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判别阳城煤矿3305工作面下平巷掘进遇到的FD53断层水的水源,进而决定巷道掘进是否可以直接穿过断层,在确定砂岩含水层、三灰含水层、奥灰含水层为FD53断层水可能水源的基础上,现场采集了断层及这3个含水层的水样进行常规化学成分水质检测.选取ρ(K++Na+)、ρ(Ca2+)、ρ(Mg2+)、ρ(HCO3-)、ρ(Cl-)、ρ(SO2-4)、pH、总溶解固体(total dissolved solids,TDS)作为水源识别化学指标,利用水化学特征Piper图排除了断层水水源为砂岩含水层的可能性;基于灰色
【机 构】
:
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590;陕西中太能源投资有限公司,陕西榆林719109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判别阳城煤矿3305工作面下平巷掘进遇到的FD53断层水的水源,进而决定巷道掘进是否可以直接穿过断层,在确定砂岩含水层、三灰含水层、奥灰含水层为FD53断层水可能水源的基础上,现场采集了断层及这3个含水层的水样进行常规化学成分水质检测.选取ρ(K++Na+)、ρ(Ca2+)、ρ(Mg2+)、ρ(HCO3-)、ρ(Cl-)、ρ(SO2-4)、pH、总溶解固体(total dissolved solids,TDS)作为水源识别化学指标,利用水化学特征Piper图排除了断层水水源为砂岩含水层的可能性;基于灰色关联模型,建立断层水和各含水层之间的灰色关联度,识别出断层水水源为三灰水;应用最新的三维高密度电法探测技术,获得了3个含水层在3305工作面的富水性分布特征,排除了断层水水源为奥灰水的可能性,并进一步判定断层水水源为三灰水.最终的判别结果表明,FD53断层水的水源为水量可控的三灰水,巷道掘进可以直接穿过断层.
其他文献
“新型海洋微波遥感探测机理模型与应用研究”项目针对“十四五”及后续我国拟发射的星载五种新型微波载荷的需求,解决了星地一体化观测原理、算法模型和数据处理中存在的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针对目前缺乏极化观测、多普勒信息观测、海流测量和海面目标凝视等问题,突破了微波海洋遥感极化、多普勒等机理模型和新型载荷仿真与研制、数据处理等关键技术.研究成果已部分应用于“十三五”期间上天试验的天宫2号成像雷达高度计、中法海洋卫星的波谱仪等我国新型微波遥感器的数据处理系统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核心支撑作用.项目研究成果的应用情况表明
全世界有40多个国家属于缺硒地区,我国有70%地区缺硒.硒是人体必需元素,缺硒导致克山病、心脑血管病、癌症等多种疾病.硒营养强化剂中亚硒酸钠等无机硒虽含量稳定,但生物利用率和安全性低;富硒酵母等由于成分复杂、有机硒含量不稳定,使用范围受限制.L-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L-SeMC)是一种天然含硒氨基酸,结构明确、生物利用率和安全性高,是国际公认的第三代有机硒营养强化剂.美国PharmaSe公司率先突破L-SeMC合成技术,一度垄断国内外市场.
