负责让混凝土流入下层钢筋底部,确保下层钢筋混凝土的振捣密实。振捣手振捣方向为:下层垂直于浇筑方向自下而上,上层振捣自上而下;振捣棒的操作,要做到“快插慢拔”,上下抽动,均匀振捣;插点采用并列式或交错式均可,插点间距宜为300—400mm,插入到下层尚未初凝的混凝土约50—100mm;振捣应依次进行,以防发生漏振,每一振点的振捣延续时间为20-30″为宜,使混凝土表面水分不再显著下沉及不出现气泡;振捣至混凝土表面泛出灰浆为止。对底板混凝土在初凝前应进行2次振捣,让其内温散发和增加其密实性,减少其表面所产生的泌水现象。
6、泌水处理
流动性的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上涌的泌水和浆水顺着混凝土坡脚流淌到坑底,故应采取的措施是在混凝土垫层施工时,使其施工成一定的坡度,让大量的泌水顺垫层坡度流入到周围的排水沟盲沟,再通过积水坑排放到基坑外。当混凝土的坡脚接近后浇带、模板顶端或底板面标高时,应通过振捣手改变混凝土的浇筑方向,即由顶端往回浇筑,与斜坡面形成一个积水潭,用软管及时排除最后的泌水。
7、表面处理
泵送混凝土由于强度高、坍落度大,表面水泥浆较厚,故在混凝土浇筑后至初凝前,应按初步标高进行拍打振实后用长木尺抹平,赶走表面泌水,而在初凝后至终凝前,用木抹压实,紧跟着用铁抹刀抹光闭合收水裂缝并及时覆盖塑料薄膜。
五、结束语
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管理在工程项目实施中呈面极其重要的地位,我们不仅要努力做好各项工作,还要与其它方面协调一致、相辅相成。从而使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作不断得到完善和提高,为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王铁梦.工程结构裂缝控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江正荣.建筑施工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武科,鄢长,王冬冬.海控国际广场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J]施工技术,2011
【关键词】 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一、前言
施工技术管理实际上是我们工程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同时,它也是进行整体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只有加强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管理,才能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
二、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概述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和建筑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型的现代化建筑不断涌现。于是出现了很多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项目。在建筑施工中底板混凝土的体积变得越来越大,这样就对施工单位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所以施工单位首先做到混凝土原材料的优选,及混凝土配合比的合理优化;其次是施工的前期准备和混凝土成型后的养护。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高层建筑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要求。
三、基础底板施工技术
1、基础底板混凝土施工
为确保基础底板混凝土不出现施工冷缝,经计算确定每段混凝土由一侧向另一侧依次倒退作业,形成阶段式分层退打的局面,以达到提高泵送工效,防止混凝土出现泌水现象,确保混凝土上下层的整体性结合。由于混凝土坍落度较大,会在表面钢筋下部产生水分,或在表层钢筋上部的混凝土产生细小裂缝。为防止出现这种裂缝,在混凝土初凝前和混凝土预沉后采取二次抹面压实措施。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受力钢筋、定位筋、预埋件变形,并及时清除混凝土表面泌水。大体积混凝土浇筑面应及时进行二次抹压处理。在进行第2次抹压后,覆盖塑料薄膜。
2、处理水化热的措施
采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如矿渣硅酸盐水泥),在保证混凝土强度的前提下,使用适当的缓凝减水剂,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灰比,从而减少水化热。采用石子浇水、搅拌水中加冰块降温等办法(必须等待冰全部融化后在使用),降低混凝土入摸温度。如果在热天浇筑混凝土,宜设置简易遮阳装置。选用级配良好的骨料,并严格控制砂、石的含泥量,降低水灰比,加强振捣,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抗拉强度。分层浇筑混凝土,每层厚度不宜大于400mm,以便加快热量散发,且使温度分布比较均匀,同时也便于振捣密实。上层混凝土覆盖要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进行。
