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诏德化碑》的文学意蕴

来源 :大理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tom1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诏德化碑,史学界首推为云南“第一大碑”。它所具有的重要文物价值和历史价值已为人们认识。而关于其文学价值的研究还很鲜见。
  
  一、德化碑的写作背景
  
  唐代大历元年(公元766年)矗立在大理太和城的德化碑,体量巨大,碑文洋洋洒洒由3800多字构成,纪史和叙述严谨、有着非常娴熟和很高的汉文水准。碑阳的文字共分七段,记载了碑文的主体,碑阴雕刻的内容是南诏王对文臣武将的赏赐。
  通读碑文,可以看出撰碑者对汉文化非常精通,遣词造句有着很高的政治、历史视野,并且非常熟悉唐朝与南诏的关系。当时,南诏还被中原王朝的“正史”视为“列国”之一的地方政权,字里行间,仍表达出当时“大中国”与各藩国之间“统与分”的古代国家形态。碑文既说明了南诏国的相对独立性,又表述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多元一体的特点,始终将中华民族的血脉与文化奉为至高无上。由此看来,碑文不是出自于一般写手,而是出于南诏王室的重臣。
  南诏国的真正形成,是在公元738年皮逻阁统一“六诏”之时。此前,洱海区域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形成了六个大的部落集团,即史上所载的“六诏”,各诏相对独立,又有联系。《蛮书》说,它们之间有着婚姻关系,从大的文化视野来看,这“六诏”也是一个“文化共同体”。所以,“六诏”的统一,既是蒙舍诏率先崛起和扩张的政绩,也是当时洱海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由于蒙舍诏得到唐王朝的支持,一代枭雄皮逻阁最终完成了古代大理地区的统一大业——“六诏”一统归唐。
  但“六诏”合一以后,南诏与唐王朝之间的许多矛盾仍没有得到妥善解决。主要是唐王朝派遣的一批内地官员章仇兼琼、竹灵倩、李宓等未处理好与南诏及东爨的关系,给唐王朝奏报不实之词,并激怒了南诏和东爨的反抗。再加上唐王朝与吐蕃、南诏之间长期存在许多纠葛。复杂的政治、军事局面最终导致唐与南诏的两次天宝战争(公元748年—751年,公元754年)。后来,到了唐贞元十年(公元794年),才以“苍山会盟”为标志,唐与南诏又重新和好。
  德化碑的碑文,是在皮逻阁已经去世,其子阁逻凤继承王位后刻立的,所以碑文大大歌颂了阁逻凤、凤伽异两父子的丰功伟绩。据目前研究,碑文的作者本是唐王朝的官员“西泸令”——郑回,郑回是南诏攻击川西一带时掳掠回的汉地官员,并赐姓名为“王蛮利”,南诏尊敬他的才能,便奉郑为清平官(宰相),并辅助皮逻阁、阁逻凤、凤迦异祖孙三代,而且是阁逻凤、凤迦异的老师。郑回给南诏带来内地先进的汉文化,深得南诏王室的器重,所以此碑出自郑回之手是可能的。今天我们通读碑文,富有大唐文化的风范,其深邃的文思,典雅的文体,通畅的语法,文字的节奏美感,的确是西南地区其他古代碑文所无法可比的。
  
  二、空灵飘逸的叙事风格
  
  从文字欣赏的角度看德化碑碑文,作者在撰写碑文时独具匠心,通篇不乏显示作者的笔力厚重和潇洒之韵。
  我们来看碑文的第一段,即文章的开篇是这样写的:“恭闻清浊初分,运阴阳而生万物,川岳既列,树元首而定八方。故知悬象著明,莫大于日月;崇高辨位,莫大于君臣。道治则中外宁,政乖必风雅变。岂世情而致,抑天理之常。”
  在文学作品的创作中,每篇的开启和破题、决定着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基调。碑文第一段的头几句,写作的方式运用了“兴”的手法,结句流畅,作者用哲学的思维,贯穿道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思辨。文章为南诏的崛起,南诏王阁逻凤、凤伽异为人君主的“注定”,从天理人伦的角度铺垫了“非南诏王莫属”的观点,从而为碑文下面的内容表述埋下了回旋的余地和拓展的空间。
  再如碑文的第六段,从“我王气受中和”之句起,用大量的篇幅歌颂了阁逻凤的丰功伟绩。但作者没有详尽地罗列数字,而是用洗练的语句来归纳和讴歌南诏王的功业:“才出人右,辩称世雄。高视则卓尔万寻,运筹则决胜千里。观衅而动,因利兴功。及协神衷,有如天启。故能拔城挫敌,取胜如神。以危易安,转祸为福。绍开祖业,宏覃五猷”。接下来描写南诏国境内国泰民安的景象,同样运用了很优美的句子来描述:“遏塞流潦,高原为稻黍之田;疏决陂池,下隰树园林之业。易贫成富,徒有之无。家饶五亩之桑,园贮九年之禀。”这样的写法,既使人顿生飘逸的美感,又保留有一定的遐想空间,既真实又不虚妄,碑文宣扬南诏王的功绩巧妙地寓于侧面描写之中,可谓独具匠心,文章的立意和才华确实一般写手不能所为。使人读后感到许多句子空灵、飘逸,但又不显空洞和过分张扬。碑文的思想性通过艺术性完美地表达出来。
  
