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这些文字的时候,我刚刚完成第135个国家的旅行。目前我可以熟练使用8种语言,已经走过世界上将近80%的国家和地区,享受着从一个国家跨越到另一个国家,语言飞速切换的乐趣。环游世界是一种快乐的体验,像我一样,只要你迈出了第一步,就会沉浸其中,欲罢不能。
作为一个人类学家,我想说:旅行是理所应当的事。从“柴米油盐”的角度来看,旅行可以调节心情,可以锻炼意志,可以提高能力……总之,是让人变得更好。而从“国家大事”的角度来看,人作为信息的载体,如果得到优化、升级,就能更好地承载信息。
作为哺乳动物的人类有占有欲,而旅行这个离开自己居所,来到陌生的环境、接触着陌生事物的行为,从空间上来讲,扩充了人的活动范围,增加了获取和交换的信息量;
从时间上来讲,在相对同一的时间范畴中穿越了更多的空间,等于时间被等值地拉长了。这与我们一直所从事的主要使命看起来是一致的——人类从出生开始就竭尽全力地延长自己能占有的时间,也就是寿命;当这一点做不到的时候,就会想办法复制自己,也就是繁衍。
人天然会对新鲜的事物好奇。我对这个世界的了解起初是静态的,学生时代,财力有限,只能先从书本和媒体中获取信息,发现自己生活圈子之外的五彩斑斓。后来,我感觉这样获取信息的效率太低,于是就从信息的载体——语言下手,逐渐学习、掌握了8种语言,有热门的大语种,也有极偏门的小语种。当地语言所承载的与当地相关的信息最多、最全,每学习一种语言,都像是打开了一扇文化的大门。
大学毕业后留学欧洲,学习方向就定在语言人类学。20—30岁之间,我游历了欧洲几乎所有主流国家,这个文化大熔炉不仅巩固了我的语言基础,也给我打下了深深的多元文化烙印,至今仍影响着我。从欧洲回到北京工作,我逐渐展开了在亚洲的地毯式旅行,从东南亚到南亚,再到中亚和西亚。目前,由于当地局势的原因,欧亚大陆还有3个国家我没有去过。
最近两年,我开始进行中长距离的旅行,先走了一次亚欧非小环线,到访了地区非洲“金号角”地区(围绕阿拉伯半岛地区的非洲部分,主要有埃及,苏丹,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吉布提)的绝大多数国家;然后是一次大洋洲之旅,走过了大洋洲85%的土地;紧接着又完成了为期半年的亚欧非大环线的旅行。至此,我的行程覆盖了全球大约75%的国家和地区(根据TripAdvisor统计)。
这75%的世界给我带来了无尽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每一段旅程都仿佛是一小段浓缩了的人生。
在关岛做沙发客,没想到沙发主人居然是一个5星级酒店的市场总监,他给我提供了一间海景房,还包括一日浮潜的免费体验。
到达摩洛哥的前两天,听说突尼斯可以免签,我立即调整行程,迅速搞定了住宿和行程路线,就这样,收获了意料之外的一周突尼斯之旅。
为了去极其封闭的厄立特里亚,我千方百计地用积分换机票省钱,飞行加转机,两天两夜没睡觉才到达目的地。
有一次,我经过行程设计,使用打折机票集中行走一些旅行项目相对较少的国家,9天走了9国,这样的“超级一日游”,充实饱满,同时也不会特别紧张。
在巴布亚新几内亚食人部落参加成人礼的时候,我尝试用当地语言与部落里的人交流,他们兴奋地奔走相告:“那个传说中会说咱们语言的中国人来啦!”
每到一个新的国家,用自己已知的语言去“刷”一门新的语言,其乐无穷的感觉还会翻倍。
……
旅行不仅满足了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旅行的过程也将我训练成一个项目管理者、风险控制者、内容策划、语言学家……不知不觉地,我收获的新的知识与能力也应用在工作、生活的其他领域,我在不断优化作为信息承载者的自己。
对普通人来说,环游世界的梦想真能实现吗?当然可以!
