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造价管理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包括综合素质高、专业特色强、面向国际等,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程造价专业必须以科学教育发展理念为指导,全面深化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设置。为讨论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程造价专业建设思路问题,对南京工程学院工程造价专业的目标与定位、人才素质要求、课程建设情况进行介绍,对其中的经验和不足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针对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
[关 键 词] 本科;工程造价;课程设置;专业建设;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4-0136-02
随着我国对工程造价专业人员的需求量不断增多,各高校纷纷开设了相关专业,并且加大了对工程造价人才培养的投入力度。随着国际建筑市场的不断发展,工程造价管理的内涵发生了深刻变化,项目成本管理的阶段得到了扩展,往前追溯到投资决策阶段,往后发展到项目评价阶段,由此扩大成项目成本管理的全过程和整个生命周期。造价管理阶段的延伸扩大了造价工作人员的工作范围,也提高了造价的控制力度。类似的研究成果理应在造价专业课程中及时予以更新,并在工作中得到落实。因此,必须以科学教育发展理念为指导,全面深化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设置,以适应造价管理的综合素质高、专业特色强、面向国际的人才需求目标。本文对南京工程学院工程造价专业课程建设情况进行介绍,对其中的经验和不足进行总结和分析。
一、专业目标与定位
工程造价专业的专业内涵以建设领域里的建筑工程造价和安装工程造价为主;专业特色是引入社会行业和公司对人才培养的应用型的成效评价机制。培养的工程造价人才初次就业以工程造价技术岗位为主,未来发展兼顾工程造价技术岗位和管理岗位。
结合专业定位、就业市场需求以及国家对工程造价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确定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与科技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土木工程及相关工程技术知识及与工程造价相关的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组成的系统知识结构,同时具备较强的专业综合素质以及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具备健康的个性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够在工程建设领域从事工程造价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造价专业人才。
随着工程造价的发展及社会对该类人才的需要,通过不断跟踪毕业生的就业情况,适时更新和调整培养目标,更加突出其岗位性和应用性,培养更加符合社会岗位需求的专业人才,使之能充分体现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更加适合培养面向21世纪的工程造价人才。
二、学生素质要求
根据以上专业目标和定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工具性知识和专业知识。在掌握以上知识的基础上,需具备如下能力和素质。
(一)能力要求
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通过在校学习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1.能综合运用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工具性知识和专业知识等四个方面的知识,初步达到从事建设项目全过程管理、项目可行性研究、工程招投标、成本控制、工程项目咨询、工程审计的工程实践能力;
2.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对信息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能力,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
3.具有计算机的运用能力,包括办公软件、工程制图软件及工程造价软件等;
4.具有一定的外语基础,有一定的听说能力和初步的写作能力,能阅读工程造价方面的外文文献;
5.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自学能力、表达能力和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
6.具有创新意识,思维活跃,能够进行一些创造性的想象、联想。
具备上述能力后,学生可以胜任毕业之后的正常工作以及日后的专业发展,能够独立解决一般性的专业问题。
(二)素质要求
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在拥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应具有胜任工程造价岗位所需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品德、法律與诚信意识、社会责任感、文献检索与利用能力、信息表达(说、写、画、多媒体及外语)能力、人文素养、团队合作与人际交往能力、工程意识与创新意识、职业健康与生活能力、组织能力及终生学习的能力。
通过以上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训练,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通过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的锻炼,提高学生参加各种竞赛的积极性。组织大部分学生积极参加与专业实验相关的“广联达杯”全国高等院校BIM算量大赛和“鲁班杯”全国高等院校BIM算量大赛项目,各类竞赛和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使得一批优秀学生脱颖而出,为他们的未来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存在的问题
在南京工程学院工程造价专业建设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全国范围内具有一定程度的普遍性。
(一)师资队伍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
