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闻选择价值取向的比较
作为一种度量,新闻价值被用来评判新闻原事和新闻文本的意义。①在都市报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一方面,一条报道资源往往会引起都市报的群体关注,另一方面,在对重大新闻进行全程报道的媒体中,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中央级报刊媒体的报道通常是最具权威的,各地方报纸多是采用新华社通稿和整合相关媒体资源。在这种同源同质的情况下,如何通过对事实和材料的选择,以独特的新闻价值吸引读者,从而赢得市场是都市报获得竞争优势的策略之一。
报道数量。从时效性上来看,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发射升空当天,两报都在第一时间对这一具有重要性的新闻事件给予了高度关注。《华西都市报》(以下简称《华西》)和《成都商报》(以下简称《商报》)都推出了各自的专版,即“现场直击‘嫦娥奔月’特别报道”和“月球,我们来了——‘嫦娥一号’卫星绕月探测工程特别报道”,还在第一时间派出各自的特派记者赶赴发射现场进行报道,这表明,在相同的市场环境下,抢抓时效性是都市报日常新闻竞争的首要环节,但在对时效性的表现上又各有不同。如《华西》以“第一时间/现场”总领报道,努力营造当日新闻,而《商报》以“发射倒计时”为专题名抢抓新鲜、及时的新闻。
报道数量反映了编辑对新闻事实重要性的重视程度。在报道数量上,《华西》的稿件总量为82篇,《商报》的稿件数量为69篇。相比之下,《华西》在报道数量上高于《商报》,报道数量随时间变化分布相对均匀,没有呈现明显的波状起伏。《商报》虽然在报道数量上比《华西》少,但在相关新闻的补充上与《华西》难分伯仲。尤其是2007年10月25日发射成功的第二天,《商报》以号外的形式记录了事件中令人激动的重要数字和事实,再现和放大了其中的部分细节,掀起了事件关注的高潮。
报道议题。在两报关注的议题中,除了对发射动态信息的常规报道,软新闻尤其是能引起普通市民密切关注的议题都占了一定的比例。由于两报的读者多为四川人,因此两报都不遗余力地通过各种信息渠道挖掘“嫦娥探月”工程中与四川相关的新闻信息,以拉近读者与新闻事件之间的心理距离,但是,在关注的着眼点上两报又有着明显区别。
《华西》作为一张区域组合性报刊,在其所关注的议题中,偏向于选择省内新闻事件。如:《连线泸州:嫦娥奔月点火器是泸州造》报道了川南机械厂为我国航天事业提供的火工产品。而《商报》的定位是有效覆盖中心城市成都,其在挖掘本土新闻方面更侧重于从“探月”的视角来看成都市民生活和相关反应,以及成都企业与之相关的情况。
可见,两报由于目标受众不同,报道对象和所关注的议题呈现差异。相比之下,《商报》的新闻价值取向表现为对受众的服务性这一特征更为明显,在表现技巧上,强调故事性、情节性。
报道的新闻来源。虽然两报都在第一时间派出自己的记者从现场发回独家报道,但毕竟用一个人的眼光去多角度地报道整个事件的方方面面并非易事,所以两报在报道时都不同程度地整合了其他媒体的一些相关信息使其报道更加全面和深入,但在对新闻来源的整合及处理上又存在差异。
首先,让通稿为个性服务,以减少稿源趋同的比例。在有关“嫦娥探月”的稿件中,两家报纸的通稿比例都很高,《华西》为48%,《商报》为54%。但在对新华社通稿的处理上,两报都隆重推出了经过精心策划的多个专版,让通稿的信息为专版的主题服务。如《华西》在2007年10月24日推出“情况介绍”、“意义和价值”两个专版,将援引的4条新华社消息用于“释疑”、“动态”和“简讯”板块权威信息的补充。《商报》同日开辟了3个系列专版,子栏目分别设为“望月”、“奔月”和“登月”。在介绍奔月任务和环境影响时引用了新华社通稿内容。