日益短缺的能源与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亟需开发新型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储存和转换绿色环保技术.氢能被称为21世纪的理想能源,通过风电、水电、太阳能等获得绿氢的过程中完全没有碳排放,因而引起了更广泛的关注.电解水制氢更是氢、氧燃料电池、金属-空气电池等能源转换技术的核心.但其包含的半反应析氧反应(OER)和析氢反应(HER)均需高效、稳定的催化剂来降低反应的能垒、加快反应过程从而提高能源转化与存储效率.尤其是OER由于较慢的动力学和更高的能垒,限制了电催化裂解水的整体效率,进而阻碍了电解水
HDPE膜是目前环保、市政、水利工程中防渗的主要材料,在东莞市长安镇茅洲河二期调蓄池中复合HDPE的功能主要有防排结合/导排结合、防渗和防大气污染,分别应用于调蓄池池底的地下水导排盲沟、池底和池侧壁的防渗及池顶部的浮盖结构.为了保证快速、高效、高质量完成防渗结构的实施,项目团队进行了一系列创新研究,形成了成套的施工技术和施工工法.施工技术可应用于形状不规则的HDPE结构调蓄池或有防渗要求的含HDPE膜复合结构的施工中.针对异形HDPE浮盖结构调蓄池的特点,研究其施工技术方法,解决了异形HDPE浮盖结构调蓄
沉井广泛应用于市政、桥梁、烟囱、水塔的基础,水泵房、地下油库、水池竖井等深井构筑物和盾构或顶管的工作井.东莞市长安镇应急调蓄池工程,连接三洲污水处理厂主管线泵池沉井位置,处于茅洲河河岸边大约30米处,该处地下水位受茅洲河潮汐影响明显,根据地质资料显示,沉井穿越地质主要为杂填土和淤泥,为了节约造价,泵池沉井设计方案中没有止水措施,采取不排水下沉法.针对不良地质大型超深沉井,很难控制开挖深浅、下沉垂直度、下沉速度、底部标高等问题,容易出现大幅度偏沉、塌方现象,施工风险非常高,另外还可能会造成主干管被压断、茅洲
非洲是我国最早“走出去”开展油气勘探合作的地区之一,中非裂谷系是非洲内陆勘探程度低、资源潜力大的重要勘探领域.穆格莱德盆地是中非裂谷系内面积最大的盆地,主体位于苏丹境内,主要包括第1、2、4和6区块.1995年中国石油独资获得苏丹6区块,1997年联合其他伙伴中标苏丹1、2、4区块.1997—2002年,1、2区在被动裂谷盆地地质模式和成藏模式指导下勘探开发取得了成功.而范围更大、地质条件更为复杂的4、6区历经国际石油公司勘探30多年,没有商业发现而退出.因此,尽快明确4、6区勘探潜力,提出针对性部署,取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地处青、甘、新、藏四省区交往中心地带的柴达木盆地,既是西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战略通道和开放门户,也是西北地区具有投资空间和发展潜力的区域之一.目前承担着支撑青海经济社会发展、支援西藏、稳定新疆的重任,是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及“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节点之一.盆地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成为“一带一路”能源合作和基础建设保障的重点,也是低碳能源格局中供给侧的选择和甘、青、藏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大气质量改善的关键.
随着人们对资源环境问题的持续关注,“碳达峰、碳中和”已经成为当前经济社会工作的重点任务.发展高活性光电催化材料是利用太阳能的一种潜在途径,然而提高太阳能转换效率方面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光生电荷的分离是制约太阳能转换效率的关键因素.从微纳米尺度对光催化剂中电荷分离的深入理解是提高电荷分离效率和太阳能转换效率的关键,也为从根本上设计新型高效的光催化剂提供指导,是当前光电催化领域的研究热点.
随着电网规模不断扩大、机组数量增多、控制系统响应趋快,信息通信和控制系统执行机构的时滞效应愈发显著,成为影响振荡发生、发展及抑制的关键因素,导致多类型振荡事故频发.传统的时滞近似处理方法导致系统模型不精细、振荡分析不准确、抑制振荡的控制器性能差,难以满足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需求,电网亟需适用于大规模时滞电力系统的振荡分析和控制技术.
随着油气勘探的不断深入,我国断陷盆地已进入成熟勘探阶段,剩余油气资源及其分布规律的有效厘定是保持油气供给稳定的关键.为此,项目组采用大量统计分析、实验研究、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等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开展超压成因及量化表征、压力梯度与封闭层破裂机制、压力衰减与油气二次运移、超压结构与油气运聚关系等研究,旨在丰富和发展断陷盆地超压与油气成藏理论技术,对东部断陷盆地油气的持续稳产、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