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37例临床观察

来源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_2009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3例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与观察组37例。对照组给予安宫黄体酮治疗,观察组给予米非司酮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LH、FSH、P、E2与子宫内膜厚度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且治疗后观察组各指标的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米非司酮;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安宫黄体酮
  【中图分类号】R711.5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09-0103-01
  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妇科疾病,常见于内分泌及神经系统调节功能异常而引发的子宫非正常出血症状 [1]。笔者采用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8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73例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41~57岁,平均(47.3±5.3)岁;病程4~22个月,平均病程(9.3±2.8)个月;排除血液病、内分泌系统疾病、肝肾功能异常、心血管疾病,连续三个月服用激素治疗对患者。所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与观察组37例。两组患者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安宫黄体酮治疗,刮宫后5d起每晚空腹服用安宫黄体酮(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33020715)10mg;观察组患者给予米非司酮治疗。刮宫后5d起每晚空腹服用米非司酮(湖北葛店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33551)12.5mg。两组患者治疗周期均为3个月。
  1.3 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前后的子宫内膜厚度(通过彩超检测)及血浆激素指标:包括黄体生成素(LH)、卵泡生成素(FSH)、孕激素(P)和雌二醇(E2);并记录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数据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標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与血浆激素指标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各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的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子宫发生异常出血的诱因,一方面常见于卵泡发育不良导致患者无法排卵或卵泡质量下降,继而引起黄体萎缩或发生功能缺陷,使得患者体内雌、孕激素无法正常分泌,而雌激素高或低水平下均会促进其子宫内膜加厚,其厚度增加超过1.3cm时就会引起雌激素出现突破性出血,另一方面,黄体萎缩或发生功能缺陷同样会引起患者经前淋漓或经后出血[2]。米非司酮因其特有的甾体结构,能同孕酮受体与糖皮质激素受体相结合从而比其他药物更具亲和力,它既能影响下丘脑以抑制LHRH(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减少LH与FSH分泌及释放,抑制体内卵泡发育,诱导闭经;又能直接影响垂体,抑制体内排卵以诱发绝经期出现,从而对患者子宫出血症状给予有效治疗。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LH、FSH、P、E2与子宫内膜厚度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且治疗后观察组各指标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唐利群.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疗效[J].医学信息,2014,01(34):109.
  [2]梁美柔.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80例临床观察[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01(03):240-241.
  (收稿日期:2015.01.30)
其他文献
《组织学与胚胎学》是医学生的必修课程,为了方便在校生学习及毕业生复习,在信息网络Moodle系统上建设《组织学与胚胎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在建设过程中,可持续发展的师资队伍
【摘要】目的:观察射频消融术在慢性房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0例慢性房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射频消融术治疗,于治疗后第3、6个月后随访,统计本组患者的单次消融成功率和消融总成功率,比较本组患者治疗前后左房内径(LA)、左室内径(LV)、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的变化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随访显示本组患者有15例复发,单次消融成功率为81.25%;复发患
目的:观察地特胰岛素和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52例,随机地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6例。实验组患者注射地特胰岛素;对照组患者注射
目的:观察有限内固定结合外每组30例,固定支架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
2003-2004年对夏季极端炎热干旱的吐鲁番地区鄯善县哈密瓜套种棉花田的根际气温、地温以及哈密瓜根部病害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套作棉花后,瓜根际气温较大田明显降
[摘 要]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模式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均分两组,各65例在相同治疗基础上对研究组患者施行循证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4周后,综合比较两组患者对脑梗死相关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及住院天数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对脑梗死相关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同时研究
【摘要】目的:对偏头痛应用氟桂利嗪单药治疗及与血塞通联用治疗的效果进行比较。方法:选取偏头痛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氟桂利嗪单用组(n=50)与血塞通联用组(n=50),对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前头痛程度评分、发作次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12h、1周、2周均有下降,但联用组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单用组(P0.05);联用组随访3个月、1年,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单用组(P0.05
【摘 要】 目的:观察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应用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100例,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50例。实验组患者给予无创性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而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有创性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分析两组的护理干预疗效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护理干预疗效、患者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
【摘 要】 目的:[SS]探讨重症肺炎早期干预抗心衰治疗的有效方式。方法:[SS]选取重症肺炎患者41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使用抗感染+吸氧+支持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镇静+强心+利尿等抗心衰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呼吸改善需要的时间和肺实变消失需要的时间,比较两组患者心衰发生情况和死亡情况。结果:[SS]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呼吸改
【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评价微钙化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伴有钙化甲状腺结节的疑似病灶患者临床病历资料,根据钙化程度分成微钙化组(A组,n=43)和粗钙化组(B组,n=22)两组。所有入组患者均在手术病理活检后予以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检查,记录检查结果,分析该活检方式对鉴别良恶性结节的准确性、特异性及敏感性;记录两组患者肿瘤性状差异。结果: ①65例患者超