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在浦江饭店正式开业,一面铜锣在这里被敲响。这是中国资本市场的第一声开市锣声,A股随之诞生。回首过往,我们是时候去思考一个问题——30年前,A股为什么诞生在上海?
上海的金融基因
1986年11月14日,邓小平会见了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约翰·范尔霖。邓小平在接受客人赠送给他的纽约证券交易所证章后,将一张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回赠给范尔霖。较真的美国人为了股票过户,还特意赶到了上海。
为什么是上海?因为当时,只有上海有股票交易的场所。
这一全国第一个股票交易柜台,就是中国工商银行上海信托投资公司静安证券营业部。十来平方米的空间,是由一间理发店改造而成,门口还竖着一根突兀的电线杆。
这里没有电脑,没有行情显示屏,成交价由客户口头协商,然后写在黑板上。飞乐音响和延中实业,是当时仅有的两只交易股票。登记卡号、盖章、过户,所有的程序都是手工完成,每天的平均交易量并不大。
在这个可能是当时世界上最小的股票交易柜台办理完过户手续,范尔霖开玩笑说:“美国最早开始股票交易是在华尔街边上的梧桐树下进行的,交易人要受日晒雨淋,你们现在的条件比他们好多了。”
条件的确在变好。没多久,这个小柜台已经积累了7只股票上市交易,甚至编制了一个像模像样的“静安指数”。
上海,慢慢对股票找到了感觉。这是上海这座城市一直以来的金融基因。解放前,上海就是亚太地区最大的金融城市。20世纪80年代,上海企业的股份制改革进行得最为充分,金融制度改革也已同步开启。此时的上海等待的,是一个机会。
1990年4月18日,浦东开始開发开放。上海等待的机会,来了。1990年6月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复同意建立上海证券交易所。
这条路走对了
“我这一麻袋股票给了你,你到底放哪儿去了?”1991年5月,一位老股民堵在上交所门口,不依不饶。这一幕在当时屡见不鲜。因为,刚开张没多久的上交所,要推行一项看起来破天荒的新政策——股票无纸化。
在那个年代,这无疑是一项巨大的挑战。结果,“老八股”的实物券收了6个月还没有收齐。上交所只好再出规定,不交实物股票,就不能参与交易。这下,收集才慢慢完成。
无纸化,只是上交所成立前后,千头万绪的一个缩影。当时,没有人知道证券交易所长什么样,股票的交易规则该怎么制定,什么样的公司可以上市,谁有资格进行交易。
上交所筹备组到处找资料,甚至去上海档案馆,翻出了解放前老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档案,但又怕太老不敢用。后来,台湾地区券商到上海访问,赠送了台湾证交所交易规则。筹备组一对照发现,台湾版本和老上海版本的内容基本一致,大家心里才有了底。二者结合,逐渐搞出了上交所的交易规则。
真正让筹备工作感到压力的是舆论的质疑。当时整个中国社会对证券交易所的思想认识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不少人纠结于交易所姓“资”还是姓“社”。
直到1992年邓小平南巡之后,这一情况才得以好转。总设计师当时对股市的经典论断,不少证券市场的老人都能一字不落地背诵下来:“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
好在,30年试下来,这条路走对了。(摘自《解放日报》 张杨/文)
上海的金融基因
1986年11月14日,邓小平会见了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约翰·范尔霖。邓小平在接受客人赠送给他的纽约证券交易所证章后,将一张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回赠给范尔霖。较真的美国人为了股票过户,还特意赶到了上海。
为什么是上海?因为当时,只有上海有股票交易的场所。
这一全国第一个股票交易柜台,就是中国工商银行上海信托投资公司静安证券营业部。十来平方米的空间,是由一间理发店改造而成,门口还竖着一根突兀的电线杆。
这里没有电脑,没有行情显示屏,成交价由客户口头协商,然后写在黑板上。飞乐音响和延中实业,是当时仅有的两只交易股票。登记卡号、盖章、过户,所有的程序都是手工完成,每天的平均交易量并不大。
在这个可能是当时世界上最小的股票交易柜台办理完过户手续,范尔霖开玩笑说:“美国最早开始股票交易是在华尔街边上的梧桐树下进行的,交易人要受日晒雨淋,你们现在的条件比他们好多了。”
条件的确在变好。没多久,这个小柜台已经积累了7只股票上市交易,甚至编制了一个像模像样的“静安指数”。
上海,慢慢对股票找到了感觉。这是上海这座城市一直以来的金融基因。解放前,上海就是亚太地区最大的金融城市。20世纪80年代,上海企业的股份制改革进行得最为充分,金融制度改革也已同步开启。此时的上海等待的,是一个机会。
1990年4月18日,浦东开始開发开放。上海等待的机会,来了。1990年6月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复同意建立上海证券交易所。
这条路走对了
“我这一麻袋股票给了你,你到底放哪儿去了?”1991年5月,一位老股民堵在上交所门口,不依不饶。这一幕在当时屡见不鲜。因为,刚开张没多久的上交所,要推行一项看起来破天荒的新政策——股票无纸化。
在那个年代,这无疑是一项巨大的挑战。结果,“老八股”的实物券收了6个月还没有收齐。上交所只好再出规定,不交实物股票,就不能参与交易。这下,收集才慢慢完成。
无纸化,只是上交所成立前后,千头万绪的一个缩影。当时,没有人知道证券交易所长什么样,股票的交易规则该怎么制定,什么样的公司可以上市,谁有资格进行交易。
上交所筹备组到处找资料,甚至去上海档案馆,翻出了解放前老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档案,但又怕太老不敢用。后来,台湾地区券商到上海访问,赠送了台湾证交所交易规则。筹备组一对照发现,台湾版本和老上海版本的内容基本一致,大家心里才有了底。二者结合,逐渐搞出了上交所的交易规则。
真正让筹备工作感到压力的是舆论的质疑。当时整个中国社会对证券交易所的思想认识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不少人纠结于交易所姓“资”还是姓“社”。
直到1992年邓小平南巡之后,这一情况才得以好转。总设计师当时对股市的经典论断,不少证券市场的老人都能一字不落地背诵下来:“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
好在,30年试下来,这条路走对了。(摘自《解放日报》 张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