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收藏界的“状元”与“榜眼”
500年前,欧罗巴的文艺复兴如火如荼,中国明代的江南艺术圈春意盎然,那是人类艺术史上最美好的时光。我预测,如果彼时有艺术杂志评选“世界收藏家排行榜”,“状元”和“榜眼”非美第奇与项元汴莫属!
今日的香港人说香港是李家的城,那么,昔日的意大利人可以说“翡冷翠”就是美第奇家的翡翠。美第奇家族以银行业、商业发家。13世纪成为贵族、佛罗伦萨的首富与实际掌权者。这个家族还诞生了三位教皇、两位法国王后。美第奇家族在无情的政治斗争中,数次被驱逐出佛罗伦萨,又数度卷土重来,恢复统治权。在整个文艺复兴时期,美第奇掌控佛罗伦萨,影响整个欧洲。
美第奇的400年家族史,扶持、提携了一大批伟大的艺术家:马萨乔、多纳太罗、波提切利、达·芬奇、拉菲尔、德拉瑞亚、米开朗基罗、提香、曼坦尼亚……留下了影响欧洲思想史的柏拉图学院,留下了影响建筑史的大教堂……可以说,没有美第奇家族,文艺复兴的历史、欧洲的艺术史与文化史都要改写。
与欧洲文艺复兴同一时期的中国明代,说到书画的收藏,项元汴认了第二,恐怕没人敢认第一。明代的项元汴家族为“天下富家居首等”的十七家之一。项元汴“所藏古器物图书甲于江南”、“海内珍异十九多归之”。根据瓮同文在《项元汴千文编号书画目考》中推测,项元汴的收藏的书画数量约有2190件,并且这个数字只是最低的估算,一说有5000余件。
在项元汴的收藏中,王羲之的书迹就有8件,如《平安帖》、《何如帖》、《奉橘帖》、《瞻近帖》等。项元汴买下《瞻近帖》花了2000两白银,而明万历年间每亩田价为1两5钱白银,一件《瞻近帖》就值千亩良田。此外,还有唐怀素的《自叙帖》,宋苏轼的《阳羡帖》和米芾《苕溪诗卷》等等。绘画收藏有:顾恺之的《女史箴图》、王维的《山阴图》、韩幹的《照夜白图》、赵孟頫的《鹊华秋色图》、仇英的《汉宫春晓图》、唐寅的《秋风纨扇图》等等。
收藏家与伟大收藏家的差别
那么,同样是一流的收藏家,美第奇家族与项元汴的区别在哪里呢?作为一名伟大的收藏家,必须具备几个标签:对艺术的狂热、巨大的财富与政治影响力、包容的胸怀、长远的眼光。
这几个条件为美第奇家族成为首屈一指的收藏家奠定了基础。而作为收藏排行榜“榜眼”的项元汴,由于并不完全具备这些条件,尽管收藏了许多珍品,但是对艺术史、文化史的影响并不大,在他逝世之后,藏品也随之散落民间。留给后人的,只有书画珍品上无数技艺粗陋的收藏印章,表示项元汴曾经在艺术史上“到此一游”。
对一个有志于流芳百世的收藏家来说,最重要的不是资本,历朝历代喜欢艺术收藏的富豪权贵满坑满谷,但是没有几人能够青史留名。只有那些眼光长远、胸怀远大的收藏家,才能影响艺术史。
林志玲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被记者问到:“最近有没有谁在追你?”林志玲回答:“时间在追我。”——并不是每个人对时间的概念都有如此深刻的认识。只不过林志玲用整容来挽留时间,而美第奇用艺术品和建筑来使时间凝固。卡西摩·美第奇曾经预言:“不出50年,我们就会被赶出佛罗伦萨,但是我的建筑会永远留下。”