其次,整合其他媒体资源,为准确、全面而及时地自主报道服务。从新闻来源的媒体类型看,两报都尽可能多地刊发本报记者采写的稿件,此外,它们还综合刊发了国内外其他媒体的报道。比较中发现,《华西》获取信息的渠道虽然也主要是官方媒体和自主报道,但该报对其他媒体消息关注的更多,在整合其他媒体的新闻资源方面要多于《商报》,这一方面扩大了它的新闻来源,另一方面又展示了自己善于选择和整合相关信息并有机地融入到自己的报道中去的实力,体现了该报“做主流媒体”的编辑理念。
报道方式的比较。两报发表对“嫦娥探月”的深度报道分别为12篇和9篇。但在发现、挖掘新闻信息资源的角度方面又有所不同。《华西》着重事件的过程、即时动态和事件前景的客观报道,突出报道的现场感和受众的亲历性。如推出“奔月镜头”半个版刊发特派记者“追月”纪实,其评论分析、背景介绍相对较少,而这恰是《商报》的优势,该报以大量的人物专访和穿插众多背景资料增强报道的解释性和趣味性,极力通过各种信息渠道挖掘与此事件密切相关的背景信息来凸显新闻的原创性特征。可见,《华西》的报道重视告诉受众该事件“是什么”,风格从容稳重,而《商报》则更重视告诉受众“为什么”,风格鲜明活泼。
结语
在“嫦娥探月”报道中,《华西》和《商报》根据目标人群的不同,烹调出各具特色的内容,充分挖掘出了重大科技事件所蕴涵的新闻价值。两报对事件议题的选择与使用方式的不同,表明它们将新闻价值判断的着力点由“探月”的表面信息延伸至事件意义本身,强化了都市报作为人们以个人身份参与和了解国家大事过程必要的信息通路。
两报的竞争表明,都市报通过策划,对同质重大新闻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并加以视觉识别的个性化编排的倾向十分明显。在遵循新闻规律的前提下,这不失为都市报探索异质化竞争路径的典型表现。
注 释:
①杜骏飞:《Internet被解放的新闻价值观》,《现代传播》,2002(1)。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编校:郑 艳
作为一种度量,新闻价值被用来评判新闻原事和新闻文本的意义。①在都市报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一方面,一条报道资源往往会引起都市报的群体关注,另一方面,在对重大新闻进行全程报道的媒体中,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中央级报刊媒体的报道通常是最具权威的,各地方报纸多是采用新华社通稿和整合相关媒体资源。在这种同源同质的情况下,如何通过对事实和材料的选择,以独特的新闻价值吸引读者,从而赢得市场是都市报获得竞争优势的策略之一。
报道数量。从时效性上来看,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发射升空当天,两报都在第一时间对这一具有重要性的新闻事件给予了高度关注。《华西都市报》(以下简称《华西》)和《成都商报》(以下简称《商报》)都推出了各自的专版,即“现场直击‘嫦娥奔月’特别报道”和“月球,我们来了——‘嫦娥一号’卫星绕月探测工程特别报道”,还在第一时间派出各自的特派记者赶赴发射现场进行报道,这表明,在相同的市场环境下,抢抓时效性是都市报日常新闻竞争的首要环节,但在对时效性的表现上又各有不同。如《华西》以“第一时间/现场”总领报道,努力营造当日新闻,而《商报》以“发射倒计时”为专题名抢抓新鲜、及时的新闻。
报道数量反映了编辑对新闻事实重要性的重视程度。在报道数量上,《华西》的稿件总量为82篇,《商报》的稿件数量为69篇。相比之下,《华西》在报道数量上高于《商报》,报道数量随时间变化分布相对均匀,没有呈现明显的波状起伏。《商报》虽然在报道数量上比《华西》少,但在相关新闻的补充上与《华西》难分伯仲。尤其是2007年10月25日发射成功的第二天,《商报》以号外的形式记录了事件中令人激动的重要数字和事实,再现和放大了其中的部分细节,掀起了事件关注的高潮。
