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研究微生态制剂联合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ylori)的疗效和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 选择150例于我院住院并诊断为慢性胃炎且14C呼气试验阳性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根除H.pylori方案的不同分为A组、B组和C组.A组患者给予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联合丽珠维三联.B组患者在A组的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C组患者在B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乳果糖口服液.分析3组患者H.pylori根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治疗结束后A组患者H.pylori根除率为70.95%,B组为88.00
【机 构】
:
大连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辽宁1160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微生态制剂联合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ylori)的疗效和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 选择150例于我院住院并诊断为慢性胃炎且14C呼气试验阳性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根除H.pylori方案的不同分为A组、B组和C组.A组患者给予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联合丽珠维三联.B组患者在A组的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C组患者在B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乳果糖口服液.分析3组患者H.pylori根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治疗结束后A组患者H.pylori根除率为70.95%,B组为88.00%,C组为89.47%.B组和C组患者的根除率均高于A组(均P<0.05),但B组和C组的根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47,P=0.829).A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58%,B组为8.00%,C组为10.53%.B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x2=4.362,P=0.037),但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67,P=0.683).结论 微生态制剂联合四联疗法能显著提升患者H.pyl0ri的根除率,患者不良反应较少,但益生菌+益生元联合四联疗法与单纯益生菌联合四联疗法相比,未能体现出优势.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菌群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丙酸、丁酸对人髓母细胞瘤UW228-3细胞增殖、凋亡和侵袭的影响.方法 分别用10μmol/L丙酸和5μmol/L 丁酸处理UW228-3细胞,通过HE染色观察细胞形态,MTT法测定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细胞划痕检测细胞侵袭,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10 μmol/L丙酸和5 μmol/L 丁酸能够有效抑制UW228-3细胞增殖能力,增加细胞凋亡率,并显著抑制UW228-3细胞侵袭能力,提高Caspase-3基因以
目的 确定血液透析(HD)感染患者中,口腔细菌与血管通路感染之间的关联性.方法 本研究共收集87例慢性肾病患者的微生物血培养数据进行分析,其中53例为回顾性分析,34例为新怀疑的血管通路感染(前瞻性研究).本研究回顾性分析的主要结果通过结合病人的病历资料和血液培养微生物鉴定;前瞻性研究的主要结果则主要来自于收治到我院疑似患有血管通路感染的肾透析患者.通过血液培养鉴定造成感染的细菌类型.结果 导致HD血管通路感染的优势细菌为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大多数感染发生在血液透析导管.锁骨下静脉通道和颈内静脉通道比其他部
目的 研究肠道菌群介导肥胖结肠癌患者的炎症和肠道通透性改变的机制研究.方法 收集患有(OB-CRC)和没有肥胖症(L-CRC)的肠癌患者粪便样本,肥胖健康对照组(L-HC)的粪便样本作为对照.16SrRNA测序分析各组的种群数量和种类.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患者血清人连蛋白、IL-10和IL-1β的水平.LC-MS(ESI-MS)检测氧化三甲胺的血清浓度.结果 肥胖的存在并没有引起CRC患者肠道细菌多样性和丰富度的显著变化.然而,OB-CRC患者表现出特定的肠道微生物群,其特征是产生丁酸盐的细菌减少和机会
胃肠道是营养和矿物质高效吸收的重要部位.研究显示胃肠道微生物群通过肠-骨轴对骨质量具有调节作用,其作用机制十分复杂,主要通过矿物质吸收、激素控制和免疫调节来实现.中药可以调节肠道菌群,起到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作用.近期研究发现,microRNA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基因,改变肠道微生物的生理功能,从而调节骨代谢,影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与发展.本文就microR-NA 调节肠道菌群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调节机制,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肠道微生态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目的 寻找饮酒与不饮酒的成年男性肠道菌群的差异,探讨饮酒对健康成年男性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收集前往湖北省人类精子库进行捐精前精液质量筛查的健康成年男性的粪便样本50例(饮酒组37例,不饮酒组13例),提取DNA后进行16SrRNA基因扩增子测序.结果 饮酒组的肠道菌群α多样性与不饮酒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β多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ERMANOVA,F=0.544 9,P=0.014 0).饮酒组中出现放线菌门和双歧杆菌科的显著富集,且出现了科与属水平种类的减少,相比不饮酒组少了 12个菌科和27个菌属
目的 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D)早期筛查与肠道菌群(GM)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郑州市社区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群体,统一接受XYDN-C-V2神经心理评估训练系统测评,依据测评结果分AD组(AD早期,n=40)、对照组(测评结果完全正常,n=40);MiSeq高通量测序检测粪便样本GM,比较α多样性、β多样性、物种门水平及属水平相对丰度,并行LEfSe分析优势菌属,比较差异物种相对丰度,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差异物种相对丰度对早期AD的筛查价值.结果 AD组Chaol指数、Ace指数、Shan
人体肠道内寄居着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的微生物,形成肠道微生态稳态,而肠道微生态失衡与多种肠内、肠外疾病相关.随着人们对肠道菌群在宿主健康及疾病中作用的深入认识,粪菌移植(fa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被给予厚望,其作为重建肠道菌群的有效手段,已成功应用于艰难梭菌感染(Clostridioides difficile infection,CDI)等疾病的治疗和探索性研究,并被认为是近年的突破性医学进展.随着近几年FMT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FMT对各系统疾病皆有潜在
高传染性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消耗性疾病,病死率较高,备受全球关注.结核分枝杆菌是一种胞内寄生菌,通过呼吸道感染宿主,感染期间寄居肺部形成肉芽肿.肉芽肿或者免疫系统施加的环境压力,比如低pH、缺乏营养(缺铁)、缺氧等使结核分枝杆菌进入休眠状态,从而影响结核分枝杆菌的正常生长和抗生素的疗效.结核病治疗周期长,易产生耐药性,因此迫切需要研发新的药物以提升治疗效果.本文通过3个主要具有胁迫作用的生长环境因素综述了近年来发现的结核分枝杆菌相关调控因子和药物新靶点,为疫苗研究及新药物设计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
目的 分析肠道菌群失调与肝硬化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患者疾病发展的关系及三联活菌胶囊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收治的94例肝硬化伴SBP患者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50例健康者作为本研究对照组,将观察组患者依照随机信封法分为B组及A组,B组采用三联活菌胶囊治疗,A组采用常规方案治疗.采用16S rDNA测序技术检测患者肠道菌群种类和多样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诺卡氏菌科、盐单胞菌科、肠杆菌科、链球菌科、韦荣球菌科丰度均高于对照组,拟杆菌科、普雷沃菌科、毛螺菌科均低于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