每一代美第奇都认识到“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只有对“时间”有着足够的敬畏与认识,整个家族的收藏史才能延续400年。而大藏家项元汴显然对“时间”的概念很随意,对未来也没有足够的规划。在项元汴去世后,他的“天籁阁”中的数千件藏品四处散落,几个儿子也没有继承父亲的魄力。项元汴对于“时间”的不在意,让他的收藏仅仅维持了一代人。
项元汴尽管富甲天下,但是一直被人诟病其“吝啬”,项元汴常常邀请文徵明的两个儿子给他做古画鉴定,作为报酬他送给文嘉、文彭一些小礼物,并无真金白银的回报。项元汴每逢遇到高价的珍品,就唉声叹气、茶饭不思——不是付不起价钱,而是心痛银两——直到他哥哥知道,一次次地帮他埋单。
当然,提到“吝啬小气”,项元汴还比不上明代的另一个著名的收藏家:严嵩。权倾一时的严嵩倒台之后,抄家清单《天水冰山录》上记载: “古今名画手卷册页,共计三千二百零一轴卷册”、“经史子集等书合计共八十八部,二千六百一十三本”、“墨刻法帖共三百五十八轴册。”除此之外,还有无数的金银、古玩、名贵家具。
严嵩一生的功过是非,近年来史学界的评价屡有反复。但是他收藏的几千件艺术品,相信没什么可辩驳的——大多来自巧取豪夺。周臣曾经被严嵩逼迫到他家住了两个月,其间周臣给严嵩临摹了许多古画,以及四季山水。后来严嵩的抄家清单《天水冰山录》中,记录有周臣作品22件。王世贞在后来写道:“严所付酬金不值画作远甚,周被压殆尽,方得返家。”
这样的“收藏家”珍品再多,也让人鄙夷,对文化与艺术也不会有太大的贡献。
相比项元汴与严嵩的“小气”,美第奇家族对于喜欢的艺术品“从来不考虑价钱”。美第奇家族对待敌人,一向犹如秋风扫落叶,而对待钟爱的艺术家,一向犹如春天般温暖。家族几乎能够包容艺术家的所有怪癖。
美第奇赞助的艺术家多纳太罗,他对钱并不感兴趣,工作室的顶上挂着一个篮子,里面装着他的钱,谁都可以取来用。美第奇曾经送他一个农场,结果多纳太罗抱怨无法打理。后来美第奇把农场收回去亲自管理,把所有收益送给他。多纳太罗在美第奇的荫庇下,“作为美第奇家族的朋友和仆人,无忧无虑地度过了下半生”。
画家菲利波·李比酗酒、好色、说谎、偷懒,收取酬金又无法按时交货,但是美第奇还是一次次地包容了他,还帮他在教皇面前求情,让他娶了一个修女。
美第奇家族不但资助了许多艺术家,收藏了无数艺术品,建造了许多伟大的建筑,还建立了对欧洲思想史产生深远影响的柏拉图学院。美第奇还建立了欧洲第一家图书馆,并对乐意学习的人开放。要知道,文艺复兴时期的书籍都是珍贵的手抄本与古籍,价格不亚于出色的油画。而项元汴的“天籁阁”藏品虽丰,彼时的文人雅士想进去瞧一眼可不容易。 由此可见,中国明代的著名收藏家,无论项元汴也好,严嵩也罢,他们的气象、胸怀与眼光,都无法与美第奇媲美。让人不禁遐想:倘若美第奇来到同一时代的中国明代的江南,这个伟大的家族对江南艺术圈会有怎样的影响?家族在艺术圈里会有怎样的未来?当美第奇遇到唐寅、董其昌,他们又会有怎样的对白?
当美第奇遇到“明四家”
明代中晚期,浙派式微,吴门兴起,中国艺术圈已经是江南Style的天下。如果美第奇来到中国江南,他能跳好这一曲江南Style吗?
