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住院治疗的抑郁障碍老年患者进行1年随访,分析睡眠紊乱与抑郁病情变化的关联,为临床实践中对老年患者的睡眠紊乱和抑郁症状进行合理处理提供参考。
方法本研究为自然状态的观察研究,患者为符合ICD-10中抑郁发作、单次或复发性抑郁障碍诊断标准的住院患者,年龄≥60岁,共69例。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评估睡眠状况,总分≥8分为存在睡眠紊乱,采用HAMD、HAMA评估病情,MMSE评估认知功能。末次评估增加功能大体评定量表(Global Assessment Function,GAF)评估社会功能。在基线、治疗2周末、4周末及1年随访完成量表评估、记录药物治疗情况等,其中62例完成全部评估。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比较不同时点量表评分的变化及相关关系。
结果患者在基线、治疗2周末、4周末和1年随访的PSQI得分分别为(15.4±3.8)、(12.0±4.6)、(9.4±4.3)、(8.5±4.7)分,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治疗2周末和4周末与基线相比减分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8.85、40.92,均P<0.05),治疗4周末与1年随访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86,P=0.178)。有睡眠紊乱的患者2周末和4周末时联合使用镇静催眠药的比例更高。2周末PSQI减分率与2周末和4周末HAMD减分率正相关(r=0.33、0.40,均P<0.05),但与1年时HAMD减分率不相关(r=0.16,P>0.05)。1年随访时仍存在的睡眠紊乱与HAMD评分正相关(OR=11.56,Wald χ2=4.26;P<0.05),与HAMA、MMSE和GAF评分无关联。
结论老年抑郁障碍患者的睡眠紊乱在治疗早期改善可预示急性治疗期抗抑郁疗效较好,睡眠紊乱可随有效抗抑郁治疗而改善,治疗1年后仍存在睡眠紊乱更可能是抑郁障碍的残留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