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从这里走出,海上自有好“戏”!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zhidel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华山路校区。
虹桥路校区。
莲花路校区。
昌林路新校区。

  深秋的风里,总带着某种难以言说的、戏剧性的味道。于是,人们禁不住期待:在这样的季节,漫步一所被缪斯女神眷顾的校园,可否突然惊喜地邂逅,一段目眩神迷的传奇呢?
  上海,华山路630号,以此为旅程的起点,此刻,传奇正被纪念,传奇正同时上演——2020年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庆祝上海戏剧学院建校75周年的系列活动,将彻底照亮城市文艺的天空,赢得四方惊艳的喝彩。
  这里书写了许多新中国艺术发展的“第一”:第一个电影百花奖女主角奖——祝希娟;第一批少数民族话剧影视演员——西藏表演班;第一个饰演百老汇男一号的中国演员——王洛勇;第一个用烟火礼花点亮奥运开幕式的设计师——蔡国强;第一所专业分布最广、培养系列最长、艺术门类最全的综合演艺类高等艺术院校……
  这里走出的艺术人才,妇孺皆知:胡庆树、焦晃、曹雷、潘虹、奚美娟、孙淳、李幼斌、宁静、李冰冰、陆毅、胡歌;王扶林、胡伟民、余秋雨、沙晓岚;董卿、和晶、陈蓉、吉雪萍;张军、田慧、杨亚男、翁耀昇、彭兆倩……
  这里排演的艺术作品,备受欢迎:《关汉卿》《桃花扇》《无事生非》等享誉戏坛;原创话剧《年青的一代》影响了为理想奉献青春的几代人;莎士比亚的磅礴气概、布莱希特的叙事方略、易卜生的社会强音、契诃夫的时代挽歌、迪伦马特的荒诞不经、品特的神秘奇谲……就没有观众看不到的,“饕餮盛宴”包罗万象。
  这里拿奖拿到手软——从金鸡、梅花、桃李杯到金狮、洛桑国际芭蕾比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戏剧院校展示;这里誓要对标国际一流,精心打造了国际小剧场戏剧节,亚太戏剧院校联盟秘书处、国际戏剧协会的合作组织等多个品牌。这里是艺术家的摇篮,是海上好戏的源头。
  75岁的上海戏剧学院,依然年轻,依然浑身是劲。它见证了中国艺术事业蓬勃兴盛的风雨历程,它将为中国艺术事业的精益求精继续“导航”。
校园里洋溢着75周年校庆的欢乐气氛。摄影/沈琳