答案是:如果美第奇来到明代的江南艺术圈,他会成为著名的藏家,但是不会像他在佛罗伦萨一样影响力巨大。
从明代中晚期,一直到清代,画工精致、接近院体的作品被主流审美认为是庸众的品位,而画风疏狂、萧瑟的文人画则被认为是高雅的文人品位。彼时的人们用倪瓒来区分品位的高低——“在江东人家,以有无倪云林为清俗”,倪瓒的狷介、傲慢、固执,才是人们心目中文人画家的写照。而那些清高孤傲、冷眼世间的文人画家根本不会依附豪门,寄人篱下。任凭美第奇家族再有钱,恐怕也无法“包养”傲娇的文人画家。
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艺术家,多纳太罗、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波提切利……皆是小户人家出身,成长于手工作坊,从小习惯了低眉顺眼。达·芬奇致信米兰公爵之低声下气,求见教皇之无奈,被美第奇冷落之后的哀怨;多纳太罗以仆人的身份侍奉美第奇家族。少年米开朗基罗入住美第奇宫,每天翘首期盼着美第奇来看他的雕塑……这些情景,在倪瓒、沈周、文徵明、唐寅、董其昌这些文人雅士的身上都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如果美第奇来到江南艺术圈,会与明代名家有着怎样的交集呢?我们不妨对号入座,遐想一番。
交游广阔的沈周,也许会成为美第奇的座上宾,但是不会成为美第奇赞助的对象。女汉子范冰冰有句名言:“我不嫁豪门,我自己就是豪门。”范冰冰是“房新树小画不古,一看就是娱乐股”的新贵,还算不上“豪门”。而沈周的家族几代进士,与倪瓒的家族一样,都是结结实实的“老钱”,如假包换的豪门。美第奇可能会与沈周、倪瓒有文人雅集,但是沈周与倪瓒都不稀罕美第奇的赞助,遑论“包养”。
落魄半生的唐寅会不会寄身美第奇门下呢?答案是不。唐寅少年时被“科举作弊案”吓破了胆,但凡有政治上的风吹草动,马上抽身远离,就像他装疯扮傻逃离宁王府的政治漩涡一样。美第奇的400年家族史,腥风血雨,跌宕起伏,就算美第奇厚礼盛邀,恐怕唐寅也根本不敢靠近这种铁血家族。
文徵明,出身衣食无忧的士绅之家,虽然结交名人豪绅,但是显然不会存身哪家豪门之下。事实上,文徵明爱惜羽毛,对权贵一向敬而远之,在翰林院任职的时候,许多高官权贵邀他去饭局,文徵明从来不愿意赴宴。他也不愿意送画给当朝权贵,在翰林院的三年,是他一生中作画最少的时候。倘若让文徵明如达·芬奇一般,低声下气写求职信给权贵,他宁可饿死也做不出来。
我们大概可以说,在文艺复兴时期,每一个成功的艺术家背后,都站着一位赞助人。在明代的江南艺术圈,每一个成功的文人画家背后,都站着一位富爸爸。倪瓒、沈周、文徵明,皆出身名门。唐寅也是富家子出身,不然也不会结识文徵明的爸爸文林之类的名士,只是后来才家道中落。
而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艺术家,大多只有一位穷爸爸,就像来自芬奇小镇的莱昂纳多,出身破产法官之家的米开朗基罗一样,少年时期就开始艰难的学徒生涯,穷人孩子早当家的小学徒,梦寐以求的就是遇到贵族的赏识。
明代没有巴菲特,但是彼时的文人画家一定对巴菲特的这句话心有戚戚——“审视自己的内心就是最好的投资。”——明代文人画讲究自省、自觉,画家无时无刻不在审视自己的内心,他们认为作品能够反映画家的心境。明代的文人画家认为,一件作品蕴含着画家的品位与价值观,在他们看来一位学徒出身,寄身豪门的职业画家,不可能有高雅的品位与独立的价值观。明代当然也有画坊,也有学徒,但那是职业画家的成长之路,而职业画家一直被明代中晚期的主流审美排斥在外。
在明代的名家当中,董其昌倒是出身寒门,但是小董少时志存高远,最后官至礼部尚书、太子太保,他也不可能寄身哪家豪门,也没有哪家豪门容得下“大鹏展翅恨天低”的董尚书。
在明代的江南艺术圈里,想来只有仇英可能会依附美第奇,因为仇英本来就轮番寄居于项元汴等富豪、官员的家中。在所有的明代名家当中,仇英是最没有性格的一位。高居翰说:“仇英的作品容易描述,却难以讨论。”仇英的个性隐晦,无法在作品中看到他丝毫性情。同时代的人也极少谈起仇英的故事,除了绘画,他好像根本不存在。
卡西摩·美第奇说:“绘画是一种自我发现的状态,每一个艺术家都是在画他自己。”但我们根本无法在作品当中看出仇英的性情,我们只能说“没有性格就是他的性格”。所有的赞助人、购画者都对仇英很满意,因为他总是能满足雇主的所有要求——这在明代艺术圈并不是一种赞美,因为文人画家认为他缺乏自我主张。晚明直至清代的主流审美都对仇英评价不高,《明史》记录了明四家的其他三人,唯独没有仇英。
我们可以看到,倪瓒、文徵明、沈周、唐寅、董其昌,这些明代名家都不是美第奇的那杯茶。也许美第奇来到江南艺术圈之后,能够多栽培出几位仇英之类的职业画家,但是这根本无法撼动认为“业余文人画才是艺术,职业画作只是工匠”的明代主流艺术审美。这一曲江南Style,美第奇是跳不好了。
美国工业革命与美第奇
很遗憾,明代的艺术圈出不了美第奇家族,那么,别的时代、别的国家有没有机会出现另一个美第奇家族呢?
