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院前急救 转运 风险管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1.118
存在风险的基本问题
各种需要转运的患者大多病情比较复杂且情况紧急。在转运途中可能因为病情不稳定。监测治疗设施不足,环境条件限制和人员不足等因素,致使患者危险事件的发生率增高,加上患者家属的情绪波动较大,更易引发投诉纠纷[1,2],具体表现有以下几方面。
服务意识差,责任性不强:我们的服务对象大多是危重患者,患者及家属的心情都比较急躁,因此对急救人员的语气比较敏感,对医护人员要求更高,迫切希望患者马上可以得到处置,而医务人员在处置过程中可能急救不急,漫不经心,动作迟缓,甚至对患者的痛苦漠不关心,责任性不强,忽视患者家属焦急的心理状态,单纯从医学角度考虑问题,未及时给予相应的解释,态度不严谨,语言不温和,甚至带有命令的语气[3],实践证明由服务态度引发的医疗纠纷占据相当大的比例。
急救设备不齐全,急救技术掌握不熟练:易致诊断错误或缺失,延误早期黄金时间的治疗,急救药品。设施准备不充分,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只能“运”,不能“救”,直接影响病人的预后,造成患者及家属的不信任。
院前急救反应时间过长:患者及家属抱怨“来迟了”,是我们院前转运工作中经常面临的一个问题,患者及家属一旦拔打“120”后,始终以一种焦急的心情期盼着医务人员的到来,有的明明知道现场与医院有相当一段距离,但却不断询问,甚至出现一些极不端正的态度和语言,尤其是心跳呼吸已停止复苏无效的死亡者,其家属更加无法接受。
医护配合不当,应急能力差:在转运过程中护士执行的都是口头医嘱,这样就增加了出错的机率,易致错用药或处置不当的现象。现场情况复杂,往往为抢救工作带来困难。
医疗文书资料不完善,忽视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权:未向患者及家属交待病情,未交待转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情况,甚至对一些病情变化估计不足。
风险管理的措施
风险管理包括加强思想教育,坚守安全有效的转运原则,认真细致,细心踏实地做好转运各个环节的工作。
注重思想教育工作:急救意识来源于高度的社会责任和救死扶伤的职业道德。珍惜生命,不延误抢救时间是医务人员最基本的职业道德。我们要坚守职业道德,热爱本质工作,提高医德修养。
有分秒必争的意识:一旦接到指令后就应以最快的速度奔赴现场,立即实施救治,这就要求我们要有非常强的急救意识,平时充分做好各项准备。
有待患者如亲人的高尚品德:这是对患者的不幸和痛苦所表现出的一种同情和关怀,它包括事业性和责任感。
有优质服务的理念: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不断强化优质服务理念,掌握医患沟通技巧,尊重患者的合法权力,充分理解他们的激动情绪,换位思考,切忌急躁,为患者及家属提供合理建议和帮助,尽量满足患者的需求,多一些同情和耐心,多一些理解和宽容,真正做到对患者疾苦关心,服务热心,救护细心,解答问题耐心,听取意见虚心。
转运实施的要素管理:急救车辆。车载设施和救护人员构成急救的基本要素“120”急救电话是维系生命的绿色通道,要求车辆,通讯人员、药品 、器械以及各种用物随时处于应急备用状态,急救车辆必须保持随时待发的良好状态,严格执行仪器保养检修制度,建立抢救仪器使用登记制度,确保仪器的良好功能。
转运前的风险评估:细致的评估是转运前必须做的一项工作。主要包括患者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用药情况,呼吸道问题以及途中可能出现的潜在性安全隐患等。路途较远的转运应评估车载设施能否满足患者的需求。氧气和药品是否充足,患者能否经得起转运的折腾。医护人员根据这些问题初步评估转运的可行性,并将转运的必要性以及途中的风险告知家属,征得同意履行相关手续后,再实施转运。
