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张掖出发东行,过山丹县城,向东南行50余里,便到了山丹军马场。时值夏季,犹如江南三月,一派草青花开马蹄香的醉人景象。
这里,不再是一路上见到的那种无边无沿的戈壁大野,不再是天荒地老的蛮荒景象,高高低低、起起伏伏的丘陵被茂密的牧草和劲风点染成了望不见的碧波绿浪。
蓝天上无云,以祁连山雪峰代之;绿浪里无舟,以千万匹骏马替之。
成群的马,随意散落在这里,任风吹长鬃,草掩四蹄,缓缓地移动着,悠闲地啃食着牧草,在广阔无边的大草滩上显露着野性中的温顺,狂放中的善良。
草场周围成百上千亩的麦浪在风中翻滚,大片大片的油菜花像无数片金色的阳光分外耀眼,把无边的牧草和祁连山映衬得一片鲜亮,使人想起凡·高的油画。
山丹军马场是我国最古老的马场,也是世界上的四大马场之一。它总面积达300余万亩。早在两千年前,这里就成为皇家的养马基地。历朝历代曾在此设牧苑36处,养马30万匹,同时,经常保持军马10万匹左右,以备兵戈之需。隋炀帝时,以山丹大马营为中心,牧放官马10万余匹。至洪武帝年间修建了七个兵家墩台,个个都有驻兵把守,形成了一条100多里长的防区,刀矛长戟,铁骑兵甲,朝朝暮暮护卫着大草滩。
环顾四野,祁连山屹立于南,焉支山高耸于北,两山之间闪出的数十里宽的大草滩便有了磅礴的气势和雄浑壮美。不知不觉间,北朝人吟唱的那首动人的《敕勒歌》便会萦绕耳际:“敕乐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如此意境开阔的牧歌,也只有在这里才能品出原汁原味。还有一首《匈奴歌》,简直就是在这里诞生的:“失我焉支山,令我妇女无颜色。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这首匈奴人古歌,声声哀伤,句句怅然,给人一种悲凉沧桑的感慨。这首苍茫浩荡的绝唱,没有复仇的火焰,没有愤怒的冲动,只有这辽阔壮美的大牧场,才能孕育出如此博大的胸襟和人性的宽容。
西汉时,匈奴不断在我国西北地区掳掠,汉武帝曾派年仅18岁的骠骑将军霍去病率万余大军出塞远征。霍去病曾两次以此为据点,安营修筑土城,操练骑兵,养马备料,运筹帷幄,几番鏖战,逐匈奴于大漠以北,赢得千秋功名。同时,也开创了官方设营养马的历史。霍去病马踏匈奴,横扫千军,建功祁连,功不可没者,山丹马当列其中。至今,马场附近还留有“霍城”的遗址,那些坍塌的峰火台和界河,依然历历在目。
祁连山峰峦上的积雪终年不化,是马场 的“空中水库”。夏日里,强烈的阳光化雪为雨,“水滴”沿山而“落”,汇集成流。流水像飞天素白的长袖,沿山谷飘然而下,分外壮观。雪水乳汁般哺育着山丹马,滋润着数百万亩紫苜宿、老芒麦和无数不知名的牧草。波涛般凝固的丘陵,从山脚一直延伸到大草滩的腹心地带。丘陵的一起一伏之间,半遮着无数马匹。祁连山与焉支山遥相对望,成了这个马场的两条天然屏障。唐代诗人韦应物曾以焉支山为背景,作了一首《调笑令》:“胡马,胡马,远放焉支山下,跑沙跑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这首词不仅描绘了胡人牧马边塞的情景,还告诉了我们焉支山与马场不可分割的联系。焉支山中还修有古刹寺庙,寺庙上的风铃声不时丁当作响,使人疑是古代的马铃声随风传入耳畔。隋大业五年,为统一河西地区,对西域实行怀柔政策,隋炀帝亲临河西,面谕西域各国使节于焉支山。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焉支山“万国博览会”。古“丝绸之路”在这里是一个可圈可点的所在。汉代使节张骞凿空西域,山丹马杂沓丝绸古道的风采,在这里依稀可见。
马是这片大草滩飞扬的精灵,这里相传是“天马”的故乡。距离马场只有150公里的古城凉州,1969年出土了一件轰动世界的青铜器文物——“马踏飞燕 ”。如今“马踏飞燕”已成为我国旅游图形标志。山丹马也因有了“马踏飞燕”的横空出世而为世人所注目。
现在的山丹马是引进国外顿河马与本地马杂交,培育而成的优质良马,这项成果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山丹马骑驭兼并,雄壮强悍,站如钟、壮如山、行如飞,仿佛有“行天飞空”之能事。1989年国内曾有探险家乘骑山丹马环行中国。从80年代中期始,山丹马便开始“出国”了,高鼻梁、蓝眼睛的“老外”,终于见到了中国“天马”的傲然雄姿。谢晋导演的电影《牧马人》中,成千上万匹山丹马从无数丘陵中飞奔而下,汇成马的山洪,如百万大军向敌阵发起了狂涛巨浪般的冲锋,那气势,那威猛,那如擂响鼓的马蹄声,令人热血为之沸腾,精神为之大振,灵魂为之飞扬。