19世纪末,美国的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在这场工业革命中诞生了很多超级富豪。这“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也在艺术品市场上投入巨资,但是他们当中也没有产生美第奇家族。因为这批富豪大多是白手起家,缺乏先天的艺术教养。他们对艺术与文化的浅薄见识是一块巨大的绊脚石,这些工业巨子始终没有迈过这块绊脚石。 对于一个19世纪的欧洲画商来说,有没有比遇到一个热爱艺术的阔佬更开心的事情呢?答案是有。那就是遇到一个热爱艺术的美国阔佬。还有没有比这更开心的呢?有。那就是遇到一个无知而又热爱艺术的美国阔佬。
美国富豪摩尔根买下收藏家佛兰克的125张舞蹈艺术卡片,并用嘲笑的口吻对收藏家说:“你收藏这些花了30年,而我只花了5分钟。”
当时柯达的老板罗德勒喜欢买画,他的收藏名言是:“我每次看画的时候就想,这幅画所描绘的场景,是否跟照相机拍摄效果一样?如果答案肯定,那我就买下这幅画。”罗德勒喜欢收藏透纳作品,因为他认为“透纳画得比照相机还逼真”。
事实上,不但是暴发户,当时的整个美国都缺乏艺术修养。米勒的《晚钟》在美国展出的时候,引起不少非议。有的美国人说:“这画根本不值那么多钱。你看,画中农民的裤子太短,不合身。”“为何他们愁眉苦脸地低着头,因为庄稼被虫子吃了吗?”
巴黎画商詹泊尔在1919年的日记中写道:“对那些尚未启蒙的人们(美国工业革命的富豪),伦勃朗、塞尚、雷阿诺的作品究竟意味着什么,他们还需要从头学起。”这一批艺术品市场的菜鸟缴了不少学费,着实让当时的欧洲画商大赚一笔。
后来,这一批美国阔佬在创业几十年之后,把万贯家产投入慈善事业和艺术基金,舍资财若脱履,固然让人钦佩。但是太迟了,由于人文知识与艺术修养的缺乏,这一代富可敌国的工业巨子当中,终究未能产生美第奇家族。
中国富二代与美第奇
中国改革30多年诞生了一批富豪,现在富二代们已经开始接棒,对艺术感兴趣的富爸爸、富二代们购买了许多陈逸飞、李可染、张晓刚、齐白石,也许还有卡通、新水墨……有的媒体同仁不禁产生美好的愿景:在这些热爱艺术的富二代当中,会不会诞生一个美第奇家族?
愿景美好,现实冷酷。我们不要忘记,美第奇家族推翻旧审美,立足于希腊古典主义,放眼于人的自由与解放,在400年的家族史中,他们不仅赞助艺术家,并且设立学校、设计新式建筑、收藏古籍、推广人文主义思想。所有的这些努力,才奠定了文艺复兴的底色。今天的中国富爸爸与富二代们,仅仅靠收藏一些早已经被确定了美学价值与投资价值的艺术品,显然并不能成就一个美第奇家族。
事实上,不仅是中国富二代中难以诞生美第奇,也许从今往后,我们的艺术世界里再也不可能产生下一位美第奇。因为当代艺术的氛围、运行机制和艺术标准,都与文艺复兴时期大相径庭了。
荷兰在上世纪80年代,由政府出资购买一些未成名的艺术家的作品,以帮助他们度过艰难时光。许多年过去,政府把当年买下的艺术品拿出来拍卖,结果市场价格只有当年收购价的五分之一。我们也想不起那一段政府资助时期中有哪个荷兰艺术家成名。
除了荷兰之外,不少国家都有政府资助或者艺术基金,但是收效甚微。如果资助能够帮助艺术家成名,或者能够推动新的艺术运动,那么法国早就是当代艺术的大国了。法国文化部资助的视觉艺术家的数量是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资助人数的20倍,但是世界排名前25位的当代艺术家,没有一名是法国人。纽约当代艺术市场的年交易额是巴黎的11倍。(以上数据来自《THE $12 MILLION STUFFED SHARK》)
如果国家的力量都难以推动当代艺术的发展,国家力量都难以“扶持”杰出的当代艺术家,那么未来大概也不会再有美第奇了。我们无意在这里探讨“为什么”外界的资助对当代艺术的发展帮助甚微,我们只需要知道这是一个事实。至此,我们只能感慨一句:世间再无美第奇。
500年前,欧罗巴的文艺复兴如火如荼,中国明代的江南艺术圈春意盎然,那是人类艺术史上最美好的时光。我预测,如果彼时有艺术杂志评选“世界收藏家排行榜”,“状元”和“榜眼”非美第奇与项元汴莫属!