转运前的准备和协调工作:根据评估的结果,转运前给予患者适当的必要处理,如纠正休克、清理呼吸道异物、高流量吸氧、反复调试呼吸器、监护仪和吸痰器的功能,选择最佳辅助呼吸模式以确保安全顺利转运,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从安全角度确定转运的时间和最佳途径,避免不必要的时间延误,救护人员的工作应协调一致,司机开车力求安全平稳,护理人员应明了重点观察和处置项目。
转运工作的正确实施:在充分准备的前提下开始转运,为患者取安全舒适体位。一般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头部在后,下肢在前,在上肢大血管处建立静脉通路。以保证急救药物快速输入,注意观察患者胸廓起伏、神志、面色、有无躁动、气管插管与呼吸器的连接是否完好、各种引流管是否通畅、有无脱管和血氧饱和度等情况,充分利用车载设施实行有效的监测和生命支持。
入院后的交接管理:患者入院后立即向接收人员进行交接,其内容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简要的病史、查体、诊断和治疗情况,途中病情变化,各种引流管。伤口应用止血带情况等,逐项认真交接,做到交接迅速无遗漏,使接诊者尽快掌握病情,更有效连续地为病人实施抢救措施。
加强法制观念: 院前转运是一项高风险工作,提高法律意识和纠纷意识,依法规范急救服务行为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应该加强自身言行修养,加强法律意识,维护患者的生命健康权,尊重患者的隐私权,重视患者的知情权和同意权。要加强医疗文书书写,客观、及时、准确、连续地填写出诊疗抢救记录,出诊登记本要详细记录寻呼时间、返院时间、患者的病情、抢救用药等。医护人员应向患者及家属交待病情及治疗方案,并要求双方签字,确实有据可查,到院后做好交接工作,留下医疗证据。
参考文献
1 武秀昆.院前急救中的危重患者抢救.中国急救医学,2007,19(7):448.
2 邢丽珍,温国云.影响院前急救护理质量的原因及对策.护理研究,2007,21(6):1 667.
3 武秀昆.院前急救中常见的危险因素分析与防范对策.中国急救医学,2007,27(7):652.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1.118
存在风险的基本问题
各种需要转运的患者大多病情比较复杂且情况紧急。在转运途中可能因为病情不稳定。监测治疗设施不足,环境条件限制和人员不足等因素,致使患者危险事件的发生率增高,加上患者家属的情绪波动较大,更易引发投诉纠纷[1,2],具体表现有以下几方面。
服务意识差,责任性不强:我们的服务对象大多是危重患者,患者及家属的心情都比较急躁,因此对急救人员的语气比较敏感,对医护人员要求更高,迫切希望患者马上可以得到处置,而医务人员在处置过程中可能急救不急,漫不经心,动作迟缓,甚至对患者的痛苦漠不关心,责任性不强,忽视患者家属焦急的心理状态,单纯从医学角度考虑问题,未及时给予相应的解释,态度不严谨,语言不温和,甚至带有命令的语气[3],实践证明由服务态度引发的医疗纠纷占据相当大的比例。
急救设备不齐全,急救技术掌握不熟练:易致诊断错误或缺失,延误早期黄金时间的治疗,急救药品。设施准备不充分,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只能“运”,不能“救”,直接影响病人的预后,造成患者及家属的不信任。
院前急救反应时间过长:患者及家属抱怨“来迟了”,是我们院前转运工作中经常面临的一个问题,患者及家属一旦拔打“120”后,始终以一种焦急的心情期盼着医务人员的到来,有的明明知道现场与医院有相当一段距离,但却不断询问,甚至出现一些极不端正的态度和语言,尤其是心跳呼吸已停止复苏无效的死亡者,其家属更加无法接受。
医护配合不当,应急能力差:在转运过程中护士执行的都是口头医嘱,这样就增加了出错的机率,易致错用药或处置不当的现象。现场情况复杂,往往为抢救工作带来困难。
医疗文书资料不完善,忽视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权:未向患者及家属交待病情,未交待转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情况,甚至对一些病情变化估计不足。