报道议题。在两报关注的议题中,除了对发射动态信息的常规报道,软新闻尤其是能引起普通市民密切关注的议题都占了一定的比例。由于两报的读者多为四川人,因此两报都不遗余力地通过各种信息渠道挖掘“嫦娥探月”工程中与四川相关的新闻信息,以拉近读者与新闻事件之间的心理距离,但是,在关注的着眼点上两报又有着明显区别。
《华西》作为一张区域组合性报刊,在其所关注的议题中,偏向于选择省内新闻事件。如:《连线泸州:嫦娥奔月点火器是泸州造》报道了川南机械厂为我国航天事业提供的火工产品。而《商报》的定位是有效覆盖中心城市成都,其在挖掘本土新闻方面更侧重于从“探月”的视角来看成都市民生活和相关反应,以及成都企业与之相关的情况。
可见,两报由于目标受众不同,报道对象和所关注的议题呈现差异。相比之下,《商报》的新闻价值取向表现为对受众的服务性这一特征更为明显,在表现技巧上,强调故事性、情节性。
报道的新闻来源。虽然两报都在第一时间派出自己的记者从现场发回独家报道,但毕竟用一个人的眼光去多角度地报道整个事件的方方面面并非易事,所以两报在报道时都不同程度地整合了其他媒体的一些相关信息使其报道更加全面和深入,但在对新闻来源的整合及处理上又存在差异。
首先,让通稿为个性服务,以减少稿源趋同的比例。在有关“嫦娥探月”的稿件中,两家报纸的通稿比例都很高,《华西》为48%,《商报》为54%。但在对新华社通稿的处理上,两报都隆重推出了经过精心策划的多个专版,让通稿的信息为专版的主题服务。如《华西》在2007年10月24日推出“情况介绍”、“意义和价值”两个专版,将援引的4条新华社消息用于“释疑”、“动态”和“简讯”板块权威信息的补充。《商报》同日开辟了3个系列专版,子栏目分别设为“望月”、“奔月”和“登月”。在介绍奔月任务和环境影响时引用了新华社通稿内容。
其次,整合其他媒体资源,为准确、全面而及时地自主报道服务。从新闻来源的媒体类型看,两报都尽可能多地刊发本报记者采写的稿件,此外,它们还综合刊发了国内外其他媒体的报道。比较中发现,《华西》获取信息的渠道虽然也主要是官方媒体和自主报道,但该报对其他媒体消息关注的更多,在整合其他媒体的新闻资源方面要多于《商报》,这一方面扩大了它的新闻来源,另一方面又展示了自己善于选择和整合相关信息并有机地融入到自己的报道中去的实力,体现了该报“做主流媒体”的编辑理念。
报道方式的比较。两报发表对“嫦娥探月”的深度报道分别为12篇和9篇。但在发现、挖掘新闻信息资源的角度方面又有所不同。《华西》着重事件的过程、即时动态和事件前景的客观报道,突出报道的现场感和受众的亲历性。如推出“奔月镜头”半个版刊发特派记者“追月”纪实,其评论分析、背景介绍相对较少,而这恰是《商报》的优势,该报以大量的人物专访和穿插众多背景资料增强报道的解释性和趣味性,极力通过各种信息渠道挖掘与此事件密切相关的背景信息来凸显新闻的原创性特征。可见,《华西》的报道重视告诉受众该事件“是什么”,风格从容稳重,而《商报》则更重视告诉受众“为什么”,风格鲜明活泼。
结语
在“嫦娥探月”报道中,《华西》和《商报》根据目标人群的不同,烹调出各具特色的内容,充分挖掘出了重大科技事件所蕴涵的新闻价值。两报对事件议题的选择与使用方式的不同,表明它们将新闻价值判断的着力点由“探月”的表面信息延伸至事件意义本身,强化了都市报作为人们以个人身份参与和了解国家大事过程必要的信息通路。
两报的竞争表明,都市报通过策划,对同质重大新闻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并加以视觉识别的个性化编排的倾向十分明显。在遵循新闻规律的前提下,这不失为都市报探索异质化竞争路径的典型表现。
注 释:
①杜骏飞:《Internet被解放的新闻价值观》,《现代传播》,2002(1)。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编校:郑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