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父亲——王冠帅,笔名柳池松,字正卿,汉族,1932年12月出生于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余湾乡王坪村一个书香门第之家,中专文化程度,中共党员,是平凉市崆峒区信访办公室的退休干部,时任办公室副主任。现在他被聘任为中国三味书画院院士、高级研究员,中国艺术工作者协会终身名誉会长,中国国家书画院副院长。
父亲的一生坎坷不平,几经磨难,饱受风雨。可以用“4个14”来概括:1951年17岁的他参加工作,14年后的1965年被定性为“蜕化变质分子”,以“双开”处分回到农村老家,从此放羊、改土、看庄家,劳动了14年。他性格倔强,胆识过人,刚正不阿,直言不讳,秉公办事,不畏权贵。由于得罪了“郭”小人,是他被“双开”的根本原因。在那时那山那水那人的村子里,他忍受了屈辱,受尽了饥寒,痛失了三儿子。真可谓“呼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然而,生性刚强,胸怀坦荡的他,没有被这一切所压垮。他以惊人的毅力、耐力、魄力勇敢地带着一家七口人硬是挺过来了。这便使我想起了陈毅元帅的诗:“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用它来形容父亲是恰如其分的。1979年12月父亲平反昭雪,可以说是喜从天降,拨开迷雾见太阳。其后又兢兢业业地工作了14年,于1993年元月正式退休。退休后父亲专注于书法艺术是追求,斗转星移,不遗余力,深钻细研,勤学苦练,终于量变质变,到2007年的这14年中,他的书法艺术水平达到了顶峰。在全国书法大赛中屡屡得奖,并入编多部辞书和书法集;有些作品被多家博物馆、纪念馆、举办单位永久收藏;有些还被刻成了永久性石牌;民间书法爱好者所珍藏的父亲的书法作品更是不计其数,但父亲从来分文不取。父亲清贫多难的一生注定了他的爱民亲民思想。也许,这正是父亲人格魅力与其艺术价值的真谛所在!
功夫不负有心人,梅花香自苦寒来。“行、势、恒、推”是父亲多年书法理论研究的经验之谈;“刚劲有力,质朴大方,有入木三分之感,而无矫揉造作之状。”是父亲书法作品的最大特点,并“以楷书和行草见长”。父亲现在享有“中华翰墨丹青艺术家”、“百名中国书画名家”、“当代中国功勋艺术家”、“爱党爱国功勋艺术家”、“情系世博艺术名家大师”五大荣誉称号。也许,这是上天对父亲一生的最大安慰!也是父亲人生中值得重写的一笔。因为父亲在工作期间,每当事业即将步入辉煌或已步入辉煌时却无端地遭受挫折。唯独晚年在中国书法艺术大殿堂中,他一路走来成就斐然,可喜可贺!有道是“黄昏勤耕耘,夕阳无限好。”
如今,有时看着已是八旬高龄的父亲,眼已花,耳不灵,几杯白酒下肚,颤抖着手,挥笔无偿地为他人写字时,我不禁感慨万分,倍加难过。我多么希望星空能倒转,时光能倒流,让父亲再年轻十岁、二十岁该有多好!可以自豪地说,父亲是一位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成的集精神风貌与艺术风范于一身的典范。同时,父亲的“若无诗书安有经济,须先品行而后文章。”、“山高自有人行路,水深不泛破浪舟。”的书训,常常敲打着我的心扉。我总想把父亲的一生写成一部长篇小说,但由于我的写作水品有限、生活阅历太浅、拥有的素材不详,故一直未能如愿以偿。
这次,我把父亲的一些书法作品收集到自己的《芳草集》里,一则出自于对父亲的感恩之情;二则出自于对后人的激励之责。总之,父亲的一生给予儿女的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精神财富,是教育后代的一部生动的教科书——在漂泊风雨中如何勇敢地面对人生?在大千世界中如何执着地追求属于自己的那片天地?