  三、骈体述史的洗练笔法
  
  南诏德化碑作为记载阁逻凤、凤伽异两代君主的历史,免不了用大段的文字叙述南诏王的功绩,表述与唐王朝、吐蕃和中原王朝派驻边疆汉吏们的关系,最终的目的是想表达南诏与唐交恶的过程是“不得已”的事。我们在通读一千多年前的古碑时,完全能被其以骈体述史的洗练之笔,充满古典文学特点的对称美和节奏美所打动。
  碑文的第二自然段,是赞颂阁逻凤的。描述阁逻凤为不一般的治国安邦的君王,优美的骈体形容他为:“(阁逻凤)应灵杰秀,含章挺生,日角标奇,龙文表贵。”意思是阁逻凤是应运时势而生的杰出人物,额头左边有隆起的标志,身上有着龙纹的尊贵之气。赞美他“不读非圣之书,尝学治人之术。抚军屡闻成绩,监国每著家声。”记载他为保家卫国立下的功绩时“铎鞘尽获,宝物并归。解君父之忧,静边隅禄,制使奏闻,酬上柱国”。
  碑文的第三段,由7个自然段构成。其中写了第二次天宝战争的惨烈景况,南诏与唐王朝两军厮杀:“彼弓不暇张,刃不及发,白日晦景,红尘翳天,流血成河,积尸壅水,三军溃衄,元帅沉江”。最有意思的是碑文的第六段,一是写了刻碑纪文原本不是南诏王的初衷,而是因为清平官(相当于中原王朝的宰相)段国忠、段寻铨的进言、“有国而致理,君主之美也。有美而无扬,臣子之过也。夫德以立功,功能建业,业成不纪,后世何观。”说的意思,立碑是由于大臣们进言,而不是南诏王为自己沽名钓誉,实在是用心良苦。还有使读者感兴趣的是,碑文作者同时捎带把自己也表白了一番,借这块重要的碑文表述了他的家世:“蛮盛家世汉臣,以王称乎晋业,钟铭代袭,百世定于当朝”。原先的“汉臣”被俘虏后成了南诏的清平官,表示他是忠诚于南诏王室的。并向南诏表白“愧无赞于《周诗》”、“愿声齐于齐鲁”道出他是中原饱学之士。怪不得碑文的立意、结构、文采都跃然于碑,写得雄浑大气,情理相容。既为南诏王表白了功与过,又不得罪中原王朝。用精巧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政治家处理南诏与唐王朝之间战争与和平的艺术技巧,从而为贞元十年(公元794年)南诏与唐朝的“苍山会盟”埋下了“重修旧好”的伏笔。最后一段,完全是用四句式的诗词作为结束,虚写和实写相融一体,使得通篇碑文庄重又轻松,有赋有兴,将文章主题推到了高潮。作者用诗词的形式再次对碑文的内容作了回顾和归纳。今天我们通读碑文,若对前面的内容了如指掌,那么一读诗词就大体知德化碑所写的史实在古代碑文的文学作品中,也是少见的。
  总而言之,南诏德化碑是我国历史上一件重要的少数民族文学作品。用历史学的角度来读它,它是唐代阁逻凤、凤迦异与唐、吐蕃、东南亚国家的一部“信史”和“简史”。以民族学的角度来读它,它是记载当时云南境内诸多古代民族(族群)多元共存的实证材料。从文学的角度来读它,它是表明当时南诏对汉文化和汉学持有的开放态度。并且说明南诏是有包容性的,不仅用汉文来写碑文,连作者也是“汉臣”,甚至碑文的作者还被封为清平官。又从古代中国内地与边疆的文化交流历史来看,这篇代表一千多年前的古代优秀作品闪耀出的思想、文采,再次佐证了中华各民族几千年来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民族发展史。今天我们重读这篇碑文,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得到启发和见解。
  
  ■杨翠微: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07级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杨义龙
其他文献
古城的情思  是彻夜不眠的红灯笼  红得心醉  亮得悠长  星月是故乡千年不老的情人  永远和古城相依相伴  萦绕不散的柔情  让流浪的心梦回故乡    曾记否  古楼 老宅 石板街  牌坊 书院 古乐韵  深巷小院  关不住四溢的花香  翻山越岭的猎猎西风  刮不乱小城人安祥的步履   西下的残阳瘦了  故乡的情思依然丰满  时尚的音符来去匆匆  唯有故乡的调子永远留守    无论身在何方  轻
期刊
风花雪月  就像撩人的传说  陶醉了众多的阿鹏与金花  白族的大观园内  每天都上演着绚丽多姿的花节  掐新娘和取乳名  让金花化为美丽的蝴蝶  飞进了千千万万华夏人的梦境  它长出更加柔和弯曲的舞姿  让一切艺术  流畅的无法流畅  幽深的变得直白  粗犷的露出惆怅  远古虔诚的奇遇者  慕名而来  寻找属于自己的梦幻    蝴蝶泉    临风而舞 持月而舞  狂舞的云弄峰诗酒般地丛开  绽竹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