工程造价本科专业在我国相对于其他专业是一个年轻的专业,专业教师人才的积淀时间相比其他专业一代人或几代人的时间还是有较大差距的,表现在工程造价专业名师的数量不多,在应用领域的拔尖人才偏少。
同时,工程造价专业属于应用型专业,所学专业知识应该和行业发展要求相适应,这就对专业课任课教师提出了更加苛刻的要求。现在的高校教师学历较高,理论知识扎实,但缺乏工程实践背景。具有行业背景的双师型教师在授课时会结合行业发展授课,学生获得的知识能学以致用。目前,工程造价专业具有行业背景的教师总体不多,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工程造价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有待进一步完善
随着工程造价专业行业发展,工程造价专业的前沿学科、边缘学科和新兴拓展学科的发展正处于信息化革命强力渗透的爆发阶段,新兴课程的教学整体实力在已经满足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需求基础上,还需要实现引领发展和跨越发展。
南京工程学院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程造价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已经初具特色,在维护好、落实好办学特色基础上如何使应用性、特色性培养模式更上一层楼仍然任重道远。为了适应行业的发展需要,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还需要根据教育理论通过实践不断与时俱进,以更好地适应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需求,彰显特色教育。
(三)与社会、行业之间的合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在南京工程学院提供的综合素质教育平台中,工程造价专业已经引入了社会和行业评价。选择哪些社会和行业评价,并把评价合格结果折算学分记入;如何对社会和行业评价的结果进行
统计、及时地分析并制定对策,使得社会和行业评价在人才培养上发挥重要作用,还需要进一步實践和探索。
(四)教学资源建设有待进一步发展
由于工程造价专业软件本身更新换代较快,往往存在着实验室已有软件在社会上使用度不高的情况,学生踏上社会工作时,需要重新学习社会上使用范围广的工程造价软件。因此有必要加大投入以保证软件能够及时得到更新,跟上行业的发展。
四、改进的措施
针对上述普遍性的问题,各高校工程造价专业应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坚持走质量、结构、效益、特色协调发展之路,可采取下列措施。
(一)引进、培养本专业教学名师,为青年教师提供工程实践机会
一个专业的教学名师是一个专业的灵魂,是一个专业的领军人物,他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教育其他教师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各方面给老师做好表率。一个教学名师的成长需要学校的关注与培养,对其培养需要配套政策措施,完善考核机制和奖励机制。
(二)改善工程造价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工程造价行业的不断发展,需要进一步探索工程造价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不断提升办学质量;鼓励更多专业老师进行本专业方向的教学研究,参与工程造价专业的前沿学科、边缘学科和新兴拓展学科的学习,提供机会让老师参与继续教育和行业前沿论题会议,以此进一步改善本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三)加强与社会、行业之间的合作
工程造价专业培养的学生最终需要得到社会和造价行业的认可,因此加强与社会、行业之间的合作是必不可少的。不少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设置了创新学分,创新学分考核学生得到社会、行业的认可度,究竟选择哪些社会、行业证书作为考核依据,需要学校相关部门深思熟虑,也需要学校与社会、行业相关单位或部门积极沟通、交流与探索。
(四)进一步加大教学资源建设的投入
加强实验室硬件、软件的更新建设,加大实验条件建设的力度。购置行业使用面广的工程造价教学软件或者在学校内部进行相应软件资源的共享,在全校进一步开放实验室,提高设备和相关软件的利用率。通过合理分配和调度,充分利用现有的实验资源,避免实验室利用不均衡的现象。
(五)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提供学生境内外交流机会
一般情况下,对创业创新活动的参与,学生是非常感兴趣的。但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导师的细心指导,老师平时自己的授课和科研任务都比较重,抽出时间来指导学生实属不易。因此,要培养好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首先应对指导教师的付出给予认可,学校对教师辅导学生创业创新工作的考核指标及工作量应明确,这样才能调动老师的积极性,老师才能认真指导学生,学生的科研能力才会相应得到提高。
学生需要在交流中成长,对国际交流,学校可以进一步做好宣传;而国内交流可以通过增加学生竞赛项目的立项以及学校与学校、学校与企业之间合作交流等方式实现。
五、结语
通过对当前工程造价人才培养现状的深入了解,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对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和创新的重要性,对此,要不断深化教学改革,进一步探索建设造价人才培养的新模式,通过高校之间的合作以及校企合作,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以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和建设市场对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国际化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王根伟.应用型本科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J].高教论坛,2018(6):62-64.
[2]黄大乾,曹广祥.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实践教学体系改革[J].高等农业教育,2012(11):58-61.
[3]叶堃晖,杨成瑶,竹隰生,等.我国工程造价信息化技术标准体系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7(3):37-42.
[4]戚安邦,孙贤伟.国际工程造价管理体制的比较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0(3):56-60.