今日的香港人说香港是李家的城,那么,昔日的意大利人可以说“翡冷翠”就是美第奇家的翡翠。美第奇家族以银行业、商业发家。13世纪成为贵族、佛罗伦萨的首富与实际掌权者。这个家族还诞生了三位教皇、两位法国王后。美第奇家族在无情的政治斗争中,数次被驱逐出佛罗伦萨,又数度卷土重来,恢复统治权。在整个文艺复兴时期,美第奇掌控佛罗伦萨,影响整个欧洲。
美第奇的400年家族史,扶持、提携了一大批伟大的艺术家:马萨乔、多纳太罗、波提切利、达·芬奇、拉菲尔、德拉瑞亚、米开朗基罗、提香、曼坦尼亚……留下了影响欧洲思想史的柏拉图学院,留下了影响建筑史的大教堂……可以说,没有美第奇家族,文艺复兴的历史、欧洲的艺术史与文化史都要改写。
与欧洲文艺复兴同一时期的中国明代,说到书画的收藏,项元汴认了第二,恐怕没人敢认第一。明代的项元汴家族为“天下富家居首等”的十七家之一。项元汴“所藏古器物图书甲于江南”、“海内珍异十九多归之”。根据瓮同文在《项元汴千文编号书画目考》中推测,项元汴的收藏的书画数量约有2190件,并且这个数字只是最低的估算,一说有5000余件。
在项元汴的收藏中,王羲之的书迹就有8件,如《平安帖》、《何如帖》、《奉橘帖》、《瞻近帖》等。项元汴买下《瞻近帖》花了2000两白银,而明万历年间每亩田价为1两5钱白银,一件《瞻近帖》就值千亩良田。此外,还有唐怀素的《自叙帖》,宋苏轼的《阳羡帖》和米芾《苕溪诗卷》等等。绘画收藏有:顾恺之的《女史箴图》、王维的《山阴图》、韩幹的《照夜白图》、赵孟頫的《鹊华秋色图》、仇英的《汉宫春晓图》、唐寅的《秋风纨扇图》等等。
收藏家与伟大收藏家的差别
那么,同样是一流的收藏家,美第奇家族与项元汴的区别在哪里呢?作为一名伟大的收藏家,必须具备几个标签:对艺术的狂热、巨大的财富与政治影响力、包容的胸怀、长远的眼光。
这几个条件为美第奇家族成为首屈一指的收藏家奠定了基础。而作为收藏排行榜“榜眼”的项元汴,由于并不完全具备这些条件,尽管收藏了许多珍品,但是对艺术史、文化史的影响并不大,在他逝世之后,藏品也随之散落民间。留给后人的,只有书画珍品上无数技艺粗陋的收藏印章,表示项元汴曾经在艺术史上“到此一游”。
对一个有志于流芳百世的收藏家来说,最重要的不是资本,历朝历代喜欢艺术收藏的富豪权贵满坑满谷,但是没有几人能够青史留名。只有那些眼光长远、胸怀远大的收藏家,才能影响艺术史。
林志玲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被记者问到:“最近有没有谁在追你?”林志玲回答:“时间在追我。”——并不是每个人对时间的概念都有如此深刻的认识。只不过林志玲用整容来挽留时间,而美第奇用艺术品和建筑来使时间凝固。卡西摩·美第奇曾经预言:“不出50年,我们就会被赶出佛罗伦萨,但是我的建筑会永远留下。”