有人计算过,目前联合国承认的国家不到200个,如果每个国家只去一两个地方,每个地方只待两三天,不间断地走上两三年,就可以“走遍世界”了。不过,很少有人能在生活中能处于这种“真空”状态,除了旅行,我们还需要工作,需要面对琐碎人生中的各种酸甜苦辣。所以,实现梦想还老需要精细的计划。
做计划
首先要清晰地做出“我要周游世界”的决定,这是一切计划的基础。
◎ 在规划人生的时候同时规划旅行
根据自己的人生规划,可以大致对旅行时间、财力的安排有个大致概念,比如在哪些阶段可以尽量多安排出游,而哪些阶段则相对较少。
◎ 护照 > 时间 > 精力 > 性价比 > 成本 > 说走就走的欲望
护照与签证是出境旅行的关键因素。要特别注意细节,比如护照的空白页数,有些长期签证不能新旧护照一起使用,如果护照的空白页用完了就很麻烦;发达国家的长期签证,比如美签和申根签,能敲开南美和欧洲很多国家的大门,可以集中管理这类签证在有效期内可以去到的国家,尽量节省护照页,延长其使用时间。
旅行之初,可以先选择几个难度系数比较低的国家,每年走四五个,积攒经验,对于年轻人来说,经济压力也相对较小。之后难度和數量可以加码,2—3年走8—10个国家,再后来可以两三年走20—25个国家。这样走过地球多一半的土地,你也成了一个有着扎实经验的旅行者。
尽量控制成本,但别盲目贪图便宜,否则可能因此付出更多成本。
◎ 善用工具
飞机、酒店、信用卡,这三者都有自己的积分体系和优惠方案,而且彼此间有很多互通、转化的可能,被称为常旅客的“三位一体”工具。善用它们,会给出行带来极大便利。
比如我2017年同时参加了以下活动:国航的“急速升银”活动及若干积分累计活动;洲际酒店的新会员、“先行者”和“急速生白金”活动;万豪酒店的“升金”和奖励房晚活动。参加这些活动时的消费,关联着各支付渠道和银行的积分活动。最终我获得了国航银卡、洲际酒店白金卡、万豪金卡,并用奖励积分换取了南非、毛里求斯和大溪地相关酒店的奖励房晚;而国航连并信用卡一起产生的国航积分,已经足够换取一次北京到北美的免费往返机票。
在路上
没有两个人的旅行是完全一样的,你的旅行一定要最大限度地满足你的需求,使你的体验最大化。
◎ 像管理公司一样管理你的旅行
策划旅行时需要考虑预算、筹集资金;在路上需要做项目管理,考虑风险控制,开发多种资源,联系当地的各种机构、人员,这像极了商务拓展;为了体验最大化,还要尽量寻找最好的内容填充到旅行中,这不就是产品设计嘛。
◎ 多利用复式资源
比如像Couchsurfing这样的网络联盟,表面看是一个节省住宿成本的工具,但它同时满足了与当地人、当地资源亲密接触的需求,可以说是跨维度的利器,非常有利于让旅行体验最大化。
◎ 不把时间浪费在全世界都一样的东西上(三级标题)
不要迷信连锁酒店,除非那家酒店有不可替代的当地特色或是博物馆属性;不要贪恋酒吧一条街,除非那条街上的酒吧确实有过人之处。尽量将时间花在当地独一无二的体验上,吃仅此一家的小馆子,住当地最老的房子,珍惜与路人的愉快谈话,这些才是最有价值的。
◎ 走在别人前面
去别人没去过的地方总会有特别的收获,去之前,你拥有的信息很少;归来后,你拥有的信息可能最多。
有媒体说,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显示富有的方式在不断迭代,从炫耀房子、汽车,逐渐变为注重谈话内容的知识背景。旅行中,加强知识储备的同时,可以一并享受一下“富有”的感觉,潜水,登山,上当地的手工艺课,尝试学习当地语言……这种超级浓缩的体验让人异常充实,游客不再是一个隔离在酒店绿洲中的孤鸟,而是不断在与当地人进行高效的信息互换,最后甚至能感觉到“融入”的存在感,这简直妙极了!