[5]袁娇娇,侯新宇,火映霞.课证岗赛融合的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以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8(13):70-71.
◎编辑 武生智
[关 键 词] 本科;工程造价;课程设置;专业建设;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4-0136-02
随着我国对工程造价专业人员的需求量不断增多,各高校纷纷开设了相关专业,并且加大了对工程造价人才培养的投入力度。随着国际建筑市场的不断发展,工程造价管理的内涵发生了深刻变化,项目成本管理的阶段得到了扩展,往前追溯到投资决策阶段,往后发展到项目评价阶段,由此扩大成项目成本管理的全过程和整个生命周期。造价管理阶段的延伸扩大了造价工作人员的工作范围,也提高了造价的控制力度。类似的研究成果理应在造价专业课程中及时予以更新,并在工作中得到落实。因此,必须以科学教育发展理念为指导,全面深化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设置,以适应造价管理的综合素质高、专业特色强、面向国际的人才需求目标。本文对南京工程学院工程造价专业课程建设情况进行介绍,对其中的经验和不足进行总结和分析。
一、专业目标与定位
工程造价专业的专业内涵以建设领域里的建筑工程造价和安装工程造价为主;专业特色是引入社会行业和公司对人才培养的应用型的成效评价机制。培养的工程造价人才初次就业以工程造价技术岗位为主,未来发展兼顾工程造价技术岗位和管理岗位。
结合专业定位、就业市场需求以及国家对工程造价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确定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与科技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土木工程及相关工程技术知识及与工程造价相关的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组成的系统知识结构,同时具备较强的专业综合素质以及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具备健康的个性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够在工程建设领域从事工程造价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造价专业人才。
随着工程造价的发展及社会对该类人才的需要,通过不断跟踪毕业生的就业情况,适时更新和调整培养目标,更加突出其岗位性和应用性,培养更加符合社会岗位需求的专业人才,使之能充分体现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更加适合培养面向21世纪的工程造价人才。
二、学生素质要求
根据以上专业目标和定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工具性知识和专业知识。在掌握以上知识的基础上,需具备如下能力和素质。
(一)能力要求
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通过在校学习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1.能综合运用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工具性知识和专业知识等四个方面的知识,初步达到从事建设项目全过程管理、项目可行性研究、工程招投标、成本控制、工程项目咨询、工程审计的工程实践能力;
2.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对信息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能力,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
3.具有计算机的运用能力,包括办公软件、工程制图软件及工程造价软件等;
4.具有一定的外语基础,有一定的听说能力和初步的写作能力,能阅读工程造价方面的外文文献;
5.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自学能力、表达能力和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
6.具有创新意识,思维活跃,能够进行一些创造性的想象、联想。
具备上述能力后,学生可以胜任毕业之后的正常工作以及日后的专业发展,能够独立解决一般性的专业问题。
(二)素质要求
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在拥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应具有胜任工程造价岗位所需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品德、法律與诚信意识、社会责任感、文献检索与利用能力、信息表达(说、写、画、多媒体及外语)能力、人文素养、团队合作与人际交往能力、工程意识与创新意识、职业健康与生活能力、组织能力及终生学习的能力。
通过以上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训练,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通过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的锻炼,提高学生参加各种竞赛的积极性。组织大部分学生积极参加与专业实验相关的“广联达杯”全国高等院校BIM算量大赛和“鲁班杯”全国高等院校BIM算量大赛项目,各类竞赛和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使得一批优秀学生脱颖而出,为他们的未来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存在的问题
在南京工程学院工程造价专业建设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全国范围内具有一定程度的普遍性。
(一)师资队伍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
工程造价本科专业在我国相对于其他专业是一个年轻的专业,专业教师人才的积淀时间相比其他专业一代人或几代人的时间还是有较大差距的,表现在工程造价专业名师的数量不多,在应用领域的拔尖人才偏少。
同时,工程造价专业属于应用型专业,所学专业知识应该和行业发展要求相适应,这就对专业课任课教师提出了更加苛刻的要求。现在的高校教师学历较高,理论知识扎实,但缺乏工程实践背景。具有行业背景的双师型教师在授课时会结合行业发展授课,学生获得的知识能学以致用。目前,工程造价专业具有行业背景的教师总体不多,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工程造价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有待进一步完善