四大校区扬特色,求实求精通善美


  1945年12月1日,著名戏剧家李健吾、顾仲彝、黄佐临等发起创立上海市立实验戏剧学校。1949年5月更名为上海市立戏剧专科学校。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学校重新组合并改名为中央戏剧学院华东分院,直属文化部领导。1956年正式定名为上海戏剧学院。
  自建校以来,上海戏剧学院群英荟萃、星光熠熠,并因此在国际上声誉颇隆、影响较大。发展至今,“小而强”的上戏“开疆拓土”,对学科专业进行了科学布局和功能定位,已形成华山路校区(戏剧艺术教育中心)、莲花路校区(中华戏曲教育中心)、虹桥路校区(国际舞蹈教育中心)、昌林路新校区(体制机制创新的影视新媒体教育中心)四大校区,变挑战为机遇,既保持了不同校区间的相对独立、灵活自主,又切实发挥多点辐射、校区联动的整合效应,积极构建特色鲜明、学科融合的全产业链人才培养体系。作为综合性高等艺术院校,上戏的优势得以进一步凸显,牢牢扎根上海,为这座城市进一步输送关乎文艺的清新氧气。
  在上海戏剧学院党委书记谢巍看来,一流的城市,需要一流的大学,需要一流的高等艺术院校。他在接受《新民周刊》采访时表示,上海在建设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這样的城市总体规划的目标,恰与上戏的属性不谋而合,“创新,艺术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活动;人文,上戏作为艺术院校,人文精神是我们的魂;生态,从城市有机生命体的角度,高水平的城市生态离不开艺术,离不开艺术教育。我相信,上戏一定能为上海的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不独上海需要上戏,上戏经典校训“至善至美”,也是整个中国艺术事业不可或缺的艺术追求、办学理念。谢巍认为,“至”有“到”之义,亦有“最”之义——初入校园,是“到”了教你善和美的地方;而毕业离开的时候,不求“最好”,惟愿同学们和善和美之间的距离近一点、再近一点。“我觉得,真正要达到至善至美的境界,还是要通过求实求精的路径。即上戏必须精确把握形势、精准设定目标、精心耕耘教坛,培养品德正、基础厚、专业精、实践强的优秀人才。”
  在“求实求精、至善至美”的指引下,上海戏剧学院在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等国内一众高等艺术院校里自成一格,依靠“上戏特色”闪闪发光。“我们的特色,一是守正创新。守正,上戏75年教育的底子,坚持现实主义美学的文化自信。创新,呼应上海的城市文化品格,与时俱进。二是融通中西。比如表演系的学生除了汲取舶来的、‘洋派’的养分,还会观摩、学习中国传统戏曲的练功方法、表演范式。三是三轮驱动。教学、科研和创作,彼此促进。四是交叉融合。即学科设置、专业布局上的交叉融合。”谢巍总结道。   热情培养少数民族文艺人才,始终是上戏义不容辞的光荣任务。迄今为止,上戏已为全国少数民族地区办过近二十个少数民族班,为藏、蒙古、维吾尔、回、壮等十八个少数民族培养了四百多名专门人才。由于上戏在民族教育方面的出色成就,三次被国务院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单位”。
  其中,上戏表演系西藏班十年一招生,因而每届西藏班的公演都十分宝贵;如今的2017级,更是上戏史上第一个本科学制的表演西藏班,因此,其毕业公演备受关注。“我们对这一届西藏班是非常重视的。之前,他们表演的《暴风雨》在大凉山国际戏剧节上反响热烈,藏族的这些孩子们啊,我感觉天生都是演员,能歌善舞,有感受力、有爆发力,所以我对他们最近在排的、改编自《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格桑罗布与卓玛次仁》,以及他们的毕业剧目《哈姆雷特》充满期待。”黄昌勇笑道。
濮存昕指导西藏班排练。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西藏班有一个超强“外援”指导——濮存昕。得益于上戏的“PT(parttime)计划”,如田沁鑫、冯远征、濮存昕等业界大咖,也纷纷加入到或合作、或辅助上课的队伍中来。黄昌勇对《新民周刊》记者透露,经过几次恳切的交流,濮存昕允诺每年给上戏“一周的时间”,而上戏把这一周的时间交给了西藏班。与西藏班的同学们接触了一次后,濮存昕主动提出,将“一周”延长至“两周”,可见对学生的肯定与喜爱。“濮老师说他还要亲自来排西藏班的毕业大戏,愿意投入更多的时间。对此,我们深表敬佩,但这也说明了上戏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艺术人才的做法感动了他。”
  身为上戏的兼职教授,濮存昕认为,经过这几年的专业教学与训练,西藏班学生的变化是巨大的。学生中有不少人来自牧区,原先的普通话水平并不是很高,但他们与生俱来的质朴与真诚,却是最大的潜能。濮存昕相信,《哈姆雷特》能够进一步提升西藏班学生的表演空间,而他本人对这一莎剧经典的熟悉,亦有助于帮学生们更好地调整在舞台上的表演状态。

建党百年献礼剧,《前哨》一片炽热情


  西藏班的《哈姆雷特》固然令人期待,《新民周刊》在采访中得知,为纪念建党一百周年,上海戏剧学院明年更有大动作——将重磅推出献礼剧《前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上戏的大型原创话剧《军歌》、交响乐舞蹈诗《黄河》、京剧《穆桂英挂帅》、大型朗诵剧《黄炎培》等均属佳作;而《前哨》的问世,或为“上戏出品”再掀观众的心湖巨浪。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个由五位青年左翼作家构成的烈士群体。他们的生命于1931年定格于龙华。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也是这群年轻的共产党人殉难90周年。
  30年前,年轻的黄昌勇已经将目光投向了这群年轻的共产党人——他与郑择魁、彭耀春合著的《左联五烈士评传》,给记者的感觉是,思想是深刻的,血是热的。现在,站在《左联五烈士评传》的肩膀上,身为《前哨》的编剧,黄昌勇在创作的过程中,似乎又完成了一轮和自己灵魂的长谈。
  这是一部怎样的话剧呢?它以上世纪初至30年代风云激荡的社会为背景,讲述了五位出身不同、经历各异的青年作家,从不同的人生路径汇聚到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最终为信仰献出生命的故事。
  剧本的创意令人称道:除了上世纪30年代、90年代与当下三个时代的重叠展现,在叙事层面亦有大胆尝试,巧妙地以“戏中戏”的交叉结构,在现实和历史之间构成一种张力,以现实追溯历史,以历史反照现实,在兼具浪漫和诗性气质的基础上,构建了多向阐释的可能。
新劇《前哨》献礼建党百年。