每一代美第奇都认识到“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只有对“时间”有着足够的敬畏与认识,整个家族的收藏史才能延续400年。而大藏家项元汴显然对“时间”的概念很随意,对未来也没有足够的规划。在项元汴去世后,他的“天籁阁”中的数千件藏品四处散落,几个儿子也没有继承父亲的魄力。项元汴对于“时间”的不在意,让他的收藏仅仅维持了一代人。
项元汴尽管富甲天下,但是一直被人诟病其“吝啬”,项元汴常常邀请文徵明的两个儿子给他做古画鉴定,作为报酬他送给文嘉、文彭一些小礼物,并无真金白银的回报。项元汴每逢遇到高价的珍品,就唉声叹气、茶饭不思——不是付不起价钱,而是心痛银两——直到他哥哥知道,一次次地帮他埋单。
当然,提到“吝啬小气”,项元汴还比不上明代的另一个著名的收藏家:严嵩。权倾一时的严嵩倒台之后,抄家清单《天水冰山录》上记载: “古今名画手卷册页,共计三千二百零一轴卷册”、“经史子集等书合计共八十八部,二千六百一十三本”、“墨刻法帖共三百五十八轴册。”除此之外,还有无数的金银、古玩、名贵家具。
严嵩一生的功过是非,近年来史学界的评价屡有反复。但是他收藏的几千件艺术品,相信没什么可辩驳的——大多来自巧取豪夺。周臣曾经被严嵩逼迫到他家住了两个月,其间周臣给严嵩临摹了许多古画,以及四季山水。后来严嵩的抄家清单《天水冰山录》中,记录有周臣作品22件。王世贞在后来写道:“严所付酬金不值画作远甚,周被压殆尽,方得返家。”
这样的“收藏家”珍品再多,也让人鄙夷,对文化与艺术也不会有太大的贡献。
相比项元汴与严嵩的“小气”,美第奇家族对于喜欢的艺术品“从来不考虑价钱”。美第奇家族对待敌人,一向犹如秋风扫落叶,而对待钟爱的艺术家,一向犹如春天般温暖。家族几乎能够包容艺术家的所有怪癖。
美第奇赞助的艺术家多纳太罗,他对钱并不感兴趣,工作室的顶上挂着一个篮子,里面装着他的钱,谁都可以取来用。美第奇曾经送他一个农场,结果多纳太罗抱怨无法打理。后来美第奇把农场收回去亲自管理,把所有收益送给他。多纳太罗在美第奇的荫庇下,“作为美第奇家族的朋友和仆人,无忧无虑地度过了下半生”。
画家菲利波·李比酗酒、好色、说谎、偷懒,收取酬金又无法按时交货,但是美第奇还是一次次地包容了他,还帮他在教皇面前求情,让他娶了一个修女。
美第奇家族不但资助了许多艺术家,收藏了无数艺术品,建造了许多伟大的建筑,还建立了对欧洲思想史产生深远影响的柏拉图学院。美第奇还建立了欧洲第一家图书馆,并对乐意学习的人开放。要知道,文艺复兴时期的书籍都是珍贵的手抄本与古籍,价格不亚于出色的油画。而项元汴的“天籁阁”藏品虽丰,彼时的文人雅士想进去瞧一眼可不容易。 由此可见,中国明代的著名收藏家,无论项元汴也好,严嵩也罢,他们的气象、胸怀与眼光,都无法与美第奇媲美。让人不禁遐想:倘若美第奇来到同一时代的中国明代的江南,这个伟大的家族对江南艺术圈会有怎样的影响?家族在艺术圈里会有怎样的未来?当美第奇遇到唐寅、董其昌,他们又会有怎样的对白?
当美第奇遇到“明四家”
明代中晚期,浙派式微,吴门兴起,中国艺术圈已经是江南Style的天下。如果美第奇来到中国江南,他能跳好这一曲江南Style吗?