人类为什么要旅行?
作为一个人类学家,我想说:旅行是理所应当的事。从“柴米油盐”的角度来看,旅行可以调节心情,可以锻炼意志,可以提高能力……总之,是让人变得更好。而从“国家大事”的角度来看,人作为信息的载体,如果得到优化、升级,就能更好地承载信息。
与人性有关
作为哺乳动物的人类有占有欲,而旅行这个离开自己居所,来到陌生的环境、接触着陌生事物的行为,从空间上来讲,扩充了人的活动范围,增加了获取和交换的信息量;
从时间上来讲,在相对同一的时间范畴中穿越了更多的空间,等于时间被等值地拉长了。这与我们一直所从事的主要使命看起来是一致的——人类从出生开始就竭尽全力地延长自己能占有的时间,也就是寿命;当这一点做不到的时候,就会想办法复制自己,也就是繁衍。
一个人类学家的环游之路
人天然会对新鲜的事物好奇。我对这个世界的了解起初是静态的,学生时代,财力有限,只能先从书本和媒体中获取信息,发现自己生活圈子之外的五彩斑斓。后来,我感觉这样获取信息的效率太低,于是就从信息的载体——语言下手,逐渐学习、掌握了8种语言,有热门的大语种,也有极偏门的小语种。当地语言所承载的与当地相关的信息最多、最全,每学习一种语言,都像是打开了一扇文化的大门。
大学毕业后留学欧洲,学习方向就定在语言人类学。20—30岁之间,我游历了欧洲几乎所有主流国家,这个文化大熔炉不仅巩固了我的语言基础,也给我打下了深深的多元文化烙印,至今仍影响着我。从欧洲回到北京工作,我逐渐展开了在亚洲的地毯式旅行,从东南亚到南亚,再到中亚和西亚。目前,由于当地局势的原因,欧亚大陆还有3个国家我没有去过。
最近两年,我开始进行中长距离的旅行,先走了一次亚欧非小环线,到访了地区非洲“金号角”地区(围绕阿拉伯半岛地区的非洲部分,主要有埃及,苏丹,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吉布提)的绝大多数国家;然后是一次大洋洲之旅,走过了大洋洲85%的土地;紧接着又完成了为期半年的亚欧非大环线的旅行。至此,我的行程覆盖了全球大约75%的国家和地区(根据TripAdvisor统计)。
这75%的世界给我带来了无尽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每一段旅程都仿佛是一小段浓缩了的人生。
在关岛做沙发客,没想到沙发主人居然是一个5星级酒店的市场总监,他给我提供了一间海景房,还包括一日浮潜的免费体验。
到达摩洛哥的前两天,听说突尼斯可以免签,我立即调整行程,迅速搞定了住宿和行程路线,就这样,收获了意料之外的一周突尼斯之旅。
为了去极其封闭的厄立特里亚,我千方百计地用积分换机票省钱,飞行加转机,两天两夜没睡觉才到达目的地。
有一次,我经过行程设计,使用打折机票集中行走一些旅行项目相对较少的国家,9天走了9国,这样的“超级一日游”,充实饱满,同时也不会特别紧张。
在巴布亚新几内亚食人部落参加成人礼的时候,我尝试用当地语言与部落里的人交流,他们兴奋地奔走相告:“那个传说中会说咱们语言的中国人来啦!”
每到一个新的国家,用自己已知的语言去“刷”一门新的语言,其乐无穷的感觉还会翻倍。
……
旅行不仅满足了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旅行的过程也将我训练成一个项目管理者、风险控制者、内容策划、语言学家……不知不觉地,我收获的新的知识与能力也应用在工作、生活的其他领域,我在不断优化作为信息承载者的自己。
你也可以实现环游世界的梦想
对普通人来说,环游世界的梦想真能实现吗?当然可以!