3、混凝土养护
大体积混凝土应进行保温保湿养护,在每次混凝土浇筑完后,除应按普通混凝土进行常规养护外,尚应及时按温控技术措施的要求进行保温养护,并应符合下列规定,应由专人负责保温养护工作,做好测温记录;保湿养护的持续时间不得少于14d,应经常检查塑料薄膜的完整情况,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保温覆盖层的拆除应分层逐步进行,当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大气温度最大温差小于20℃时,可全部拆除。
四、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
1、严格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
要求混凝土供应商在混凝土生产中对碎石洒水降温,保证水泥库通风良好,将自来水预先放人地下蓄水池中降温,使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控制在25℃以下。
2、加强技术管理
加强对原材料的检验、试验工作。施工中严格按照方案及技术交底的要求,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加强计量监测工作(如坍落度的检测),定时检查并做好详细记录。
3、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前人员及机械等的准备,以及应对雨天对混凝土施工的影响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前,应进行技术交底及召开专题会检查各部门的准备情况,如检查振捣棒、备用电源、备用搅拌站等准备情况,以确保混凝土浇筑的正常施工。施工人员宜分两大班四六制作业。每次交接班工作应提前半小时完成,人不到岗不准换班,并明确接班注意事项,以免交接班过程带来质量隐患。承台浇筑采用泵送,并尽量使用汽车泵及塔吊配合等,以免接、拆泵管或堵管时混凝土出现冷缝。注意雨天及混凝土尾方的浇筑,在混凝土施工前密切关注天气情况,尽量避开大雨天气施工,如果由于工期原因不能避开,需做好防雨准备,避免雨水对混凝土的冲刷。另外,应加强尾方混凝土收方时浇筑的管理,及时、尽可能准确地估计最后一车混凝土的数量,并告知搅拌站,使混凝土的浇筑工作更加连贯。
4、浇筑方法
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划分施工段,因地制宜地确定总体浇筑顺序。施工分段既要考虑在施工开始时混凝土供应跟得上混凝土施工铺开的速度,避免出现冷缝,又要考虑在浇筑的最后阶段时合理减泵,减小由于混凝土上升速度过快造成胀模。浇筑方法采用“斜面分层、薄层浇捣、循序推进、一次到边”连续施工的方法,每个泵负责一定宽度范圍的浇筑带,各泵浇筑带前后略有错位,形成阶梯式分层推进局面,以达到提高泵送工效,简化混凝土泌水处理,确保上下混凝土层的结合。
5、振捣
根据混凝土泵送时自然形成的流淌斜坡度,在每条浇筑带的浇捣面前、中、后各布置3台振动器。第1台布置在混凝土卸料点,振捣手负责出管混凝土的振捣,使之顺利通过面层钢筋流入底层;第2台设置在混凝土斜面的中间部位,振捣手负责斜面混凝土的密实;第3台设置在坡脚及底层钢筋处,因底层钢筋间距较密,振捣手负责让混凝土流入下层钢筋底部,确保下层钢筋混凝土的振捣密实。振捣手振捣方向为:下层垂直于浇筑方向自下而上,上层振捣自上而下;振捣棒的操作,要做到“快插慢拔”,上下抽动,均匀振捣;插点采用并列式或交错式均可,插点间距宜为300—400mm,插入到下层尚未初凝的混凝土约50—100mm;振捣应依次进行,以防发生漏振,每一振点的振捣延续时间为20-30″为宜,使混凝土表面水分不再显著下沉及不出现气泡;振捣至混凝土表面泛出灰浆为止。对底板混凝土在初凝前应进行2次振捣,让其内温散发和增加其密实性,减少其表面所产生的泌水现象。
6、泌水处理
流动性的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上涌的泌水和浆水顺着混凝土坡脚流淌到坑底,故应采取的措施是在混凝土垫层施工时,使其施工成一定的坡度,让大量的泌水顺垫层坡度流入到周围的排水沟盲沟,再通过积水坑排放到基坑外。当混凝土的坡脚接近后浇带、模板顶端或底板面标高时,应通过振捣手改变混凝土的浇筑方向,即由顶端往回浇筑,与斜坡面形成一个积水潭,用软管及时排除最后的泌水。
7、表面处理
泵送混凝土由于强度高、坍落度大,表面水泥浆较厚,故在混凝土浇筑后至初凝前,应按初步标高进行拍打振实后用长木尺抹平,赶走表面泌水,而在初凝后至终凝前,用木抹压实,紧跟着用铁抹刀抹光闭合收水裂缝并及时覆盖塑料薄膜。
五、结束语
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管理在工程项目实施中呈面极其重要的地位,我们不仅要努力做好各项工作,还要与其它方面协调一致、相辅相成。从而使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作不断得到完善和提高,为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王铁梦.工程结构裂缝控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江正荣.建筑施工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武科,鄢长,王冬冬.海控国际广场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J]施工技术,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