答案是:如果美第奇来到明代的江南艺术圈,他会成为著名的藏家,但是不会像他在佛罗伦萨一样影响力巨大。
从明代中晚期,一直到清代,画工精致、接近院体的作品被主流审美认为是庸众的品位,而画风疏狂、萧瑟的文人画则被认为是高雅的文人品位。彼时的人们用倪瓒来区分品位的高低——“在江东人家,以有无倪云林为清俗”,倪瓒的狷介、傲慢、固执,才是人们心目中文人画家的写照。而那些清高孤傲、冷眼世间的文人画家根本不会依附豪门,寄人篱下。任凭美第奇家族再有钱,恐怕也无法“包养”傲娇的文人画家。
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艺术家,多纳太罗、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波提切利……皆是小户人家出身,成长于手工作坊,从小习惯了低眉顺眼。达·芬奇致信米兰公爵之低声下气,求见教皇之无奈,被美第奇冷落之后的哀怨;多纳太罗以仆人的身份侍奉美第奇家族。少年米开朗基罗入住美第奇宫,每天翘首期盼着美第奇来看他的雕塑……这些情景,在倪瓒、沈周、文徵明、唐寅、董其昌这些文人雅士的身上都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如果美第奇来到江南艺术圈,会与明代名家有着怎样的交集呢?我们不妨对号入座,遐想一番。
交游广阔的沈周,也许会成为美第奇的座上宾,但是不会成为美第奇赞助的对象。女汉子范冰冰有句名言:“我不嫁豪门,我自己就是豪门。”范冰冰是“房新树小画不古,一看就是娱乐股”的新贵,还算不上“豪门”。而沈周的家族几代进士,与倪瓒的家族一样,都是结结实实的“老钱”,如假包换的豪门。美第奇可能会与沈周、倪瓒有文人雅集,但是沈周与倪瓒都不稀罕美第奇的赞助,遑论“包养”。
落魄半生的唐寅会不会寄身美第奇门下呢?答案是不。唐寅少年时被“科举作弊案”吓破了胆,但凡有政治上的风吹草动,马上抽身远离,就像他装疯扮傻逃离宁王府的政治漩涡一样。美第奇的400年家族史,腥风血雨,跌宕起伏,就算美第奇厚礼盛邀,恐怕唐寅也根本不敢靠近这种铁血家族。
文徵明,出身衣食无忧的士绅之家,虽然结交名人豪绅,但是显然不会存身哪家豪门之下。事实上,文徵明爱惜羽毛,对权贵一向敬而远之,在翰林院任职的时候,许多高官权贵邀他去饭局,文徵明从来不愿意赴宴。他也不愿意送画给当朝权贵,在翰林院的三年,是他一生中作画最少的时候。倘若让文徵明如达·芬奇一般,低声下气写求职信给权贵,他宁可饿死也做不出来。
我们大概可以说,在文艺复兴时期,每一个成功的艺术家背后,都站着一位赞助人。在明代的江南艺术圈,每一个成功的文人画家背后,都站着一位富爸爸。倪瓒、沈周、文徵明,皆出身名门。唐寅也是富家子出身,不然也不会结识文徵明的爸爸文林之类的名士,只是后来才家道中落。
而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艺术家,大多只有一位穷爸爸,就像来自芬奇小镇的莱昂纳多,出身破产法官之家的米开朗基罗一样,少年时期就开始艰难的学徒生涯,穷人孩子早当家的小学徒,梦寐以求的就是遇到贵族的赏识。
明代没有巴菲特,但是彼时的文人画家一定对巴菲特的这句话心有戚戚——“审视自己的内心就是最好的投资。”——明代文人画讲究自省、自觉,画家无时无刻不在审视自己的内心,他们认为作品能够反映画家的心境。明代的文人画家认为,一件作品蕴含着画家的品位与价值观,在他们看来一位学徒出身,寄身豪门的职业画家,不可能有高雅的品位与独立的价值观。明代当然也有画坊,也有学徒,但那是职业画家的成长之路,而职业画家一直被明代中晚期的主流审美排斥在外。
在明代的名家当中,董其昌倒是出身寒门,但是小董少时志存高远,最后官至礼部尚书、太子太保,他也不可能寄身哪家豪门,也没有哪家豪门容得下“大鹏展翅恨天低”的董尚书。
在明代的江南艺术圈里,想来只有仇英可能会依附美第奇,因为仇英本来就轮番寄居于项元汴等富豪、官员的家中。在所有的明代名家当中,仇英是最没有性格的一位。高居翰说:“仇英的作品容易描述,却难以讨论。”仇英的个性隐晦,无法在作品中看到他丝毫性情。同时代的人也极少谈起仇英的故事,除了绘画,他好像根本不存在。
卡西摩·美第奇说:“绘画是一种自我发现的状态,每一个艺术家都是在画他自己。”但我们根本无法在作品当中看出仇英的性情,我们只能说“没有性格就是他的性格”。所有的赞助人、购画者都对仇英很满意,因为他总是能满足雇主的所有要求——这在明代艺术圈并不是一种赞美,因为文人画家认为他缺乏自我主张。晚明直至清代的主流审美都对仇英评价不高,《明史》记录了明四家的其他三人,唯独没有仇英。
我们可以看到,倪瓒、文徵明、沈周、唐寅、董其昌,这些明代名家都不是美第奇的那杯茶。也许美第奇来到江南艺术圈之后,能够多栽培出几位仇英之类的职业画家,但是这根本无法撼动认为“业余文人画才是艺术,职业画作只是工匠”的明代主流艺术审美。这一曲江南Style,美第奇是跳不好了。
美国工业革命与美第奇
很遗憾,明代的艺术圈出不了美第奇家族,那么,别的时代、别的国家有没有机会出现另一个美第奇家族呢?