作者简介:王万平,笔名:千山暮雪,男,汉族,大专文化程度,中共党员,生于1969年8月,甘肃省静宁县人。诗观:我站成雨的姿态,去雨的世界写诗。作品散见于《晚晴》、《天正资讯》、《平凉日报》、 《夏日诗韵》、《华夏作家》、《举手的天使》、《内蒙古文学》、《中国诗选刊》、《短诗精选100家》、《世界华文作家》、《中国年度网络诗歌精选》、《中国当代红色诗歌选编》、《时代颂歌——全国诗歌散文精品大观》等。
父亲的一生坎坷不平,几经磨难,饱受风雨。可以用“4个14”来概括:1951年17岁的他参加工作,14年后的1965年被定性为“蜕化变质分子”,以“双开”处分回到农村老家,从此放羊、改土、看庄家,劳动了14年。他性格倔强,胆识过人,刚正不阿,直言不讳,秉公办事,不畏权贵。由于得罪了“郭”小人,是他被“双开”的根本原因。在那时那山那水那人的村子里,他忍受了屈辱,受尽了饥寒,痛失了三儿子。真可谓“呼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然而,生性刚强,胸怀坦荡的他,没有被这一切所压垮。他以惊人的毅力、耐力、魄力勇敢地带着一家七口人硬是挺过来了。这便使我想起了陈毅元帅的诗:“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用它来形容父亲是恰如其分的。1979年12月父亲平反昭雪,可以说是喜从天降,拨开迷雾见太阳。其后又兢兢业业地工作了14年,于1993年元月正式退休。退休后父亲专注于书法艺术是追求,斗转星移,不遗余力,深钻细研,勤学苦练,终于量变质变,到2007年的这14年中,他的书法艺术水平达到了顶峰。在全国书法大赛中屡屡得奖,并入编多部辞书和书法集;有些作品被多家博物馆、纪念馆、举办单位永久收藏;有些还被刻成了永久性石牌;民间书法爱好者所珍藏的父亲的书法作品更是不计其数,但父亲从来分文不取。父亲清贫多难的一生注定了他的爱民亲民思想。也许,这正是父亲人格魅力与其艺术价值的真谛所在!
功夫不负有心人,梅花香自苦寒来。“行、势、恒、推”是父亲多年书法理论研究的经验之谈;“刚劲有力,质朴大方,有入木三分之感,而无矫揉造作之状。”是父亲书法作品的最大特点,并“以楷书和行草见长”。父亲现在享有“中华翰墨丹青艺术家”、“百名中国书画名家”、“当代中国功勋艺术家”、“爱党爱国功勋艺术家”、“情系世博艺术名家大师”五大荣誉称号。也许,这是上天对父亲一生的最大安慰!也是父亲人生中值得重写的一笔。因为父亲在工作期间,每当事业即将步入辉煌或已步入辉煌时却无端地遭受挫折。唯独晚年在中国书法艺术大殿堂中,他一路走来成就斐然,可喜可贺!有道是“黄昏勤耕耘,夕阳无限好。”
如今,有时看着已是八旬高龄的父亲,眼已花,耳不灵,几杯白酒下肚,颤抖着手,挥笔无偿地为他人写字时,我不禁感慨万分,倍加难过。我多么希望星空能倒转,时光能倒流,让父亲再年轻十岁、二十岁该有多好!可以自豪地说,父亲是一位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成的集精神风貌与艺术风范于一身的典范。同时,父亲的“若无诗书安有经济,须先品行而后文章。”、“山高自有人行路,水深不泛破浪舟。”的书训,常常敲打着我的心扉。我总想把父亲的一生写成一部长篇小说,但由于我的写作水品有限、生活阅历太浅、拥有的素材不详,故一直未能如愿以偿。
这次,我把父亲的一些书法作品收集到自己的《芳草集》里,一则出自于对父亲的感恩之情;二则出自于对后人的激励之责。总之,父亲的一生给予儿女的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精神财富,是教育后代的一部生动的教科书——在漂泊风雨中如何勇敢地面对人生?在大千世界中如何执着地追求属于自己的那片天地?
作者简介:王万平,笔名:千山暮雪,男,汉族,大专文化程度,中共党员,生于1969年8月,甘肃省静宁县人。诗观:我站成雨的姿态,去雨的世界写诗。作品散见于《晚晴》、《天正资讯》、《平凉日报》、 《夏日诗韵》、《华夏作家》、《举手的天使》、《内蒙古文学》、《中国诗选刊》、《短诗精选100家》、《世界华文作家》、《中国年度网络诗歌精选》、《中国当代红色诗歌选编》、《时代颂歌——全国诗歌散文精品大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