再看山丹军马场,感觉山也是马,云也是马,草也是马,就连我也仿佛变成了一匹马。
这里,不再是一路上见到的那种无边无沿的戈壁大野,不再是天荒地老的蛮荒景象,高高低低、起起伏伏的丘陵被茂密的牧草和劲风点染成了望不见的碧波绿浪。
蓝天上无云,以祁连山雪峰代之;绿浪里无舟,以千万匹骏马替之。
成群的马,随意散落在这里,任风吹长鬃,草掩四蹄,缓缓地移动着,悠闲地啃食着牧草,在广阔无边的大草滩上显露着野性中的温顺,狂放中的善良。
草场周围成百上千亩的麦浪在风中翻滚,大片大片的油菜花像无数片金色的阳光分外耀眼,把无边的牧草和祁连山映衬得一片鲜亮,使人想起凡·高的油画。
山丹军马场是我国最古老的马场,也是世界上的四大马场之一。它总面积达300余万亩。早在两千年前,这里就成为皇家的养马基地。历朝历代曾在此设牧苑36处,养马30万匹,同时,经常保持军马10万匹左右,以备兵戈之需。隋炀帝时,以山丹大马营为中心,牧放官马10万余匹。至洪武帝年间修建了七个兵家墩台,个个都有驻兵把守,形成了一条100多里长的防区,刀矛长戟,铁骑兵甲,朝朝暮暮护卫着大草滩。
环顾四野,祁连山屹立于南,焉支山高耸于北,两山之间闪出的数十里宽的大草滩便有了磅礴的气势和雄浑壮美。不知不觉间,北朝人吟唱的那首动人的《敕勒歌》便会萦绕耳际:“敕乐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如此意境开阔的牧歌,也只有在这里才能品出原汁原味。还有一首《匈奴歌》,简直就是在这里诞生的:“失我焉支山,令我妇女无颜色。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这首匈奴人古歌,声声哀伤,句句怅然,给人一种悲凉沧桑的感慨。这首苍茫浩荡的绝唱,没有复仇的火焰,没有愤怒的冲动,只有这辽阔壮美的大牧场,才能孕育出如此博大的胸襟和人性的宽容。
西汉时,匈奴不断在我国西北地区掳掠,汉武帝曾派年仅18岁的骠骑将军霍去病率万余大军出塞远征。霍去病曾两次以此为据点,安营修筑土城,操练骑兵,养马备料,运筹帷幄,几番鏖战,逐匈奴于大漠以北,赢得千秋功名。同时,也开创了官方设营养马的历史。霍去病马踏匈奴,横扫千军,建功祁连,功不可没者,山丹马当列其中。至今,马场附近还留有“霍城”的遗址,那些坍塌的峰火台和界河,依然历历在目。
祁连山峰峦上的积雪终年不化,是马场 的“空中水库”。夏日里,强烈的阳光化雪为雨,“水滴”沿山而“落”,汇集成流。流水像飞天素白的长袖,沿山谷飘然而下,分外壮观。雪水乳汁般哺育着山丹马,滋润着数百万亩紫苜宿、老芒麦和无数不知名的牧草。波涛般凝固的丘陵,从山脚一直延伸到大草滩的腹心地带。丘陵的一起一伏之间,半遮着无数马匹。祁连山与焉支山遥相对望,成了这个马场的两条天然屏障。唐代诗人韦应物曾以焉支山为背景,作了一首《调笑令》:“胡马,胡马,远放焉支山下,跑沙跑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这首词不仅描绘了胡人牧马边塞的情景,还告诉了我们焉支山与马场不可分割的联系。焉支山中还修有古刹寺庙,寺庙上的风铃声不时丁当作响,使人疑是古代的马铃声随风传入耳畔。隋大业五年,为统一河西地区,对西域实行怀柔政策,隋炀帝亲临河西,面谕西域各国使节于焉支山。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焉支山“万国博览会”。古“丝绸之路”在这里是一个可圈可点的所在。汉代使节张骞凿空西域,山丹马杂沓丝绸古道的风采,在这里依稀可见。
马是这片大草滩飞扬的精灵,这里相传是“天马”的故乡。距离马场只有150公里的古城凉州,1969年出土了一件轰动世界的青铜器文物——“马踏飞燕 ”。如今“马踏飞燕”已成为我国旅游图形标志。山丹马也因有了“马踏飞燕”的横空出世而为世人所注目。
现在的山丹马是引进国外顿河马与本地马杂交,培育而成的优质良马,这项成果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山丹马骑驭兼并,雄壮强悍,站如钟、壮如山、行如飞,仿佛有“行天飞空”之能事。1989年国内曾有探险家乘骑山丹马环行中国。从80年代中期始,山丹马便开始“出国”了,高鼻梁、蓝眼睛的“老外”,终于见到了中国“天马”的傲然雄姿。谢晋导演的电影《牧马人》中,成千上万匹山丹马从无数丘陵中飞奔而下,汇成马的山洪,如百万大军向敌阵发起了狂涛巨浪般的冲锋,那气势,那威猛,那如擂响鼓的马蹄声,令人热血为之沸腾,精神为之大振,灵魂为之飞扬。
再看山丹军马场,感觉山也是马,云也是马,草也是马,就连我也仿佛变成了一匹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