随着工程造价专业行业发展,工程造价专业的前沿学科、边缘学科和新兴拓展学科的发展正处于信息化革命强力渗透的爆发阶段,新兴课程的教学整体实力在已经满足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需求基础上,还需要实现引领发展和跨越发展。
南京工程学院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程造价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已经初具特色,在维护好、落实好办学特色基础上如何使应用性、特色性培养模式更上一层楼仍然任重道远。为了适应行业的发展需要,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还需要根据教育理论通过实践不断与时俱进,以更好地适应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需求,彰显特色教育。
(三)与社会、行业之间的合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在南京工程学院提供的综合素质教育平台中,工程造价专业已经引入了社会和行业评价。选择哪些社会和行业评价,并把评价合格结果折算学分记入;如何对社会和行业评价的结果进行
统计、及时地分析并制定对策,使得社会和行业评价在人才培养上发挥重要作用,还需要进一步實践和探索。
(四)教学资源建设有待进一步发展
由于工程造价专业软件本身更新换代较快,往往存在着实验室已有软件在社会上使用度不高的情况,学生踏上社会工作时,需要重新学习社会上使用范围广的工程造价软件。因此有必要加大投入以保证软件能够及时得到更新,跟上行业的发展。
四、改进的措施
针对上述普遍性的问题,各高校工程造价专业应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坚持走质量、结构、效益、特色协调发展之路,可采取下列措施。
(一)引进、培养本专业教学名师,为青年教师提供工程实践机会
一个专业的教学名师是一个专业的灵魂,是一个专业的领军人物,他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教育其他教师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各方面给老师做好表率。一个教学名师的成长需要学校的关注与培养,对其培养需要配套政策措施,完善考核机制和奖励机制。
(二)改善工程造价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工程造价行业的不断发展,需要进一步探索工程造价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不断提升办学质量;鼓励更多专业老师进行本专业方向的教学研究,参与工程造价专业的前沿学科、边缘学科和新兴拓展学科的学习,提供机会让老师参与继续教育和行业前沿论题会议,以此进一步改善本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三)加强与社会、行业之间的合作
工程造价专业培养的学生最终需要得到社会和造价行业的认可,因此加强与社会、行业之间的合作是必不可少的。不少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设置了创新学分,创新学分考核学生得到社会、行业的认可度,究竟选择哪些社会、行业证书作为考核依据,需要学校相关部门深思熟虑,也需要学校与社会、行业相关单位或部门积极沟通、交流与探索。
(四)进一步加大教学资源建设的投入
加强实验室硬件、软件的更新建设,加大实验条件建设的力度。购置行业使用面广的工程造价教学软件或者在学校内部进行相应软件资源的共享,在全校进一步开放实验室,提高设备和相关软件的利用率。通过合理分配和调度,充分利用现有的实验资源,避免实验室利用不均衡的现象。
(五)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提供学生境内外交流机会
一般情况下,对创业创新活动的参与,学生是非常感兴趣的。但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导师的细心指导,老师平时自己的授课和科研任务都比较重,抽出时间来指导学生实属不易。因此,要培养好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首先应对指导教师的付出给予认可,学校对教师辅导学生创业创新工作的考核指标及工作量应明确,这样才能调动老师的积极性,老师才能认真指导学生,学生的科研能力才会相应得到提高。
学生需要在交流中成长,对国际交流,学校可以进一步做好宣传;而国内交流可以通过增加学生竞赛项目的立项以及学校与学校、学校与企业之间合作交流等方式实现。
五、结语
通过对当前工程造价人才培养现状的深入了解,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对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和创新的重要性,对此,要不断深化教学改革,进一步探索建设造价人才培养的新模式,通过高校之间的合作以及校企合作,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以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和建设市场对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国际化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王根伟.应用型本科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J].高教论坛,2018(6):62-64.
[2]黄大乾,曹广祥.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实践教学体系改革[J].高等农业教育,2012(11):58-61.
[3]叶堃晖,杨成瑶,竹隰生,等.我国工程造价信息化技术标准体系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7(3):37-42.
[4]戚安邦,孙贤伟.国际工程造价管理体制的比较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0(3):56-60.
[5]袁娇娇,侯新宇,火映霞.课证岗赛融合的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以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8(13):70-71.
◎编辑 武生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