  “剧本的创作早在两年前就开始构思,今年年初正式组建创作团队,7月文学版剧本定稿。10月,在各界权威专家的指导与建议下,导演组与编剧组集中工作,排演本正式定稿。12月,正式进入排练阶段……(上世纪)90年代,我写了那本书……我知道明年是他们牺牲90周年,又是建党百年,我想在这个时候推。”黄昌勇说。
  尽管事务繁忙,但黄昌勇为了《前哨》,居然跑到苏州搞“闭关”,然后一气呵成,一个流畅的剧本初步磨出来了。回忆这段插曲,黄昌勇自称是“艰难的选择”:“我以前没做过剧本,所以我们在前期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七八个人一起探讨大纲,我再‘闭关修炼’……不过,那个套嵌式结构是大家想不出来的,因为这是我的个人生活经历。我安排了上世纪90年代的青年——如今成了当代青年学生的导师——和当代青年学生对话,有戏中戏……”
  上世纪90年代的青年、如今的导师,正投射了黄昌勇本人的影子。理想主义的情怀不灭,故《前哨》绝非所谓“命题作文”,其先是引起了上海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领导的高度重视,后确定由上海戏剧学院、龙华烈士陵园(龙华烈士纪念馆)、上海市拥军优属基金会三方联合出品。
  《前哨》制作人张蕾对《新民周刊》记者表示,“黄院长和我们不知道开了多少次头脑风暴会,还请了好多沪上文艺界、学界的专家一起讨论,结果大家都很喜欢时空套时空的结构。我个人觉得我们的本子是非常扎实的,灵活,一点不闷”。
  她接着介绍道,《前哨》集结了上戏教师和上戏校友中的青年实力派创作人员。邀来著名导演郑大圣担纲视觉总监和剧中5段影片的拍摄,上海歌剧院院长许忠任音乐总监,电影音效专家詹新负责音效设计。“所有配乐由许忠老师组建中外团队,以原创为主,加上电影级别的音效呈现,新颖、庄重的舞美,一定能为观众带来视听上的享受。”   黄昌勇只求“初心”和“真心”:“不要太浮躁、太功利。我希望主创团队本着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原则,体现出上戏‘学院派’的气品格调。”

立德树人是根本,展望明朝怀信心


  吹响《前哨》,赤子之心诚可贵;展望未来,立德树人是根本。
  今年10月下旬,《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培养卓越艺术人才——上海戏剧学院教育教学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正式发布。这份“三年行动计划”,是上戏为了更好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巩固深化教育教学在学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建设一流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于“十四五”即将开局之时而制定的。
《深化教育教學改革 培养卓越艺术人才——上海戏剧学院教育教学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于10月22日召开的上海戏剧学院教育教学大会(本次会议将另作报道)正式发布。