有人计算过,目前联合国承认的国家不到200个,如果每个国家只去一两个地方,每个地方只待两三天,不间断地走上两三年,就可以“走遍世界”了。不过,很少有人能在生活中能处于这种“真空”状态,除了旅行,我们还需要工作,需要面对琐碎人生中的各种酸甜苦辣。所以,实现梦想还老需要精细的计划。
做计划
首先要清晰地做出“我要周游世界”的决定,这是一切计划的基础。
◎ 在规划人生的时候同时规划旅行
根据自己的人生规划,可以大致对旅行时间、财力的安排有个大致概念,比如在哪些阶段可以尽量多安排出游,而哪些阶段则相对较少。
◎ 护照 > 时间 > 精力 > 性价比 > 成本 > 说走就走的欲望
护照与签证是出境旅行的关键因素。要特别注意细节,比如护照的空白页数,有些长期签证不能新旧护照一起使用,如果护照的空白页用完了就很麻烦;发达国家的长期签证,比如美签和申根签,能敲开南美和欧洲很多国家的大门,可以集中管理这类签证在有效期内可以去到的国家,尽量节省护照页,延长其使用时间。
旅行之初,可以先选择几个难度系数比较低的国家,每年走四五个,积攒经验,对于年轻人来说,经济压力也相对较小。之后难度和數量可以加码,2—3年走8—10个国家,再后来可以两三年走20—25个国家。这样走过地球多一半的土地,你也成了一个有着扎实经验的旅行者。
尽量控制成本,但别盲目贪图便宜,否则可能因此付出更多成本。
◎ 善用工具
飞机、酒店、信用卡,这三者都有自己的积分体系和优惠方案,而且彼此间有很多互通、转化的可能,被称为常旅客的“三位一体”工具。善用它们,会给出行带来极大便利。
比如我2017年同时参加了以下活动:国航的“急速升银”活动及若干积分累计活动;洲际酒店的新会员、“先行者”和“急速生白金”活动;万豪酒店的“升金”和奖励房晚活动。参加这些活动时的消费,关联着各支付渠道和银行的积分活动。最终我获得了国航银卡、洲际酒店白金卡、万豪金卡,并用奖励积分换取了南非、毛里求斯和大溪地相关酒店的奖励房晚;而国航连并信用卡一起产生的国航积分,已经足够换取一次北京到北美的免费往返机票。
在路上
没有两个人的旅行是完全一样的,你的旅行一定要最大限度地满足你的需求,使你的体验最大化。
◎ 像管理公司一样管理你的旅行
策划旅行时需要考虑预算、筹集资金;在路上需要做项目管理,考虑风险控制,开发多种资源,联系当地的各种机构、人员,这像极了商务拓展;为了体验最大化,还要尽量寻找最好的内容填充到旅行中,这不就是产品设计嘛。
◎ 多利用复式资源
比如像Couchsurfing这样的网络联盟,表面看是一个节省住宿成本的工具,但它同时满足了与当地人、当地资源亲密接触的需求,可以说是跨维度的利器,非常有利于让旅行体验最大化。
◎ 不把时间浪费在全世界都一样的东西上(三级标题)
不要迷信连锁酒店,除非那家酒店有不可替代的当地特色或是博物馆属性;不要贪恋酒吧一条街,除非那条街上的酒吧确实有过人之处。尽量将时间花在当地独一无二的体验上,吃仅此一家的小馆子,住当地最老的房子,珍惜与路人的愉快谈话,这些才是最有价值的。
◎ 走在别人前面
去别人没去过的地方总会有特别的收获,去之前,你拥有的信息很少;归来后,你拥有的信息可能最多。
有媒体说,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显示富有的方式在不断迭代,从炫耀房子、汽车,逐渐变为注重谈话内容的知识背景。旅行中,加强知识储备的同时,可以一并享受一下“富有”的感觉,潜水,登山,上当地的手工艺课,尝试学习当地语言……这种超级浓缩的体验让人异常充实,游客不再是一个隔离在酒店绿洲中的孤鸟,而是不断在与当地人进行高效的信息互换,最后甚至能感觉到“融入”的存在感,这简直妙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