风险管理的措施
风险管理包括加强思想教育,坚守安全有效的转运原则,认真细致,细心踏实地做好转运各个环节的工作。
注重思想教育工作:急救意识来源于高度的社会责任和救死扶伤的职业道德。珍惜生命,不延误抢救时间是医务人员最基本的职业道德。我们要坚守职业道德,热爱本质工作,提高医德修养。
有分秒必争的意识:一旦接到指令后就应以最快的速度奔赴现场,立即实施救治,这就要求我们要有非常强的急救意识,平时充分做好各项准备。
有待患者如亲人的高尚品德:这是对患者的不幸和痛苦所表现出的一种同情和关怀,它包括事业性和责任感。
有优质服务的理念: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不断强化优质服务理念,掌握医患沟通技巧,尊重患者的合法权力,充分理解他们的激动情绪,换位思考,切忌急躁,为患者及家属提供合理建议和帮助,尽量满足患者的需求,多一些同情和耐心,多一些理解和宽容,真正做到对患者疾苦关心,服务热心,救护细心,解答问题耐心,听取意见虚心。
转运实施的要素管理:急救车辆。车载设施和救护人员构成急救的基本要素“120”急救电话是维系生命的绿色通道,要求车辆,通讯人员、药品 、器械以及各种用物随时处于应急备用状态,急救车辆必须保持随时待发的良好状态,严格执行仪器保养检修制度,建立抢救仪器使用登记制度,确保仪器的良好功能。
转运前的风险评估:细致的评估是转运前必须做的一项工作。主要包括患者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用药情况,呼吸道问题以及途中可能出现的潜在性安全隐患等。路途较远的转运应评估车载设施能否满足患者的需求。氧气和药品是否充足,患者能否经得起转运的折腾。医护人员根据这些问题初步评估转运的可行性,并将转运的必要性以及途中的风险告知家属,征得同意履行相关手续后,再实施转运。
转运前的准备和协调工作:根据评估的结果,转运前给予患者适当的必要处理,如纠正休克、清理呼吸道异物、高流量吸氧、反复调试呼吸器、监护仪和吸痰器的功能,选择最佳辅助呼吸模式以确保安全顺利转运,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从安全角度确定转运的时间和最佳途径,避免不必要的时间延误,救护人员的工作应协调一致,司机开车力求安全平稳,护理人员应明了重点观察和处置项目。
转运工作的正确实施:在充分准备的前提下开始转运,为患者取安全舒适体位。一般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头部在后,下肢在前,在上肢大血管处建立静脉通路。以保证急救药物快速输入,注意观察患者胸廓起伏、神志、面色、有无躁动、气管插管与呼吸器的连接是否完好、各种引流管是否通畅、有无脱管和血氧饱和度等情况,充分利用车载设施实行有效的监测和生命支持。
入院后的交接管理:患者入院后立即向接收人员进行交接,其内容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简要的病史、查体、诊断和治疗情况,途中病情变化,各种引流管。伤口应用止血带情况等,逐项认真交接,做到交接迅速无遗漏,使接诊者尽快掌握病情,更有效连续地为病人实施抢救措施。
加强法制观念: 院前转运是一项高风险工作,提高法律意识和纠纷意识,依法规范急救服务行为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应该加强自身言行修养,加强法律意识,维护患者的生命健康权,尊重患者的隐私权,重视患者的知情权和同意权。要加强医疗文书书写,客观、及时、准确、连续地填写出诊疗抢救记录,出诊登记本要详细记录寻呼时间、返院时间、患者的病情、抢救用药等。医护人员应向患者及家属交待病情及治疗方案,并要求双方签字,确实有据可查,到院后做好交接工作,留下医疗证据。
参考文献
1 武秀昆.院前急救中的危重患者抢救.中国急救医学,2007,19(7):448.
2 邢丽珍,温国云.影响院前急救护理质量的原因及对策.护理研究,2007,21(6):1 667.
3 武秀昆.院前急救中常见的危险因素分析与防范对策.中国急救医学,2007,27(7):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