  “三年行动计划”共20条,排在最前头的,是“思政”两个大字。
  谢巍一语破的:“教育的首要任务还是立德树人。对于艺术院校而言,更须强调具有正确导向和鲜明价值的艺术作品,更须强调德艺双馨。心术加学术加技术,心术首先得正,心术是1,没有这个1,后面多个0乘10倍,没意义。所以,上戏提出重点提升思政课程质量,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深化打造‘戏剧 思政’品牌,强化师德师风建设。”
  而黄昌勇对记者表示,纵观75年立德树人的成果,上戏无愧“卓越”之称,未来,上戏将朝着“全球顶尖艺术院校”的方向努力,要持续为社会主义的艺术人才培根育魂。“当然,我们还希望能够集聚更多的资源。像本次校庆大师剧《熊佛西》演出之前,上戏会接受红星美凯龙2000万元的捐赠,就是一个令人欣喜的新开端。我们渴望更多的政府支持、社会扶助,渴望各界的朋友们多多关心、呵护上戏的发展。”
  面对记者“今后还有哪些期许”的提问,谢巍不乏信心:“‘十四五’期间,希望我们学科专业的布局再优化一点,内部治理的水平再提高一点,服务社会的能力再升华一点。”他更畅想着上戏未来“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美好蓝图:“中国化,是海纳百川、博采众长,然后化入中国特色的表演艺术体系,彰显‘中国叙事’的话语权。时代化,指只有时代化,才有生命力。我们的艺术教育,肯定也要跟上5G时代、AI时代的技术要求。大众化,上戏提倡精英教育,因材施教,而我们培养的艺术精英,理当通过自身的实力与呼唤,让更多老百姓感受到戏剧、影视、戏曲、舞蹈的善与美的力量……上戏要有这样的使命感。”
其他文献
在美国小城里士满,一座“哥伦布”雕像被涂鸦、焚烧之后,扔进了冰冷的湖中,装饰精致的一张纸牌留在了“哥伦布”沉湖处:“种族主义,你不会被怀念的”。  哥伦布是北美大地上几乎神一般的人物。这个热那亚人1492年到达美洲,被认为是新大陆的发现者,美国人还每年一次以“哥伦布日”作纪念。但一个被刻意隐藏的史实是,哥伦布的“发现”给原住民印第安人带来了灾难,欧洲殖民者从1492年到1890年400年间屠杀的印
5月8日,在俄罗斯莫斯科一所收治新冠儿童患者的医院,医护人员在穿戴防护物品。4月16日,俄罗斯俄联邦总理米舒斯京签发政府令,使用在俄未经注册的中国产羟氯喹片剂治疗新冠肺炎患者或疑似患者。  新冠肺炎疫情演化为一个全球性挑战时,单个国家不可能独善其身。加强各国协调合作、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成为必然要求和唯一出路。  在这一过程中,率先从疫情危机中走出来复工复产的中国,始终及时向国际社会毫无保留地分享相
上海,中国最早进入老龄化且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城市。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全市60岁及以上的户籍老年人口518.12万人,占总人口的35.2%。养老工作一直是上海民生保障的重中之重,市、区各级政府先后出台了大量惠及老年人的政策和项目。  2019年底,上海市民政局出台了《社区嵌入式养老工作指引》,进一步规范社区养老服务建设发展。今年上海准备强化工作指引落地,引导建设一批示范街镇社区,全面构建各个
为助推青少年“四史”学习教育,培养青少年的爱国主义热情,由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等举办的“传承红色基因迎接建党百年”2020年上海市青少年党团史教育系列活动,6 月29 日起在上海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举行。摄影/ 杨建正  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并非是四段历史的接续,而是大时间段与小时间段包含交错的一段恢弘历史。如何厘清“四史”之间内容上的区别、逻辑上的关联,如何参透中国特色社会
这个夏天,逆天《哪吒》改命国漫,似乎是意料之中。  如果说,敢与日漫“掰腕”的特效加之精湛艺术的画面,属于技术层面的进步,那么,一个国漫IP的重生重塑,则需要努力贴近传统文化这根命脉。  大圣也好,哪吒也罢,这些年国漫将触角伸向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绝非偶然。一来借用耳熟能详的IP二次创作,带给玩家天然亲近感。二来传统文化题材多样,易于大步跨界创新。  事实上,“国漫崛起”的模式,平移到游戏上,同样引
《占花魁·雪塘》剧照。  近日,江苏省苏州昆剧院年度传承大戏《占花魁》在中国昆曲剧院举行了首演。该剧由著名作家白先勇担任艺术总顾问,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岳美缇担任导演和艺术指导,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张静娴、张铭荣担任艺术指导。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国家一级演员俞玖林和国家一级演员沈国芳担纲主演。  昆曲《占花魁》由明末清初苏州派傳奇领袖李玉撰写,是传统昆剧中不常见的轻喜剧,故事本体源于明朝苏州人冯梦龙编
当人们说起二战后的世界有什么产品品牌可以扫遍全球,一般都会想到美国的可口可乐和麦当劳、日本的索尼和尼康,德国的大众和奔驰汽车,而代表苏联和俄罗斯的,却是一支步枪,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卡拉什尼科夫AK-47。  1947年7月7日,AK-47步枪在俄罗斯乌拉尔山中的小城伊热夫斯克的兵工厂正式定型,拿到了被批准量产的“出生证”。谁也想不到,这一支由一名普通士兵设计的自动突击步枪,在之后的七十余年时间里,会
传统武术项目受到越来越多人群的喜爱。摄影/种楠  早在2400年前,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就说过,阳光、空气、水和运动,是生命和健康的源泉。  美国科学家也用了35年的时间,对400名成年人进行了一系列的测试研究,最终得出一个结论:坚持锻炼的人,在智力和反应方面明显高于很少运动的同龄人。运动不仅能改善不良情绪,缓解现代人常见的神经紧张、失眠、焦躁及忧郁等症状,还能有效预防和治疗一系列的疾病。  运动是
当当夫妻档,反目成仇开演“庆渝年”二人转。  春节至今,最大的危机,是疫情。  而对“中年男人”这个特殊的群体来说,有没有疫情,其实危机都在。  从山争哥贺岁档由院线急转网络放送的《囧妈》,到回头又见靳东“大师”的《如果岁月可回头》,再到郭京飞实力演绎的生亦何欢、活得很水的《我是余欢水》……被绿、离婚、绝症,真可谓男到中年举步维艰,命途多舛泪流满面。做人难,做男人难,做中年男人难上加难,于是,国内
提起给人体装上3D打印的关节假体,你会想到什么?  记者想到了经典科幻电影《终结者》中施瓦辛格扮演的未来人,未来人长着人类的面庞,只有闪耀着寒光的机械臂透露他是一个对人类充满敌意的机器人。还有风靡全球的电视剧《西部世界》片头,一个个人形躯体在乳白色的池子里被制作出来,经过一番修饰,就会和真人无异。  影视剧里所描述的人造假体,总是带着令人恐惧的神秘感,酷炫的人造假体技术背后总是隐藏着邪恶。  而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