19世纪末,美国的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在这场工业革命中诞生了很多超级富豪。这“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也在艺术品市场上投入巨资,但是他们当中也没有产生美第奇家族。因为这批富豪大多是白手起家,缺乏先天的艺术教养。他们对艺术与文化的浅薄见识是一块巨大的绊脚石,这些工业巨子始终没有迈过这块绊脚石。 对于一个19世纪的欧洲画商来说,有没有比遇到一个热爱艺术的阔佬更开心的事情呢?答案是有。那就是遇到一个热爱艺术的美国阔佬。还有没有比这更开心的呢?有。那就是遇到一个无知而又热爱艺术的美国阔佬。
美国富豪摩尔根买下收藏家佛兰克的125张舞蹈艺术卡片,并用嘲笑的口吻对收藏家说:“你收藏这些花了30年,而我只花了5分钟。”
当时柯达的老板罗德勒喜欢买画,他的收藏名言是:“我每次看画的时候就想,这幅画所描绘的场景,是否跟照相机拍摄效果一样?如果答案肯定,那我就买下这幅画。”罗德勒喜欢收藏透纳作品,因为他认为“透纳画得比照相机还逼真”。
事实上,不但是暴发户,当时的整个美国都缺乏艺术修养。米勒的《晚钟》在美国展出的时候,引起不少非议。有的美国人说:“这画根本不值那么多钱。你看,画中农民的裤子太短,不合身。”“为何他们愁眉苦脸地低着头,因为庄稼被虫子吃了吗?”
巴黎画商詹泊尔在1919年的日记中写道:“对那些尚未启蒙的人们(美国工业革命的富豪),伦勃朗、塞尚、雷阿诺的作品究竟意味着什么,他们还需要从头学起。”这一批艺术品市场的菜鸟缴了不少学费,着实让当时的欧洲画商大赚一笔。
后来,这一批美国阔佬在创业几十年之后,把万贯家产投入慈善事业和艺术基金,舍资财若脱履,固然让人钦佩。但是太迟了,由于人文知识与艺术修养的缺乏,这一代富可敌国的工业巨子当中,终究未能产生美第奇家族。
中国富二代与美第奇
中国改革30多年诞生了一批富豪,现在富二代们已经开始接棒,对艺术感兴趣的富爸爸、富二代们购买了许多陈逸飞、李可染、张晓刚、齐白石,也许还有卡通、新水墨……有的媒体同仁不禁产生美好的愿景:在这些热爱艺术的富二代当中,会不会诞生一个美第奇家族?
愿景美好,现实冷酷。我们不要忘记,美第奇家族推翻旧审美,立足于希腊古典主义,放眼于人的自由与解放,在400年的家族史中,他们不仅赞助艺术家,并且设立学校、设计新式建筑、收藏古籍、推广人文主义思想。所有的这些努力,才奠定了文艺复兴的底色。今天的中国富爸爸与富二代们,仅仅靠收藏一些早已经被确定了美学价值与投资价值的艺术品,显然并不能成就一个美第奇家族。
事实上,不仅是中国富二代中难以诞生美第奇,也许从今往后,我们的艺术世界里再也不可能产生下一位美第奇。因为当代艺术的氛围、运行机制和艺术标准,都与文艺复兴时期大相径庭了。
荷兰在上世纪80年代,由政府出资购买一些未成名的艺术家的作品,以帮助他们度过艰难时光。许多年过去,政府把当年买下的艺术品拿出来拍卖,结果市场价格只有当年收购价的五分之一。我们也想不起那一段政府资助时期中有哪个荷兰艺术家成名。
除了荷兰之外,不少国家都有政府资助或者艺术基金,但是收效甚微。如果资助能够帮助艺术家成名,或者能够推动新的艺术运动,那么法国早就是当代艺术的大国了。法国文化部资助的视觉艺术家的数量是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资助人数的20倍,但是世界排名前25位的当代艺术家,没有一名是法国人。纽约当代艺术市场的年交易额是巴黎的11倍。(以上数据来自《THE $12 MILLION STUFFED SHARK》)
如果国家的力量都难以推动当代艺术的发展,国家力量都难以“扶持”杰出的当代艺术家,那么未来大概也不会再有美第奇了。我们无意在这里探讨“为什么”外界的资助对当代艺术的发展帮助甚微,我们只需要知道这是一个事实。至此,我们只能感慨一句:世间再无美第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